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太虚剑意 >

第35部分

太虚剑意-第35部分

小说: 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岱岩笑笑,正准备依言躺下,听到后来不禁一怔,“小师妹学过医?”

    瑶光微笑着点头,“略通岐黄之道。”

    瑶光素来无自夸或是自贬的习惯,她自觉与剑术相比,她的医术确实只是“略通”,因而有如此之言。

    纯阳宫内并无医道名家,于睿写了拜帖交给瑶光,瑶光远赴秦岭,向万花谷医圣、当代医道名家“药王”孙思邈讨教岐黄之道,又在谷内求学期间求教万花谷中诸位名家,多务杂学,除医药外最大的收获便是求学于书圣颜真卿,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俞岱岩早知小师妹天赋奇才,愣了一会儿后倒也没怀疑,心知天下既有人求学多年无成,自然也能有人天予其才、触类旁通,于是笑着点头,“小师妹问吧。”

    瑶光大略问了问俞岱岩中毒的始末和之后症状,伸手切脉,过了会儿心中大约有了谱,遂收手笑道:“三师兄安心休息吧,我再去问问师父。三师兄莫要着急,或许十天半月毒素就能祛的差不多,只是要完全养好可能需要两三个月,这段时间,三师兄就在山上陪我吧。今年以来三师兄一直在外面奔走,这次正好当做休息了。晚安。”

    如果这番话是宋远桥、俞莲舟来说,俞岱岩肯定只会感动不会有他,便是张松溪、张翠山这般说,或许也没什么特别,但偏偏这些话是五岁的小师妹说的,纵然无论怎么告诉自己小师妹不同旁人,听完这样的话再看看小师妹稚嫩的脸,总有些难以言喻的错位感,俞岱岩到底没忍住笑了出来。

    “小师妹好好休息。”

    瑶光大概也知道俞岱岩是笑什么,只能无奈地哼一声走了。

    门外不远处,一个老道背身而立,显然便是张三丰,宋远桥等人都已被他遣回了屋。

    张三丰听到关门的声音,回头望去,向着自己的小弟子招招手。

    瑶光加快速度跑过去,仰望着张三丰笑着说:“三师兄中毒有些久,毒素伤身,再加上往日有些隐患旧伤发作,这才虚弱得厉害。等到解了毒调理一段时间,应该会好的。”

    张三丰牵起瑶光的手,摇头叹道:“为师并非担心岱岩,只是有些担心你。”

    瑶光疑惑地问:“我?”

    张三丰本不愿多言,但看着小弟子在月下稚嫩的容颜,忍不住又低叹一声,轻声道:“雪竹聪慧灵秀至此,为师几十年来从未见过”

    因为太聪敏而担心?

    瑶光若有所悟,低声道:“师父是担心刚极易折,慧极易伤?”

    张三丰微怔,而后笑道:“或许只是老道太多心。人活久了,就会想些东西雪竹无需担心,为师定会护你。此番岱岩受伤,怕是别有内情。查探之事,先瞒着他。”

    瑶光心中一暖,笑着点头。

    “师父,放心吧,我定不会让三师兄休养期间胡思乱想。”

    张三丰稍稍用力握了握瑶光的手,笑道:“你几位师兄虽文武兼修,但还未有人仔细学过医。这段时间,岱岩就要躲偏劳你了,若是煎药不方便,拒让师兄们帮你。”

    瑶光扁扁嘴,“师父是想说我可能没有炉子高,拿不到药罐吧。”

    张三丰笑而不答。

    瑶光看看白发老道舒心的笑容,好气又好笑地哼了一声。

    “古人还有彩衣娱亲,我如今是来‘娱’师父和师兄了,也好,总算没白费力气。”

    张三丰哈哈大笑,牵着瑶光一路将她送回了住处。

    俞岱岩听着屋外苍劲爽朗的笑声,长舒了一口气。

    为人徒弟,自己吃苦没什么,叫师长担心却是不该。如今师父总算又能展颜笑了出来,真是多亏了小师妹啊。

    小师妹虽不要道谢,他却当真要好好想想等身体好了,到底该带些什么回来给小师妹了。

    作者有话要说: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出来了,我通过了,如假条上所言,今日开始日更。如果临时有什么事情导致不能更新,我会放假条的,大家注意文案下面就知道。

