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 >

第59部分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第59部分

小说: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夫子已经决定要去房宁县居住了?什么时候走?”杜轩宇将笑容收敛问。

    福寿回道:“决定了,谢夫人有孕,家里没有长辈,只有杜奶奶一人看顾不过来,来了好几封信,让吴夫子去房宁帮着照顾,听说谢夫人怀的是双生子。”

    “哦?真的确定是双生子?”杜轩宇前段时间还没有听到这消息呢。

    “嗯,说是月份大了,大夫才确定下来,”福寿与谢翠花一家也很熟悉,所以很为谢何氏感到高兴。

    “那咱们多准备点东西,让吴夫子一并带过去,也算是提前祝贺了,”杜轩宇心里也很为谢何氏高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原来那娘几个受的苦,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起初月份小,大夫只是能诊出喜脉,后来月份大了,这才确定是双生子,让谢翠花一家很是惊喜,借此,谢翠花就提出让表姨过来帮忙,毕竟自家没有长辈没有老人在身边,许多事没有经验,何况生育双生子,在生产的时候,很容易出危险。

    杜奶奶虽然在旁边守着,可毕竟胆识文化都与表姨没法比,何况表姨是娘亲的亲人,在身边总是能给娘亲勇气和依赖的。

    就这样,借着谢何氏有孕之事,邀请表姨过来跟她们一起生活。

    谢翠静对于周围这一片的情况很了解,就通过郝家帮忙,在杜奶奶家的旁边,将姓刘的那家小院买下来,重新修缮装点,也在院墙处打通一扇小门,与谢家后花园连通。

    大姐夫终于也要来受老爹的言传身教咧,谢翠花每每想到这点,就忍不住偷偷的笑,杜石山现在越来越像老爹,不仅对二姐言听必从,就是对老爹老娘,也当成亲爹娘孝顺,有时杜奶奶都吃醋。

    要是大姐夫也受到影响,那么大姐二姐的婚姻就会很幸福,假如大姐夫科举无望,自己就带着他做买卖,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清苦。

    二姐夫那里自己不用担心,以二姐那喜好弓箭武功的样子,杜石山肯定是要从军的,以后定是跟着老爹在军队里发展。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婚姻,因为现在年岁小不着急,加之,现在一夫多妻制的大环境,让她有点逃避婚姻,前世一夫一妻制,还让许多女人受到伤害,还别说现在公然可以找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了,自己还是敬谢不敏的好。

    以老爹现在身份,自己肯定要找个门当户对之人,官宦家里,像老爹这样守着妻子的很少,自己未来丈夫耳濡目染,定也想着齐人之福,想想就是浑身难受,还是算了吧,遭那罪受那苦干嘛,还不如守着老爹老娘过日子,做做买卖挣点银子,生活悠闲自在,等老爹从官职上退下来,就拉着他和娘出门游玩,走遍青山绿水,看遍名山大川,快乐似神仙。

    她想的挺好的,可是当看到胡小虎跟着表哥薛致远跳下马车时,就感觉头上乌云滚滚雷声轰鸣,这是怎么说的?没有听说胡小虎也跟着来啊?这家伙难道是自己偷跑出来的?还是老娘老爹想在培养出一个小女婿?

第120章 异常() 
原来,彭二叔跟胡大叔关系很好,原来无论是佃地还是出去打短工,两人都在一起做个伴,干活儿彼此搭把手,所以这些年,两家走动很是亲近。

    彭二叔生活好了,就惦记胡大叔家的生活,尤其是自己包下荒山后,觉得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去信让胡大叔带着一家人过来帮忙。

    胡大叔家境不算富裕,这些年靠着他吃苦受累才勉强填饱肚子,见到彭二叔的邀请,就动心了,毕竟房宁县熟人不少,又有谢业立彭三柱的依仗,尤其是听彭老二说,那边很富裕,挣钱也容易,又是帮着谢业立家种果树,养殖鸡鸭,加之,儿子小虎子一心当大将军,与谢业立他们就近相处,也给儿子找到一条出路,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拖家带口跟着吴秦瑶一家来了。

    谢业立早知道这件事,因为谢翠花这段时间太忙,就没有告诉她,也想着给小丫头一个惊喜,听谢何氏说,谢翠花与小虎子感情很好,小时候基本形影不离地在一起玩儿。

    谢翠花没有想到,她与小虎子之间,被感情很好,形影不离形容在一起,早知大家这样认为,她绝不会表现出见到小虎子惊讶之余,还欣喜无比,毕竟是老乡,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知道他们全家搬迁过来,也很是高兴。

