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丫鬟当道 >

第237部分

丫鬟当道-第237部分

小说: 丫鬟当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文不在意的笑了笑,“多谢殿下关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殿下要相信奴婢,奴婢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断然不会让他得逞的。”

    那就是还是不愿意嫁给他了?!

    刘玄倒退了。“你到底,还是不愿意嫁给我。”

    阿文没有回答,沉默却比说话来到更有力。她的沉默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

    关氏最终还是没有撑过去,紫兰在得知关氏去世之后,自己忍受不了衙役的欺负,终是自尽而亡。

    虽然关氏是罪有应得,可后宫的女眷还是纷纷前去悼念。

    贾氏带着蔷薇走进安处宫。殿内一片哀嚎声,听着甚为惨痛。马氏正和汪氏在内殿说话,贾氏盈盈走进去给二人行礼。

    “坐过来说话吧。”汪氏叹息一声,对贾氏招手。

    贾氏应了是走过去,在汪氏的下首坐正。

    马氏用手帕拭了拭眼角,哽咽道:“昨儿臣妾还来看过,脸色红润不说,说话也利索,还能吃两口饭,我只道是快好了,没想到今天就…………”她说不下去,眼泪已经开始哗哗哗的流。

    汪氏哎了一声,“这是回光返照,这就是她的命。”顿了顿,又喃喃自语,“哀家这段时间心神不宁的,总觉得这宫里要出大事,你看看,没一日是省心的。”

    贾氏面色戚戚的听着,眼底却暗藏了一抹笑意,“这段时间确实发生了太多事,不过好在马上七公主就要嫁去天朝,这是喜事。”

    汪氏则问道:“皇帝怎么不见人影?”

    “关振斌对贤妃薨逝不肯罢休,皇上这会儿还在朝堂上。”马氏道。

    贾氏则有些诧异,“这些大臣根本没有将父皇放在眼里,父皇是九五至尊,怎么能让那些大臣说三道四?父皇就是太仁慈,才会对这些无法无天的大臣一味的隐忍,贤妃是自己做错了事,先后对德妃和七公主下毒,幸好天朝没有追究,若是追究起来,岂不是要引起两国的矛盾征战。”

    马氏淡淡的看了贾氏一眼,汪氏却陷入了沉思,贾氏说的有道理,莫非贤妃的心思,一开始就是为了挑拨九幽和天朝的关系?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陆陆续续的有其他妃子也到了,中途贾氏则趁机推说身体不适先行离开。

    走出安处宫,贾氏对蔷薇道:“你先回去,本宫想自己走走。”

    蔷薇不敢怠慢,关切道:“娘娘,最近宫中老是出事,奴婢还是陪着您的好。”

    贾氏狠狠的一瞪,冷声道:“本宫说了,想一个人走走。”

    蔷薇心头微微一颤,惶恐道:“奴婢遵命,奴婢这就离开。”然后逃也似的离开。

    贾氏冷哼一声,脚步加快,朝着一个方向而去。

    半刻钟后,她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看到前面的二人,面上一喜,走上去道:“属下参见阁主。”

    武清看着她,笑道:“贤妃已死,不过我倒是好奇,四娘你是如何让她自觉喝下那毒药的?”

    贾氏有些得意,“这有何难,告诉她喝下毒药便能让刘昭对她从轻发落,我再给她解药,她也能免于一死,我本以为她会犹豫,没想到她还真的以为我会给她解药,真是太天真了。”

    她像是讨赏似的看着言慕,“阁主,这件事属下办的可还好?”

    言慕转过身,淡淡道:“以后没事不要找我,免得被人发现,影响大计,有什么事,我会让武清通知你。”

    贾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半响才迟疑道:“属下遵命。”

    *

    关氏的下葬日子由汪氏定了下来,让周嬷嬷去兴德宫给刘昭说了,因为是犯了错的妃子,按理是要被废除的,也不该以妃子的礼节下葬。

    但关振斌竟煽动了大臣们一起在兴德门前聚众罢朝,明面上虽然只是说‘朝中事态最近频繁发生’,可暗里却是指责刘昭领导不力,否则怎么会接二连三的出问题呢。

    对此刘昭是又气又急,本来他手中握有所有兵权,并不惧怕这些人闹事,可现在天朝的人在皇宫,若是闹出了内忧,很有可能会招来外患,因此即便是心里有气,他也忍着没有轻易动弹。