    武当的日常。

    好师父+好弟子=好门派。

    又,瑶光医术是比不上名家,不过俞岱岩现在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开开小方子她还是会的,那可是药王孙思邈当初开过的方子啊,她拿来加减改改而已。

    孙思邈真的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人,医术成就之高令人仰望,医德更是令人敬仰,他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这段话是剑三游戏里,万花谷入门誓词的来源,我当初也就是为了这段话入了万花谷,虽然说后来发现游戏里的万花没那么好啦,八十年代的奶花更是生存艰难,天天卖利针

    上面那段话,我们毕业前也宣誓过。或许今时今日的医生做不到古代先贤那样,但也绝不是什么为了赚钱乱开药的黑心窝点,我做不到付出不求回报,但我敢肯定,我所付出的,一定大于我此刻得到的回报,我无愧于我的职业和岗位。

    工作时间是全年无休,从未听说什么叫双休日,二十四小时内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立刻去处理,一周工作七十小时以上,而我拿的工资奖金所有收入加起来也才两三千。

    我不否认一整个群体里,可能是有那么一些不够好的,但据此就说整个医疗行业全是渣渣的人又是否太过分?哪个行业没几个渣滓?还有什么药价提成,说医院乱定价,成本多少卖的又是多少。药价、检查费用,这都不是医院自主定的,是由有关部分根据天朝法律划定的,医院只是按照定价来运营而已,而已。

    医疗环境恶化到今天的地步,并不都是医院的问题,也并不是病人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从上到下、全国范围都出问题,那就绝对不是个人造成的,首先需要考虑的更上头的原因。zf喉舌只会乱报道转移群众注意力,为何有医生救人成功了不被报道呢?为何有人在病人昏迷的时候自己垫钱抢救成功了,最后被病人反咬一口说没让他抢救、拒付医药费的时候,没报道呢?报忧不报喜,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舆论导向,在这种煽动下,很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人云亦云,好似骂死天下医生就天下太平了。

    我倒可以说一句,现在平均门诊住院治疗费用上升,很多时候就因为医疗环境恶劣,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所以医生不敢单纯以经验来医治,任何疾病、或是要排除相关疾病,都一定要做检查化验,用结果来证明,哪怕一些检查是可以用查体和治疗经验来代替的,医生也绝不会去代替。因为替病人省这些钱不会得到一句感谢,而一旦有漏诊,就会吃官司,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和同僚),就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检查。检查越多,费用越高,很多人就怨声载道,说医院就是黑心。其实说到底,就是个恶性循环。而这个怪圈最早是谁弄出来的,就很不好说了。

    我大天朝zf在医疗行业上的投入并不多,还经常要求医院自负盈亏,但又要医院服务到位、平价服务,这不是在搞笑吗。还有医保报销,那就更是搞笑了,忽悠大家去交的时候说的多好听是吧,跟医院是怎么说的?医保中心那边给每个病人都有一个报销的定额,比如我们科,就是四千,病人住院总治疗费用超过四千,医保中心就不给报了,医院自己负担。自己负担就意味着赔钱。但很多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又重,住院时间短不了,检查治疗费很容易超过四千的,那就是收一个病人赔多少钱,这种压力下,医院会怎么做?一旦有病人费用超了,就扣医生的钱。

    这个报销定额并不是只有我们医院有,全国各地都有,定额不同而已。

    不是我们不想当古代那些名医大医那样的好医生,而是现代的环境不允许。

    人和人如果多一些理解,很多事情会好的多,病人是人,需要理解,医生也是人,也需要理解。医生并不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拿钱、二十四小时精力全满工作的超人,更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出气包。

    曾有人在我值夜班的时候冲进办公室,大骂我居然敢在上班时间吃饭。当时晚上七点,病房没什么事情,病人病情平稳,我五点半接的班,七点吃饭已经很晚了,再不吃晚上要是有点事真没力气去处理。

