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财富天下 >

第132部分

重生之财富天下-第132部分

小说: 重生之财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绩说道:“是关于红山二号区的一些地质勘探资料,这是那几年我们团队整理出来的,数据上都是得到了专业支持的,这是我的理论支持”。

    李帆笑道:“这个好,做任何事有个理论支持是对的,不过我看不懂,你直接跟我说说吧”。

    于是王大绩说了一大串听不懂的名词一类的,最后说道:“我确定这个地方有原油,只是深度还不确定,但我估计应该在八千米以下,最深不会超过一万二”。

    李帆叹了口气,看着王大绩说道:“大绩,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你要清楚,这么深的一口井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如果,当然我不是不相信你,但如果没有出油,那意味着一两个亿什么都没有”。

    王大绩沉默了一下,说道:“李总,我这两天去了那边看了一下,有两口井的封存状态还算完好,我建议可以直接利用”。

    李帆眉头微皱,问道:“什么意思?”

    王大绩说道:“当年我之所以跟老局长说发现可能存在大储油区,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不过因为深度太大,当时我确实是谎报了一些深度,我说的是五千米”。

    “后来老局长给我申报下来了这个任务,我带着钻井队和设备进了二号区,但实际深度却是超出了我的预计,导致时间一再拖延,并且后来直接断了我们的补给”。

    “后来老局长就出事了,我离开后,钻井队就被强制召回了,不过井口他们封了起来,我觉得可以直接继续打下去”。

    “这么多年,因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我也不敢确定下面有没有发生坍塌的情况,但即使有些坍塌,也不会太影响进度,只要设备到位,开始钻井的话,我只要十天时间就能打入一万米的深度,到时候肯定能够知道结果”。

第228章 准备钻探() 
李帆开始思考起来,两个井,如果都打的话,一万米,那他至少得准备一两个亿的资金。

    钻油井就是在烧钱,这个就是这样。

    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设备租赁和损耗,采集、处理和运输费用,万米深的油井所需的钻杆不少,还有大量的配套设备。

    除此以外还有平台搭建,钻好后的套管和后期维护等一系列开支。

    钻井的时间要不了多久,前期准备时间才是最长的。

    现在李帆差的就是设备。

    见到李帆犹豫,王大绩说道:“李总,这个地方肯定有原油,其他地方我都试了,这两个点必然有一个出油,只要给我时间,我一定打出油来”。

    李帆叹了口气,看着王大绩说道:“王大绩,我允许你去钻井,不过你是带着任务去的,你也很清楚这些油井需要耗费多少钱,私人和国家是两个概念,我希望你也能够想到,如果打不出油,我不会浪费更多的资金”。

    王大绩郑重道:“李总您放心,我要是没有一点把握也不敢和您这么说,找出这里的大油田是我的梦想,也是老局长的梦想,这是我最后的机会”。

    李帆点点头,“你明白就好,明天你自己挑几个人上山吧,先进行前期的工作,其他的我会陆续安排的”。

    钻井说起来简单,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何况还是涉及到万米深的油井,需要动员的人工物力都不小。

    虽然李帆没有直接说可以钻井,但至少允许他开展相关工作了,这就是一个机会。

    王大绩兴奋的走了。

    王大绩一走,李帆就将所有主要成员连夜召集到会议室,并且将准备钻井的事情说了。

    虽然众人觉得有些着急,但也能理解,毕竟李帆花了这么多钱,也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结果。

    但也有人表示了反对,其实最强烈的就是周局长。

    “李总,我人微言轻,但有些话我还是要说”,周局长站起来说道。

    李帆点了点头,示意他说话。

    周局长说道:“首先我理解李总迫切的心情,但我要提醒李总的是,我们现在并不具备万米深度油井的钻探条件,不管是设备,人员,后期维护,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具备”。

    “一个万米深油井的钻探不是一个小工程,他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而且前期的理论支持也非常重要,必须要进行重新勘测才行”。

    “我这么说并不是针对王大绩,我也希望油田能够出油,但如果那个地方真的有油,我们也不是非要急在这一时,可以慢慢来”。

    看到其他人也比较赞同周局长的话,李帆说道:“道理我都懂,也明白我们现在的条件都不具备,不过我也不是非要马上钻井,但是这个工作必须要往那个方向去努力,一步步具备那样的条件”。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除了这边的日常建设以外,所有人都要为钻井工作做准备”。

    见李帆已经决定了,大家自然也就不再多言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的问题。

    人员不足,设备完善率不到三成,运输路线也要规划,如何运输也成了问题。

    但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是专业人员上,周局长开始了发挥了他的作用。

    他可以想办法找一些专业人士上来,应该足够应付前期一两个钻井队的工作。

    钻井地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有王大绩在负责。

    其他劳动力上,沈建斌表示会召回一些之前在八里山的工人,他们比较熟悉,另外也会抓紧从外面招募一批新人进来。

    运输上,道路需要重新规划,毕竟涉及到一些大型器械,或许到时候还需要用到直升机,这点李帆表示自己会想办法。

    这些都好说,但关键的设备他们现在都没有。

    油区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边角料,连搭建一个钻井平台都不行,还不要说专业的钻井设备,包括套管等后期维护材料也是几乎没有。

