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下堂妃的田园生活 >

第37部分

下堂妃的田园生活-第37部分

小说: 下堂妃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听说你们的手工好嘛,我们那房子急着做,要是你们接下这个活,这工钱我们可以多一倍付给你们。”大荷大气的说,分家了以后,她立马进城把首饰当了些,现在正愁没地方花钱呢。

    “你愿意花双倍的工钱,找别的队伍给你打房子,人家都乐意,只是我们已经接下一由余家的活,不能再接别家的了。”双倍的工钱虽然大壮羡慕了一把,但是并没有心动,在由余家虽然工钱不多,但是吃得好,他们都乐于在他家干。而大壮也知道,依淑的活很多,要是他们做得好,到时候再继续请人,这人就由他们带,这好处多得去了,现在可不能得罪她。

第57章 新商机1() 
“找别的队伍,大壮哥说得好笑,村里手艺最好的就你们这一队,这做房子不找你们找谁去?”难不成双倍的工钱还不够多,林荷认为,没有钱办不了的事,只是开的钱不够多而已。

    “这不是钱的问题,说了你也不懂,啊虎家的你只要知道,我们近期都不会再接活就行。没事的话你就快回去吧,我们忙着呢。”大壮懒得说了,这请人的事,让啊虎做主,他肯定知道该什么做。

    “三倍的工钱怎样?”林荷把工钱又提了提,凭什么做个房子,也能让依淑选个最好的队伍呢?

    “就算你出十倍的工钱也是一样的,我们已经接了由余家的活,就不能再接别家的活,啊虎家的,听我一句,这请人起房子的事,是你当家的该办的,你一个女人,就别参和进来了。”想用钱买他们,也要看他们乐不乐意,这种侮辱人的事,他们绝对不会应下来。

    “白给钱的都不要,到时候你们可别后悔。”给脸不要脸,林荷被大壮他们气到了,村里又不是只有他们这一个工程队,她找了别人,他们别后悔就行。

    “荷妹妹,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还要如抓紧时间去请别人队的人实在些。我可是听说村里有好多户人家也是最近闹分家的,到时候这工程队就忙了。”依淑这时候才说风凉话,有了林荷家分家的经验以后,别个帝妃在给她交了绣活,手里头有余钱后,都在跟家里闹分家呢。而这家要真分出来,少不了又得多做新房,于是这工程队就忙起来了。

    “这个就不用淑姐姐担心了。如今我手里头也有钱了,正想着再置办些田产,不知道淑姐姐有什么建议呢?”今天她来的目地还有一个,家里都些目光短浅的农妇,她连个交谈的人都没有,想到依淑也置办了田地,才想着找她商量。而这买田地,是啊虎的意思,说什么农民要没有地,就没有了根,就算不起房子,也一定要买地,她只好拿出钱来置办田产。

    “建议我是说不上,但是有几个实际的看法道是可以跟你说说。第一个看法,是有钱人的做法,像叶子晴那样财大气粗,直接把村里的公用地买下来,当然了,村里的公用地已经被她买下来了,要买的话,只能向村里人高价买了。第二个看法,像我一样,没什么钱的人,先把这荒地置办下来,然后浪费些时间跟精力慢慢开荒出来。第三个看法,做点小生意,不求赚什么大钱,能糊口就好。当然了,还有最笨的一个法子,那就是把存存起来。”这些看法够实际吧。

    “这些我都知道,那淑姐姐认为我该怎么做呢?”这些看法谁都懂,只是要她怎么做,她就不懂了。

    “要怎么做问家里的老人最好了,这买地的事,他们最了解。”依淑不给提议,她现在要给了提议,往后要做得不好,这林荷又会怪到她身上了,她才没这么笨。

    “家里的那两位都是些粗人,那知道这些。竟然依淑也跟他们一样不懂,那我就找别人问问呗。”看到依淑不想说,林荷也没办法,这点小忙都不帮,淑姐姐是越发的不讲情面了。

    从依淑这里问不出点什么,又讨不到大壮他们后,林荷又找到叶子晴家去。叶子晴也分家了,她家的房子也开始在做,要不是因为怀孕的事,她早就找上她家了。

    最后,不知道叶子晴是什么说的,林荷竟然放出风声,说是要高价买村里的地,因为她开出来的价位高,有不少的人心动,还真让她买到了不少的地。而做房子的事,她也找到了另一队的人,也用了高价请他们起房子,因为她出的价钱高,不少人都去她家打零工,这房子道是做得快了,不过这费的钱就多了。