    我当时差点给气笑了,我问那我什么时候吃饭?那个病人说:医生就不应该吃饭。

    得了,不吃饭,我直接成仙算了。

第44章 五侠下山() 
瑶光在俞岱岩和张三丰面前都说过了要为俞岱岩拟药方;自然不是开口胡言;当夜回屋后她就攥着毛笔开始思索昔日师从孙思邈时所背的方子有没有适用的,若有合适的;调整后直接用自然比她自己来新拟方子好得多,毕竟医道不是剑道;她在此道还不敢自夸能胜过先人。

    孙思邈医术之精冠绝当世;虽然他最擅长的是伤寒一科,但其他方面也并非一无所长,他能被人称为“医圣”,正是因为他集大成于一身,擅治病也善养身,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中医是一门继承性很强的学科,想要成为医学大家;首先要有人指点,若是没有好师父带入门,光是在门外徘徊恐怕就空耗无数岁月,有了好师父,还需要徒弟有好悟性,能吃苦,能持之以恒,中医需要经验,而经验没有半点捷径可以获得,只有不断地积累,用无数的岁月进行点滴积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所以能被称为“名医”的人往往都已在天命之年。

    古往今来,中医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不断地改善,与时俱进,继承发展着,老的的方子从来不会被舍弃,而是一代一代地传承钻研调整,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这种千锤百炼,中医凭的就是这种底蕴,而不是灵光一闪随手胡来就捏造个方子。张仲景作伤寒论,孙思邈着千金方,这两部巨作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医学,其重要之处丝毫不亚于道德经在道教中的地位。

    瑶光自铸成上清破云剑挨了那一记天雷之后记性比从前好了许多,这种好不单单体现在她新学事物非常快,也表现在对往昔记忆的回溯变得清晰细致上,她稍微回想片刻,眼前仿佛有数十张方子一一闪过,而后她就找到了她想要的那张,她不禁笑着挥笔在纸上刷刷几行。

    张翠山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夜幕低垂,屋内一灯如豆,烛火将小女孩的身影照在窗上,糊窗的砂纸上映出一道模糊的影子,隐约可以看出屋内人是在提笔写什么。

    原本只是因为几分担心和好奇而悄然守在瑶光屋外的少年忽而有些失神。

    寻常五岁的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被父母、兄姊宠着,无忧无虑地生活?

    自己五岁的时候又是怎样?

    张翠山还能记得自己当时才被带上武当山不久,对这座如今极为熟悉的山峰还很陌生,还沉浸在失去家人的痛苦中,幸好师父和师兄们待他极好,让他渐渐从那种低落中走出来。

    如今小师妹也只是五岁,但她又在做什么?

    为了师兄久出未归担忧,为师兄熬夜拟药方,又要安抚师父师兄们,让大家的心情不那么焦灼悲伤,这本不该是五岁的孩子应该承担的事情。孩童早熟,大半都是因为生活不易,倘若无忧无虑,又何须强迫自己早早成长?

    他这个师兄当的不够称职,如果自己懂得更多一点,就不会这样了

    方过弱冠的少年再度坚定了先前的决心,默默转身离去。

    张翠山走到大厅外时,只见厅中一人背负着双手,缓缓踱步,左右往复,黑暗朦胧中见这人身长背厚,步履凝重,正是张三丰无疑。张翠山心道竟如此巧,遂加快脚步走出,出声唤道:“师父。”

    张三丰回头,向着张翠山一招手,“翠山,你来看我这几个字如何。”

    话音未落,张三丰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笔一划的写起字来。

    张翠山顺着他手指的走势看去,但看第一字是个“武”字,第二个写了个“林”字,一路写下来,共是二十四字,正是“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俞岱岩受伤前曾见屠龙刀,张翠山暗想师父或许正在琢磨这二十四个字中所含的深意,推想俞岱岩因何受伤?此事与倚天剑、屠龙刀这两件传说中的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