    汪氏却将贾氏的话听了些进去,天朝与九幽的实力太过悬殊,若是轻易得罪了天朝,万一引来了战事,九幽很可能会面临着亡国之灾。

    其实这并非她多虑,毕竟这么多年,天朝一直在忙着吞并其他二十四小国,九幽之所以与天朝尚且友好相处,便是因为那一纸契约,虽说是不平等条约,可也保得九幽多年来都没有战事。

    换而言之,多年来都不曾有过大规模的战事的九幽,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兴德宫外的太监长长的吆喝道:“太后驾到。”

    汪氏缓步走进殿内,刘昭正起身拱手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汪氏摆了摆手,坐下道:“免礼吧,今日哀家过来,是想与皇帝商量贤妃的下葬礼。”

    刘昭眉头微微一皱,“这件事儿臣还在考虑。”

    汪氏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还要怎么考虑?贤妃胆大包天,胆敢挑拨九幽天朝两国的关系,其罪当诛,念在她已经薨逝的份上,我们皇家便不予计较,可不代表就能不计较他关家的责任,聚众在兴德门示威,他难道想造反吗?”

    刘昭眉头蹙的越紧,“母后不用担心,儿臣立马派禁卫军去抓捕示威的人。”

    “擒贼先擒王,只要他们群龙无首,哀家就不信其他人还能怎么样。”汪氏道。

    刘昭觉得有道理,他是一国之君,地位尊贵,更不能对那些大臣妥协,否则他们只会顺着杆子往上爬,越来越无法无天,只有用绝对性的压制力量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当年宫变那段时日他都熬过来了,难道还会怕一个小小的示威吗。

    景公公立马就带来让去兴德门,那些跪在地上齐声呐喊的人都是心中一惊,纷纷看向人群最前面的关振斌。

    “关大人,皇上说了,您带着这么多人围了兴德门,莫非是想要造反?还有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景公公厉声问道。

    关振斌面上镇定从容,俯着身子沉声道:“本官只是不想看着皇上一错再错,宫中事故频繁发生,皇上是否该想想到底是何原因,本官只怕有歹人在暗中使手段,我们所有人都被算计在内,到时候引得朝堂动乱,反而给了小人趁虚而入的机会,本官对九幽对皇上的心天地可见,造反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景公公冷笑道:“关大人既然没有这样的心思,那现在又是在做什么?皇上做事自然有自己的考量,难道还要得到大人的同意不成?这世上,想让皇上点头道只有太上皇,莫非关大人心中还有这种不堪的想法?”

    关振斌冷冷的看着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皇上真的怀疑本官,那我只有以死来明智了。”(未完待续)

第323章 成功闯入() 
关振斌冷冷的看着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公要杀要刮悉听尊便,但想让本宫今日挪动一步,那是不可能的,本官誓死也要让皇上清醒过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早晚有一天,九幽会成为别国的盘中餐。”

    景公公大怒,“放肆,胆敢在此胡言乱语,来人呐,将他抓起来,送去宗仁府,听后发落。”

    其他的大臣见要将关振斌抓起来,竟然都纷纷围了上去,将禁卫军堵了个水泄不通。

    “公公,请转告皇上,九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公公,我等对九幽和皇上都是忠心耿耿,皇上不能再糊涂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很是混乱。

    奉命行事的禁卫军为难的看着景公公,不知要上前还是怎么的,若是要将这些人都抓起来,那岂不是要乱套了。

    景公公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本以为这些随同前来的大臣在见关振斌被抓之后会害怕的离开,不想这些人竟然会如此支持关振斌,他暗自擦了擦冷汗,这下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收场了。

    既不能全部都抓,会引起朝堂动乱,但也不能不抓,否则就是变相的表示刘昭认输妥协了,这对一个帝王来说绝对是比死还要恐怖的。

    贾氏站在远处,冷哼道:“想不到这个关振斌还有几分能耐,反正他早晚都要死,干脆现在趁机下手杀了他。”

    武清知道她在言慕那里受了气。宽慰道:“不能直接出手,否则这颗棋子就失去了他原本的作用。”

