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湘军志 >

第22部分

湘军志-第22部分

小说: 湘军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德,自兰仪渡河犯定陶、东明,还颍州。于时,诸将帅皆以回巢为幸,腾幸告捷。以内地为盗贼巢自此始,其后直省
皆引例焉。甲三至军,克临淮。
    十年春,改命胜保以都统督军河南,关保副之;傅振邦督军徐、宿,田在田副之;德楞额督军山东,侍卫哈勒洪阿
副之;袁甲三以钦差大臣专安徽,翁同书及副都统穆腾阿副之。正月,捻陷清江,杀淮海道吴葆晋、副将舒祥,漕督、
河督等方置酒奏伎,仓卒走保淮安。言江苏形便者以里下河为膏腴,以王家营为亢咽,至是人情大骇。诏夺联英、庚长
官。捻复还走,而河南捻趣巩、洛,山西、陕西均备边。罢胜保,以府丞毛昶熙还河南为团练大臣,南汝光道员郑元善
副之,兵事总于巡抚,属于关保,各省团练始重。秋,海防罢。畿南盗贼蜂起。捻犯济宁,乃命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督
军捕讨。捻纵横菏、济间,山东大乱,德楞额军败于峄。冬,专遣道员联捷防河,得专奏事。僧格林沁至济宁,奏言:
“捻众繁多,其出掠,伺空虚,避官兵,以焚掠胁俘良民,党众日增,马步数万,列队百里。兵少贼多,众寡悬殊,如
欲攻其巢,则相距一二百里外,井堙地赤,裹粮携水不能持久,退为所蹑,往往失利,十年以来,未有能进军接仗者也。
臣军万二千人,请合傅振邦、德楞额二军,直攻老巢,荡平丑类。”文宗手诏,以无后劲为戒。十一月,捻屯巨野,乘
雪进攻之,大败还。关保以昏庸罢,河南军事专于毛昶熙。徐州民士三奏,请用伊兴额,诏从所请。僧格林沁令诸州县
各筑长围以扦捻马步。傅振邦病免,田在田代之。
    十一年正月,僧格林沁遣军援菏泽,复败还,诏责以勇往轻进。穆腾阿病免,总兵成明代之。捻自曹州趋郓城,渡
汶,掠泰安南北,伊兴额及总兵滕家胜俱战死。僧格林沁移屯汶上,捻遂围青州。其时,河南捻纵掠连二十余县,西自
南阳,南自汝宁,东界淮南界河,莫能定所乡。巡抚严树森以豫军冗弱,思以湘军法齐之,与毛昶熙不相中。山东民团
亦相聚,距杀官军。捻西及淅川。张芾领陕西团练。胜保复出屯景州,将兵万人。莘、范群盗北侵大名。滕、峄捻西掠,
僧格林沁敛兵保邹。山东巡抚谭廷襄出屯茌平。捻陷曲周,掠威东,陷清河,杀知县陈大烈。苗沛霖陷寿州、宿州,捻
势盛,徐、宿阻绝。僧格林沁遣詹启纶募军防清淮。秋,捻分党北趋山东、河南,省城皆乘城守望。德楞额免。袁甲三
极论捻事,颇咎僧格林沁骄愎懈军。捻掠登、莱诸县,山东最富庶地也。僧格林沁方南下沂、邳,奏功进爵亲王。悉奏
罢诸团练及防河大臣,委权督、抚,以副都统遮克敦布代联捷巡河,大顺广道王榕吉副之。胜保屯防京师。其冬,河北
及邹县教党次第抚定,命胜保移军援颍。僧格林沁屯单。湘军扬言进攻颍、亳,于是群捻颇多合洪寇部党,游弈襄、洛,
不复专剽劫,僧格林沁遂连破亳北诸庄圩。
    同治元年春,颍州解围。夏,捻陷宜阳,杀知县谢仁溥,西陷永宁,别自内乡入商州,陷镇安、孝义、固原,提督
孔广顺御之。蓝田寇、捻合陷渭南,杀知县曹士鹤,东陷华州,直走渑池,还败河南军。时庐州克,安徽事定,将军多
隆阿将庐州军,胜保将颍州军,俱入关。僧格林沁督山东、河南军,防直隶、山西,四省督、抚、提、镇将兵大员均受
节制。湖北出军助河南攻捻屯,多隆阿进兵荆子关,群盗迸散,进灭商南捻。捻还奔,北走卢氏,南趋枣阳,陷随州、
京山、应山。湖北大震,复奏请多隆阿还军。袁甲三请病,李续宜代之。续宜母丧临淮,钦差大臣遂罢。冬,逮治胜保,
多隆阿兼统其军。降捻宋景诗惧诛,请隶雷正绾,至郃阳叛,渡河走山西、直隶。而张锡珠亦先以降捻叛于莘、冠,渡
