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丫鬟当道 >

第129部分

丫鬟当道-第129部分

小说: 丫鬟当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阿文跟阮子君告了假,便只身来到知州边境,此处设有一驿站,而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等迎送之事,便是此地的驿丞,虽是个不入品的差事,可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尤其是在这一带治安不是那么好的地方,驿丞可是当自己是皇帝老子一样肆无忌惮。

    小小的镇上,时而能见到三五成群的光膀子汉子,见到漂亮的妇人调戏一把,看到卖糖果小摊儿的白拿也不给钱,可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阿文来到一个卖糖果的老人家面前,状若奇怪的道:“爷爷,这些人怎么拿了东西不给钱?是不是忘了。”

    老爷爷恨恨的瞪了远去的几人一眼,看着阿文叹息道:“你是外地来的吧,哎…………咱们这里啊,每日都是这样,大家都习惯了。”

    阿文露出个疑惑的表情,那老爷爷便解释道:

    “这些人是姚永源的人,我呸,一个驿丞而已,仗着女儿嫁给了知府,在这一带耀武扬威,所有人都怕他,几天前他还逼死了小菊姑娘,那孩子长的可人了,就这么死了,真是可惜。”

    阿文歪着脑袋,“这么坏的人,为何没人管管?”

    老爷爷叹了口气:“谁能管啊,这姓姚的逢人便说自己是知府的老丈人,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哪儿能跟他们斗,只能忍气吞声了。”

    阿文了然的点头,买了个糖葫芦才离开,当然还顺便问了小菊家的住址。

    穿过两条巷子,最后来到一个偏僻的小胡同,还没走近,就听到隐隐的哭声。

    阿文在门口大喊了一声“有人吗”。

    出来的是个中年妇人,双眼通红,满脸悲戚之色,看着阿文露出一两分疑惑,“你是?”

    阿文眼眶微微一红,“您就是小菊的母亲吧,我叫阿文,是小菊的朋友,我………来看看她。”

    妇人虽然悲痛欲绝,却还存着几分理智,疑惑的道:“阿文,怎么没听小菊说起过。”

    阿文揉了揉眼眶,眼泪婆娑的道:“小菊………是我对不起她,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和她本是好朋友,只是后来我去了知州城,我们就分开了,我是今天才回来的,没想到一打听,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当年走的时候小菊还好好的,回来就…………”

    妇人被阿文牵动了情绪,好不容易止住的泪又滚了出来,她拉着阿文的手哽咽道:“好孩子,你再晚来一天,就见不到小菊了,今日便是下葬的日子,你有什么话,去跟她说说吧。”

    院子内还有几个人,中间放着小菊的灵柩,阿文走上去哇哇大哭,“小菊,是谁害你成这样的,你这样不明不明白的冤死,心中可甘心?你若是不甘心,你就敲两声告诉我。”

    话刚落,两声咚咚的敲木板的声音就响起,由于太过突然,所有人都吓得一愣,连哭泣的声音都止住了。

    阿文愣愣的盯着灵柩,烧了一把纸,继续哭道:“小菊,你死的好冤啊,你若是心有不甘要报仇,你就告诉我,生前我不能陪在你身边,至少现在我会尽力去完成你的遗愿。”

    “咚咚咚…………”一连串的声音在棺内响起,下一刹,邻里帮忙的几人都是吓得大叫逃也似的离开,最后只剩下一个中年男子和开门的妇人。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灵柩,最后还是那妇人扑在棺材上哭的泣不成声。

    “我的儿啊,你心里有冤屈,娘知道,你想要报仇,娘也知道,可是………娘无能为力啊,那个该死的杀千刀的姚永源,若是可以,娘就是做鬼也要给你报仇啊孩子。”妇人狠狠的拍着棺材哭道。

    男子也是抹着眼泪,一边劝着妇人。

    阿文见时候差不多了,便起身道:“叔,婶儿,小菊的遗愿已经告诉你们了,若我们不能帮她完成遗愿,她恐怕会变成冤鬼游离在人间不得超生,小菊生前受够了苦,难道还要让她死后亦不得安息吗?”

    中年男子瞪着阿文,怒道:“难道我们愿意?我们何尝不想报仇,我恨不得将那姓姚的碎尸万段,可是他有个知府女婿,我们如何斗得过他,这样忍气吞声,你以为我们愿意吗?”

