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丫鬟当道 >

第212部分

丫鬟当道-第212部分

小说: 丫鬟当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氏忙劝道:“妹妹别说这些丧气话,三殿下博学多才,朝中不知多少女子都心仪他,虽然这孩子腿不能走,可却是个好孩子,老天爷一定会怜惜他。”

    顿了顿,又继续道:“本宫这心里又几时舒坦过,太子他…………本宫还不知要带谁去永寿宫给太后看的好,这心里正急着呢。”

    崔氏擦了泪,想了想,提议道:“太子心里可有人选?皇上对这件事又是如何看的?”

    事实上,她不仅知道太子心里有谁,更知道刘昭心里的打算,还知道太后汪氏若是知道这爷俩的打算,一定会倾尽全力的阻挠,现在汪氏之所以还没有动静,不过是马氏受了刘昭的要求,暂时先瞒着。

    阿文说,说不定那爷俩想要等着生米煮成熟饭,再给汪氏汇报,正所谓先斩后奏,到时候阿文已经成了皇家的媳妇,就算汪氏在怎么有成见,为了顾及皇家的颜面,也会忍着。

    马氏想起那日太子的话,又想起刘昭的话,少詹事的女儿本也没什么大问题,可关键是此人不得太后的喜,那就是大大的问题,别说刘昭要求她不说,就是她想说,也不知从何处说起。

    “太子心里,只怕也没什么主意,皇上那边,也是让本宫先挑选几个模样好的。”

    崔氏点点头:“虽说家室很重要,可最主要的,还是看人品,免得日后生乱子。”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崔氏又道:“姐姐是否这会儿就要去永寿宫?那不如这样,反正妹妹也没什么事,不如就和姐姐一同去,这样就算是太后问起了,妹妹虽然愚钝嘴拙,兴许也能帮上些忙。”

    马氏脸上一喜,“妹妹此言甚好,那你就随本宫去永寿宫吧。”

    两人来到永寿宫,汪氏正闭着眼假寐,周嬷嬷一面给她捶着腿,一面说着宫里的一些趣事儿。

    见到马氏和崔氏二人,忙起身问安。

    汪氏睁了睁眼,淡淡道:“你们怎么过来了?坐吧。”

    宫女端上两个凳子放在马氏和崔氏身后,两人纷纷行礼坐下。

    马氏道:“母后上次提了要给太子选良睇,儿臣这几日都明里暗里的查了些不错的女子,落樱…………”

    落樱躬身将手中的画册递给周嬷嬷,再由周嬷嬷翻开一页一页的给汪氏看。

    马氏一面解说册子上的人物背影和性格脾性,一面道:“皇上也看过这些册子,都说不出个准确的数儿,臣妾也觉得各个都好,就看母后如何定主意?”

    汪氏边看边点头,顺便再评论两句,“模样都是百里挑一的,皇后办事,哀家放心,就从这些人当中选一个太子中意的,终究是年轻人过日子,总不能都让我们拿主意。”

    崔氏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册子上的每一个人物,突然看到一个俏丽女子,眼神带着几分凌厉几分睿智,不似其他女子一般,脸色带着娇羞。

    她眼里闪过一抹笑意,这张画像,虽然五官都有改动,可她与阮子君认识了两年之久,自然能一眼认出来,看来马氏还是花了心思的。

    只是汪氏年龄已经大了,眼睛本就看不怎么清楚,再加上画像有了轻微的变动,也没仔细去看下面的备注,自然也就认不出来了。

    崔氏眼里闪过一抹笑意,趁着周嬷嬷还没翻页,状若无意的道:“这女子看着倒有几分特别,这双眼睛,与其他女子别样的不同。”

    马氏脸色微微一变,镇定的一笑,“是有些特别,这后面的女子,也是个不错的,是江洲守备的千金。”

    周嬷嬷赶紧翻到下一页。

    崔氏又是笑道:“好是好,只是看这双眼睛,倒是没有刚才的那女子有灵性。”

    汪氏点了点头,“翻回去看看,哀家刚才没看仔细,似乎是个不错的人,是哪家的姑娘?”

    周嬷嬷又赶紧翻回去。

    马氏的脸色已经有些深沉。

    德妃笑道:“皇后最近为了太子的事也忙了好几宿,这挑出来的人自然各个都是好的。”

    汪氏将册子亲自拿在手里,看的仔细,只是越看,脸上的笑容越少,最后视线落在右下角的位置,少詹事阮云贵之女。

    她勃然大怒,将册子摔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

    马氏和崔氏都吓得忙跪在地上,崔氏装作不解的模样看着马氏,马氏则惶恐道:“母后恕罪,这册子,有哪里不对?”

