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道策之情殇 >

第129部分

天道策之情殇-第129部分

小说: 天道策之情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天竺人就死了大半,而中原联盟却无一伤亡,看来战斗就要结束了……

    突然,在佛塔的残烬之中,一个声爆喝响起,一个黑影挥舞着禅杖,向着中原联盟劈来。

    一个中原修士未及提防,禅杖已经到了眼前,万钧之际身体猛然向后扭动,将将避开禅杖的攻击,却被禅杖裹挟的灵气给击飞出去……

    凌羽靠的较近,一道白光闪过,长剑破空而出,宛若游龙一般,在虚空中划过一道唯美的线路,抵住天竺人的追袭。

    那天竺人身形一窒,禅杖之上仿佛有万斤之力一般,就要从手中脱离,赶紧双手紧握,上下舞动,勉强抵挡住凌羽的攻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凌羽又掐了一个剑诀,手中诛仙剑再次递出,一道到白光疾射,天竺人惨叫一声,眼见是不活了。

    这个天竺人的死,对其他天竺人的打击很大,很多天竺人开始企图逃窜,但最终都没有成功,想从绝对强者的手中逃脱,这太难了。

    既然逃脱不了,很多天竺人,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精明天竺人看清楚了对方的面孔,知道这是来自东方九州的人,选择了双膝下跪,做五体投地状……

    干掉最后的死硬派,剩下的天竺人全部匍匐在地,一眼望去,大约还有两百多人。

    这到是一个麻烦事,九州自古就有“杀降不详”的说法,西汉飞将军李广一生不得封侯,在后事很多人看来,是他杀俘的报应。

    圆圆的明月,渐渐西沉,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大地之上,仿佛笼起一片轻烟,如同坠人梦境。

    眼前的佛塔已经消失,只剩下一堆未能燃烧的残垣断壁。

    水缘看了一眼凌羽和封无敌,示意杀死这些投降的天竺人。

    凌羽有些不忍,封无敌则没有任何表示。

    经过千年的岁月,在封无敌的眼里,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人命算什么?在他的生命里,死了多少人,他在乎不过来的。即便是他子孙,死掉了多少,他大概也不清楚吧。

    水缘又看向赵非庸,赵非庸呵呵一笑,表示同意。

    凌羽长叹了一口气,转身向寺外走去……

    在他的身后,传来一阵阵凄厉的哀嚎声,和绝望的挣扎声,隐隐还有利刃刺入骨骼的声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滚滚红尘,陌上寒烟,彼岸灯火闪烁,如果真有因果,这又是前世怎样的缘法?佛说千年一轮回,今生重复的是哪一世呢?

    凌羽站在寺外,看着眼前的一片山洼水塘,微风乍起,迎来层层涟漪,然后又恢复最初的平静。

    青灯古佛,暮鼓晨钟,原本可做一世安静的过客,却最终走上了另一条路,一程又一程,不知谁在笑,也不知谁在哭。

    哭的并不伤感,笑的也并不开心……

    最终……

    一切都结束了……

    所有人有来到了曲女城,大家都在等待着其他三大圣地的消息。

    凌羽联系到了莫失。

    凌羽的出现让莫失很焦虑,他没有办法拒绝凌羽,只要他还想活着,就必须听凌羽的,不仅仅是因为凌羽控制了他的灵魂,更因为他已经出卖了天竺佛教,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不管错对,都只能一往无前。

    莫失居住在实力最为强悍的拘尸那罗。

    由于天竺佛教早已经衰落,论起佛学文化,和中原一比,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法术低微的莫失,靠着佛学造诣,在拘尸那罗混的相当不错。

    拘尸那罗位于拘觉城,佛教传承已经约一千七八百年了,由于凭空而来的佛教法术,让这个圣地几十年来极为辉煌。

    拘尸那罗圣地倚山而建,前高数丈,大佛端坐殿内,高达三丈,金碧辉煌。

    寺内东厢房里,十八岁汉塑像姿态各异、拈胡须、扇扇子……

    原本祥和的一切在今天显得有些紧张……

    拘尸那罗已得知菩提伽耶的遭遇,这帮人首先是一喜,觉得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少了一个,剩下的两个,摆弄起来也简单了许多,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能兼而并之,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佛教圣地。

    但转念一想,唇亡齿寒,究竟是什么人,把菩提伽耶给悄无声息的给弄没了,自己可做不到,究竟是什么干的,难道是婆罗门干的?

