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

第134部分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第134部分

小说: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皇上”

    “诶?”皇帝似乎猜到了武惠妃要说的话,便摆了摆手,打断了她,说道:“有些明知道不可为的话,爱妃还是莫要说出来了”

    张九年一听皇上的话音,心里一紧,略微有些失望。

    武惠妃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慌乱,忙向皇帝请求赎罪,随后,便拉着默默垂泪的武清至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一路上,她闪过几个心思,见武清至仍是恹恹的一副愁苦的样子,便抿了抿嘴说道:“妹妹先别难过,姐姐明日就宣那村妇进宫,明明是她太过高攀辰骁,若是明日她识趣,自请下堂便罢了,若是她不识趣呵一个村妇,进一次宫只怕都要吓死了,她可不敢不识趣儿”

    武清至听了自己姐姐的话,微微一愣,刚想说这样是否不太好,但转念想到自家那般出挑的儿子,竟然娶了一个村妇,便还是抿着嘴点了点头。

    辰院里,景恬好容易因着咕噜咕噜叫唤的肚子,得以从床上逃脱了出来。

    此时,她正舒服地窝在梁辰骁的怀里,用着迟了整整一个时辰的朝食。

    她刚刚懒洋洋地将一口自己不爱吃的茄子塞到了梁辰骁的嘴里,就听他低低地说了一句:“来了”

    嗯?外面看起来一片风平浪静啊

    景恬一手揽着梁辰骁的脖子,一边扭身往院子里探了探头,空无一人。

    不过她心里自然也清楚,昨天闹了那么一出,今天怎么着也该发生点儿什么。

    大约盏茶之后,一个很是精神的小个子太监出现在辰院会客的前厅里,说是宫里有谕令传来,还专门点明了要景恬也前去接令。

    景恬和梁辰骁一同出现,可那太监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梁辰骁,便传达了武惠妃娘娘的谕令。

    听说宫里来了人,徐大夫和辰雷等人便已经等在主院的书房里。

    景恬和梁辰骁送走了传旨的太监,便对他们转述了宫中的意思。

    “你是说,武惠妃让你明天进宫去?可还说了什么?只让你一个人去吗?”

第492章 名不正言不顺() 
两仪殿中,皇帝听了身边太监的禀报,眉头微皱,沉吟道:“哦?武惠妃唤那村妇进宫做什么?”

    那太监见皇帝说出声来,知道此事不用避着张九年,便退后一步,躬身回禀:“启禀圣上,据说是武惠妃的妹妹想要见见那个女子。”

    皇帝听了之后,眼珠一转,瞥了一眼张九年,说道:“还不都是你方才那样说,她们准是心里生了憋屈,只怕会为难那女子。”

    张九年见皇帝虽说话中有些埋怨之意,但并未动怒,心中了然,便恭谨地说道:“梁辰骁必然对皇上忠心耿耿,可若是娶那样一个女子,实在可惜了这个人才啊”

    皇帝见张九年似乎话里有话,便挥挥手,让殿内的太监退下,随后笑着调侃道:“行啦!别在那儿弯弯绕了,到底怎么回事?”

    张九年见皇帝如此语气和自己说话,便知道自己这番对答若是能从了圣心,赐婚一事就可以翻篇儿了,于是,他轻咳一声,表情也严肃了一些。

    “梁辰骁已服用回春丹三年,他这辈子,都得效命于圣上了。”

    “况且,受回春丹的影响,他的性情如今很是冷漠,不可能对任何人动情。所以,臣猜测,他昨日游街时定然是为了自己不背负始乱终弃的名声,才勉强认下了那个村妇。”

    “如果,皇上能给他一个休弃那个村妇的理由,他一定会配合的。”

    皇帝听了张九年的话,微微地点了点头,可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自陈相归隐,梁固去世之后,朝中的老臣心思浮动。我打算重用梁辰骁,对他多些关照,以此安那些老臣们的心啊”

    张九年听闻立刻鞠躬施礼,说道:“皇上圣明!正是如此,才更不能让梁辰骁和一个村妇结为夫妻啊,那些老臣们都自视甚高,肯定不能接受一个村妇啊!如果皇上认可了那个村妇,只怕他们会误会皇上,以为您存心打压”

    “放肆!”皇帝低呵一声,猛地一甩袖子。

    这一下,张九年吓得连忙跪地,不过他也清楚,皇帝的怒火并不针对他,而是针对那些老臣。

    这些年,皇帝对那些当年跟他一起兵谏的老臣们,意见越来越大,可这一变化,对他这种后来居上之人,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所以,张九年会抓住一切机会,在皇帝面前,给那些老臣们上点儿眼药。

    “好啦!我不是说你!你起来吧!”