    汪氏怒呵道:“这少詹事的女儿,不就是司籍库的阮子君吗,怎么她也在册子上?”

    马氏心头哀嚎,面上却淡定道:“少詹事虽只是四品,可…………”

    “不行,这件事哀家如何也不能同意,立马将她从名册上删了。”汪氏态度强硬,没有丝毫还转的余地。

    马氏低声道:“儿臣遵旨。”

    离开永寿宫,崔氏立马冲到马氏的前面跪下,歉意道:“姐姐,刚才若非妹妹多嘴,太后也不会对姐姐发火,妹妹愚钝,求姐姐绛罪。”

    马氏叹了口气,扶起她,“这也不关你的事,只是母后她…………对这个阮子君有些误会,可皇上和太子却是非此人不可,这让本宫现在左右为难,本宫担心的是,辜负了皇上的嘱托,太子心里只怕也要怨恨本宫了。”

    崔氏忙劝慰道:“姐姐多虑了,太子最是仁厚,怎会埋怨姐姐。”

    汪氏颤抖着握拳,盯着一处发呆。

    周嬷嬷小心翼翼的奉上一杯茶,轻声道:“太后,您先喝口茶,疏疏气。”

    汪氏沉默了良久,才端起茶杯,慢慢的饮了一口,最后道:“你去查查,这件事,皇上和太子可知道?”

    周嬷嬷眉头微微一皱,“太后,老奴斗胆一言。”

    “说。”

    “这件事,只怕皇上和太子都是知情的,若非如此,依照皇后的性格,又怎么敢,这分明是想蒙混过关,只怕皇上心里,已经有了好的人选了,而且这个人,还是不能让太后您知道的。”

    汪氏紧紧的握住茶杯,猛地摔在地上,气的声音都在颤抖:“哀家生他养他,现在倒好了,以为哀家老了,就真的就老糊涂了吗?竟然连起来欺骗哀家,他们莫非当哀家已经死了不成?”

    宫里的小宫女都吓得跪下,大气不敢出。

    周嬷嬷脸色一白,跪下道:“太后凤体安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这件事恐怕还有什么误会,老奴这就去打听,还请太后保重凤体要紧啊。”

    汪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稍稍缓和了些,“去,一定要打听清楚。”

    周嬷嬷起身,正准备离开,又听汪氏道:“慢着,让哀家想想。”

    她皱着眉沉思,周嬷嬷说的对,这件事若是没有刘昭的默许,马氏是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也就是说,刘昭是认定了阮子君这个人,到底后者给了他什么好处?

    她又想起曾经,就在这个永寿宫,刘昭带走了阮子君,从那以后,阮子君就升了司籍,又时常出入兴德宫,她现在除了几个元老是站在她这边,其他的几乎都是为刘昭马首是瞻,也就是说,若是刘昭真的决定了,哪怕她是想要反对,也不能够。

    周嬷嬷看出了她的想法,沉声道:“太后,若是真的让皇上决定的话,只怕我们没有说不的份,要不老奴去打听打听,看这个阮子君,到底有什么能耐,竟然能够让皇上亲自点名认定。”

    汪氏想了想,淡淡道:“你只去查查阳一阁,皇帝对阳一阁的事,连哀家都瞒着,兴许那里,能找到我们想要的。”r1152

第288章 仁义交换() 
红双站在门口,左右看了看,见无人,才将殿门关上,又让一个心腹宫女守在门口,吩咐了任何人不能闯入的话,才转身进了殿内。

    阿文俯首恭敬道:“这次多谢娘娘的相助。”

    崔氏示意宫女端上凳子,道了句‘坐吧’,又道:“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而已,你也帮了本宫不少的忙,只是本宫不明白,这太后为何对你有这般大的成见?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阿文忍不住一笑:“什么人对奴婢好,什么人不喜欢奴婢,这点奴婢还是能看出来,太后从见到奴婢第一次起,似乎就将奴婢误会成了昔年的一位故人,可奴婢只是少詹事的女儿,从小就在知州长大,又怎么会与太后有相识呢。”

    崔氏点点头:“老人家都喜欢呼吸乱想,你这般年纪,怎么会是她的故人,只是嫁给太子,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总比你一直做个服侍人的司籍强。”

    阿文笑道:“娘娘也知道奴婢的性子,奴婢是不会再这宫里安家的。”

    崔氏叹息一声,眼里有些惋惜之意。

    红双送走了阿文,转身回来,道:“娘娘,三殿下那边派人传了话过来,说是马上就过来。”

    崔氏愣愣的没有反应,似乎在想着自己的事。

    红双连喊了两声,“娘娘………娘娘?”

