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园悠闲小日子 >

第8部分

田园悠闲小日子-第8部分

小说: 田园悠闲小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萱心中不由得感动,要知道刘一帖的出诊费都要五两银子,还不算开方子的药钱,谢青山能为她花这个钱足以说明对她的重视。

    “诊费就免了吧,你们送来的百年首乌经我炮制后,卖与富家,也能卖得几个钱……”刘一帖说着就招手让谢萱上前,仔细看了看谢萱的面色和舌苔,又用手指搭在她手腕上诊了脉,问了些前些日子受伤并后来的情形,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笑着安慰道:“小姑娘只是有些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小小年纪也用不着开方子,回去后多吃些猪鸡鱼肉、猪血内脏,及大枣芝麻枸杞红糖之类补补就好了。”

    谢萱听出来了,这是营养不良和贫血,这个时代贫穷人家都有的症状,也算不上病,只要吃好喝好,身体自然就好了。刘一帖说的那些大枣芝麻枸杞红糖之类也算不得珍贵东西,正是看他们是农户人家才如此说。要是富贵人家,恐怕出口的就是人参党参黄芪阿胶之类贵重的补药了。

    谢萱真心实意的向刘一帖躬身道谢:“谢谢刘爷爷!”然后笑着说:“刘爷爷,我们还有些普通年份的首乌正在炮制,等炮制好了,就给您送来!”

    刘一帖撸了撸胡须,笑道:“好,好,倘若你们炮制的成色好,以后挖到的首乌都可炮制后送过来,给你们提一成的价钱。”

    随后刘一帖又让伙计包了两包党参并黄芪,告知了吃法,惹得谢青山谢平田父子俩感谢不止。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就见伙计用布巾包着一团物事回来了,打开一看,正是明光灿烂的三大锭银元宝,每锭上面都刻着五十两的字迹。其实明太祖洪武年间就发行了大明宝钞,但后来官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前些年已经进行废止了,民间大额交易认的还是银子,商家存大额银钱可以存到钱庄,凭票据存取,钱庄还要收几分利钱。

    谢萱心中感叹了一句“落后”,就跟随谢青山谢平田拜别了刘一帖,往外行去。

第13章 钱咋花() 
出了门,原本要去扯些布料,但是谢青山和谢平田望见人来车往的大街,不由得心惊胆颤,毕竟身上带着巨额的现银,觉得每一个都像是歹人,仿佛下一秒就有人要来抢他们的银子。

    谢青山眼睛不时看看行人,手不自觉的抓着前面谢平田背着的背篓——银子就隐藏在背篓的栗子榛子下,谢萱不由得拉了拉谢青山的衣角,小声道:“姥爷,你这副模样不是更让人生疑么,咱们也别扯布了,赶紧雇一辆马车送咱们回家,省的夜长梦多!”

    谢平田也连连称是,于是三人来到城西的车马行雇了一辆马车,让车夫快马加鞭的回岗上村。

    等来到岗上村边上,就付了车夫二十文钱,让车夫回去了,三人佯装卖完山货回了家。

    路上与人寒暄时,却听说一件可笑事儿,却是昨天晚饭时候,吴庆喜上茅厕时不知被谁扔了石头,掉进茅坑里沾了一身的臭屎,破口大骂一番,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一时成为村中笑谈。往日与他有嫌隙的,都在心中暗自称快。

    谢萱不由得想起昨天傍晚晚饭时谢志远谢志诚兄弟俩神秘的笑容,忍不住笑了出来。

    远远的就见谢家厨房烟囱依然冒着烟,谢萱知道是锅里蒸着的首乌还没到时候。

    回到家,谢青山立刻将院门倒插木销,谢王氏林氏和听到动静的谢平安迎了出来。

    “这么晚才回来,那百年首乌卖了?”谢王氏立刻问道。

    “志远和志诚呢?”谢青山却没答话,问道,他怕两个孩子年纪小,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所以想瞒着两个孩子。

    “不知去哪儿淘气去了!”林氏回答。

    于是,谢青山就来到堂屋,将背篓里包裹着的两锭银元宝拿出来放到八仙桌上,哪怕有上次的经验在,这次的银子依然耀花了大家的眼睛。

    “这……这么大的银锭子?这是多少钱呐?”谢王氏有些不敢相信,伸手摸了摸,直到触手坚硬冰凉的触感入手,她才相信此刻不是做梦。

    “一百五十两!”一向稳重的谢平田迫不及待的回答道,笑眯了眼。

    “这么多银子可怎么花呀?”林氏也惊的呆住了,问出一个傻问题。

    或许这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花,毕竟以他们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小农经济体一直以来缺衣少食的生活,最大的念想也不过一年到头手里头有十两余钱,能穿上没有补丁的衣裳,能每日三餐都吃上白面米饭,什么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绫罗貂裘的生活是从来都不敢想的。乍然暴富,说不定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花钱。

    “这么多银子放在家里,被人偷了可咋办?”谢平安又惊又喜又担忧。

    谢家人原本的高兴顿时转为担忧。

    “当然不能就这么放在家里了,银子赚来就是用来花的!”谢萱奇怪的看着大家,“这银子当然是买田置地盖新房啊,难道把这么一笔银子放在家里发霉啊?”

