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天师 >

第70部分

我在红楼当天师-第70部分

小说: 我在红楼当天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必不是好事”

    贾母闻言,蓦地睁开双眼,里面满是惊怒之色。

    贾敏顿住声音,再也说不出话来。

    贾母的目光慢慢变得迷离,喃喃道:“一旦没落,再想崛起,谈何容易?所谓世家,哪一个不是世代积累?”

    贾敏知道母亲身在局中,勘不破家族兴亡大事,不由叹了口气。

    难耐的沉寂中,贾母忽道:“我听闻,谢世子与太子私交甚笃,只要是谢世子所求,从未违拗。”

    她定定望着贾敏,颤巍巍的语气里带上了祈求:“如今太子监国,林家无能为力,却不代表靖安侯府没有办法!”

    贾敏愣住了。

    一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个府邸,曾经承载了她年少时无忧无虑的岁月,只要一想起,就觉得充满了美好。可是此刻,她却只想逃离这里,摆脱这沉重的束缚。

    贾母见贾敏不答,目光微沉:“敏儿,这么多年来,母亲待你如何?”

    贾敏眼眶泛红,泪光盈盈。母亲待她的好,她怎会忘记?

    她难堪地别过头,声音艰涩:“且不论靖安侯府身处朝堂,自有立场,您这样,让玉儿嫁过去,如何立足?”

    贾母本就精明,如何不知女儿的为难?

    她慢慢抽回了交握的手,阖上双目不言不语。

    贾敏脸色惨白,嘶哑着声音道:“女儿会尽力一试。”

    房中逐渐恢复了安静。

    贾母听着贾敏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只觉心中又沉重又痛苦。那是她千娇万宠大的女儿,她如何忍心逼迫她,让她如此为难?

    满心的凄苦逼得贾母几乎喘不过气来。她费力地捂住胸口,咬着牙,将哽咽都咽了回去。

    她活了这么大年纪,难道就为了眼睁睁看着家族覆灭吗?

    早知如此,她宁愿当年就随着国公爷而去

    鸳鸯似有察觉,站在门口轻声问:“老太太,您可有吩咐?”

    半晌没有回音。

    鸳鸯小心翼翼走到榻旁,就见贾母脸色灰败,满脸是泪地昏死在床上,几乎没有了声息。

    荣庆堂里顿时灯火通明,一阵忙乱。

    贾敏回到府里,泪渍依然未干。

    她独自坐在榻沿,发了许久的呆。

    就在她下定了决心,要见谢嘉树一面时,圣旨下了。

    夺去贾家爵位,所有财产抄没,贾珍、贾蓉、贾赦、贾琏、贾政、王熙凤尽皆流放西南。

    荣国府里,贾母、王夫人都病倒了,当家理事的唯有贾宝玉与薛宝钗。

    听说府邸被围,刑部和大理寺带人来抄家,本应肩负起一切的贾宝玉却被接连的厄运弄懵了。

    丫鬟、仆妇们冲进怡红院,急得六神无主:“二爷,怎么办?怎么办?”

    薛宝钗望着神情呆滞的贾宝玉,慢慢放下手中的针线,神情麻木地站起身,厉声道:“慌什么?”

    在满屋惊惶的目光中,她挺直了背脊,走进内室,迅速更换了见客的衣裳。

    刑部、大理寺官员走进贾府正厅中,就见薛宝钗衣着整齐,妆容精致,落落大方立于厅中:“敢问各位官爷,可要将我等女眷一并带走?”

    众官员一怔,摇头道:“我等奉命查抄府中财物,圣上宽和,言明罪不及家中女眷。”

    这并非谦词,而是出发前,就得到的指示。

    薛宝钗僵硬的身躯稍稍松懈,点点头:“那就请官爷手下留情,只抄家产,勿伤了府中女眷!”161

第91章() 
毕竟是开国功臣之后;太子特赐贾家在京家眷一座府邸作为容身之所。

    举朝皆盛赞太子仁德;优容功勋之后。

    林府。

    贾敏长长地舒了口气,堵在胸口的浊气仿佛一扫而空,整个人重新焕发出精神气。

    有时候,未知总是令人畏惧。等待灾厄降临令人那样惶恐难安;而一旦真的直面这些不幸;似乎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这个结果已经比她预想中好太多了。

    贾敏从来不畏惧艰难。一切尘埃落定后,她抛开心结,细细地张罗起贾家众人搬家的所需之物。

    林如海坐在一旁,始终含笑望着她。贾敏抬起头来,不由回以一笑:“再给他们送些银子吧。”

