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 >

第6部分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第6部分

小说: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之所以这般设定为贼,是为了让庄子里的人或是族长都知道娘亲带着她们三个过的是什么日子,另外,也给谢赵氏来个教训,省的以后更加变本加厉的欺负,毕竟不好的名声传出去,等以后有什么事,村里的人都会站在自家娘亲这边。

    古代以孝道传承,尤其是儿媳妇不敢忤逆,这次事情发生,应该会让谢赵氏有所收敛,如果涉及到分家,这也是一种奠基,到时,即便娘提出分家,村里人也能理解,整个舆论都会站在自家这边的,娘亲也不会遭到不孝的谴责。

    虽然家族里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影响,但是大姐年岁还小,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所受的影响不大,何况,等到大姐到了十四岁,还有六年时间,到时什么都成为过眼云烟。

    娘能对田家喊出那番话,想必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谢赵氏这般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不给她个教训,以后还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谢何氏简单看了看被翻动的现场,并没有收拾,反而还将被褥扯得更散乱些,让被盗场面更加恐怖。

    做完这些,拉着翠静走出屋子,站在门口看着谢赵氏与谢杜氏还有谢萍快步往这边走来。

    “别乱喊,我们都在家哪里能有贼?”谢赵氏怒声喝道。

    谢何氏刚要回答,就听田家大嫂和田家二嫂声音从大门口那边传来:“哎呀,果然能进贼,家里怎么不见人影咧。”

    “少在那胡咧咧,我们不都在这咧,”谢杜氏很讨厌田家两个媳妇,说,说不过,骂,骂不过,可是又不敢动手,因为老爷子不让邻里关系闹的太僵。

    谢赵氏狠狠地瞪了谢杜氏一眼,心说:这个蠢的,怎么将人往这里引啊,原来她想着利用婆婆威力将谢何氏压制住,这样即便族长来了,就说一声误会或是推到孩子身上也就完了,可是,田家媳妇们进来,这事就不好压制了,毕竟那柜子是被撬开的,还将柜门弄坏了,想遮掩都难以遮掩。

    她转身迎出去,对着大步走来的田家两个媳妇道:“这是我家的私事,不用你们这般热心,还是家去吧。”

    田家二嫂不乐意地道:“什么是你家私事,大白天进贼可是全村的事,这样不安生以后还怎么生活,今天进了你家,明天说不定就进了我家咧,族长不派人巡村我们可是不依的。”

    “谁说进贼咧?我们家根本没有进贼,”谢萍在旁边冷冷地道。

    “你家没进贼,你四嫂柜子怎么被撬了?难道是家贼?”田家大嫂大眼珠,嘀哩咕噜乱转,像是随时找寻腥味的猫,等待时机,一扑而获。

    最后的话,像是带刺的毒针,扎的三人惶恐不安,谢赵氏声音有些发颤地辩解:“怎么说话咧?哪有什么家贼?”

    田家大嫂一副了然模样,撞开挡着的谢杜氏,边说边快步往屋里走:“哦…。知道了,没有家贼就是外贼,可要是查不到外贼应该就是家贼咧。”

    田家二嫂也跟着进屋,她是个会过日子之人,不好听的话就是抠门之人,见到炕上被翻得乱七八糟,就以为丢了许多的东西,心疼地怒骂道:“丧良心的,就该报官,让县老爷抓起来,将牢底坐穿,把欠手爪都剁了去。”

    田家大嫂一看这般景象,就知道定是内贼了,因为周边连个土脚印都没有,她嘴角衔着笑,顺着弟妹的话道:“可不是咧,一会族长来,就让人报官,老四家的不知丢了多少银子咧,老四当兵,杜家可是给了五两银子补贴的,老四家的原来是大小姐,随身首饰应该不少,这般算下来,可是丢了几十两银子啊,这也算是大案咧,县老爷定会过堂的。”

    谢翠花站在院子里,看到谢赵氏她们听到这些话,吓得两股战战,心里别提多爽快了,尤其是十几两银子转眼变成几十两银子,还要吃官司,哎呀,看怎么收场。

    谢何氏见到这三人的表情,心里冷笑,还书香之家呢,竟然撬儿媳妇屋里的柜子,不知老爷子知晓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现在可是关键时刻,假如大伯五叔或是大侄儿考过院试,成为秀才,不知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被除名?

