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

第34部分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第34部分

小说: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恬面上不显,心中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王氏这一下怕是还自以为自己机智了一回,把脏水泼给邱氏挽回了自个儿的面子。

    不过景恬也乐得如此,没有了邱氏那弯弯肠子在旁出谋划策,又蠢又直的王氏孤军奋战,立马就好对付多了。

    景恬思及此处,便顺理成章般地对着众人说道:“我们几个孩子能不被饿死,全都靠我大姑一家节衣缩食,帮我们四个省出一口吃的来。”

    配合着有些湿润的眼眶和黯然的语气,景恬接着说道:“我们几个也不想顿顿都吃大姑家的,就自己上山去采了些山货,想拿到乡里去卖。那天也是运气好,刚巧同盛楼的郭掌柜愿意收,就签了契,约好了十天送一次货。若是往后干得好了,一个月说不得能有二三两银子的进项,也算是我们几个孩子有了些自己谋生的能力。”

    原本王氏听景恬自己把签了契约的事情说出来,就有些着急,还没来得及制止她,就听到了一个月二三两银子的话,顿时就有些发愣。

    围观的吃瓜群众也愣住了,再无心议论其他。

    时值圣唐一朝开元年间,经济繁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很是可观。有些人家一年也不一定能攒下二两银子呢。

    趁着王氏愣神儿,景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赶忙问向众人:“各位叔叔婶婶,可有人愿意接下这个契约?我只要二十两银子,接下了不用一年就能回本开始挣钱,以后赚得更多呢!”

    和同盛楼的契约并没签下有效期,因为景恬当时看到了白毒鹅肝菌,心里有些不舒服,就故意略过了此节。她也没有真的想要把契约转出去,这些话其实是说给王氏听的。

    景恬的话把众人吓了一跳,可也有反应快的开始斟酌:“恬姐儿要的也有些太多了吧!我看五六两银子倒是合适。”

    “啥?”王氏虎目一瞪,双手叉腰,“谁说我们要转了!”

    嘁!谁跟你我们!

    景恬压根儿没搭理王氏,又向着众人走了一步,诚恳地说道:“我也是没法子呀!我奶要把然姐儿卖给金员外做妾,卖了二十两银子。我就这么一个妹妹,哪里舍得眼睁睁地看着她小小年纪就被送进火坑里去。”

    景恬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有些忧伤地恳求道:“各位叔叔婶婶就当行行好,接了我这契约吧!我想救我妹妹呀!换来的二十两银子我一分不要,全给我奶,只求她不要卖了然姐儿啊!”

    景恬把一个姐姐的悲愤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内心深处对几个孩子的心疼,一席话说的几个心软的婶子眼眶都湿润了。

    “太过分了!”人群中的一个老太太一拍大腿,指着王氏的鼻子就骂道:“四六家的,你可真行啊!我们老景家啥时候要卖闺女挣钱啦!你亏心不亏心!”

第101章 刘奶奶发威() 
这个头发整齐,神采奕奕的老太太正是村正景山的大姐,和李奶奶一样,嫁给了村中一个刘姓的汉子,留在了景家村,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叫一声刘婶或是刘奶奶。

    景家村姓景的人家都是亲戚,她不仅是王氏的长辈,还绝对是景家村一众妇女里德高望重的存在。

    王氏被刘奶奶训斥的有些发憷,眼睛不自在的来回瞟了两下:“谁?谁要卖了”与方才的霸气截然相反,这句话说的语气弱了很多,“我没要卖孙女儿,就是想着送孩子去享享福”

    “都一样!”刘奶奶没好气的重重一哼,补充道:“你们也都听着,咱们村可没那狼心狗肺的,要靠卖闺女赚钱的!”

    众人连忙附和称是,看向王氏的眼光满满地指责和嫌弃。

    景恬在心中为刘奶奶鼓掌,面上将一副惊喜若痴的样子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似是有些手足无措,一时对着刘奶奶连连称谢,一时又闪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着王氏傻笑。

    “奶,你不卖然姐儿了?真是太好了!”那略显笨拙的欣喜的样子,让心善的围观村民们觉得有些心酸和心疼。

    “若是您答应不拿我们姐弟几个去换钱,这个同盛楼的生意,自然是要孝敬奶奶的。”见王氏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怕是还在银子和面子之间来回纠结,景恬便冲她小声说道。

    “一年能有四十两呢!每年都有,会越来越多的。”景恬故意又把金额说大了些,帮王氏在纠结的天平上加些砝码。

    果然,这个数字足以让王氏果断一把:“不卖不卖!我是那样人吗!”王氏这么一说,见大家都有些赞赏地点了点头,自觉里子面子都得了好,王氏便洋洋自得起来。“我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想法,你个臭丫头连亲奶奶都编排!”

