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

第237部分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第237部分

小说: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当庭将后续事宜安排下去,滴水不露,又是让那些担心他年少不经事的文武大臣们不由得刮目相看。

    姚相的动作很快,他先抓了吏部韩尚书,然后按照吏部每年考选官员的惯例步骤,一条线抓了相关的一串儿官员。

    这些人绝对不冤,不是与江南那些人串通,沆瀣一气,就是拿了人家的贿赂,主动失察了。

第907章 坑人终坑己() 
朝廷一时间损失了这样多的官员,有些影响政务的效率,奈何被抓之人很快就查明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他们背后的各大势力,也不好硬保。

    朝中空出了不少位置,自然便引得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好在主持此事的陈相德高望重,不仅自身资历最高,门生众多,外孙女还是当朝皇后娘娘,腰杆不是一般的硬朗。

    况且姚相选任官员的同时,也兼顾了各方利益,因此,任用新官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唯一悲催的,就是尚了信阳公主的崔景澜。

    自从决定尚公主后,崔景澜就打定了享受人生的主意。

    信阳公主本就是他心尖上的人物,如今又怀了身孕,他就跟黏在媳妇儿身上了一样,去哪儿都要跟着。

    他如此行径终于引起了景恬和陈潇柔等信阳公主的小伙伴们的不满

    于是,在官员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一心惦记着帮媳妇安胎,根本无心政事的崔景澜,被十佳好(外)祖父陈相抓了壮丁,让他一人兼任两值,忙得脚打后脑勺,再也没有时间黏媳妇儿了。

    崔景澜为人正直,性格温朗,办理起差事来也甚为妥帖,皇上大赞陈相识才之能,硬是顶着其他世家的压力,将崔景澜的临时工变成了正式工。

    崔景澜跑去找梁辰骁哭诉,求他帮忙,殊不知,梁辰骁看着崔景澜,恨得牙根直痒痒。

    暗忖凭什么他媳妇怀孕了就要去江南办事,崔景澜就可以每天黏着媳妇过幸福生活。

    于是,被梁辰骁灌醉了的崔景澜不知道,自己的好兄弟转身就偷偷禀报皇上,说崔景澜认为如今的两份差事十分轻松,完全可以再多干一份。

    墨卿大喜,第二天就当朝表扬了崔景澜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愧是他妹夫云云,气得崔景澜杀到定远侯府办公,宁可自己不方便也要破坏梁辰骁和媳妇独处,再然后,景恬和信阳公主两个孕妇就手拉手乐呵呵地搬进了陈府,说是她们三个好姐妹早就想住在一起了

    景然知道以后羡慕得不得了,选了杨玉进宫陪伴自己,两人每日同吃同睡,郁闷死了每晚雷打不动,偷溜进甘露殿皇帝陛下

    于是墨卿晚上抱不到媳妇睡不着觉,就起来处理政务,一众大臣,包括梁辰骁和崔景澜在内,更加忙碌了。

    这群“小心眼儿”的男人坑兄弟坑得毫无负罪感,终于也把自己都坑了进去

    有了景恬的暗中相助,景多平叛的战事也越打越顺。

    先是叛军占领的城池,老有打扮成百姓样子的人暗杀叛军将领,搞得叛军人心惶惶。

    再是大炮蛮不讲理,特欺负人,三两下轰开城门,让叛军不得不一退再退。

    战事最大的转折点是安庆山被杀。

    辰骁卫扮作百姓在叛军占领的城里散布各种消息,挑拨离间,没想到安庆山的大儿子性格如此暴烈,竟然信以为真,暗杀了他老子安庆山,十几万人的幽州兵团被安庆山的几个儿子瓜分殆尽。

第908章 景国公是憋了大招() 
安庆山的几个儿子谁也不服谁,于是在百姓舆论的引导下,他们决定打一架,谁最厉害就听谁的。

    安庆山本就是北方胡人和突厥人的后代,他的儿子们采用这种野蛮的方式夺权并不奇怪。

    可这样一来却是让李昂和武清惠欲哭无泪了。

    十几万兵团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天哪!他们还在造反啊!

    还能不能愉快地一起造反了

    失去了幽州兵团的助力,景多率领的墨韧军面对同等人数的叛军,全场碾压。

    一个月后,景国公景多收复所有叛乱城池,斩杀叛将史朝明,活捉武清惠、梁回、李昂等叛贼,押解回京。

    如此大规模的叛乱,覆盖圣唐整个东北区域的叛乱,竟然两个多月就解决了!

