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情海狂徒之涅盘 >

第165部分

情海狂徒之涅盘-第165部分

小说: 情海狂徒之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我们进入秦地后直接走那大秦皇帝修好的直道,进去包围咸阳,哈哈哈!”

    单于为自己的精明之策得意得不行,属下再次也恭维了好一阵子,殊不知蒙恬大军早就等着他们去送死了。

    冒顿单于说:“后军的十万匈奴精锐在离阴山五十里的地方驻扎,随时准备接应前面两路大军。”众将领命后,纷纷执行去了。

    在匈奴大军离阴山还有500里之地的当夜,蒙恬把阴山的骑兵和战车一并开出阴山,向北推进了一百里才休整。

    第二天,匈奴的先头两路大军80多万兵马隆隆向南开进,蒙恬也把身边的10万骑兵和兵车混编的大军往北开进。

    匈奴的探马把秦军向北进发的情况回报给冒顿,他断定那是秦将蒙恬用于诱敌的兵马,传令前军在离阴山两百里的地方掉头向西,只需抵挡住这只诱敌的秦军即可,不用和其纠缠不休。

    一些匈奴部将很想趁机吃掉这支秦军,都被冒顿单于严令制止,可见冒顿单于肩膀上扛的是人头,不是猪头,不贪小利,否则因小失大。

    蒙恬的十万大军和匈奴的先头部队接触上了,匈奴40万部队进入了蒙恬预设的埋伏圈,蒙恬亲自布阵迎击匈奴前军。

    这十万兵马是蒙恬从九原郡秘密带出来的,在城内演练了两个多月布阵,在行军的过程中基本就按照对应的位置走好了。

    不到半个时辰就布成了“车城圆阵”,他的这个阵可比韩信之前布得要好多了,一来准备充分,二来他也比韩信研究更透彻。

    匈奴前军的将领一看到秦军的大阵不由大吃一惊,明明行进中的大军,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大城”在眼前了?并且这个延绵数里的“大城”还在缓缓移动!!!

    当冒顿的命令到达的时候,匈奴前军的令旗开始挥动,大军开始向前冲锋,数十万匹战马奔跑起来让大地剧烈抖动起来,蒙恬的圆阵中大旗也纷纷挥动,指挥自如。

    刹那间,在匈奴的东、西、南三个方向一齐响起那脆亮的秦弩声,紧接着就是遮天蔽日的弩箭向匈奴大军的头顶上倾斜而下。

    匈奴的骑兵们都听说过秦弩的威力和射程比自己的弓箭远一倍,可是此刻东西两侧草丛中射出来的十来万支弩箭却让他们防不胜防了,大秦的军队何时已经藏在这延绵数十里的草原上了???

    这些突如其来的偷袭,秦军射出无数的弩箭,第一轮就让匈奴一万多人马永远躺在了这片草地上。本来就对被埋伏非常忌惮的匈奴骑兵,此刻发现两翼射出无数弩箭,心里都明白又中了秦军的埋伏,但是还是得拼命打马向前冲杀。

    蒙恬的大军除了前方的一个横跨数里的大圆阵,往后面的慢慢移动,变成了数个小一点的圈儿。但是还有很大的“车城圆阵”缓缓向两翼移动前进,仿佛是商定好了的一样,都是沿着那些不停射出弩箭的草丛前方移过向北移动,不停射出弩箭。

    匈奴骑兵被秦弩持续射击了半个时辰,匈奴的前军没能前进一步,却付出了五万多人的代价。

    当前军的传令兵把前军在离阴山三百里处中埋伏被三面包围射杀的情况汇报给了冒顿,单于立刻下令全军停止前进,中军杀奔上去解救前军退回来,重新布置进军方略。

    冒顿退军命令传来之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匈奴前军队秦军的弩箭攻击压制着,毫无办法,也曾试过往左右冲杀。可是一冲过去,弩箭立刻加密射击战马,骑兵互相踩踏死伤更加多。

    好不容易得到撤军的命令,匈奴已经损失了十来万兵马了。匈奴才一开始后撤,蒙恬的“车城圆阵”后方大旗又挥动起来,前方的车阵“城墙“瞬间向两侧散开,后面的骑兵分别布成三个箭头大长阵,总体呈扇形阵向前冲杀运动起来。

    这些冲锋的骑兵正是蒙恬在九原训练多年的精骑,无论手中身上的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不是匈奴兵可比的。他们还有战阵配合,如同狼入羊群一般,疯狂砍杀匈奴兵。

