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情海狂徒之涅盘 >

第195部分

情海狂徒之涅盘-第195部分

小说: 情海狂徒之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我试试看。”西野挽起了袖子,走向后面那款宝马车,拿着工具,蹲了下来,开始拆卸那个爆了的后胎。

    “麻屁的,老子堂堂一个华舜总裁,竟然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换轮胎,我去!”西野一边拆,一边在心里骂道。

    十多分钟过去了,西野费了好的劲,总算把轮胎给拆了下来。衣服上、手上都沾满了灰尘和油污。

    其他三人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也帮不上什么忙。长发男子倒是挺客气的,跑到路边的一家商店,买了四瓶红牛和一大包好吃的。

    “大哥,歇歇呗。”长发男子又递过来一支烟。

    西野罢罢手:“暂时不用,先把轮胎装好再说。”

第097章 别叫我老公() 
半个小时过去了,西野磨磨蹭蹭地装好了备用胎,脸上也粘上了油污:“ok,搞定了。”

    那个长发男子打开了一瓶红牛,递了过来:“大哥,谢谢你了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西野也顾不得双手脏兮兮了,喝了一口红牛,歇了一口气:“我们想去对面的山上拜谒宋代的一个将军陵墓,顺便考察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将军陵墓就在这个村庄?”长发男子很是诧异了好一会儿。

    “没错。在南宋时期,这个村庄是为石井图,出了一个大英雄呢!对面那山叫凤凰山,俗名为乌鸦山。那一大片树林子后面比较开阔的茅草坪叫龙井坪,是将军安息长眠之地。”西野说完一口气喝干了手里拿着的红牛,“二位,你们是哪的呀?”

    长发男子上到车上,提出来一个公文包,在包内摸索了一会,找到了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双手捧着递给西野,自我介绍:“大哥,我叫魏志良,叫我小魏就行我是cctv探索发现栏目组的采编人员,负责外景拍摄和资料搜集。这是我的助手李昕。”

    “都记者啊你们好——”西野伸出了黑乎乎的手,而后又把手在自己的裤子上擦了几下。

    魏志良和李昕出于礼貌,还是热情地和西野一一握手了:“你好,大哥。”

    “兄弟,你来头不小啊,不远千里,专程从京都跑到s市黑山地区来做节目了。”西野打量了一下魏志良和李昕,收下了名片,交给了李虞。

    “我就栏目组一个跑腿的,请问大哥您是?”魏志良又点了一支“南京”,自然也给西野一支。

    “我是”西野好想说自己是华舜集团的ceo,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李虞见西野不便暴露自己的身份,抢了回答:“记者先生,他是我老公西野教授,黑山地区杨家将历史文化资深研究专家。”

    西野眼睛一转,心里暗自发笑:李虞啊李虞,你不装逼会死啊,老子对杨家将的研究不过是兴趣而已,哪是什么专家啊?拜托你了,在杨再兴纪念馆千万别这样说。当你的临时老公尚可,终身老公老子可吃不消啊。

    “百闻不如一见啊,幸会,幸会,西教授。”魏志良立马对眼前这个给自己车子换轮胎的好心人肃然起敬。

    “我不是什么教授,小魏。”西野笑了笑,“我就写了一本花落花开杨家将”

    “哇噻,大哥,你比教授还要教授。这本我都读了十几次呢,里面写了自唐代以来数十位杨家将的英雄人物,彻底颠覆了熊大木杨家将演义带给人们的固有认识。”魏志良抱拳致意。

    “小魏,先不要急于给我戴高帽子,呆会去了咱们一起杨再兴纪念馆就明白了。你们等我一会”西野走了数步,在马路边的小溪蹲下来,摘了一些草,放在手掌心揉碎,而后在水中漂洗了几次,一下就清除了油污,又捧了溪水洗了一把脸。

    他正想转身,一块洁白的毛巾送到了跟前:“老公,擦擦脸吧”西野扭头一看,原来是笑眯眯的李虞。

    “嗯。谢谢。”西野接过毛巾,胡乱地擦了几下,又将毛巾还给了李虞。

    “老公,别动,你脸上还有污渍没有擦干净。”李虞拿出几张餐纸,温温柔柔地擦去西野脸上的一道油污。

    “李虞,拜托你了,别老是叫我老公,别人会误会的,我有点不习惯。”

    “在我眼里,你就是我的老公。”

    “我有老婆的”

    “有老婆又怎么了?现在的有钱人谁不是外面都有小蜜啊?”