    “我乖孙女儿说的对!”谢青山点头夸道,“咱们得寻个牙侩,看看谁家有田地典卖,待买了田地,即便自己种不了,也能佃给别人,每年收租子也能吃穿不愁!”

    “那不就跟咱村里张大户家一样了?”谢王氏感叹道。

    张大户是附近几个村里最富裕的地主,名下有百亩良田,县城还有两间铺面用着两个管事经营,每日间什么也不做自有佃户管事将粮食银钱送来,是村民们做梦都羡慕的人家。

    “哪儿能跟张家比,上好的良田得十两银子一亩,下等的劣田也得三四两银子,咱把银钱都花用了,也不过得十几亩良田,跟张家还差的远呐!”谢青山很有自知之明,对大伙儿说道。

    谢家积累了几代人,也不过有三亩良田,五亩劣田,还有几亩收成可怜的荒地,谁知就挖了几日何首乌就能挣得这几代人都挣不来的家产,众人唏嘘不已。

    谢青山仔细收了银子,准备明日一大早再去一趟县城,找牙侩打听打听谁家典卖田地。

    因为谢萱三人急匆匆的回来,连午饭都没吃的上,谢王氏和林氏就赶紧去灶间烧火做饭。

    晚间吃饭时,闲谈间说道吴庆喜掉进茅坑里的事,大家都觉得解气,谢萱就见谢志远和谢志诚在凳子上扭来扭去,脸上自豪的笑意憋都憋不住,谢萱就趁大人说话,偷偷在谢志远耳边说:“大表哥,这事儿是你们干的吧!”

    谢志远谢志诚两人就唬了一跳,偷偷问道:“你咋知道的?”

    “你看你们俩脸上的笑遮都遮不住,要不是姥爷他们没注意你们俩,早被人发现了!”谢萱笑眯眯的说。

    兄弟俩就连忙绷紧了脸,但是绷了几分钟,孩子活泼的天性使然,脸上的笑又不自觉的露出来了,让谢萱觉得好笑。

    闲谈时,又说道中秋节快到了,今年手头宽裕,就买些月饼糕点、几斤猪肉、两尾鱼,天渐渐的冷了,还需扯些布料给家里一人做身新棉衣。因刘一帖说谢萱气血两虚,还需买些猪血猪肝赤豆红糖芝麻等补气血的东西,零零杂杂的说了一堆。

    最后,决定第二天谢青山带着谢王氏谢平安还有谢萱再去一趟县城,谢青山去牙行找牙侩打听买地事宜,谢王氏带着谢平安谢萱去买东西。谢平田夫妻俩都是稳重人,就留在家看家。

    谢志远谢志诚兄弟俩听说,非要闹着跟去,无论谢平田是哄劝还是威胁都不松口,兄弟俩早就羡慕谢萱两次都能跟着谢青山去县城了,这次就咬定主意死活要跟去,在谢青山和谢王氏身上厮缠不已,谢青山谢王氏被两个孙儿磨的心软了,就松了口,答应第二天要是他们俩能起来床就带他们去。

    吃完晚饭,何首乌蒸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谢萱就打开蒸笼看了看,见黑豆汁已经完全渗透进首乌片中,原本黄白色的首乌切片已经被染的通体黑灰色。于是将灶台的火熄了,将蒸好的首乌片晾出来,因为怕夜间有老鼠和黄鼠狼,就将摊开的何首乌拿进屋里晾开,等天亮了再拿到院中晾晒。

    想着这些首乌片能换来明灿灿的银子,大伙都很有干劲儿,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第14章 裁冬衫() 
第二天谢志远谢志诚兄弟俩还真的起了个大早,听到谢王氏打开门的咯吱声,他俩就从被窝里钻出来的,还是谢萱最后起的床。