    那些往两边撤的战车都开向两旁的埋伏圈的秦军旁边,秦军骑兵到的地方,那些埋伏了两个多月的弩兵纷纷跑出来,把秦弩和剩余的弩箭装到战车上,纷纷南撤。

    被秦军的骑兵冲杀得失魂落魄的前军如同丧家之犬疯狂往北跑,正好和来接应的中军撞上了,同时他们的交接处还有没有撤退的秦军弩箭手埋伏在两侧疯狂射击。

    顿时匈奴大乱,溃不成军,互相踩踏,甚至为了夺路逃命,出现互相砍杀的现象,乱象一直到持续到深夜,才慢慢停止了。

    经过连夜的清点,匈奴整整损失了二十多万兵马。而蒙恬由于提前准备好这一场意外的埋伏射击和骑兵冲杀,在天黑之前全部结束了追杀,两旁埋伏了两个多月的弩箭手在战车上回到了阴山的山洞。

    而后军冲杀的骑兵和两旁原本配合骑兵的弩箭手则在撤军的时候把匈奴留下的战马,把能战的都骑或牵回来了。统计下来,九原大军损失了一万多兵马,牵回来将近十万匹匈奴战马,可以算是大获全胜。

    原来蒙恬在咸阳的时候,发给李信的军令是让李信和九原大军中的老兵携带蒙恬画好的阴山周围五百里的地图,这个地图记录了周围的所有山川河流,在阴山以北三百里布置埋伏山洞,并且反复强调了匈奴南下并经的地方,和埋伏山洞的布置方法。

    蒙恬还详细介绍了躲过匈奴探马的方式,就是把草丛的长草弄得不规则垂下,如同杂乱无章一样,这样匈奴探马就不想往上面走了。士兵的日常训练和蔵粮晚上炊饮之计和当年在阴山的方式一模一样。

    匈奴最近才南下派探马,根本无法探到两个月前就布置好的埋伏圈,故而中了蒙恬伏兵之计。一天的大战以一比二十不止的伤亡比例,损失了二十多万匈奴控弦之士和更多的战马。

    蒙恬率领大军退到阴山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乃传令大军全部休整,蓄精养锐。

    第二天早晨,蒙恬在阴山的山洞幕府升帐布置军队调动。时间非常紧迫,蒙恬没有和麾下众将商议变化,把在九原和李信商定的战斗计划发布成命令:

    “第一、传令兵立刻返回九原令李信把蒙恬将旗挂到九原长城,长城下旌旗密布,同时用战车再摆成大阵,布置一万余弩箭手以防不测。

    第二、李曦率领两万九原骑兵迅速从“第二直道”秘密靠近雁门关外隐藏起来。程知义和蒙军(蒙氏家族的蒙恬部将)带上向导率领五万弩箭手及三万秦弩到地图上的指定地点埋伏,按此战法执行出击和射射杀匈奴。”

    说完之后,蒙恬递给李曦一张写满字的羊皮。

    “第三、白隆和赵升(蒙恬部将)带上向导率领五万弩箭手及三万秦弩到地图上的指定地点埋伏。”说着蒙恬同样递给白隆一张写满字的羊皮,“羌熠(羌廆的儿子)和杨鸿熙(杨端和的儿子)率领五万骑兵急行军到达雁门关以北的草原上候命。孟山(老秦人孟氏族人,蒙恬的部将)率领两千弩箭手和一千精锐骑兵在阴山两侧埋伏,务必射杀到达阴山的匈奴探马和追杀靠近阴山就返回的探马。”

    蒙恬亲自和昆月等部将统领十五万骑兵转道九原到雁门关。众将都按照蒙恬的将令出去点兵执行命令去了。

    一路上昆月对于蒙恬用兵之神奇非常钦佩,多次表示要向蒙恬学习兵法和战阵,蒙恬都一一答应,表示回到咸阳会择取合适的兵法和战阵传授于麾下诸将。

    为何许多将领的后代都在蒙恬军中任职呢?顺便说一下,当时不少将领和官员送子弟到蒙恬军中,学习文韬武略。其中李斯的儿子李由也是蒙恬的弟子,可见蒙恬在大秦人缘是非常的好。

    冒顿中了蒙恬的埋伏,第一战被打得大败而归,虽然自己对秦军的大军优势没有改变,可士气和战场优势已经改变了。

    冒顿暴怒了许久,方才慢慢平静下来,很难过地睡了一夜才醒来。听到探马汇报蒙恬大军已经撤往阴山了,绕道过去的探马也发现九原长城上挂着蒙恬的大旗,长城下部署了一个和昨天一样的战车组成的怪阵。

    于是,冒顿留下十万兵马保护随军南下的家眷和牛羊马,装成百万大军依然在此寻机越过阴山攻击九原,自己亲自率领剩下的60多万大军绕道向西,先偷袭雁门关再从后面包围陇西。