    当即就有人冒了酸水儿,怀疑叛乱并不像邸报上说的那样夸张,皇上早就有平叛的把握,才派了国丈大人去挣些功勋,抓些兵权,甚至还有人开了赌局,赌景国公的勋位能升到几级。

    景恬气愤不已,这些人危难时当了缩头乌龟,如今大势已定,又来嚼舌头根子。

    可是景国公接下来的举动却是打了所有人的耳光,他不仅麻溜儿的把所有兵权全数交出,还当庭言明,不要任何封赏。

    大家都不信,以为景国公这是憋了大招。

    景多的确憋了一个大招,他在墨卿单独召见的时候,只提出一个要求,得胜归来的景国公只求皇帝能够赐婚,准他续弦,求娶徐云幻。

    还好这事儿被景然知道了,连忙赶过去阻拦。

    “这圣旨不能发!”景然急匆匆地赶到两仪殿,截住了已经盖了大印即将下发的赐婚圣旨。

    如今景然已经颇有了一些皇后的威仪,她知道墨卿不会难为自己,便忍不住瞪了墨卿一眼。

    “我爹糊涂你也跟着捣乱!”

    景然杏眼一瞪,张口就“犯了死罪”。

    刘公公连忙张望了一下,见四周没人,悄悄松了一口气,轻咳一声提醒“胆大包天”的皇后娘娘。

    景然方才也是急坏了,此时反应过来,连忙低头行礼,一张俏脸顿时涨得通红。

    娇艳的粉红色漫上景然小巧的耳朵,显得晶莹剔透,墨卿一抬眼,就看呆了。

    景然知道自己情急之下说错了话,见墨卿久久不让她起身,还道是他恼了自己,便也坚持着一声不吭。

    咳咳

    刘公公咳得脸都憋红了,墨卿才回过神来,嘴里说着,刘来喜你病了就回去歇着吧,眼神却仍然依依不舍地笼罩着景然。

    这些日子,她似乎是圆润了一些,脸色也好。

    再往下看,墨卿终于反应过来,尴尬之下自己的脸也红了,忙道:“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皇后就不用行礼了。”

    且不说景然听了这话作何感想,刘公公心里熨帖极了,皇上这么说,是把他当自己人了吧?是吧?

    景然不知墨卿和刘公公那复杂的心理活动,起身又说了一遍,“陛下,这圣旨暂时还不能下发。”

第909章 一孕傻三年() 
“为何?你不是一直希望景国公娶徐大夫吗?”

    “妾是这样想的,可是徐大夫不愿,若是皇上直接下圣旨逼婚,只怕以徐大夫那倔强的性子,会弄巧成拙。”

    此时,住在陈府上的景恬听说了此事,也急得不得了。

    嘴里念叨着,皇上可千万不要犯糊涂啊

    陈老夫人刚好路过,听到景恬的话,便关心询问了两句。

    景恬顿时尴尬,这事儿,他们一直没敢跟陈老夫人说,就怕她心里难受,以为徐大夫要抢她小女儿的丈夫

    可惜信阳公主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更没有想到这件他们相熟之人都知晓的事情,竟然瞒着陈相和陈老夫人。

    陈老夫人听了,脸立马黑了

    景恬大呼糟糕,连忙冲上去解释:“这件事情绝对不是您想的那样,当时母亲她是要离开了,是我们几个贪心,舍不得她,才拖着她没有走”

    “母亲?”陈老夫人沉声反问道。

    呃景恬顿时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都说一孕傻三年,她最近智商明显有些不在线啊!

    景恬生怕陈老夫人伤心难过,当下捧着肚子嘭得一下就跪在地上,把一旁伺候的惟妙吓了个够呛。

    “给我起来!”陈老夫人沉着的脸连一丝儿波动都没有,瞥了景恬一眼,厉声说道:“甭想用孩子吓唬我,你这胎都五个月了,陈大夫说稳得不得了。”

    梁辰骁只回京两个多月,就把景恬喂的“婴儿肥”都出来了,那小脸儿粉嫩粉嫩,珠圆玉润的,看着一点都不惨,完全没有实施苦肉计的资本。

    景恬心思被陈老夫人猜中,半点都没有不好意思,捧着肚子坐到陈老夫人脚边,眨巴着眼睛继续装可怜。

    陈老夫人忍俊不禁,抬手戳了戳景恬的额头,说道:“你们啊!惯使这种小心思,阿云那孩子是不是都快和你爹不说话了?”