    “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请你不要将我和哪那些人相提并论。”

    “有色心没有色胆,刚才你还抱过我、亲过我呢。”

    “我”西野一时语塞。

    “你多虑了,我李虞看上你,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份。”李虞向西野挤了挤眉毛,那眼神可真够勾魂的。

    “我看呀这不是福,很可能是祸啊。”西野不以为然。

    “别人想泡我,姑奶奶我都不屑一顾的,你这人是不是榆木脑袋不和你说了,小魏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去凤凰山。”李虞将餐纸丢在了路边的垃圾桶内,气呼呼地往“路虎”那里走去了,浑圆的臀部正好留给了西野养眼了好一阵

    李虞坐在车上,不再说话。车子过了一座石桥,从一座石山旁边绕过,上了一段陡坡,巍峨高大的“杨再兴故居”立现眼前了。

    “老公,到了”李虞将车停在了“故居”前的停车坪里。

    “你怎么不长记性呀?说了不要叫我老公,这里有朋友认识我的。”西野拧了一下了李虞的嘴。

    “好了好了,我不叫就是了。”李虞点点头。

    后面魏志良的车也到了,他一下车,就和李昕从车子的后备箱内搬出了一个大箱子,他们要开始摄制节目了。

    李虞拉着西野的手,站在色调**的“杨再兴故居”前,两人同框,自拍了几张。

    “好像不对劲啊,这明明是新建的纪念馆,怎么可以叫故居呢?”西野抬头看了看“故居”上面的题字。

    “老公,你不要死脑筋行不?人家这么写,自然有人家的道理。”李虞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手机里面的照片,一边漫不经心地说。

    “何为杨再兴故居?顾名思义,就是将军生前住过的老房子。如果是原址上修复的旧房子,命名故居,无可厚非。”西野慢条斯理地指着那几个金色的繁体大字说。

    “我也这么觉得。那你说叫什么才合适呢?”

    “杨再兴专祠或者杨再兴纪念馆这门上面有管理人员的电话号码,我得打个电话要他过来”西野拿出来手机,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而魏志良和李昕还在忙着拍摄周边的景致。

    不到一分钟,一个60多岁的老者兴冲冲地过来了:“你们好,我是杨再兴的后裔杨进录,很荣幸为你们做解说。”

    “杨老师”西野认出来那管理员就是他的小学语文老师。

    “你是?”杨老师愣了半天,只是觉得西野面熟,就是记不清是哪个学生了。

    “我是西野啊,杨老师。不记得我了吗?”西野从包里拿出一包“和天下”,笑着恭敬地递给了老师。

    “20多年没有见了,一时想不起来。”杨老师点了“和天下”,打开了“故居”的红色大门,“西野,上半年我到参加杨氏官厅祭祖大典,听族长说花落花开杨家将已经出版发行,是不是真的啊?”

    “是真的。”西野在杨再兴的塑像站了一会,以古代武将之礼给杨再兴塑像深深三鞠躬,而后从包内拿出一本,双手捧着交给杨进录老师,“老师,这是样书,您看看”

    杨老师拿着那近4,看了一下封面,翻到关于描写杨再兴的目录,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一天我等了20多年了,s市本土家写的杨家将纪传体文学。请坐——”

    老先生戴上了眼镜,在桌子边坐了下来,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起来,边看边点头默默赞许。

    西野并没有立即坐下来,他拿着手机一一对墙上挂的杨家将人物图像拍照,突然他看到了“战神”杨再兴大战小商河的介绍,不由皱了皱眉头:“这资料谁提供的啊?再兴将军在临颖的最后一战有两处错误”

    老先生还在兴致勃勃地研读花落花开杨家将,好像没有听到西野说的话。

    于是乎,西野只好在大厅里察看杨氏后人拜访河南临颖杨再兴纪念馆的资料和照片,其中有一张杨再兴将军威武霸气塑像的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塑像底座有一行简短的文字:杨再兴,苗族,湖南武冈军xx寨石井图(水东村)人,岳家军前军统制,抗金英雄。

    连河南人都承认了血战小商河的杨再兴是s市的,可网上偏要说是河南相州或者江西吉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争议太大了!

