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财富天下 >

第118部分

重生之财富天下-第118部分

小说: 重生之财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帆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领导都发话了,咱也得客随主便不是,那就这么定了”。

    王存一拍手,笑着说道:“行,等会儿我下去专门安排这件事”。

    客气完了,接下来就得问正事了。

    看到李帆正好整以暇的喝着茶,卢县长给陈兵和王存递了个颜色,让他们开个话头。

    陈兵呵呵一笑,亲自给李帆续了杯茶,问道:“说实话啊,李总这么年轻,刚才可是吓了我们一跳,我和王存这个年纪才混个这点身价,不像李总,年纪轻轻就让我们仰视了”。

    王存说道:“没错,李总想必做的是大生意吧?”

    李帆笑着说道:“说成功谈不上,也就是靠点运气赚了点钱,之前在国内国外做一些风投,现在觉得还是得做点实体行业才行,所以这不回来想在这边开些厂,投资一些实体企业”。

    李帆这么一说,几人面色各有不同。

    陈兵和王存作为生意人,对风投多少有些了解,听李帆这口气,貌似不是那种小打小闹,这行业钱少了可玩不转。

    这人这么年轻,看来有可能是家族企业了。

    卢县长没想那么多,他只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了,这坐在办公室都能有这么大一个企业投入怀抱,主动的来他们这里投资。

    这几年为了招商引资,上面不知道出了多少主意,但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他们这边交通也不算好,那几年虽然得益于八里山油田的发展对基建这一块有不少的投入。

    但这些年路面损坏严重,财政拨款困难,很多地方都只是缝缝补补过。

    卢县长认为,这李帆口气倒不小,要真的有实力,这次或许是个大客户。

    想到才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恒丰日产,卢县长心里这个美啊。

    恒丰日产是几个月前突然成立的,是一家斥资达到了两个亿的日用百货公司,不过这个投资是陆续的。

    现在又来了一个大人物,这要是又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投资的话,那今年的招商引资简直就是大丰收了。

    想到这里,卢县长对李帆就更是期待了。

    卢县长笑着问道:“李总说回来?难道李总老家在这边?”

    李帆笑道:“我老家在潾州”。

    卢县长闻言有些失望,面上却是笑着说道:“那潾州还真是好福气,有李总这么一个成功的人,好像我们宣办的顾主任正是前两个月从那边调过来的”。

    几人扯了半天,发现只知道李帆的一些基本信息。

    比如之前做风投,现在回老家投资实体。

    但为什么不在潾州发展,李帆没说,只是说有些顾虑之类的。

    而且他之前公司叫什么也没说,几人想查的话范围就太广了。

    李帆这次过来投资什么,投资多少钱也没说。

    不过就算这样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才第一次见面,能知道这么多就可以了。

    来日方长嘛。

    聊到最后,李帆突然说道:“对了,刚才我路过你们县医院的时候看到有很多人在门口,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陈兵说道:“李总也看到了,就是一起车祸,之前发生的,好像是肇事者和伤者家属起了冲突”。

    卢县长不知道李帆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表态道:“有这种事,我打电话问问”。

    卢县长说着打电话询问起来。

    王存则是试探着问道:“李总问这件事是?”

    李帆轻笑道:“哦,我就是刚才看到一个熟人,所以想起来问一下,不过也有可能是我看错了”。

    听说有李帆的熟人涉及这件事,三人更是上心了。

    “这样,李总先休息,晚宴我马上去安排,另外车祸的事情我们给李总问问,要是有消息了,第一时间给李总回复”,陈兵笑着说道。

    “对对,看我们还拉着李总说了这么久,李总先休息,赶了这么久的路肯定累了”。

    卢县长和陈兵两人离开了这里。

    房间里,李帆坐在会客厅喝了会儿茶。

    曹青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老板,这是周礼让人送来的资料”,曹青将资料递给李帆。