    景恬果断地一指邱氏,心直口快地像是没有经过脑子一样:“大伯娘说的呀!说是您做得主,要把然姐儿许给金员外,二十两银子都收了,说好几回呢!好多婶子都听着了。”

    邱氏不干了:“你咋能给长辈身上泼脏水!我可没有说过!”她算是看出来了,跟景恬这丫头对上,她就得倒霉。

    “恬姐儿说得对,那天在村口,我们几个也听见了。你家大儿媳妇儿说的。”马四娘这会儿也在人群中,她记恨邱氏之前讽她男人不在身边的事儿,这会儿自然是自告奋勇地出来踩她。

    “祥子他娘还有这几位婶子,你们说是不是,那天姓邱的不是还说婆婆打她还不给看大夫,讨了你们家的吃食么!”

    被点到的妇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尴尬,但事实如此,也就接连闷着点头应了。

    “邱桂香!你这黑心肝的恶婆娘,你他妈不是说金员外只给十两么!”王氏终于反应过来似乎金额不对,怒气冲冲地指着邱氏的鼻子骂道。

    “娘,”景生在一旁实在是觉得丢人,就连忙扯了扯王氏的袖子,“咱回家再收拾她,先拿契约!一年四十两呢!”

第102章 写个条子() 
银子,果然又成功地转移了王氏的注意力。

    “契约呢?快给我收着,你个小丫头拿着怎么行?太不懂事儿了。”王氏朝景恬伸手,就要上前拉扯她的衣服。

    “奶,你刚才可是答应再不拿我们姐弟换钱了,也不能再管我们的事儿!”景恬后退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王氏说道。

    王氏的目光却是有些闪烁:“从来也没说要拿你们换钱呀!可你们爹娘不在,我这当亲奶奶的咋能不管你们呢!”

    “是啊!恬姐儿这是有些怕了,可那是你们亲奶奶,打断骨头连着筋,也不能生分了。”

    “可不,恬姐儿啊!你奶都说了不会卖孩子了,你就别拧着了。”

    众人纷纷开口劝说景恬,这个时代乡土和宗亲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极看重血缘关系,而且也极为倡导不可违逆长辈的思想。

    景恬心中微叹,还是没能一鼓作气地和王氏撇清关系,但能有这样的结果也是符合她的基本预期了。至少成功地把同盛楼的契约转给了王氏,还把然姐儿的事情说开了,逼着王氏承诺不会卖孩子。

    不过,还差最后一步。

    “那行,那把村正伯伯请来写个条子吧!他老人家也能做个见证。”景恬一副听从了大家劝说的无奈,“前两天就因为这事儿,把然姐儿吓得,拿竹片子划了脸,还发了高烧,险些小命都丢了,我也是想要个安心。”

    见众人似乎有些不赞同,景恬便委屈地解释道。

    哎原本想要开口的刘奶奶也终是叹了口气,把想要说的话咽了下去。她本是觉得,既是当众应诺了的,便一定会做到,哪有让长辈写条子的。可景恬的话说的实诚,孩子们也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辈分最高的刘奶奶没有开口,旁人虽觉不妥却也没说话,毕竟多是有些同情这几个孩子的。

    王氏本来就是为着面子才满口应诺的,让她写条子自然是不愿意的:“我说话自然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写啥写!”见众人似乎都在同情景恬,她又急着拿到契约,便又和缓了些语气:“他叔当村正多忙的,昨个还说去县里看大郎了呢!”王氏显出一副和村正很是熟稔的样子。

    “你看,要我按个条子也没啥,可你七叔爷这不是不在村子里么,要是他在的话,就请他过来一趟也没啥。”

    景恬懒得听王氏絮叨,看人们又开始议论起村正家那个取了童子科的大孙子,她便转身对着西正房的方向一拱手:“七叔爷,您老人家德高望重,给丫头做个见证呗!不然我们几个总是有些心不安啊!”

    “啊?”王氏一愣,随即笑道:“你这丫头胡说啥呢?”