    “老师,这个照片从哪里弄到的?”西野问。

    “我们族人上半年亲自去了一趟小商河纪念馆,受到他们很高的礼遇,在那里拍下的照片,不是网上下载的,货真价实的。新宁县那边说再兴公是他们那里出生的,分明是想和我们争嘛。我们有族谱在,再兴公的陵墓也在,他们是争不去的。”老先生激动不已。

    “那族谱我可以看看吗?”西野说。

    “没有问题。你稍等片刻,我打个电话,让族长立刻就送到这里来。”

    “好的,谢谢老师。”

    很快,族长带着几个后生过来了,每个人手中提着一大袋族谱,一个个容光焕发。

    西野一一分发了“和天下”给每个杨氏族人,族谱摆在他的面前,几十本啊,我的天啦!

    “老师,我想查一下发祥公一支的族谱,麻烦您帮我找找。”西野清楚记得杨再兴的父亲是杨发祥,所以他只要这一本族谱就够了。

第098章 拜谒将军墓() 
“行。大家帮帮忙,找找再兴公的族谱资料。”老先生吩咐大伙。

    杨氏族人一听,赶紧搬出那几十本族谱,认真地查阅起来。约摸二十分钟后,老先生总算找到了关于杨再兴个人生平事迹介绍的一本族谱。

    族谱重修于民国33年(当时尚无抗金名将杨再兴的争议,是为可信),卷首源流序如是记载:我族系二房福公,由赤水下籍石井生晟大,匕(宋史为杨晟台)生发祥,发祥生再兴、再齐、再考,兴公生三子,长子福伯

    西野的目光落在了“兴公生三子”的上面,他思索了一会,乃问杨进录老先生:“网上盛传再兴公只有一个儿子杨继周,为白袍小将,曾和再兴公一起参加了抗金,怎么和族谱上记载的有很大出入,这是怎么回事?”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沉默了一会,才缓缓说道:“网上写的很多事从精忠岳飞章节里面复制的,断章取义,不足为信。我们的的确确是再兴公的后裔,连自己的祖宗如果搞不清,而去错认他人为宗族,岂不是有造假嫌疑?”

    “杨老师,族谱只是最原始的依据,如果有地方志作为辅助依据就更有说服力了。”西野又翻过了源流序的一页。

    “有的。”杨老师走到塑像前,在神龛下面拿出了一本昭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印件,慢慢地查阅起来

    “找到了!”杨老师如获至宝,用手指压在记录杨再兴的那一页,念了起来:“杨再兴,抗金名将不对呀,再兴公在小商河殉国的时候只有36岁,这里怎么说成是年59岁啊?”

    “这就奇怪了。老师,据我所知,宋高宗在位的时候同时就出来四个杨再兴,其中s市也就是石井图的杨再兴名气最大。最可恶的连河南相州也跳出来争了,江西吉水杨再兴1140年战死的时候不到20岁,没有什么战绩,不值一提。”西野一一道来。

    “山西杨再兴,生卒不详,号铁枪,山西太原人,金兵入侵时为宋军主帅,曾是山西晋城泽州府君。绍兴十八年1148,领兵北上克复太原至汾州等府,南下收复解州、渭州,封河东路节度使等职,金正隆六年1161,金兵南侵,即遭杨再兴的激烈抵抗,金兵窜回燕京,再兴因功官至中亮大夫,武宁军节度使,食邑五百户。”

    “哦,那还有一个杨再兴是谁?”老先生问西野。

    “也是我们s市黑山地区的。1993年版湖南历代人名词典收录了,和宝庆府志记载的一致”

    “愿闻其详。”杨氏族人惊愕不已,睁大了眼睛,看着西野。

    “杨再兴,南宋湖南武冈瑶人首领,苗族,出生于元丰四年即1081年,实是农民起义头领,自称苗王。宋建炎、绍兴年间,因不堪忍受宋廷横征暴敛,与子正修、正拱等率九十团侗瑶造反,活动于武冈、全、永、邵等州县。绍兴四年(1134)被湖南安抚使所俘。父子被招安后,时有反复。绍兴二十五年1155,正修、正拱兄弟被捕杀,造反失败。此杨再兴被俘之时已经年过七旬,宋高宗赦免了他,放归故里。他一直活到了绍兴三十二年即1162年之后才去世,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