    贾氏瞪了武清一眼,“那你说怎么办?我已经尽力的扩大他们与刘昭的矛盾。可这些人也都不是吃素的,难道我还能让他们都听我的不成。”

    武清想了想,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不能杀他,却可以杀周围那些蚂蚱。”

    他将石子对着其中一位看上去不大起眼的大臣,唰的弹出。

    之间那人毫无预兆的倒下去,脖子上已经出现一道血痕。鲜血呈四射状喷射而出。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措手不及的大臣们都吓得连连倒退。

    关振斌怒喝道:“擅自处决朝廷命官。这难道就是皇上的治国之道?既然要杀,干脆将我们所有人都杀了吧。”

    他将脖子一横,一副任你宰杀的模样,其他大臣也都是愤怒的纷纷扬起了脖子。颇有一种以死明志的感觉。

    景公公看着那离的最近禁卫军一眼,恨不得将他狠狠骂一顿,事情本就够乱了,他竟然还敢动手。

    那侍卫吓得脸色一白,解释道:“公公,不是我,真的不是我。”

    关振斌怨恨的看着他,“既然动手了,也要有胆量承认。你竟然连承认都不敢,也是丢皇家禁卫军的脸,丢皇上的脸。”

    景公公看着事态越来越朝着无法控制的局面发展。最后终是下定了决心,沉声道:“将这些闹事的,都抓起来。”

    侍卫们不再犹豫,不出半刻,就将所有人都抓起来带去了宗人府。

    景公公回兴德宫复命,将兴德门前发生的一切仔细的禀报了刘昭。又道:“请皇上恕罪,老奴也是看实在无法再任他们闹下去。没办法只能将他们都先收押,只是人数太多,此时宗人府一片混乱,只怕…………”

    他有些担忧的看着刘昭。

    刘昭气的浑身颤抖,抓起桌上的杯子就摔在地上,怒吼道:“他们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以为朕缺了他们就没法做皇帝了吗?真是笑话,没有他们,朕一样可以,传旨下去,立马从其他几州调派人员,顶替朝中的所有的空缺,有多少要多少,朕就偏不信,没有那群老不死的,朕这个皇帝还当不了了。”

    景公公有些为难,劝道:“皇上,一来现在从其他州调人员过来,路途上就会花去不少时间;二来一次性换了太多人,朝中就容易失去平衡,老奴只怕会有人趁虚而入。”

    刘昭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颓然的坐下,“他们到底要怎样,难道让朕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吗?”

    景公公想了想,试探着道:“皇上,老奴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恕你无罪。”

    景公公这才放心的开口:“贤妃对德妃和七公主下毒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可现在她人已去,不如就息事宁人,给予她贤妃应有的葬礼,也算是给左都御史一个说法。”

    刘昭怒道:“她做了那么可恶的事,还想以妃子的葬礼待她,那朕如何跟德妃交代,他关振斌还不以为朕怕了他。”

    景公公惶恐的跪下,颤声道:“皇上恕罪,老奴只是说了自己的看法,老奴愚钝思考不周,还请皇上恕罪。”

    刘昭摆了摆手,“起来吧。”

    景公公如释重负的站起来,却再也不敢开口了。

    *

    锦阳宫内,富察尔脚步轻快的带着一人走进佐察的房内,喜道:“太子,风水师说了,今夜有东风过境,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

    佐察嚯的起身,笑道:“终于等到了。”

    然后又吩咐了身边的人道:“让他们准备。”

    时至傍晚,几个身着黑衣隐没在夜色中的人出现在永寿宫,然后就见寂静漆黑的夜里突然冒出几缕火光,紧接着,就见永寿宫的后院竟然烧了起来。

    火势借着风力很快就烧到了前殿,永寿宫乱作一团,就在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永寿宫的火势吸引忙着灭火的时候,却没人注意到阳一阁。

    佐察带着十来个心腹来到阳一阁前,吩咐了每人各站一角,然后算好了时间,所有人都同一时间扔出了一个竹筒在那些守卫人群中,而他则从天窗的位置扔了好几个竹筒进到阳一阁里面。

    竹筒一落地,顿时烟雾缭绕,虽然引得守卫的人立马警觉,可吸入烟雾之后没多久,一个二个的竟然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