    (本章完)

第268章 0269婆罗门和佛教() 
?    这大约也不可能,婆罗门虽然人多势众,但仅有一些瑜伽之术,勉强算的上精妙,但和佛教法术比起来,还要逊色不少,即使靠着人海战术灭了婆罗门,但也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有人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既然佛教能凭空得到修炼的法术,为什么婆罗门不可以呢?也许他们也得到了法术?

    再往深处想,就更加可怕了,不管是谁所为,如果这帮人是来对付佛教徒的话,那自己也会死的很惨。

    未知是最为可怕的,可以让人的世界里一片黑暗,在没有弄明白之前,不管是谁,都会惴惴不安。

    强大如拘尸那罗也选择了抱团,派人探蓝毗尼和鹿野苑的情况,希望能够联合、共同进退。

    蓝毗尼和鹿野苑也是一头雾水,他们也不傻,他们和拘尸那罗想的一样,只是他们更加惶恐,因为他们的家底更薄。

    见到拘尸那罗的使者,蓝毗尼和鹿野苑产生了一种救命稻草的感觉,只是稻草而已……

    在这一刻,佛子们似乎动摇了,信仰和力量还可靠吗?

    难道错了?

    如果错了,还有回头路吗?

    佛经说的多好,只要愿意回头,彼岸就在不远处。

    可是修了一生,也未必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心在哪呢?

    若没有心,哪来岸啊?

    怎样的风将香焚散,散了清心的牵绊。

    望弦断,断三千弱水?醉迷离,只是一朝风涟。

    落花随水去,无情也有意。谁又知道,劫难不是解脱呢?

    三生石上三生缘,孟婆桥边孟婆汤,无需多言,这不过是一场沧海桑田,执念和虚妄都已注定。

    来生又是一场荒芜,不期待,也不该抗拒。

    生灵都在随波逐流,然后痛苦了一下,然后继续随波逐流。

    那些看起来高尚的,又岂是真正的高尚?

    三处圣地使者往来,却没商量出什么结果。他们还是把怀疑的目标锁定为婆罗门,实在想不出其他的敌人。

    婆罗门是天竺第一宗教,佛教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选择了抗议,质询婆罗门为什么要屠杀佛教门徒,希望婆罗门给个说法。

    婆罗门本来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几十年佛教一帆风顺的壮大,已经让他们很不爽了,现在闹出了这么大的内乱,真是好玩诶。

    他们凭直觉,让我为定然是佛教内部自相残杀。

    没想到,这还没高兴几天,对方将屎盆子扣自己头上了,心里由笑转怒,你们这帮和尚,竟然把我们当初了遮羞布,当我们好欺负?

    婆罗门给出了佛教一个强硬的态度:你们自相残杀,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

    事情到了这一步,佛教就怒了,你们杀了我们的人,道歉的话不说也就罢了,看这个态度,似乎还想动手,难道真当我们是泥捏的菩萨,好欺负了?

    可佛教的毕竟势力比较小,一时间依旧不敢动手。

    莫失将这些情况,反应给了凌羽以后,中原修士一商量,水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干脆替佛教出手干掉几个婆罗门徒。

    这样一来,势必引起佛教和婆罗门的火并,咱们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众人觉得此计大妙。

    不过却被凌羽给否了,凌羽的理由很简单,咱们是来对付天竺佛教的,没必要招惹婆罗门。

    婆罗门是当地的大教,到底有几斤几两,谁也不清楚,但有一句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万一事情泄漏了,那等于就招来了婆罗门和天竺佛教的联合攻击。

    赵非庸也支持凌羽的看法,他说:“从我们得到的消息看,天竺佛教虽然实力不错,但人数不多,一时半会还察觉不到咱们的存在。但婆罗门不一定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已经统治几千年了,树大根深,除了少数其他教派的教徒,可以说每一个天竺人,都是婆罗门的教徒,而且又有统一的领导人,在加上咱们这两百多人,也甚是显眼。一旦真去干掉婆罗门教徒的话,他们未必不会怀疑到咱们。”