    皇帝见张九年一副惶恐的样子,心中略微舒服了一些,便轻叹了口气说道:“行了,朕不是说你,不用紧张那些老家伙,仗着当年的功劳,一个个的唉,不说他们了。”

    “你来说说,梁辰骁这事儿你有什么好办法?无论如何,朕都不能拆散结发夫妻。”

    张九年起身稍微掸了掸自己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说道:“启禀圣上,那二人或许是真的成亲了,可是,自古以来,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493章 不认得很正常() 
“他二人成婚,梁夫人都无从知晓,这父母之命没有,婚姻自然就名不正言不顺。”

    “不过,发生了昨天的事情,梁辰骁已经没有资格再求娶公主了。”

    说着,张九年颇有些痛心疾首地叹了口气,见皇帝听得认真,便接着说道:“依臣之见,可由武惠妃或者梁夫人出面,劝那女子自请为妾,然后再为梁辰骁择一佳偶。”

    “如此,方显皇上仁德宽厚啊!”

    “妙啊!”皇帝正靠在软塌上,此时听完了张九年的话,笑意便涌上嘴角,抚掌笑道:“这法子不错,就如此办!”

    “来人啊!”皇帝一声招呼,便有两名贴身太监恭敬地进了内殿,“传朕口谕,着今科状元梁辰骁,入大理寺清理陈年旧案卷宗,办完后才可以离开。”

    那太监应声退下,皇帝又满意地看着张九年一眼,说道:“张爱卿,你说说,这梁辰骁会不会对朕怀恨在心,毕竟他父亲”

    皇帝似乎是突然想到了这一茬一般,突如其来的发问让张九年微愣了片刻。

    “启禀圣上,那梁固大将军虽战功累累,可他手握十万墨韧军,却不交给皇上,此等行为,实在是大为不妥。况且,那墨韧军竟然只服从手握墨玉令牌的梁家嫡系,这?这简直就是不忠不义啊!”

    “若非如此,皇上怎需要重用那外族的安家和史家,来镇守边境!”

    张九年说得义愤填膺,原本皇帝也只是不放心地问问,结果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心中也有些郁结,便道:“就是这个道理!你也要将这些道理讲给梁辰骁听,让他不要犯糊涂,朕自然不会亏待他。”

    说着,皇帝突然身子向前探了探,问道:“你这三年,有没有找到墨玉令牌?”

    说白了,十万精锐墨韧军,才是他真正觊觎的力量。

    原本以为梁固死了,墨韧军可以由效忠于他的梁回接掌,可谁知,抄了整个梁府,都不见墨玉令牌的踪影。

    当初皇帝同意武惠妃将武清至接到皇宫里居住,也并非没有盯着她,探查墨玉令牌踪迹的心思。

    只可惜,那武清至进了宫便像是出了家似的,整日里吃斋念佛,连门都不出。

    张九年心中一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说道:“皇上明鉴,下臣这三年来不知道他的身份,确实是下臣失职,可三年来,臣也确实没有在他身上见到任何墨玉类的东西啊!”

    “诶?”皇帝见状,微微顿了一下,狐疑地看了张九年一眼,随即摆了摆手说道:“张爱卿不必如此,那梁将军从小就把梁辰骁拘在书院读书,要么就送到山上学武,满京城的人,都只闻得第一公子之名,却鲜少有人一睹第一公子之貌,你不认得,不是很正常吗?”

    “爱卿请起!在朕这里,不用这么拘谨。哈哈!”

    说着,皇帝爽快地笑了两声。

    张九年暗自腹诽,随着皇帝年纪大了,这两年越发重视自己的威严了,那些老臣们,还不就是以为君臣感情深厚,不愿意恭言谨行,才被皇帝猜疑的么

第494章 选人联姻() 
不过表面上,张九年依然表现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这态度让皇帝很是受用。

    “不过,臣以为,作为梁固唯一的嫡子,就算是令牌不在他身上,他也必然知晓下落。所以”

    不等张九年说完,皇帝微微点了点头,悠然地说道:“爱卿啊,所以你要好好盯着他,明白吗?”