    她话音刚落,就见大安子上前撩开过堂屋的门帘,这背着手走出来的,可不就是村正景山么!景家村的村正景山其实也是一个农民,可他的大孙子却是村子里第一个读书人,在十五岁的时候过了县里的童子科,目前在县学读书。

第103章 村正景山() 
自此之后,景山就不愿意再穿短褂了,让媳妇儿比着大孙子的长袍,做了几件。出门必是一身书生长袍,一手背后,一手捋须,还常常在站定时仰望四十五度角。

    其实吧,景恬觉得,他老人家若是能不驼背的话,还是能有些铺子里账房先生们的气质的。

    “七叔爷!”景恬乖巧地见礼。

    王氏和景生愣在当场,竟连个招呼都忘了打。尤其是王氏,只觉得一口气噎在嗓子眼儿,脑仁儿突突地抽疼。这村正平时也不爱串门儿呀,这怎么还打里面儿出来了呢!

    景山笑呵呵地走过来,用捋须的手摸了摸景恬的头,调侃着说道:“我咋不知道自个儿去县里看大郎了?”引得众人一阵轻笑。

    王氏和景生也随即堆笑,只是格外僵硬,像是脸抽抽了似的。

    “行啦!笑不出来就别笑了。”景恬觉得村正爷爷真是一个耿直又可爱的老头。

    王氏便讪讪地点了点头。

    “你们说的事情我都听见了,这是写好的契纸,一共两份儿,给恬丫她们一份,我收着一份。”说完景山便念了一遍契纸的内容,大意是王氏还有景生一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卖了景恬等几个孩子,并且她们的婚事必须得自己同意,不能强迫。

    其实关于婚事的内容是有些离经叛道了,但村正就是村子里的最高管理者,由他念出来,大家也不好驳斥。

    王氏支支吾吾了一阵,最终在陈良拿着墨杵在她面前时,不情不愿地按了手印。陈良见她按完,还又把调好的墨水拿到了景生的面前,示意让他也按。

    其实条子是李掌柜拟的,景山还并不会写这么多字。但作为一个“书香门第”里的老头,他还是很郑重地一手撩着袖子,一手用毛笔在契纸上签下了自己作为见证人的名字。景恬偷看了一眼,字形字体很有鸡爪之风

    写完之后,景山还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围观的群众们。村民们一愣,不知是哪个机灵的拍了一下手,说:“好!”然后气氛便热络起来,大家都抚掌称赞,也不知在赞叹什么。

    总之,景村正听到叫好声后,满意地冲众人点了点头。

    景恬和大安子一人拿着一张,吹干了墨,又折好。一张由景恬双手呈给了景山保管,一张大安子收了,景恬先前说过,这一份要请李奶奶帮忙收着。

    有景山在,王氏的先前嚣张的气焰收敛了许多。她按了手印之后觉得十分憋屈,冲着景恬恶狠狠地斥责:“没看我手都黑了,还不快打盆水去,一点儿眼力见都没有。”

    “我去。”李安刚走到门口,听到王氏训斥,便扭头回了一句。

    “哼!”王氏没好气地瞪着景恬,“同盛楼的契约还不快给我,你捂着要生崽是咋地!”

    目的达成的景恬心情大好,笑眯眯地取出同盛楼的契约,递给王氏。

    王氏怕弄脏了契约,一只手捏住了一角,走到景山面前:“她七叔啊!你看看,这契约里说的啥?是不是同盛楼签的?”

第104章 王氏逻辑() 
景山要伸手把契纸拿正,王氏却不肯撒手,他无奈的一抿嘴,还是歪着头看了起来:“是,没错!你看,这是郭掌柜的写得名字,这是手印儿。里面说了十天给同盛楼送一回蘑菇。”

    王氏立刻一副求知宝宝表情:“都送啥蘑菇?”

    “呃”景山又看了看契纸,“平菇最便宜,其他的啥都行,都是二十文一斤,得晒干了送。”

    村正爷爷,您老人家怕是也认不全那些字儿吧,就这样忽悠王氏,真的好吗?

    “哦!”王氏心满意足地单手把契纸折好,放进自己怀里。

    “奶,”景恬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接着说道:“需不需要我们姐弟几个帮着去采蘑菇?管我们一天两顿饭就行。不过每天每人得有一个鸡蛋,都长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