    薛致远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越发丰神俊朗,儒雅俊秀,见到大姐后,白净的脸上立刻布满红霞,但没有慌张,而是温和优雅地上前见礼。

    难怪表姨宁可背离娘家,也要嫁给薛致远的老爹,从薛致远身上,足以能看出前表姨夫的不俗。

    薛莹雪还是没有改掉那直爽的脾气,虽然举止不粗鲁,但是咋呼劲儿还保留着,她与二姐最亲,所以见面后,将小姐的矜持全部丢掉,两人又笑又跳地抱在一起。

    胡千枝与大姐关系很好,两人性格差不多,所以腼腆地小声说着话,胡千芽则拉着谢翠花的手,亲热地说着庄子里的事儿,当然,全是小孩的事,比如谁跟谁打架了,谁跟谁好了,谁给谁糖吃,不给糖吃的那个就哭着找大人告状了。

    听着胡千芽的话,谢翠花仿佛又回到童年,也才惊醒自己的年龄,这段时间,忙着做生意忙着赚钱,她与谭叔和老爹的交流,都是以成人自居的,所以都觉得自己不在是小孩,好像又回到前世当白骨精奋斗阶段。

    也就是老爹能包容自己这样的诡异,要是别的家长,早就以为自己是什么妖魔鬼怪附身,不说烧死,也要去庙里求签或是找老道士镇鬼驱魔。

    也许胡小虎长大了,没有往自己跟前凑,而是自来熟地去跟张叔王叔套近乎,好像下一刻就要拜师学艺。

    胡婶子抱着三个月的小豹子,(大名叫胡小豹,)与谢何氏亲热地说着话,胡大娘因为身子骨不好,被杜奶奶拉着去她家洗漱休息去了。

    原本胡大叔想将吴秦瑶一家送到谢家后,自家人接着往瓦店村走,可是,谢何氏怎么能不留她们在家住几天,毕竟是老朋友,怎么也要聚一聚说说话儿。

    所以,只有胡大叔自己先去瓦店村安排,那边房子已经盖好,还是谢业立出资修建的,与彭二叔家比邻,尤其是家具啥的,也都帮着置办好,只要拿着细软入住即可。

    大大小小的人儿叙着离别之情,又帮着表姨将家里安置好,然后就开始吃团圆宴。

    胡婶子起初没打算在谢家落脚,毕竟谢何氏现在身份不同,怕不待见自家这样穷老乡,可是下了马车与谢何氏见面后,立刻觉得还像在杜家庄一般,很是亲近,所以就放开了,在饭桌上说着杜家庄这将近一年的情况。

    杜七奶奶身子骨很硬朗,就是子侄们原来因为腊肠的事情闹意见后,就开始生分,杜七奶奶管不住也就不管了,由着他们之间打去。

    钱香的孩子出生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张贵激动地很没出息地哭了,让二婶子感慨很长时间,对这个孤儿女婿更是疼惜。

    王二丫也生了,是个女儿,谢家没有人来不说,就是洗三和满月,也都是打发下人送了点礼,长辈和妯娌都没有露面,气的王二丫差点没有了奶。

    说到谢家,饭桌上瞬间变得沉静。

    胡婶子拍了自己的嘴巴一下道:“瞧我,真是管不住这张嘴。”

    谢何氏无所谓地拍拍她道:“好了,该说就说,我们慢慢习惯就好了,总不能一辈子不敢提吧。”

    吴秦瑶也道:“是啊,权当笑话或是故事听就行,好玩儿的就笑一笑,不好的事儿,咱们也不用往心里去,”她担心谢何氏听到这些想起过去的屈辱而生气,就拐弯抹角的提醒谢何氏,别往心里去。

    不过谢翠花倒是很想知道谢家人现在怎么样了,能有下人,应该过得很富裕。

    即便这样说,胡婶子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就说起田家来,田家大嫂那娱乐八卦的嘴,终于碰上硬茬,被杜老七的婆娘带着儿媳妇打了。

    打的很严重,躺了半个月没有下炕,可是杜老七家很刻薄,加之杜老七的长子杜端红死后,家里慢慢败落下来,要不是族长出面,强制让杜端红老婆拿出银钱,否则田家一点医药费也要不到。