    “既然不愿意,既然心有不甘,既然女儿已经惨死在你们面前,那何不奋起反抗呢?”阿文擦干了眼泪,面上已经平静的如一潭水一般。

    “叔,婶儿,小菊是我朋友,我绝对不会让害她的人还逍遥在世,你们若是想替小菊报仇,那就照我说的做,我保证,让那姚永源,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中年夫妻都错愕的看着阿文,一时没明白她什么意思。

    阿文根本不给他们提问的几乎,而是直奔主题,“今日是小菊下葬的日子,而我恰巧在今天赶来了,这说明是小菊在冥冥之中安排这一切,她想要伸冤,她不想就这么无缘无故的长眠于土里。”

    二人对视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妇人眼泪汪汪的盯着棺材,“我也想要报仇。”

    阿文眼里浮出一丝冷笑,“要想报仇,那今日这棺材,就不能下葬。”

    “不能下葬?这是什么话?”妇人面上露出个震惊之色,“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难道要让小菊的尸骨腐烂在这棺材里?”

    而她旁边的中年男子终于恢复了些理智,盯着阿文的眼满是警惕:“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再三劝我们报仇?”

    妇人看着他,解释道:“她说是小菊的朋友,我便让她进来了。”

    “你个蠢妇,小菊何时有这样的朋友了,什么人都放进来,若不是你,小菊会一个人在家?会被那禽兽…………”男子说不下去,一双眼通红的怒视着阿文,“你出去,我们这里不欢迎你。”

    阿文叹息一声,摇摇头,悲戚道:“小菊,我为你不平,你若是在天有灵的话,同意我的话,你就告诉叔和婶儿,我只是不想让你蒙受不白之冤。”

    话一落,果然棺材又响起了两声敲打的声音,阿文看着二人抱作一团眼里满是惊恐和慌张,淡笑一声,“叔婶儿,现在你们相信了吧,我就是受了小菊的嘱托,才来到这里的。”(未完待续)

    ps:留言必回,在留言区留言的朋友们注意看哟,吼吼!!

第173章 一纸冤状() 
面馆内,阿文点了一大一小两碗面,小二很是热心,提醒她一个孩子怕是一碗就够了,多了也吃不完浪费,阿文指了指门外,小二便见一面带银色面具的男子走了进来,知道是一起的,忙笑着下去准备。

    言慕在阿文对面坐下。

    阿文拿了两双筷子递给他一双,又倒了杯茶放在言慕跟前,笑道:“刚才谢谢了,这弹指神功什么时候也教教我呗。”

    言慕微微一笑,喝了口茶,“你这个丫鬟倒也是闲,大老远的跑这边境来,不知道是找了什么荒唐理由。”

    阿文耸了耸肩,很是无辜:“哪儿有找什么荒唐理由,我就跟七小姐说找到我娘了,要来这边认亲,小姐心地善良,肯定得准啊。”

    “那你找到了?”言慕笑看着她。

    阿文呵呵干笑两声,小二端上了两碗面,她亲自将大碗的接过放在言慕面前,又将小碗的放在自己面前,眼里带着几分笑意,“吃啊,你帮了我,我请你吃面条。”

    “我吃过了。”言慕将碗推了推,眼里的笑意像是将阿文看穿了一般。

    “切!就知道。”阿文喃喃两声,她也不指望能看到言慕的真容,只是还真如小二说的一般,可惜了这一碗面了。

    吃完了自己的小份,她觉得那碗大份的很是扎眼,电视里这时候门口不都应该有乞丐的吗,阿文一边祈祷着能有个乞丐来要饭,一边无奈又赌气的将大份儿的吃了大半,最后是撑的肚子圆滚滚的,还不忘恶狠狠的让言慕掏钱买单。

    她跟小菊父母说的是吃了午饭再去,阿文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又去了小菊家。只是言慕却没有跟着。

    小菊的父母果然没有将棺材下葬,门口挤着周围的邻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小菊父母为何不将小菊的尸体下葬。又有说刚才这里闹鬼的事。

    阿文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挤进去,敲了敲门,“张叔赵婶儿,是我,阿文。”