    无奈之下,李帆只能是选择给石油局的韩书记打了个电话。

    购买一套设备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有正规的途径。

    韩书记也表示这不是什么大事,可以考虑卖给李帆他们一套最新的钻探设备,包括后期的维护材料都可以供应,只要李帆他们给钱。

    不但如此,还给提供技术服务。

    不过设备最早也得半个月后才能陆续送到。

    这个李帆倒不是那么着急,毕竟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少。

    韩书记提醒了一下李帆,如果要保证设备整体运输的话,八里山的环境比较复杂,最好是直接用直升机运输是最好的。

    李帆也想过,但表示已经安排好了。

    具体的钻井地点他不想太多人知道,因为如果到时候真的出油,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是在体制下承包油田的危险,私人承包在国内是被允许的,但一些中大型油气田,或者是一些高产的油气田,是绝对不会允许私人直接管理的。

    李帆不得不小心一点。

    两天的时间,工作都逐渐安排了下去。

    钻井地点有王大绩,后勤管理和配送有周局长,沈建斌负责运输和油区安全建设。

    外面则是有徐游风和周礼在配合。

    接下来便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前期工作做好了,设备一到位,钻探工作就可以马上开展了。

    李帆过问了一下炼油厂那边的情况。

    徐游风已经拿到了付厂长给他的恢复生产的方案,涉及到人员,设备,运输,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李帆就交给徐游风和付厂长去负责了。

    想要一下子恢复两百万的加工量是不大可能的,而且前期也根本用不着这么多。

    慢慢来吧,一步步来,只要能做好事情,慢一点都没关系。

    七月三十一号,李帆上山的第七天。

    不知不觉来到八里山也一周了,感觉时间过得挺快。

    李帆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了,他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回去南宁一趟。

    陈义军给他打来电话,最近集团内部出了点问题,有点压不住火,需要李帆回去压住场面。

    李帆也明白,恒远投资目前发展太快,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资本积累都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

    现在恒远投资还没真正给他带来收益,如果这个时候出现问题不及时遏制的话,可能会带来一连串更加严重的问题。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的一手打造的投资帝国就毁于这样的内部斗争上。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李帆不得不防。

第229章 未雨绸缪() 
既然要走,李帆估计再次回来估计得是钻井成功的时候了。

    如果这两口井能够成功出油,他就回来亲自主持局面。

    如果不能出油,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沈建斌继续维持,进行一个平稳的过渡。

    这次离开,李帆只带曹青和刘刚走,沈建斌和徐游风他会留在这边。

    一个对外,一个主内,缺一不可。

    三十号下午,李帆再次召开了一个全体会议。

    几天的时间,八里山的人数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八十六人。

    光是陆续上山的技术人员就有二十三人。

    有些是周局长喊来的朋友或者朋友的后人,有些是炼油厂的一些老干部,老员工。

    听说八里山要钻探万米深井,不少人都上来了。

    一些人年纪也不小了,即使不能亲历一线,但也希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上发挥一下余热。

    对这些人,李帆可是很看重的,专门叮嘱周局长好生照顾。

    会议上,李帆听取了大家汇总而来的一些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些处理意见。

    最后李帆表示自己明天就要下山,这里的工作就交给周局长和沈建斌负责。

    对于李帆要离开,周局长有些意外,沈建斌却是已经提前知道了。

    而李帆能够将周局长任命为重要的管理人,也让周局长心里有些激动。

    不管如何,他也是在逐渐走向核心层。

    李帆将后续的工作安排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主要是安全问题和后勤管理上。

    随着人数逐渐增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李帆希望他们能够提前做准备,以防万一。

    七月三十一日,李帆坐进了劳斯莱斯幻影,车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八里山。

    来到宣城县,李帆准备暂时停留一天。

    八里山酒店,李帆见了陈兵和王存。

    两人为了讨好他,之前做了不少的事情,现在李帆觉得走之前还是应该给人家一点好处。

    在房间里,徐游风取出了一份承包合同。

    “这是接下来我们在这边新建的工厂承建合同,我就直接交给你们了,找谁来做你们负责,钱我一分不少的给你们,但由此带来的矛盾和纠纷你们替我摆平”。

    “所有承建项目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完工,这一年当中我的团队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如果一旦不合格,你们不但拿不到钱,还会面临着官司的危险,这段时间我想你们也比较清楚我这个人,大家好好合作,你们能赚到钱,但如果给我玩小聪明,我不会等到最后一刻才发现问题的”。

    陈兵和王存看了一下,一共是两个工厂集建群,总建筑面积达到了六万平米,包括主体建筑和水电气安装,基建沟渠等一系列相关工程,总造价高达一亿两千万。

    这样的投资预算其实是超出了李帆之前的预计的,但这段时间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加大投资力度。

    这边的土地实在便宜,加上政府赠送的一部分,最好是都利用起来。

    不管怎么说,先将其圈起来再说。

    另外以后在这边有两个工厂群,可以为他日后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提供一个后勤保障。

    看到造价这么高,陈兵和王存相视一眼,面露喜色。

    这个工程要是做下来,他们随随便便都能赚个两三千万。

    在宣城县这样的地方,赚这么一笔钱,那绝对是赚翻了,这样的好事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就是工期有些紧的,不过要是时间充裕,人家也不会给这么高的价格啊。

    两人此时想的是安安稳稳把这笔钱赚到,至于偷工减料这样的歪脑筋倒是没想。

    毕竟这个投资项目太大,加上李帆本事不简单,要真的出了问题,他们可能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最后两人签了合同,盖了章。

    达成了合作,两人中午就在酒店请李帆吃了顿饭。

    说到工厂的建设规划,李帆点了一下两人,不要忘了和县建筑公司合作一下。

    每个地方都有体制内的建筑单位,很多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