    别人家的家事,依淑这几天都没有时间去理会,最近她铺子的生意真的很忙,本来说要好中午回来做饭的,却因为忙得没时间回来了。

    要说这生意为什么会这么好,那就是连锁反应了,看到村里那些姑娘们都通过绣活赚了不少钱,于是原本觉得做绣品浪费时间的村妇们,对绣品都上了心,原本她们空闲的时候是做鞋子的,这会稍微有点绣工的人,都上依淑这头来接绣活了。

    “淑娘,不知道你们这儿招不招学徒?”这天,有一位大娘来接过绣活后,并没有走,而是问了依淑这个问题。村里人现在可重视绣活了,特别是那些有女儿的人家,都希望她们能跟那帮分配下来的媳妇们学上几手,等到她们长大后,也能靠着绣活养家。不过那帮新媳妇眼光很高,要她们教绣工,要不是自家人,她们还不教呢。于是,聪明的她,就想到了依淑这头。

    “学徒,我这小铺子的,暂时就不收了。”依淑考虑了一下,她收学徒来干嘛,她开这铺子,又没有什么要学的,要招,也是招个伙计,帮她看铺子而已。不过转念一想,依淑就知道人家冲着她手艺来的了,最近两天她经常听到好多些姑娘们来她这儿讨教绣活。

    “那好可惜哦,我听说你的绣工很好,还想让我家小女儿来学学呢。”大娘眼里都是失望,别家女儿都找到出处了,可是她家女儿还天天在家里帮着干活呢。

    “大娘,这过日子又不是非绣工不可,只要女儿孝顺,学什么不行。”看到大娘失望的眼神,依淑好心的开解,在她看来,种田养鸡的活,做得好的话,不一定比做绣工差。

    “这可不一样,别人家女儿只在家里做绣工就好,可我女儿就得做些粗活,到时候不好找婆家。”虽然依淑的话听着顺心,但是大娘还是没能舒心,如今村里的姑娘们都在学绣工了,可是她家女儿不会学,等到了找婆家的时候,人家就会嫌弃的。

    “大娘这话说远了,我们这乡下来,对这绣工的要求又不高,只要能缝补些衣服就好。别看这做绣活有时候能赚钱,但是对眼睛不好您也是知道的,你家女儿就算不学这绣工,她种地养鸡做家务样样上手,不也一样好找婆家?”虽然她已经带动了做绣品的流行风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看中这一点的,家里又不是没男人,总不能都指望着儿媳妇赚钱吧。

    “这种地养鸡做家务那是女儿家该学的,而我就觉得这女儿家,应该像别人家一样,只在家里做做绣活就好。”大娘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她就不想想,女儿要只在家里学做绣活了,家里的事谁来做。

    “大娘,这做绣活也就是在娘家的时候能好做,等嫁人了有了孩子,还不是于孩子为重,到时候带个孩子,那有空再做绣工,而这嫁过去的姑娘是要孝顺公婆的,到时候还能有多少时间做这个。”哎,看来她还得带动些养鸡鸭的风潮才行,这事还要等到她的庄子开荒好才行。

    “淑娘你也不用再说了,谁不希望女儿家好,我就想她多学点。哎,不说了,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村里那么多位正经的绣娘,就不信没人收她女儿了。

    看着大娘走后,依淑却考虑刚才的这个问题,竟然有这么多人要学绣活,何不干脆直接开一个女子学堂,专学这个绣活呢?这事她想到了,不知道别人下堂妃们想到了没有。

    还有,虽然如今这帮姑娘们,个个都以做绣工为重,像林荷还要算到城里去买个下人来侍候的,在这其中,她是不是能发现点什么商机呢?村里的铺子就这么点,就算赚了钱也没什么地方花,她是不是进一些首饰回来买呢?她看过了,村里人的首饰都十分的简单。

    想着,依淑觉得这可能性真的很高,如今她这绣品生意好做,这每天的人流量少说都有几十个,要是她贩些首饰回来买,肯定也能买出去一些,只是要真的这样做的话,她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而由余是个男人家,这事他又不合适帮忙,要请人的话,她上那找信得过的人?

