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俏卿宝 >

第21部分

重生俏卿宝-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俏卿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在这里过的还行,虽然穷了点,但好歹天天活蹦乱跳的。

    只是不知道,没有了自己,爸爸妈妈又会如何的伤心难过。

    失女之痛,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抹平的。

    爸爸

    妈妈

    想到伤心处,卿宝是什么心情也没了,拽着二柱就离开了越越家。

    又去市场上买了糖和花生瓜子,为了降低成本,这次花生瓜子买的生的。

    买完后,卿宝和二柱就打算回家了。

    一路了,挣了生平第一笔钱的二柱乐的走路虎虎生风,见卿宝一直唉声叹声的,还以为她是累了呢,还背了她好几次。

    兄妹俩就这样走了十来里路,等到村外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卿宝看着这湮没在暮色中的村庄,长长的叹了口气,还是把对夏爸爸夏妈妈的思念压了下去。

    她很想爸爸,很想妈妈,可既然已经穿越到了这里,再想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无奈的生活,总是得继续的。

    刚到村口,两人就看到夏守平正大踏步的走出了村子,看样子是想去接他俩。

    兴奋的二柱从老远就开始喊:“爹,爹,我们回来了!”然后拉着卿宝一路跑了过去。

    夏守平一手牵着一个,问他俩道:“怎么不早点回来,这都黑了。”

    二柱手舞足蹈的连比划带说:“爹,六丫好厉害,我们今天赚了好多钱。”

    夏守平立刻停住脚步,惊诧的问道:“赚钱?六丫这么小怎么会赚钱?不许瞎说。”

    卿宝心道,卖糖这事儿早晚瞒不过他们,爱说就说吧,也就没有阻止二柱。

    在二柱的一通描述下,夏守平不得不相信,才六岁的六丫真的会赚钱了。

    夏守平摸着卿宝的脑袋道:“六丫,你这脑袋咋长的,咋这么聪明呢。肯定是随你娘了,爹小时候可笨了。”

第三十四章制糖赚钱() 
卿宝心道,就你俩,一个包子一个窝里横,我随哪个都不好,我这是随我前世的妈了。

    父子三人回到了家,黄六娘正站在院门口不停的张望,看见他们回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对二柱和卿宝一通训斥:“以后再也不让你俩去你姥娘家了,这都多晚了才回来,不知道我和你爹惦记你们吗?万一碰到个拍花的把你俩拍去咋整。”

    知道她是担心自己和二柱,卿宝也没出声。

    倒是一直保持着兴奋的二柱,一边往屋走,一边又把赚钱的事和黄六娘说了一遍。

    黄六娘将信将疑的看向卿宝道:“六丫,你二哥说的是真的不?你咋会做那个花生瓜子糖的?”

    卿宝早就想到了他们会问这个,就把早就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上次去城里,看到一个卖糖的师傅这样做,很简单,看看就会了。”

    “看看就会了?你这么聪明我咋不知道呢?”六岁的孩子会做糖,黄六娘仍然有点不相信。

    夏守平在旁边说道:“咱们六丫怎么不聪明了,上次的事儿不是六丫想的办法?”上次的事儿,就是卿宝以毒攻毒制服杨氏和张氏的事情。

    孩子的主意确实让家里少了不少麻烦,黄六娘终于也承认了女儿的聪明。

    一家人吃完了饭,卿宝让全家人剥花生剥瓜子。

    全家总动员,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功夫就剥完了,当然了,其中少不了四个柱子偷偷往嘴里塞,也少不了黄六娘的大声喝斥。

    剥完了,黄六娘和夏守平就着昏暗的灯光把瓜子花生都炒熟了。

    晾凉擀碎,黄六娘对卿宝道:“六丫,来,娘看看你怎么做糖,爹和娘也学学,要是能赚钱,以后咱家就卖糖了。”看来,被穷困压迫的黄六娘,很着急的想摆脱现在的困境,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

    卿宝也知道,这生意早晚要交到黄六娘和夏守平手中。她人太小了,这么小就能挣钱的名声若要传出去,绝对不是好事,没准有人会来找麻烦。最主要的是,卿宝自知是借尸还魂的,心里有点虚,怕被冠上妖孽的名字烧死。

    而且天天在跑十几里路去城里卖糖,对她来说绝不轻松,也不安全。虽说这个社会人贩子没有后世多,但保不准蹦出一个喂她一把蒙汗药,她人小力亏,反抗都是徒劳的。那些被断了胳膊断了腿的小乞丐们,卿宝想想就不寒而栗。