    乌漆嘛黑的,谢王氏和林氏点着油灯熬了锅白面汤,打了两个鸡蛋进去,做了一顿白面蛋花汤,这个饭既营养又美味,但因为对农户人家来说有点奢费,所以不常吃。

    每人配着香油拌咸菜喝了两碗,就趁着蒙蒙的晨光出发了。

    到了临漳县城,一番叮嘱后,谢青山自去打听牙行找牙侩去了,谢王氏和谢平安带着三个孩子去买东西。

    谢王氏一年没来过县城了,还是年前春节跟着谢青山来县城买年货时来过一趟。幸好这古代年复一年的几乎没什么变化,不像后世,一两年间就是天翻地覆般的不同。

    谢王氏就先带着几人去布店。

    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县城极是热闹,买卖东西的比往日都多,谢王氏紧紧拉着谢萱的手,谢平安则左右手拽着谢志远兄弟俩。“千万莫要乱跑,被拐子拐了去卖与人家做奴才还算好的,最怕的就是把手筋脚筋挑断了,眼睛弄瞎了,扔到街上当叫花子,讨不够钱还要挨打……”谢王氏不停的叮嘱三个孩子不要乱跑,末了还说出一番传闻来吓唬他们三个——主要还是谢志远兄弟俩,果然,两个皮小子听了这一番恐吓,马上安生下来。

    别说这大明朝了,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有那等歹毒的畜生将拐骗来的孩子进行“采生折割”,用刀砍斧削把那些可怜的孩子变成形状奇怪残疾的怪物,博取人们的同情心用来赚钱。谢萱丝毫不怀疑这种情况在大明朝会有更多,就握着谢王氏的手紧紧跟随谢王氏的脚步。

    谢王氏买东西却也是精明,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到一家布店相中了哪些布料就先打听打听价格,却是先不买,只记在脑子里。如此问了三四家布店,布店伙计竟也不恼,只是习以为常,看来这样买东西的还不是少数。谢王氏最后又带着众人回了第二家布店,店伙计见到谢家一行人回头,知道这回成了,脸上的笑容愈发热情起来。

    “大娘,我说了,咱家的布最是质量好又实惠,你看看这料子,乃是上好的松江布,咱家东家千里迢迢亲自从松江贩来的,没经过第二手,所以才卖的比别家便宜些,要是错过了,可没第二家卖的这样便宜!”店伙计见人下菜碟,见谢家一行人的穿戴就知道是普通农户人家,要的就是既耐穿又实惠的布料,所以大力宣传布料的实惠。

    在元朝年间,松江人黄道婆由崖州——也就是海南崖县——带回了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松工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经元明两代,棉纺织业普及南北,而松江织造技术尤精,产品行销全国,且远销日本和朝鲜,有“衣被天下”之称。所以,松江布这时候是非常流行的好布料。

    “这是松江布吗?”谢王氏就仔细摸着一匹藏青色棉布迎着阳光看了看,嘴里问道。

    “大娘,你看看,这不是松江布是什么?你看咱们本地哪家能织出这样细密的布来?咱家可是百年老店,卖的就是个信誉,向来童叟无欺!”伙计仿佛受了侮辱般信誓旦旦。

    谢王氏就笑了,“你看你这伙计,我就是问问,看你急的!”

    讨价还价一番,最后花三钱银子买了一匹藏青色棉布,做全家男人的棉衣外衫,又扯了五尺栀黄底青藤缠枝纹的棉布给林氏做袄,六尺石青色棉布做裙,扯了五尺绀青色棉布给自己做袄,六尺茶褐色棉布做裙,多出来的布料另做两双膝裤。最后她摸着一匹丹色底折枝腊梅的棉布对谢萱笑道:“萱萱,你看这布料给你做身袄裙可好?”

    谢萱心底就有些感动,这匹浅红带黄碎花的布料以谢王氏的审美来说是最喜庆好看的了,而且每尺价钱比前面三种布料贵了四五文。

    感动是感动,让她穿这一身喜庆的碎花棉袄,真是有些接受不能,于是她就摇摇头,羡慕的看了看另一边漂亮的绫罗绸缎,自觉以现在的生活水平还穿不起,就指了两匹嫩荷色和葱白色的棉布说:“姥姥,我喜欢这个!”

    “小姑娘好眼光,这个颜色鲜嫩,配着桃粉色做身袄裙,小姑娘穿上最是灵巧可爱!”伙计卖了多年布料,自然有一定的审美眼光,不由得称赞道。

    “那好,就扯四尺桃粉色、四尺葱白色,再扯五尺嫩荷色松江布,桃粉色和葱白色做两件袄,嫩荷色的做裙,到时候我们萱萱就是全村里最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