漳,犯大名,大顺广道秦聚奎战死。宋景诗者,故堂邑剧盗,欲还与张锡珠合,以八百人行腹地几二千里,所过无留行。
山东巡抚谭廷襄、直隶总督文煜免,以阎敬铭、刘长佑代之。遮克敦布免,副都统成保代之。山东教、幅、棍诸奸民连
结,起于兖东。
    二年正月,僧格林沁攻捻雉河集,克之,禽斩张乐行、姜台凌等。二月,冠、莘捻复渡漳,犯大名。署提督宝山、
成保皆以畏葸免。僧格林沁移军攻捻淄川,分马队遣恒龄助防大名。漕督吴棠遣军攻捻,沂、兖、亳、汝捻并南趣麻城、
蕲、黄。三月,苗沛霖复叛,群捻益张。夏,淄川克,移攻邹教党于白莲池,七月,破平之。奏劾刘长佑误军机,致宋
景诗不获。景诗、张锡珠自去年冬陷武邑还,南自临漳,北走邯郸,东掠广平、曲周,北趣平乡、巨鹿、隆平、新河,
斜东至武邑、东光,乃直南奔,从张秋渡河,官军追者皆若狂。长佑以总督重臣将兵,躬追之,曾不能相及,或卒相遇,
辄为所冲突。穆宗初即位,朝议但严责诸军捕讨,以一穷寇疲敝畿辅,马队自此羸困焉。僧格林沁移军蒙城,讨苗沛霖。
十月,沛霖死,临淮平。捻首张总愚等西掠南阳、襄阳。
    三年,僧格林沁自归德西追捻南至随州、应山,湖广总督官文出督军,会于京山。以护军统领舒保为前锋,遇捻德
安西,搏战,大破之,追奔入山谷间,骑步不续,捻回击之,力战死。舒保与多隆阿皆湖北名将,多隆阿坚毅,舒保纯
实,湖北有事则驱之出,无事夺其军。舒保口未尝言功,及其死,诸军夺气,战事倚于僧军。而僧王左右横恣,求见者
先纳百金至四百金,视领军多少以为差。民有诉军淫掠者,王蹙额曰:“若等离家来久,且宜徙民避之。”湖北民大失
望。六月,江宁克,洪寇平,其余党合于捻。九月,攻黄安、麻城,至蕲水,陈亡大将石清吉,围成大吉于蕲北,僧格
林沁军麻城,官文出黄州。诏两江总督曾国藩援湖北。国藩奏言:“大帅三人,屯驻四百里内,恐群盗轻朝廷。”请发
军从官文,自驻安庆。捻掠广济而还。马队将常星阿再败。僧格林沁退光山,再退邓州,僧军名望顿尽。盖其初,转战
追逐皆未尝与洪寇合战,故恒以为捻畏我,至是,捻势异矣。湘军将刘连捷、淮军将刘铭传,名将也,诏令征其军。僧
格林沁以为皆不能战,奏止之,又曰:“皖军为上,豫军次之,楚军以下。”毛昶熙闻之大喜,所谓皖军者,盖临淮诸
军也。捻犯南召、鲁山,恒龄战死。捻西北走尉氏。
    四年春,僧格林沁追捻至尉氏。捻西南走临颍,东掠郾城,南走西平,西南走遂平,东南走汝宁,南走正阳、信阳,
折北直还扶沟,东走睢,渡故黄河,北走曹,东北走城武、金乡、济宁、汶上、东平,东走宁阳,南掠兖州,东走曲阜,
南走邹、滕、峄,东走郯城、赣榆,阻海还,南走海州、沭阳,西走邳、峄,北趣滕、邹,还济宁,西北走郓城,渡河
走濮北,至范南,屯曹州。凡捻所至数日,而僧格林沁至,或一日再接战,辄有斩杀,然莫能大创之。朝议亦忧危,命
曾国藩北征。四月丁亥,诏下。戊子,僧格林沁亲攻捻屯,军士疲怨,以王用法严,益惧且恨。捻拒战,诸军溃退,中
军被围保荒庄,至夜,无所得食。僧格林沁率百余骑溃围,捻依林外设伏待之,短兵接,马被矛伤,惊逸,僧格林沁堕,
被八创死之。朝廷震悼,辍朝三日。京师惊疑,以为捻且北犯,急召曾国藩赴难,羽书追督相望。山东、河南巡抚以陷
王皆获严谴。五月,国藩奏言:“流寇剽忽,宜以有定制无定。僧格林沁能以数月历五省,臣则不能也,非独不能速援,
且不能顾畿辅。故直隶宜有专防之军,而臣军以徐州为老营,以经营淮、徐、海、兖、沂、曹、济、归、陈、庐、凤、
颍、泗十三府州。此十三府州者,纵横千里,捻匪出没之区也。金陵楚军裁撤殆尽,李鸿章所部稍习北方,今惟刘铭传、
周盛波两军,尚须增募徐方之士,采买战马,加之训练;扼贼黄河又宜水师。为谋迂缓,骇人闻听。且臣之行军,略师
古法,逐日筑垒,行必裹粮,日行率三四十里,此其万难迅速者也。”李鸿章闻之,以为人心惶骇,宜先安定,乃奏遣
潘鼎新军由海道至天津。比至,捻已休息南还。
    张总愚自城武趋永城、宿州,西攻新涡阳,围英翰大营。涡阳者,故雉河集张乐行旧屯也。总愚,乐行族子,自群