    他们管制作和销售,自己还是管研发新产品吧。

    安全长大是第一要务啊。

    存了这心思,卿宝很细心的教夏守平和黄六娘做花生瓜子糖。

    这种糖的做法十分简单,只做了两遍,夏守平和黄六娘就基本掌握了。

    对着两大盆的糖,黄六娘脸上越发的有光彩了。

    “六丫,明天让你爹跟你去卖,以后等他跑熟了,就让他自己去卖。一天要是能赚上几十文,咱家这日子就又有奔头了。”

    卿宝本不想去了,不过一想到晚烟还等回信儿呢,就点头答应了。

    二柱闹着还要去,被黄六娘镇压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卿宝刚起来床,就找了个借口,跑到林大夫家去了。

    敲了好大一会儿门,林大夫才出来开了门。

    “六丫,你咋这么早来了?哪不舒服?”刚起床的林大夫,惺忪着睡眼,不过人英俊就是占便宜,和睡美男还真有一点搭边。

    “我牙疼,疼一宿了。”农村人人早起,卿宝怕被人看到,随便找了个借口。

    “来,进屋来,我帮你看看,你这个岁数,应该是要换牙了。”林大夫领了卿宝就往他看病的那个屋里走。

    进了屋,林大夫道:“来,张嘴,我看看。”

    卿宝小声道:“我没事。”把信抽出来递给林大夫:“你快看,看完了快写回信,我今天去城里,能捎过去。”

    林大夫本有点错愕,但当他看到信上的字迹时,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卿宝来到他的药柜前,假装看药材,把时间留给了林大夫。

    林大夫很快就看完了信,然后研磨铺纸。

    写完信后,林大夫把信封递给了卿宝,脸色微红道:“六丫,麻烦你跑一趟了。”

    卿宝把信接过来塞进了袖子里,笑眯眯道:“林叔叔,你放心吧,保证送到。”

    林大夫红着脸将她送了出来。

    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吃早饭。

    吃完饭后,黄六娘让夏守平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拎上那放糖的篮子,这才让父女俩上路了。

    这次很幸运,在路上碰到隔壁村进城的牛车,带了夏守平父女俩一程,并约定下午几时回来,还可以捎他们一段。

    到了城里,卿宝带着夏守平,串大街走小巷的叫卖,刚开始木讷的夏守平还不好意思,在卿宝的鼓励,才慢慢放开了。

    孩子们都爱吃甜的,糖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再加上卖的不贵,父女俩的生意很受欢迎,半天就卖出了多半篮子。

    中午的时候,夏守平给卿宝买了两个肉包子,他自己则买了两个馒头,父女俩找个地方吃了。

    卿宝想着去给晚烟送信,就带着夏守平绕到了越越家后门那条街,怕夏守平看出什么马脚来,卿宝就告诉他昨天有一个姑娘说要今天要多买点糖,他一个大男人在不方便,让他在街口先等会儿。

    卿宝提了篮子来到了越越家门口。果然刚叫了没几声,晚烟牵着越越的手就走了出来。

    小胖子越越仍是笑的眉眼弯弯,说话甜甜软软:“宝宝,你来啦。”

    卿宝听他叫宝宝,轻轻叹了口气,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

    在心里,她其实是希望有人叫她这个名字的。

    这让她觉得,她离爸爸妈妈,还没有那么远。她在用着的,仍是他们给她起的名字。

    怕被人看见,卿宝没有把信直接给晚烟,而是包了一包糖,把信也包了进去,特意对晚烟指了指纸包道:“今天的糖很甜,你一定要亲自尝尝呀,一共三十五文。”

    晚烟会意的接过纸包,却掏了五十文给卿宝。

    卿宝把那十五文退了回去小声道:“不用这样,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以后我不一定天天来,若我来,一定会午后来后门叫卖。”

    晚烟也叹了口气,低低道:“六丫,谢谢你了。”

    小胖子越越不懂这两人之间的事儿,一个劲的拽卿宝的衣服:“宝宝,去我家玩吧,我新买了个木马,给你骑好不好?”

    骑木马?