    “淑娘,交绣活了。”依淑正是发呆着,没看到铺子里又来了人,牛玲花了十来天的时间,才把绣品做好,这一做好,就跟婆赶着来交绣品了。

    “啊,哦。”依淑回过神,开了铺子后,大家都叫她淑娘,而村里其它的下堂妃们,也是由她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比如说现在来交绣活的这一位,就是玲娘了。

    “淑姐姐想什么那么入神呢,连我们进来都没看到。”依淑接过绣品看的时候,牛玲就问了。想得这么入神,连有人进来都没发现,要是来的人不怀好意,可就不好办了。

    “我事我也不怕跟你说,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又有人来说把孩子放我这学绣工,可是我开着铺子,家里又还忙着,那有空教她们学绣工,于是我就着摸了,咱村里现在流行学绣工,而那些人又没地方学,要是有那位绣娘肯开个女子学堂,应该不怕没有学生。”这绣活才刚开始接,那些绣娘肯定分不出时间跟银钱出来开学堂,就不知道那位姑娘会开这个头了。

    “竟然还有这事?”牛玲听了,觉得这事可行,她整天在家,都不知道还能开个女子学堂的。

    “别的我就不说,就光说咱们刚嫁过来的这一批姑娘,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认些字,记些账还是可以的,咱现在是乡下来,这琴棋书画就不看中了,但是认字跟记账,这一般人家的女儿还是能学些的,会了这个,也好嫁人,要是真开了女子学堂,道是能给村里的姑娘们长些见识,再加上学堂里又教绣工,肯定有人去学的。”说这么多,她只是希望玲娘能开这学堂。

    “虽然听着这事可行,但要花不少的钱吧。我们这帮姑娘,连个嫁妆都没有,再加上如今这绣活又能赚钱,谁会花这么多时间去教别人呢?”牛玲不看好这事,开个学堂并不是说说而已,真开起来这麻烦事就多了。

    “哎,我知道大家都没钱,这不,我是开绣品铺的,要是有人开这学堂,用的肯定我这铺子的绣品,到时候也能多个进项,所以我就想着,可是先赊些钱给她,等她以后有钱了再还也可以。”她都考虑好了,不管是谁开的这女子学堂,这绣品钱她都可以先赊给她。

    “淑娘这事我并不看好,这女子学堂只有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我们这乡下不兴这些,不过说要教绣工的话,道是可以。”随啊婆也有她的看法,乡下人可出不起钱给女儿上学堂。

第58章 新商机2() 
“啊婆说得也是,但要开堂,我们也不教别的,就是认得几个字就行。你们村里的屯长也教学生,这女孩儿也有人去,只是跟一帮男孩子学,对她们的名声不好,要是有女子学堂,她们爱怎么学都行了。”乡下人就不想学字了吗?屯长说是教学了以后,有不少人家都把孩子送到了屯长那头呢。

    “刚才淑娘你说的赊钱,大约能赊多少?”玲娘有些上心,开这学堂虽然不一定能赚什么钱,但是可以博个好名声。而到时候教学的话,就没那么多时间做绣活,不过这正刚好免了别人的闲话,她是有事做,而不是偷懒的。而这绣活虽然能赚钱,但对眼睛不好,不是长久的计划,开学堂的事她可以考虑。

    “开一个学堂要用到我少钱,我就赊多少。”这乡下做一栋房子也就是三十两银子这样,开一个学堂,最多也不过才五十两银子,这钱她还没看在眼里。

    “虽然我是想开了,但是我一没经验,二没多少时间,不知道能不能把这学堂开起来。”牛玲考虑了一下,她是想开,可是得有人帮忙才行。

    “你要开这学堂,这事不考虑一下?”随啊婆是同意牛玲开学堂的,不过自家儿媳妇的能力有际,到时候这学堂弄不好,还会亏上很多钱呢。

    “淑娘,你跟我说说,我开这学堂的话,要怎样子才能赚以钱?”要是不能赚到钱,这学堂就开不起来了。而她本人,就想不出能让学堂赚钱的方法了。当然了,这开学堂就得交束,可是有了屯长的先例,谁还会舍得花钱让孩子上学堂的。

    “这事容易办,比如说在我铺子里铺里绣活回去教她们,在她们放学之前,这绣活就是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