    张九年连忙应是,接着便与皇帝二人津津有味地讨论起赐婚的人选来。

    可以备选的人物,张九年早在进宫之前就已经研究好了,此时提出来,也是信手拈来。

    他所列出最合适的人选有四个,一是当朝左相,姚相家的嫡长孙女,二是已经辞官的陈相家的嫡长孙女,还有就是安家和史家的嫡长女以及嫡次女。

    皇帝开始还点了点头,可是到后面直接摆了摆手,说道:“不妥不妥,安家和史家都是封疆大吏,原本就掌握一方兵权,若是让他们知晓了掌握墨韧军的要领,难保不动什么别的心思。”

    “那就拉拢姚相?”

    “姚崇嘛”皇帝迟疑着顿了顿,随即说道:“不必了,姚相辛苦了半辈子,年纪也大了”

    张九年眸光一缩,炯炯有神的眼睛眯了眯,心中便涌起一阵喜悦。

    看来,皇帝对姚相在民间的声望有些忌惮了,那言外之意,接下来呵呵到时候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那还不够

    张九年适时地收起了自己的心思,接话道:“如此,便只剩下陈相家的嫡长女了,陈相虽然辞官了,可他德高望重,在读书人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看着皇帝微微有些发沉的脸色,张九年赶紧收住了话。

    “嗯,”皇帝重重地哼了一声,“你说的没错,我记得那个丫头长得不错,性子也是个温柔和善的,倒也当得大妇。再说陈璟办的那个思如书院,也确实是培养了些人才,我到时候给那丫头一个封号,也算是对老臣的恩荣了。”

    两人商量好之后,皇帝也有些倦了,便让张九年先行退下,与陈家通通气,问问陈家的意思。

    辰院里,景恬等人还在书房里商议,却听又有人来传旨,而这一次是皇帝的口谕。

    梁辰骁接完旨后回到书房,脸色有些复杂,深深地皱着眉头。

    “怎么了?”

    景恬见他那脸色,心中便更加坐实了方才有些不好的预感。

    “皇帝口谕,让我去大理寺清理旧案,而且点明了,弄完之前不许离开。”

    “这?”徐大夫眼睛睁大,“难道武惠妃要对付恬姐儿?所以皇帝帮着把辰骁支开?”

    “不对,”她接着又说道,“近年来,皇帝越发地注重自己的名声了,绝对不会做出拆散人姻缘的事情,只怕是他们有什么别的打算”

    景恬和梁辰骁点点头,对此,两人已经分析过了,虽然地点有那么一点不严肃,比如,床榻上什么的,但是事情很明显。

    自古以来,都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第495章 进宫() 
而梁辰骁已经认可了她这个原配正妻的身份,再加上景恬并没有什么过错,所以,皇帝决不能无故拆散他们。

    至于武惠妃他们想做什么,也就只有见了之后才知道了,但至少,景恬进宫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皇帝绝不会允许她在宫里出事。

    几人对此达成了一致,外间前厅等候的太监又一次催促之后,梁辰骁不放心地抱了抱景恬,便先行离去了。

    虽然,与景恬相认会让事情变得复杂,会让他们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是,梁辰骁丝毫不后悔自己当日做出的选择。

    梁辰骁走后不多时,景恬觐见的时间也快到了。

    辰院中有两个辰骁卫里的嬷嬷,是宫中的老人,对宫中的仪制和规矩如数家珍,两人悉心地给景恬装扮好,又交代了各种注意事项,才点了点头,放她离开。

    景恬是外妇,又没有品级,因此她入宫时只能走平日里宫女太监们进出的门。

    可她一到门口,就立刻引来了一通喧哗。

    “哇!这是哪位王妃?竟然生的如此绝色!”

    “我守宫门这么久,还没有见过这么端庄大气的王妃,不过,她长得也太美了。”

    “瞧你,不求上进不读书,这叫做美人如玉!”

    一阵感叹声中,却有一人为难地咬了咬嘴唇。

    盖因武惠妃娘娘身边的婢女刚才传了口信给他这个小头领,让他为难一下那觐见的女子,说她是一个村妇,若是不让她吃些苦头,只怕进了宫,会在贵人面前失了礼仪。

    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