    卿宝瞬间邪恶了,还是算了吧,咱是良家妇女,咱不犯事,咱不骑那玩意

    卿宝告别了晚烟和小胖子,提着篮子拿着钱和夏守平汇合了。

    父女俩又卖了小半天,还差十来块没卖完,在卿宝的提醒下,才买了明天的原料,然后匆匆去赶邻村的牛车。

    牛车虽然省力,但走的并不快,夏守平父女俩到家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一进了屋,夏守平立刻激动的对黄六娘道:“六娘,你猜今天卖糖赚了多少?”

    黄六娘一见丈夫那高兴的样子,就知道收入不错,放大了胆子猜到:“五十文?”

    “六十二文,还剩了十来块没卖完。”

    黄六娘有点不敢相信似的,一个劲的追问:“夏守平,你可别逗我啊,这事儿你要说谎,看我不削死你!”

    才几十文钱不到一百文,值得这样高兴吗?要知道,一两银子可值一千文,六十多文,真不多呀。卿宝开始在旁边琢磨,这样赚钱还是挺慢的,必须要想法子再改善一下,多挣钱才行。后来再转念一想,还是就这样慢慢来吧,六丫才六岁,如果真能赚来大钱,离被火烧死也不远了。

    黄六娘和夏守平把那几十个铜板数了好几遍,黄六娘才终于相信她家一天赚了六十来文钱。

    “一天六十多文,一个月就一两多银子,夏守平,够你忙活一年的了。咱手上有钱了,先盖房,把儿子们的房子都先盖上了,以后娶媳妇也好娶。”五柱才七岁,已经被黄六娘纳入娶妻流程了。

    欢天喜地的黄六娘端来饭菜,又破天荒的抓了一把花生,当是给孩子们添菜了。五柱两只眼睛盯着放糖的篮子一个劲的流口水,黄六娘还大方的给了孩子们一人一块糖。

    吃罢饭,又是剥瓜子剥花生,这次做糖卿宝没上手,而是看着黄六娘和夏守平做的。

    这个糖很好做,夫妻俩没出什么问题,就把糖做出来了。

    第二天卖糖,卿宝没有去,是二柱跟着夏守平去的,卿宝在家跟着黄六娘种了半天菜,下午又去地里挑了一篮子野菜。

    挑菜刚回来,还没走到家门口呢,就看见夏守业在她家门口转悠。

    黄六娘大老远就打招呼:“大哥,你咋来了呢?我这就开门,咱屋里说话。”

    夏守业摆摆手道:“我不进去了,三弟呢?”

    “去城里了。大哥有事儿吗?”

    “没啥事,这不快种地了吗,我来找三弟商量商量哪天开种,等三弟回来,你让他今晚去我那一趟,四弟我们三个商量商量。”

    “行,等他回来我告诉他一声。”

第三十五章父母冷战() 
夏守业也没多待,说完这事儿就走了。

    黄六娘开了门进了屋,向卿宝叹气道:“唉,生气的时候又到了。和你大伯母一起种地,就没有让人省心的时候。”

    卿宝在后面问道:“不是分家了吗?怎么还总在一起种呀。”

    “说是分了,其实也不算分。早些年的时候,收税是按户收,为了少缴税,虽说是分家了,但户藉上仍没有分开。你奶奶就拿住了这一条,非得说分家没分利落,还得在一块种地。其实就是偏向你大伯家。你看着吧,第一个肯定种他家的,好粪好肥的都使他家地里去。”黄六娘光说说,就一脸的气愤,显而易见,这么多年因为种地吃了不少亏。

    夏守平和二柱又是天黑才回来的,今天收入不错,糖都卖光了,得了七十六文。见到那一大堆铜钱,黄六娘才高兴了起来。

    夏守平匆匆吃罢饭,摸黑去了大哥家。

    黄六娘带着五个孩子剥花生剥瓜子,炒熟晾凉了,夏守平才回来了。

    黄六娘冷哼一声问道:“哪天种啊?今天先种哪家的呀?”

    “过两天就种,还和以前一样呗。”夏守平自知理亏,躲躲闪闪的都不敢看黄六娘。

    这一次,黄六娘咬着牙气呼呼的说道:“等六丫找婆家的时候,我一定要看好了,宁可找个脾气不好的天天挨打,也坚决不给她找个窝囊废物被人欺负一辈子!”

    这话说的有点太难听了,夏守平不知是生气了,还是不敢直视黄六娘的愤怒,一句话也没敢说,只是默默的拿起擀面杖,开始擀花生。

    黄六娘在生暗气,夏守平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