    李帆拿过来打开翻了一下。

    是关于宣城拥有开采权的三家石油公司的资料。

    周礼已经将这几家公司的底细都摸清楚了,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部门,和石油局那边的一些牵扯都弄清楚了。

    不过李帆之前说过,目前来说他们还没必要直接和这些人联系,直接找到蒋夕国就行了。

    蒋夕国是宣城比较有名的人物,明面上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和两家酒店,私底下是宣城最大的地下势力。

    目前周礼暗中控制了宣城的一半地下势力,和蒋夕国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李帆稍微改变了一些想法,他不准备让周礼走到台面上来。

    包括另一股台面上的势力他也不准备动用。

    至少现阶段,他的阻力是不大的。

    保留这些手段,以备不时之需。

    他决定亲自会会这个蒋夕国。

第203章 医院纠纷() 
宣城县医院门口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县城。

    事件的起因是一起发生了一个多月的一场车祸。

    之所以会在门口发生矛盾,是因为后续赔偿没有达成一致,肇事者家属被病人家属给堵在了医院,才有了李帆路过看到的一幕。

    医院的一个办公室里,董洋洋正陪着小姨,在她们的周围,站着十多个人,此时正有两三个人正对着他们怒目而视,神情激愤。

    董洋洋外公外婆在宣城,母亲是嫁到潾州的。

    她每年都会回来一两次,这次因为小姨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也就多呆了一段时间。

    一个月前,小姨开着三轮车将一个小孩子给撞了,当时是下坡路,加上孩子当场冲出来,所以来不及刹车,三轮车从孩子身上压了过去。

    受伤的孩子只有不到三岁,两根肋骨撕裂,肺部有擦伤。

    小姨一家当时就带着孩子去了市里面的大医院检查,并且在重症监护室呆了几天。

    后来情况有所好转,就转到了县医院。

    到现在为止,小孩子的病情已经算是完全恢复,基本没问题了,医生建议可以出院。

    其实早就可以出院的,但孩子的家长坚持要住院。

    而小姨一家人本来就只是做点小生意,孩子住院期间已经花了三万多,后续肯定还有赔偿,既然已经好了,何必再住院呢。

    就在这两天,两家人坐下来谈了一下。

    小姨为了避免麻烦,建议一次性赔偿。

    但孩子的家长考虑到万一以后有问题找谁,不同意,表示以后孩子如果出现问题,就要找他们。

    这就有点胡搅蛮缠了,那岂不是以后孩子不管什么问题都要找到他们身上,这根本不现实。

    而且小姨一家人态度已经算是很积极了。

    在这中间,小孩子的父母都外地打工回来,不光机票报销,甚至还要支付他们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

    不仅如此,每个月的住宿费,伙食费全部报销。

    就连他们家亲戚来看孩子的路费,伙食费,住宿费也要小姨一家报销。

    董洋洋听到这种事情都觉得太奇葩了。

    感情一个孩子受伤,你全家人都得跟着吃跟着住了,还开工资,简直是有点无耻了。

    心疼孩子,作为父母长辈情有可原,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相互体谅的。

    小姨也是可怜孩子,前期什么要求都答应了。

    结果现在这家人胃口越来越大。

    第一次谈判的时候就说了,要一次性结清可以,给一百万。

    听到这个数字小姨他们当时就吓傻了。

    至于今天下午在医院门口的纠纷,是因为小姨来给孩子交医疗费,被孩子那边的亲戚给堵在了门口,要她给个说法。

    为了这件事,小姨一家人最近是愁眉不展,生意也没办法做,这家人天天打电话骚扰。

    董洋洋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只是陪着小姨,怕她做出什么傻事。

    “够了”,来到医院处理这件事的民警吼了一声,不耐烦的看了一眼人多势众的病人家属。

    “你们这是干什么?是要打架还是闹事?这是医院,不是给你们撒气的地方,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谈,人家既然来了,那就肯定是有态度的,你们这样能解决什么事情”。