    这么一解释,大家也觉得水缘的想法确实有点冒险。

    即使不适合出手,那就等着佛教自己出手了,可天竺佛教很理智,一直都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只是在不停的指责婆罗门。

    婆罗门觉得死的是你们的人,我就一口咬定和我没有关系,你们爱咋咋地。

    这么一来,双方见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正当大家以为就这么和平下去了,鹿野苑的几个僧人觉得要为佛家争脸,竟然不顾方丈的告诫,私自杀了杀了一个婆罗门的祭司,和几名婆罗门的门徒。

    这一下天竺炸了锅,双方你来我往打了起来。

    这一打,让天竺佛教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婆罗门真的很菜,根本不是自己对手。

    没几天,佛门就占据不少婆罗门的重要寺院和祭祀场所。同时天竺佛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肯定不是婆罗门干的,因为他们太菜,根本不可能灭了菩提伽耶。

    不过也无所谓了,婆罗门和佛教的仇恨太大了,现在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报仇时机。

    遥想当年,婆罗门因为释迦牟尼在婆罗门的基础上创立、演化出了新的教派佛教,这一下捅了婆罗门的菊花。

    作为天竺的主导教派,婆罗门不干了,为此将释迦灭族,并对释迦所在的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场屠杀中,释迦摩尼地弟子,几乎被屠戮殆尽。

    据说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乱石砸死,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也被干掉了,释迦牟尼堂弟阿难被排挤出了佛教的核心。

    可佛教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婆罗门也不想杀人太多,也就不可能彻底清除佛教的势力。

    婆罗门出身的释迦弟子迦叶,被婆罗门教主搬了出来,接替了释迦的位置。

    佛经第一次结集时,迦叶把婆罗门教的教规、教义大肆加入佛教

    换而言之,佛教成了婆罗门的一个分支而已,也只有这四个圣地,算是延续了释迦的教义。

    (本章完)

第269章 0270大梵天五十三世() 
?    接应和准提的道统,随着释迦的去世,近乎消亡,这也算是应了太上老君的语言,来得猛,去的更猛。

    在这世间,如果说有幸福,一定是细水长流,于爱的人不离不弃,于生活的本质不离不弃。

    接引与准提无奈之下,最终默认了老君的和平演变,接纳了燃灯、夺宝、定光以及四大菩萨等原来道教的神仙进入佛门,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佛教再次在天竺有了一席之地。

    接引和准提毕竟明白,这些人意味着什么,为了摆脱道教影响,以**力开辟婆娑空间,西方极乐,又立起了多余恒河之沙的如来和菩萨。

    当然,这是后话,咱们将来在说。

    佛教想起之前的仇恨,婆罗门就受不了了,佛教太厉害了,这帮人各种法器翻飞,自己的教众一死一大片,这明显受不了,只能求和。

    可问题是,人家佛教为什么要和你和?

    平时看你五颜六色的挺好看,没想到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这还不乘机灭了你,一统天竺政教,还和你费什么话!

    婆罗门的使者,被佛教高手直接扔出了寺院……

    正当婆罗门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说:“我知道是谁把菩提伽耶给扫平给,我们把这个当成砝码,佛教应该会放我们一马。”

    说话的人,是当初在菩提伽耶之外,遇到无风子和宗延的人。

    他到时机灵,前后这么一想,觉得菩提伽耶被灭,一定与这个两个震旦人(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有莫大的关系。

    婆罗门上下乐疯了,有了这个信息炸弹,佛教必然能给咱们一条生路。

    于是又派了使者前去求和,并抛出这个炸弹。

    佛教却依旧不给面子,虽然对杀人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认为,我把你们都灭了,打废了,还怕你们不说?

    婆罗门又开始惨淡了。

    好在婆罗门还有一个智者,他对婆罗门的教主说:“本来就不该二次求和,我们应该和震旦人联合对付佛教。否则的话,即便佛教同意了和谈,将来也得居于佛教之下。”

    婆罗门教主一想,是这个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