    景恬歪头一想,好像是的,便点了点头。

    陈老夫人叹了口气,“你们啊!这事儿该早些告诉我,好让我去劝劝她,那孩子性子扭得不得了,这些日子心里定然苦着了”

    嗯?怎么陈老夫人这话方向不太对,难道是疑兵之计?

    “外祖母,您不生气吗?毕竟我娘她”

    “这有什么可生气的?你爹年纪轻轻,如今又贵为景国公,续弦是多正常的事情?阿云心地善良,和阿如亲如姐妹,待你们这几个不省心的更是好得没话说,她嫁过去,我们都放心啊!”

    啥?古人是这个逻辑吗?

    景恬晕

    “可是外祖母,母亲她怎么说都不肯,说是那样对不起我娘”

    陈老夫人有嗔怪地瞪了景恬一眼,抿了抿嘴颇有气场地说道:“把她找来,我跟她说!这么大的人了,性子还这样左性!”

    景恬不知道陈老夫人和徐大夫说了些什么,只听说徐大夫那样高傲的人,在陈老夫人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再然后,景恬和景然都接到了陈老夫人的传话,说徐大夫同意了。

第910章 郡主想见一见她() 
徐大夫答应了婚事,自然不好再回景家居住。

    陈老夫人将人留在了陈府,说是要认徐大夫做干女儿,让她从陈家出嫁。

    这样一来,陈府要忙着备嫁,为了不添乱,景恬和信阳公主便捧着肚子各自回了家。

    景恬回到定远侯府辰景院,又看到袁嬷嬷在门口等她。

    这些日子景恬和武清至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若是有事,武清至派人传话给她就好,却是很久没有让袁嬷嬷亲自等着了。

    景恬还道出了什么事情,紧走几步来到袁嬷嬷面前,问道:“袁嬷嬷,可是郡主那里有什么事情?”

    见景恬神色中有些紧张,袁嬷嬷心里也是熨帖,微笑着说道:“郡主近日精神好些了,呃,听闻东北那边的人回京了,郡主想见一见她。”

    袁嬷嬷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武清惠,便这样含糊地说了,还好景恬很快便明白过来。

    “也好,问清楚了,心里就踏实了。嬷嬷跟郡主说一声,我得和那边打一个招呼,若是她方便,那就下晌过去。”

    虽说景恬不是刑部的职官,可依着梁辰骁和景国公的地位,她要去刑部大牢,也没有人会阻拦。

    袁嬷嬷点点头,似乎是想笑一下,脸又僵硬得紧,便只是嘴角抽搐了两下,说道:“那就下晌,郡主今天随时都可以过去。”

    得了景恬的准话,袁嬷嬷就回去了。

    景恬若有所思地看着袁嬷嬷的背影,在辰景院前呆立了片刻,才进了屋。

    既然已经答应了,景恬便喊命人去刑部大牢给辰雷传了话。

    午时刚过,一直协助梁辰骁管理刑部的辰雷便亲自来了定远侯府,说是过来接景恬和郡主去刑部。

    武清惠和李昂虽然被关了起来,可他二人毕竟一个是太上皇的亲儿子,一个是信阳公主的生母。

    说是坐牢,倒更像是软禁,每人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收拾得很干净。

    这里是重犯关押的地方,按照规定,随侍的袁嬷嬷和惟妙都留在了外面,只有辰雷带着景恬和武清至进来了。

    武清至似乎有些紧张,走到门口犹豫了半晌,都没有再往前走一步,景恬也不催她,而是耐心地站在一旁等着。

    她能理解武清至的心情,自己最信赖的亲姐姐,做了这样事情,她还能想着过来一趟当面问清楚,已经是挺坚强的了。

    他们没有上前,小院里却是乒乓一阵乱响,然后,门嘭得一声打开了。

    送饭的狱卒满头满脸的汤菜汁水,脸上和手背烫的通红,额头上还被托盘撞了一个小包。

    狱卒骂骂咧咧地从小院里出来,看到门口的辰雷,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大喊道:“大人,小的不是有意骂人,里面那犯人成天呼喝我们几个不说,今儿还嫌菜做得不好,一盘子掀到小人脸上了。这饭菜都是小厨房做的,已经是咱刑部最好的饭菜了”

    武清至听着这狱卒的话,脸色有些难看,低着头沉默了片刻,对景恬说道:“给这人十两银子去看看大夫,咱们进去吧!”

第911章 姐姐,我帮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