    不光是民警来了,还有交警也来了。

    孩子的母亲也就不过二十一二岁的样子,在小县城,这样的年纪结婚的也不少。

    父亲大概二十四五的样子,非常瘦弱,也不怎么会说话。

    “我们也没想闹事,只要他们赔钱就行,孩子现在这样了,那指不定以后还会出什么问题呢,我们不能出院,必须住院观察”,孩子母亲说道。

    孩子爷爷接过话茬,一副愤怒的样子吼道:“没错,不能这么便宜他们了”。

    小姨一脸无辜的说道:“你们还想怎么样啊,我什么都给你们报销了,现在钱也花了三万多了,后面我也没说不给钱,但你们这样一会儿要几千,一会儿要几千,我们也是做小买卖的,一家人也要养活,人心都是肉长的,能不能也替我们考虑一下啊”。

    孩子母亲冷笑道:“那我当然不能一口断了,谁知道我家孩子以后还要出什么事呢?”

    董洋洋有些忍不住了,从来医院到现在,这家人就一直在指着他们骂,仗着人多势众,还总是拿以后怎么怎么样来说事。

    董洋洋说道:“孩子医生都检查了,一切恢复得很好,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还得管你们一家人一辈子了是不是,你们也不要太过分了,出去问问,有谁像我姨这么好心,连工资都给你补贴了,各种住宿费车费”。

    孩子奶奶指着董洋洋打断她道:“你个小辈懂什么,别人我不管,我家就这样,谁让你撞人了,就该你了”。

    董洋洋不服气的说道:“这位大娘,我是后辈,有时候也不该说您不是,不过现在是法治社会,什么都要讲法律,你是孩子的监护人吧,当时是在大街上,孩子突然冲出来,难道你们没有责任的?”

    老人顿时不干了,跳着指着董洋洋说道:“我有什么责任了,啊,你个女娃子懂什么,我有什么责任了?”

    民警立马站在中间说道:“闹,谁敢再闹全部抓去关着,我再重申一遍,这里是医院,你们要是再不理智的话,那就去派出所说”。

    老人被家人拉住,孩子母亲说道:“一刀断也可以,二十万”。

    小姨一听顿时哀声道:“你让我去哪儿给你找这二十万啊,这是要逼我去死啊”。

    这个年代,二十万对于一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况还有几万的医疗费。

    小姨顿时哭了起来,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丈夫又不争气,喜欢在外面赌,还有公公婆婆要照顾,一家人全靠她撑着,现在出了这种事,她每天还得抽出时间照顾家人,看着孩子和父母,她都得做出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

    可是此时面对这家人的责难,她终于忍不住了。

    “小姨不要哭了”,董洋洋也有些难受,她能感受到小姨此时的那种无奈,但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交警站出来说话了。

    “这件事情我们已经了解清楚了,客观来说,董女士做得已经够多了,补贴工资,报销车费住宿费,确实没有这个道理,她已经从道义的角度做到最好了,你们也不能要求得太苛刻”。

    看到那边又要说话,民警顿时伸出手指着他们,示意先闭嘴听别人说完。

    “我们从医生那里了解了,孩子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也不能保证以后真的一点问题都不出,但具体该怎么赔偿,我们会划分责任,到时候该怎么赔就怎么赔,不能说你们赔多少就赔多少,这有个国家政策的对不对”。

    孩子爷爷摆摆手,背过身说道:“我不管国家什么政策,反正我孙子要是出了任何问题我就和你们没完”。

第204章 令人激动的投资() 
在民警和交警的协调下,这家人决定暂时放过小姨。

    但如果不给个说法,这件事就算没完。

    在董洋洋的陪同下,小姨离开了医院。

    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

    不要说二十万,现在就是一万都拿不出来。

    想到这家人不依不饶的样子,小姨就眼泪止不住的流。

    本来她想孩子可怜,加上为人父母,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情,一开始也就没想那么多。

    也想着自己态度积极一点,最后赔偿的时候对方能心软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