    至于冒顿偷袭雁门关的计划会是什么,下一章分解。

第056章 奇袭大本营() 
战退匈奴的当夜,蒙恬将众将聚集在幕府,简单安排了防守和探马的派遣就留下辛胜父子遣散众将了。

    三人在幕府中沉默了好一阵,蒙恬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匈奴大兵压境,虽然我军三战皆胜,然实力的对比,我军仍然处于劣势。从所有歼敌的情况来看,所杀者多为新并入匈奴的东胡兵马,匈奴的真正精锐都还没有和我军交锋。如今雁门关的兵马不足二十万,死守是守不住的,要想办法主动出击,不知二位有何破敌之策?”

    辛桐正想慷慨陈词,却被辛胜拦下来了。辛胜毕竟是老将军,老到多了,拱手对蒙恬说:“上将军既然已经有了破敌之策,但管吩咐,我等誓死为上将军征战。”

    感激不已的蒙恬朝辛胜弯腰作揖一拜:“多谢老将军!”

    辛胜慌忙扶起蒙恬,随即蒙恬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上将军将令所达,就算凶险万分,我等父子绝不后退。”辛胜热泪盈眶。

    辛桐看到父亲和蒙恬如此客气恭维,愣是没有搞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时,蒙恬才缓缓道来:“今日一战,我观少将军勇武剽悍,比羌廆老将军年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当冲敌大任。我想让少将军率领一人三马的顶级骑兵配置三万兵马突袭匈奴大军,征西将军则统帅羌熠和杨鸿熙两位将军及其麾下所有骑兵接应。一旦少将军被匈奴大军合围,则救之,如若能冲杀败匈奴,则绕道从西边迂回,袭击匈奴后方大阵。”

    此时此刻,年少勇悍、傲视天下的辛桐也明白了刚才蒙恬和辛胜的客气,这个作战计划真的是凶险万分。

    不过,正好激起了辛桐无比的信心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他立刻站起来赳赳道:“上将军如此信任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辛胜本来是有心理准备的,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凶险,不过国难当头,只能遵守将令行事:“末将定当全力,为大秦流干最后一滴血!”

    蒙恬也不再客气作态了,即可拿出两份地图,指示了辛桐的行军路线和战法,还把羌熠和杨鸿熙大军的方位告诉了辛胜,让其即刻出发,拿调令去统率大军就位。

    父子二人领命后,辛桐出去率领蒙恬早就备好的三万大军与将近十万匹战马的大队,连夜北上出发了。

    匈奴方面,战斗结束的当天夜里。冒顿单于聚集众将商议军事,他心里都清楚,两番重大伤亡的都是东胡兵马和部分月氏骑兵,匈奴本部死伤不到万人。自己的匈奴精锐再不出战,恐怕难以战胜大秦军队,大军的士气很快要没了。

    商议结束后,冒顿下了军令:左、右贤王制作大量的工程器械。三天后匈奴精锐和剩下的东胡骑兵在左侧,伤亡甚小的二十万月氏大军在右侧,一起攻打雁门关,日夜不停攻打,务必将雁门关踏平。

    第二天夜里,匈奴派往北边的探马全部没有回来,而雁门关的秦军却突然从关内开门出击匈奴,同样用战车摆出“车城圆阵”倾斜弩箭,并没有出现骑兵冲杀。

    待到三更时分,秦军撤进了雁门关,匈奴人慢慢进入了梦乡。此时,在单于本部大军的北边不到一百里处,一支无比精锐的九原骑兵正慢慢靠近匈奴大军。

    等到午夜过后,这支一人三马的骑兵分成三队,每队一万人。辛桐在第二队,突然发起冲锋袭向匈奴单于本部营帐,顿时地面开始剧烈震动起来,这将近十万匹战马的一起全速冲锋,真是啼声如雷,喊杀震天。

    此刻,匈奴大军正沉睡中呢!被这比晴天霹雳还要震撼的马蹄声和喊杀声惊醒,还没来得及准备,前队的一万骑兵和三万匹战马已经冲进外围的营帐了。那些仓促起来的匈奴士兵立刻就被踩成肉泥,无数战马直接从营帐上踩过去。

    辛桐率领着大秦最精锐的九原骑兵,疯狂杀戮着匈奴兵马,匈奴的大营不到一个时辰就在大火中乱了起来,各种悲惨的声音从四方传来。

    守卫单于王帐的五万精锐骑兵时刻候命,此刻一点都没有慌乱,看到中间的大军无比纷乱,如同炸营一般乱砍乱杀,他们却是岿然不动,静候单于的命令。

    在王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