    自从老爷子将老四挤兑当兵,自从翠花病重,公婆不理不问,不拿钱给看病,她的心就冷了下来,夫君不在家,又没有娘家依仗,只能让自己厉害些,才能在这个家生存下来。

    谢赵氏拉了拉谢萍,将怀里钥匙掏给她,小声让她赶紧将绣帕拿出来还给谢何氏,这样族长来了,自己也硬气些,拿走的那些东西已经还回来,总不能还没完没了的要去报官吧?

    谢萍有些不情愿,心中很是舍不得,她之所以盯着哥哥嫂子们手中的钱,就是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多抠下来点,这样自己的嫁妆也能多些。

    家里的情况她是多多少少了解的,大哥考了这么多年,又加上五哥与大侄儿也开始科考,家里已经变得很穷了,她今年十四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管嫁到哪去,只要陪嫁多,去了婆家日子也能好过些。

    可是,假如这次事情闹大,报了官,别说娘亲名声具毁,就是自己应该更受影响,想嫁个好人家,富裕点的人家可就成了痴心妄想,所以她在不舍中,还是毅然转身,咬牙进屋快速地将那些绣品拿了出来。

第12章 回来() 
谢萍刚出屋门,就见院门口又涌进来许多村里的人,因为栓子一路跑过去,大家都知道谢家大白天进贼了,所以,拿着农具纷纷来抓贼。

    谢萍一见这阵仗,立刻慌了神,脚步趔趄地跑到谢赵氏身边,将绣品包裹塞入谢赵氏手里。

    这个包裹不在是香饽饽,是金疙瘩,而成为烫手山芋,谢赵氏转手将包裹塞在谢杜氏怀里。

    谢杜氏起初还挺高兴,可是见到许多人走进来,就知道婆婆的意图了,心里很是生气,刚才要个帕子都不给,现在整个包裹都给了自己,还不是想让自己担上内贼的恶名?哼,想得美。

    她的力气很大,一把将包裹塞回谢赵氏手里,就旋风般地跑到猪圈处,假意观看猪睡觉情况。

    谢赵氏气的咬牙切齿,可是又不敢将包裹塞到谢萍怀里,女儿可还没有出嫁,要是背个偷嫂子东西的罪名,恐怕一辈子也难嫁了。

    她就想将这些东西塞到谢何氏手里,只是田家大嫂田家二嫂这时走出屋,站在谢何氏身边,用鄙视、嘲笑、明了的眼神望着她。

    她额头上已经出了汗,一旦村里人进来,可就是抓个现行。

    谢何氏看着她的窘相,没有一丝心软,这次不将她的气焰灭下去,恐怕以后还不知闹出什么事情。

    进来的人男女都有,其中还有田家老大老二,两人都是憨厚的庄稼汉,没有媳妇心眼子多,都以为真的有贼进来,所以手里还拿着镐头和铁锹。

    而后院墙那里也有人跑过去,还朝着院里喊着:“没见到攀爬墙壁的痕迹,也没有见到脚印,这个贼还真厉害咧。”

    进入院子的男人们,刚要查看周有没有脚印或是翻墙痕迹,就听田家二嫂道:“谢家大婶,你手里拿的是不是立业媳妇丢的东西啊?”

    谢赵氏脑袋轰的一声,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她下意识地将包裹扔到地上,然后结结巴巴道:“我不知道,这是我在猪圈旁捡到的。”

    谢翠花很佩服奶奶有这样的急智,这个借口找的,还真能糊弄过去,可惜,有田家两个妯娌已经看了个全套,想要用这借口遮掩算是难了。

    “谢大婶,我刚刚看到这包裹可是谢萍从屋里拿出来的,怎么就变成你捡到的了?”田家大嫂笑吟吟地指出道:“业立屋子被盗,东西却在婶子房子里,这事还真是奇怪咧?既然绣品在你屋里,银两是不是也该拿出来啊?几十两银子呢,怎么也不能就这般不声不响地贪了吧?”

    “啥几十两咧,一个铜板都没有翻到,少在这泼赖人,”谢杜氏一听要赔几十两银子,立刻红着眼睛大声吼起来。

    进来的人愣怔一会,不约而同地齐齐大笑起来,哪有什么外贼,这不家贼自己说出来咧。

    谢赵氏眼珠子一转立刻指着谢杜氏骂道:“你这好吃懒做的婆娘,原来是你在骗我,说是在猪圈这里捡的包裹,竟然是你…。哎呀…气死我了,我们老谢家可是书香门第,怎么就娶个你这样的媳妇儿,老头子啊,咱家名声可都被这蠢货拖累咧,”边哭嚎着,边朝谢杜氏使眼神,用唇语告诫谢杜氏:“你家大丫头的婚事儿…。”