    太子赏的是一座百年老宅;荒废许久;若要住人;需重新修葺一番,再置办些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贾家的财物和仆从都被抄没,正是最缺银子的时候。

    林如海见她这些时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彻底舒展开;仿佛挣脱了什么沉重的枷锁,心中跟着一松;温声道:“都行;你说了算。”

    贾敏坐到丈夫身畔;与他商量:“我去那边探望了一回,母亲那样爱美的一个人;连个像样的镯子都没能留下。我想着;宝玉媳妇是个能干的;给他们送一千两,由他们自谋出路。只是母亲年纪大了,又病着,不如把鸳鸯赎回来,还由她照顾母亲”

    贾府抄家后,众多仆役自然要重新发卖。这些世代为奴的人居然个个身家不菲,直令人大开眼界。

    这样养尊处优的刁奴,当然没人愿意买,下场堪忧。

    贾敏到底是出嫁女,无法干涉太多,更无拯救所有人的胸怀。贾家毕竟被抄家了,家眷总要自力更生的,哪里能照旧呼奴唤俾?

    第二日,贾敏探望过贾母,回到家时犹带泪痕。

    林如海听说她回了,疾步回到正房,推开虚掩的门,见她哭的悲伤,忧心忡忡地坐到她身旁,抬手为她拭泪。

    贾敏见他笨手笨脚地用手来抹她的脸,将她的妆都抹花了,嗔怒地拨开了他的手。

    林如海见状放下心来,笑问她:“怎么刚好了两日,又伤心成这样?”

    贾敏偎入他怀中,轻声道:“母亲没怪我,她她看开了许多。”

    林如海搂住她安慰:“那是好事,不哭,不哭了啊。”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谢嘉树定亲将近一年了。

    两人的亲事按程序已到了纳征之礼,又称大定。

    这一日,旭日初升,光芒迫不及待地洒满大地。林府内外都挂起了大红灯笼,明艳旖旎的红色灯光,混杂着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一派鼓乐齐鸣,喧阗震天的热闹景象。

    靖安侯府乃簪缨之家,世代受帝王器重,显赫已极,随着府中一百二十四台塞得满满当当聘礼渐次抬出,流水般送向林府,沿途经过数条街道,围观之人人流如织,热闹喧腾不已。

    络绎不绝的人群,引发热议的丰厚聘礼,将人来人往的街道都染上了喜气。

    这样的排场,就是皇子成亲,也不遑多让了。

    纳征过后,就是请期,即商量婚期。

    靖安侯夫人盼孙媳许久,期待着早日完婚,择了最近的吉日十月十八。

    林如海深疼黛玉,想多留她一些时日。他身为探花,文采斐然,连回数个帖子推拒,归结起来不过一句话:明年再成亲。

    双方你来我往,商榷数日,终于折中将婚期定为十二月初六。

    林府。

    贾敏将嫁妆册子递给黛玉,细细交代道:“聘礼中有一整座汤山的地契,作为压箱带过去我们家京郊约有五六千亩良田,庄头夫妻都是忠厚可靠之辈,会一起陪嫁过去还有京城的三家铺面”

    黛玉眨了眨眼,默默道:“母亲,不用这么多。”

    贾敏瞪她:“什么不用!”

    望着黛玉懵懵懂懂的神情,贾敏不由轻戳她的额头,数落她道:“我们家几代赫赫扬扬,又只你一个女儿,难道还会缺你的嫁妆不成?你嫁过去后是世子夫人,要当家理事,嫁妆丰厚些,那些管事婆子丫鬟不敢小瞧你,你也能轻省些!”

    黛玉望着如临大敌的母亲,安慰道:“母亲担心什么,不就是主持中馈,女儿哪能那么没用?”

    贾敏意味深长地望着她:“母亲原不该担心,总归有姑爷替你撑腰呢。”

    黛玉大窘,捧住脸:“母亲说什么呢。”

    贾敏幽幽道:“我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姑爷要是登门拜访,顺便探望一下你,母亲定然会准许。可你看看,订亲快一年了,他何曾上门求见你?别以为我不知道”

    她深深看了女儿一眼,轻哼着道:“暗度陈仓。”

    黛玉霎时羞红了脸,低垂臻首,咬着唇不敢直视母亲。

    真是失策!