捻破灭遂为盗魁,合陈玉成余党赖文光谋复踞淮北。英翰轻骑出走,大征诸军,刘铭传、周盛波及河南将宋庆、安徽将
张得胜等赴援,史念祖自围中应之。十月,捻解围分走,西犯陈州、扶沟。其一北自通许、睢、考城、定陶、曹州,至
东明。山东军十六营夹定陶南北而屯。国藩增调杨鼎勋军,且檄潘鼎新军移济宁,其一南还新蔡,西踞唐、邓间,攻南
阳。九月,东明捻复自曹州东走城武、单、丰。国藩奏以刘铭传屯周口,张树声屯徐州,刘松山屯临淮,潘鼎新屯济宁,
兼饬河南军屯巩、洛,湖北屯随、枣,以静制动。唐、邓捻掠宝丰、鲁山,还长葛。丰捻还,自虞城围睢、扶沟,官军
至,解去。国藩以攻捻皆尾追,今始得迎击,更以张树珊屯周口,使刘铭传游击,罢遣吉林马队,以休其劳。捻自扶沟
分犯襄城、临颍。十一月,东西背驰,东党南趋汝宁,西党南走唐、新野。十二月,汝宁捻犯光州,东掠固始,西掠信
阳。成大吉屯麻城西南,部卒饷乏,烧营北应群捻,大吉跳而免。捻遂入黄安,南至黄陂、黄州,西至孝感,所屯踞五
百余里,武昌戒严。刘铭传赴援。
    五年正月,湖北军将提督梁洪胜攻捻黄州,战败死,刘铭传至黄陂,捻遁走,收其城。山东,河南民士习见僧王战
者,皆怪曾国藩以督师大臣安居徐州,谤议盈路。二月,国藩移济宁。新野捻复自舞阳、禹州至中牟,北犯曹州,东掠
巨野。黄陂捻自光州北至沈邱,周口屯军出击之,捻东乡颍州。巨野捻北侵郓城。三月,刘铭传大破颍州捻,移军赴定
陶。起曾国荃为湖北巡抚,汰湖北冗军,增湘军六千。巨野捻南还城武,至睢宁、颍,北侵亳。以侍讲学士刘秉璋将军
助屯徐州,刘铭传休军济宁,改秉璋及潘鼎新、杨鼎勋军为游兵,与直隶、山东画地分防。四月,睢宁捻仍屯曹、徐界,
亳州捻屯淮、泗间。五月,捻聚于徐西,分前、后部,自虞城、太和俱掠陈州,攻周口屯军,北至太康,皆西南走裕州,
后部自上蔡、西平南走汝宁。七月,裕州捻攻南阳、新野,北掠南召、鲁山,至汝州。增调鲍超军趣淅川,防陕边。郭
松林自随州出桐柏,屯唐。曾国藩自济宁舟行泗、淮中,溯涡至亳,案淮南北民圩,晓以顺逆,凡闭寨拒捻者奏奖有差,
建议自开封至颍州依汴渠、氵隐水挑浚为守。河南巡抚迂之,未措意也。八月,捻合趋中牟,破河南防壕屯军,复犯曹
州。刘铭传、潘鼎新军要之巨野北,大破之。九月,捻南走杞,东犯曹县,西犯许州。自此有东捻、西捻。东捻名者赖
文光,西捻名者张总愚。国藩请疾,命李鸿章出驻徐州。十月,西捻自汝走宜阳、永宁,入陕西商州,犯华阴;东捻走
丰、沛,西还太康。十一月,诏曾国藩还本任,李鸿章代之督军。国藩惭惧,三辞。东捻窥湖北边,往来光、固,入麻
城,趋孝感,陷应城、云梦,遂攻德安,郭松林拒走之。刘铭传至麻城,周盛波等至随,鲍超还军枣阳。十二月,郭松
林追捻臼口,深入中伏,捻生得之,以伤足委于道,逢旧部俘者负逃以免,其弟芳鉁战死。捻进攻安陆。西捻败陕西湘
军于霸桥,萧德扬死之,诸军皆溃,遂围省城。张树栅援德安,败绩死之。
    六年正月,命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军讨西捻。是时,湖广总督官文坐事罢,其钦差大臣关防存武昌,宗棠自福建道汉
口,因以授之。李鸿章奏言:“漕督总清淮防军,号令歧出,请悉听钦臣调度。”刘铭传、鲍超合击东捻于京山北,超
失期,铭传战而败,超背攻捻,铭传收军还应,捻退走,超追奔,大破之。超久为名将,而铭传新贵,与之侪,超固不
乐。至是,铭传咎超,李鸿章颇右铭传。超既大捷,遂请疾解兵,朝旨五六慰勉,曾国藩、李鸿章函牍相继,超称病笃,
所部三十营分别留、散,自此无霆军焉。
    二月,刘松山破西捻于西安,捻走渭北。东捻犯麻城、广济、黄梅。刘秉璋等自英山至太湖,捻西走蕲水。湖北新
军将彭毓橘者,方平江宁有大功,闻捻至,自黄州进击,轻骑觇寇,裨将、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