    崔氏猛地回神,哦了一声,摇摇头,一副颇为可惜的样子。

    “娘娘,您这是?”

    “她是本宫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奇特的女子了,皇上对本宫没有什么隐瞒,将她的事也都给本宫讲了,这真的,是个奇女子。若是成儿能娶到这样的女子,那后半生至少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红双微微一颤,“娘娘您的意思?”

    崔氏点点头:“她不愿意嫁给太子,本宫自然是一百个欢喜,这样的人,若是成为太子的助力……………本宫并没有想让成儿如何。只是他的性格,虽然是皇子,可那双腿…………本宫对不起成儿啊。”

    刘成已经过了说亲的年纪,可每每她或者刘昭提及这件事,后者就会气急败坏。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别人不知道,她这个做娘的却明白,虽然贵为皇子,可那双腿,总让他抬不起头,更遑论娶妻了。

    刘成推着轮椅,从门槛儿旁的滑坡上滚进了殿内。“母妃…………”

    这法子还是阿文提的,考虑到轮椅能去的地方也有限,遂将宫中但凡有台阶的地方。都重新修了一个斜坡,以便轮椅行走。

    崔氏站起来,责备道:“怎么没让小春子推着。”

    刘成笑了笑,“孩儿自己能行,也不喜欢他们尾巴似的跟着,对了。刚才走出去的女子,孩儿看着有些面熟。是谁?”

    崔氏心思一动,笑着坐下道:“是司籍库的阮司籍。少詹事阮云贵的七小姐,你的轮椅,就是她想出来的。”

    从前她并没有将阿文正式的介绍给刘成,因为觉得没必要,可现在知道了阿文的宝贵,又有一个太子对其虎视眈眈,她心里就有了个想法,她能看出来,阿文绝对不是那种以外貌来看人的人。

    若是能让阿文喜欢上她的成儿,那岂不是…………

    崔氏光是想想就觉得开心,若说儿媳,她对阿文,是满意的没话说。

    刘成脸上一诧异,惊讶道:“真的?那回头孩儿一定好好去谢谢她,这女子倒也聪明,也不知是怎么想出来的。”

    崔氏则道:“确实是个妙人,你下次可以亲自去司籍库看看,最好能与她交好,你会发现,她是个值得一交的人。”

    刘成挑了挑眉,“母妃这是怎么了?不过是个司籍而已,打赏些银两过去就算是心意了,还让孩儿亲自过去?”

    崔氏嗔怪的看了他一眼,“你平日最不喜这些没心没肺的事,现在自己却要这样做,也不怕伤了人家姑娘的心。”

    刘成微微一笑:“孩儿如何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宫里,孩儿还没发现谁不爱惜银子的。”

    “你只先认识了她,就知道了。”崔氏意味深长的道。

    阿文来到阳一阁,段宏正好也在,她笑着上前福礼,“奴婢见过侍郎大人。”

    段宏呵呵一笑:“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阳一阁,有些日子没有来过了吧,皇上可是问起了本官,本官都只给你打掩护,你说,这个恩情,如何还?”

    长时间的相处,他对阿文的认识也从一开始的‘不折手段和胆大妄为’而有所改观,后者确实有着超越常人的心性和智慧,哪怕是他,也都佩服不已。

    阿文盈盈一笑,“奴婢若是与大人谈恩情,那恐怕此生都还不完了,大人对奴婢可是有救恩之恩,恩同父母,与这些小恩情比起来,却是不足为道也。”

    两人来到人少的地方。

    阿文看着忙碌的拉火箱的人,缓缓道:“这些都是有家室的人吧,这里的人,从一年前进入阳一阁,就没再出去过了,家里人肯定着急又担心。”

    段宏点点头:“他们虽然都只是普通的匠人,可做的事,将来却会成就整个九幽的辉煌,这些人,将来一定会被历史垂青的,而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而受到那至高无上的荣耀,眼下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阿文沉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