    翌日,谢嘉树经过反省,痛定思痛,正大光明地登门拜访。

    这是两人长大后,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邀约见面。

    初秋的庭院绿意如织,伴随着轻快的虫鸣,充满了鲜活的气息。黛玉靠坐在亭中横栏之上,嘴角噙笑地望着枝头的一只鸟儿。

    听到熟悉的步履之声,黛玉转过脸,与谢嘉树视线交缠,两人默契地莞尔一笑。

    订亲一年,竟都未曾想过,今非昔比,他们是未婚夫妻,理所当然能得到见面许可。

    谢嘉树走到黛玉对面,在石凳上坐下。雪雁、白鸥对视一眼,笑意盈盈地退后几步,站到亭外。

    谢嘉树将点心盒递给黛玉,深沉道:“这是过了明路的。”

    明亮的天光下,黛玉清楚地看到他望向自己时,双目之中满是宠溺而缱绻的笑意。

    她的心中也随之充满了愉悦,压低声音狡黠道:“偷渡的也不怕,小木人都会吃的干干净净,不会被发现的。”

    谢嘉树大笑。

    这次会面并不多久。

    然而,这是一段被祝福着的关系。

    哪怕只是克制地对坐着,说上几句话,黛玉仍感到心满意足。

    贾家搬迁后,朝廷收回宁、荣二府。曾煊赫一时的开国功勋之家,彻底泯然于百姓中,退出了京中官宦之家的视野。

    东宫。

    太子随意地曲起一条长腿,另一条腿自然垂下,靠坐在长椅上。见谢嘉树缓步进来,他立刻坐直身,指着身旁的位置道:“这边坐。”

    谢嘉树从善如流地坐到他身畔。

    内侍轻手轻脚地为两人送上热茶,躬身退了出去。

    太子邀功道:“贾家的事我办的还算漂亮吧?真是没想到,你竟会让我对贾家手下留情。”

    谢嘉树执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云淡风轻道:“毕竟是开国功勋之后,罪不及妇孺。”

    太子白了他一眼:“你这样说不心虚吗?”

    谢嘉树放下茶盏,满脸正气凛然地回望他。

    罪不及妇孺,他所言非虚。若说有私心,也不过是希望这件事能以朝廷的名义,做个了结,让左右为难的贾敏及早抽身。

    太子一怔,打量着他飞扬的眉眼,忽道:“你成亲的日子定下了?”

    谢嘉树嘴角勾起:“定下了,十二月初六。”

    太子眼前一亮,兴致勃勃道:“那你成亲那日,我要去给你当迎亲老爷!”

    谢嘉树轻轻颔首,应了下来。

    以两人自小长大的情分,他这个迎亲老爷的位置也算当仁不让。

    何况,以当今的风俗,男方邀请陪同迎亲之人越显赫,代表对女方越重视,女方出嫁也就越体面。

    太子拍拍谢嘉树,感慨道:“可惜我不用去亲迎太子妃入宫,不能让你也试试当迎亲老爷了!”

    谢嘉树:“”

    残阳如墨,将东宫的琉璃瓦染成一片殷红。

    谢嘉树迎着夕阳缓缓走出东宫,迎面一列正在巡逻的金吾卫见到他,立刻顿住了步伐,肃立行礼,声音整齐划一:“谢统领!”

    谢嘉树与众人打过招呼,正要离去,其中一名金吾卫突然出列,径直向他跑来,扯着嗓子喊:“谢统领,请留步!”

    谢嘉树顿住步伐,疑惑地回头,目光落向来人:“骆冰?”

    骆冰身姿笔直地注视着他,忽然问道:“听说谢统领要成亲了?”

    谢嘉树一怔,微笑颔首。

    骆冰身后金吾卫众人闻言,齐齐咧开一个明朗笑容:“祝统领与夫人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迎着夕阳余晖,他们的笑脸之上皆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谢嘉树笑容加深,真诚地向众人道谢。

    骆冰见谢嘉树眉目间清冷退去,只余柔和的愉悦,胆气顿生,起哄道:“统领,你要成亲,为什么不招呼属下们去给你帮忙?到时候我们出一队人去帮您迎亲,多威风啊!”

    这样的氛围实在太好了,立刻有人接口道:“是啊,统领。由我们去催妆,保证夫人家不敢为难您,立刻开了大门送夫人上花轿!”

    还有人出主意:“统领,不如选一队跟您一样高的兄弟,统一身着金吾卫官袍跟在您后面去迎亲,保证让您的亲事风风光光!”

    望着眼巴巴的一列高大汉子,谢嘉树瞬间头大如斗。161

第92章() 
林家是读书人家;谢嘉树若想顺利迎亲,自然不能少了催妆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