    话题改变后,气氛又热烈起来。

    房宁县谢家正在热闹着,杜家庄的杜家大院里却冷清异常。

    杜轩宇听说胡小虎一家也跟着去了房宁县后,心里就开始发堵,起初他给自己解释是,谢翠花买下两座荒山,又是种植又是养殖的,这样的生意竟然没让自己参与,也没有让自己知道,所以心里才会失落生气。

    可是,为啥这情绪总在啊,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浓重,最可怕的是,这情绪中好像还夹杂着酸味儿,丝丝缕缕的羡慕妒忌胡小虎,每每一想到,胡小虎用胡子扎谢翠花的情景,就焦躁难安怒火冲天。

    福寿也没有长大,自然不知大少爷为啥闹情绪,愁眉不展不说,还说生气就生气,尤其是茶不思饭不想,没两天就能看出人消瘦下来。

    他不知少爷这般异常是为哪般,只好挑有趣儿的事情给少爷讲,直到说到王二丫因孩子起名字上族谱之事,大闹平定县谢家时,杜轩宇的眼神才亮起来,他敏锐地总结,自家少爷对谢家很是关心,不过不是平定县的谢家,而是房宁县的谢家。

    为啥咧?

第121章 再攀() 
说起平定县的谢家,勾起杜轩宇的火气,孙吉利虽然因为处置家人关系时,有点优柔寡断,但是以他的精明与圆滑,帮着安排升迁之路后,定会如鱼得水。

    调离孙吉利的信函马上就到,而在这关键的时刻,谢家又闹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派人给孙吉利传话,就说别因为这些烂事儿,影响他的仕途,在优柔寡断处置不当,这个官还是别当了,”杜轩宇让福寿将大管家叫来,然后对大管家道。

    大管家也是侯爷信得过的人,否则也不会很放心地将祖宅这边的事情都交给他,这几年看到大公子小小年龄就早熟睿智,不仅佩服还心甘情愿的臣服。

    这次大公子又将孙县令收复在麾下,还帮着他升迁,足以能看出大公子未来的不凡。

    大公子点点滴滴的事情,他都悄悄地告诉侯爷,起初侯爷不相信,毕竟大公子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岁,在怎么聪慧,也不能做成这么多的大事。

    可是,让郭家逃过贪墨案,让华家与世子爷之间有瑕疵,尤其是俞晓与张德宝能在杜轩宇小小人儿麾下,心甘情愿地当马前卒,就知自家小孙子的能力。

    俞晓是有名的大才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只是因为得罪贵人,牵扯家里遭受横祸,这才消沉几年,没想到复出之时,竟然跟了自己的孙子。

    张德宝则与俞晓两个风格,低调内敛才识过人,他考上进士后,因在殿试上殿前失宜,从此绝了仕途之路,不过听小道里传说,是因他同窗没有考上进士,妒贤嫉能,就在他的早饭中加了泻药,只是没有证据,不能追究其责。

    这件事对张德宝打击很大,差点跳河自杀,为什么能被杜轩宇收复,侯爷没有查清,但却佩服小孙子早慧和心智,能让这两人在他手下做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侯爷给大管家暗中下令,在不出格的事情上,让他全力配合杜轩宇的安排,这样的好苗子,可要好好培养。

    杜轩宇怎么能不知道大管家早就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告知给祖父,就是在京城,他借用侯爷的名誉办事儿,祖父岂能不知,他这样做,没有想瞒着祖父,是故意让祖父知道自己的不同,只有得到祖父的认可,只有让祖父知道自己的能力,以后才能顺理成章地袭爵。

    何况,得到祖父的看重支持,才能更顺利地借用祖父的势力及人脉,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大管家躬身施礼出去安排此事,福寿站在一边,想说又不知该怎么说。

    杜轩宇只有在福寿面前最是放松,前世这家伙因为自己牵累,被活活打死,所以这一世,他很纵容福寿,就像是呵护一个弟弟般,让他快乐成长。

    “好了,有话就说,什么时候养成吞吞吐吐的习惯了?”杜轩宇瞟了他一眼道。

    福寿立刻笑着上前,低声道:“孙县令升迁,孙家那些人不让跟着,会不会闹出点什么事儿,尤其是谢家那些有学问之人,岂能看着肥肉飞走?”

    杜轩宇拍了他额头一下道:“你懂得还真不少。”

    “嘿嘿,我这不是担心大公子的帮忙打了水漂么,再说了,假如谢家人吃不到肥肉,会不会又去房宁县骚扰谢将军啊?”福寿摸了摸额头笑着道,心里不无为谢翠花一家担心。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