    别人没有看见,谢翠花人小个子低可是看的很清楚,看样子奶奶这是拿二伯娘的大女儿婚事要挟了,想让她背这个黑锅。

    谢杜氏也看明白婆婆的意思,只是心里不甘,但是还是硬着头皮担下此事,她的女儿今年虽然才十岁,可是总想着能借着大嫂娘家的关系,不嫁到县城也要嫁到镇子里去,这可是她攀高枝的唯一希望,所以付出点代价也算说得过去。

    没等族长来到,这件事已经大白于天下,虽然表面上是二伯娘承担下来,但是庄子里的人谁都不傻,怎么会不明白里面真正主使是谁。

    谢老爷子带着儿孙们回来,走进庄子里就感觉气氛不对,尤其是庄子里的人,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笑意,只是这笑不是亲切的笑,而是意味不明的嘲笑或是幸灾乐祸的笑。

    他敏锐的觉得自家出了什么事儿。

    老爷子经历战争颠沛流离,又因是秀才不被当朝认可,常常怀才不遇又自命清高,所以给人的感觉有些孤傲,与庄子里的人走动的并不多,当然,与杜家大院那边及族长走动却是很勤。

    他身穿深蓝色直裰,头戴方巾,身材不胖不瘦,很有点儒生模样,只是与服饰不符的就是他劳作种田被晒得很黑的脸,还有微驼的脊背以及粗糙的手掌。

    他这双手常常不好意思拿出来,恐怕被人家笑话,好在直裰袖子长,能将手隐藏在袖笼中。

    长子谢业继神游地跟着爹爹的身后,没有注意庄子人那奇怪的笑容,而是在琢磨,这次童生试结束后,自己怎么跟老爷子说不在继续考了,想着找门路去县城里找个活儿干,书读了这么多年,加上儿子也能接替自己,实在是不想在遭这个罪了。

    他由于长期不劳作,养的是白嫩白嫩的,穿着浅蓝色的直裰,头戴同色方巾,要比谢老爷子更有范儿。

    跟在他身后回来的,还有老五谢业成,也是一身淡蓝色直裰,只是年岁小,没有谢业继穿的有味道,不过个子高健壮,带着些英气率真。

    他今年已经十七岁,这是他第一次考童生试,他知道自己水平不怎么样,原本不想去的,可是拗不过老爷子,只好勉为其难地应个景,他其实更想像四哥那般,跟着杜家大院的护卫学武艺,可是,自己没有四哥那胆量,不敢跟老爷子抗衡,只能走上读书的道路。

    谢荣光则感觉到事情蹊跷,觉得庄子里的人并不是嘲笑他们落榜,而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引发的,他快步走到老爷子跟前道:“祖父,家里定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由于谢老爷子想成为真正的书香门第,所以不让就读的儿孙们跟着村里人一般称呼爷爷,而是叫祖父。

    谢老爷子很喜欢这个长孙,这次童生试将全部希望寄托在长孙身上,至于老五,由于家境实在是难以支撑他的课业又是一般,考过这一次就在家务农好了,家里十几亩地,靠自己是忙不过来的。

    他用赞赏的眼光看了看荣光,轻微点头没有说话,待回到家里就知一二了。

第13章 惩处() 
大伯娘谢刘氏带着自己两个女儿谢翠珠、谢翠玉及二伯娘的长女谢翠凤走在后面,也感觉庄子里打招呼之人的眼神和表情不对,她与长女交换一下眼神,相互搀扶地加快脚步。

    谢翠玉与谢翠凤年龄相当,两人都是十岁,只是身上穿着的衣服很明显不同,谢翠玉穿的是淡粉色细布褙子,下穿同色棉布裙,裙摆上虽没有绣花,但是褙子领边交领绣着几片桃花的,在庄子里都是粗布暗色衣衫映衬下,显得很是娇艳。

    谢翠凤穿的是粗布淡绿色衣裙,则像个绿叶在旁边陪衬着,不过相比较庄子里的小女孩,她的衣服颜色也算是艳丽的,只是明显能看出是旧衣,有些地方被洗的脱了色。

    这次随着大伯娘去到县城,算是开了眼了,虽然身上穿着的是大伯娘娘家给的旧衣,但总归要比庄子里的女孩穿的要好得多,所以,她的头与谢翠玉一般,也仰的高高的,学着县城里大家小姐的样子,挪着小碎步,矜持地走着。

    大伯娘谢刘氏娘家,原来在镇子上开着粮油铺子,因为战乱一直难以平息,需要大量的粮草,她娘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