    没多久,门从里面打开。在来之前。阿文已经打听了小菊父母的名字,男的呢,叫张冠。女的叫赵佩心,她笑了笑,挤了进去。

    赵佩心听着外面的议论声,面上有些不安,张冠亦是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

    阿文走到小菊的棺材前,拿出一张纸递给张冠,“张叔。这是一张状纸,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你们的冤情,这个姚永源无法无天,借着知府的名义在这里为非作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带着小菊的尸体去知府告状。另外…………”

    她又掏出一张白纸。“这是用来联名上书用的,不过这件事你们不用管。我会让大家在这上面签字,到时候咱们一并带上去告那姚永源,你们只需等我一日便可。”

    张冠接过状纸,他们一家都不识字,却还是能认出纸上的字是写的极好的,他有些犹豫,“这真的能成?之前我们怎么没想过要告到知府衙门去,只是这姚永源根本就是那姓阮的走狗,谁知道他们是不是串通好的,我们无权无势,去了也只怕是一顿打。”

    赵佩心也是满腔愁绪,叹了一声,“出事的时候我们就去找了最近的知县,孩子他爹被打的差点回不来,我们………我们是真的怕了。”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找到正主儿。”阿文将白纸收了起来,认真道:“我见过知州知府,为人虽然不至于清正廉明,可却极顾阮家面子,你们这件事闹大,闹到了公堂上,到时候整个知州城都会知道加害小菊的是他老丈人,他为了面子,也会大义灭亲的。”

    张冠有些不信,“真的?可是之前也有其他人曾递过状纸,可最后都不了了之,这………能行得通?我们在知州城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若是就这样将小菊的尸体带去,怕是………”

    阿文笑了笑,眼里有着自信和笃定,“那是别人直接找的是知县而非知府,说实话,姚永源女儿嫁给知府大人,他是高攀,难道知府大人会为了一个不入流的人而毁了自己的声誉?”

    “若是没人告,他或许会装作视而不见,可若是有人告到了堂上,他肯定是要严惩不贷的,毕竟牺牲一个驿丞来成全自己的好名声,很划算的。”

    阿文又拿出一个瓷瓶来,“这里面的东西,能够保存尸体七日不腐,七日足够我们到知州城了,事不宜迟,我们明日便出发吧。”

    张冠错愕的接过瓷瓶,拿在手里看了半响,他总觉得这个阿文似乎太好心了些,不禁又狐疑道:“你………为什么要帮我们?”

    阿文顿了顿,眼里已经带着几分冷意和不耐,“我说过,帮助小菊洗刷冤情是首要,我也不会向你们索要什么,至于我要的,你们只要按照我说的做,便已经给了。”

    赵佩心急忙将瓷瓶夺了过来,有些心急的道:“只要将这东西洒在小菊身上?尸体就不会腐烂?”

    阿文点点头,又嘱咐了暂时不能将这件事告诉别人,然后才离开。

    剩下的时间,她便忙着搜集受到姚永源迫害的人的签名,这件事当然要简单的多,毕竟没有谁会真的愿意吃哑巴亏,重要的是有人能站出来主持公道,自然也就会有人出来作证。

    翌日一早,阿文就来小菊家敲门,夫妻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他们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了女儿,怎么也要再博一把。

    从边境到知州城坐马车的话,两日时间,阿文便租了一辆马车,至于小菊的尸体,则是用被子裹了放在袋子中,外人看来只道是运的东西。

    两日后,三人来到知州城门口,门卫当然不会让一个扛着尸体的人进城,阿文便找了个小推车,将尸体绑在推车下面,上面放了些稻草和瓷器,装作做瓷器买卖的商人成功的进了城。

    进城之后,又给张冠夫妇租了间客房,除了那张状纸,还有便是签满了对姚永源不满的名字的纸,将这些一并的交给张冠后,阿文又再三的嘱咐了公堂上要说的话,然后才离开。

    不过再回阮府之前,她又去了趟柴府,毕竟热闹自然是人越多才越精彩。

    至此又过了一日,虽然只有些只言片语,可阿文还是听说了,一对姓张的夫妇,抬着女儿的尸体到知府衙门口告状,不仅提供了状纸,还有当地百姓的“联名上书”。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人诧异的,万万没想到,这对夫妇要告的竟然是姚永源,别人或许不知道这是谁,可阮云贵听说此人后,顿时那脸色涨红如猪肝,当即就下了令要彻查此事。

    本来他打算的是等先过了眼前,再让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