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参透记忆 >

第309部分

参透记忆-第309部分

小说: 参透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雀大将、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画符前,先要净心,专心致志,诚心诚意,肃清邪念,思想专注,并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准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道家符在制作之前,还要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祇,将要祈祷主事表达出来。祝告完成,取出纸墨或朱砂,正襟危坐,存思运气,一鼓作气画出所要画的符,中间不可有任何连续停顿。画符时要吹气于符中,同时还要一边画一边用嘴悄悄念咒。此外,不握笔之左手要作出书符时必用的日君诀、月君诀、天纲诀等手势。日君诀:变曲左手四指指尖,只要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月君诀:除第四指平伸,指尖朝上外,其他四指微向内弯。天纲诀: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其他四指尖微向内弯。用口月君诀的目的,听说是取日、月阴阳真气,引气入符,借神灵助威,驱邪伏鬼,增加符的灵验性。用天纲诀,也在于用此指法,指挥鬼神,画符时借天纲指取纲气引入符内。画符毕,将笔尖朝上,笔头朝下,以全身之精神贯注于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然后用金刚剑指敕符,敕时手指用力,表现出一种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严感,最后将已画好的符纸,提起绕过炉烟三次,画符典礼才算终了。

《道家符》的品种成千上万,施用的办法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施用咒语有默念、轻声念、大声念等。施用符图,则有的佩戴在身,贴于患处;有贴于或放于怪处;有火化为灰,将灰溶于水中,以符水洗头面,洗全身,或以符水擦拭、喷洒全身;有食符法,食符法又有将表(纸符)直接吃下去的“吞服”,将符燃烧后的纸灰溶于水中而喝下去的“喝符”。“喝符”还有热喝、冷喝等方式。此外,还有埋于公开,投于水中的,等等。虽然施用符咒的办法千差万别,但在施用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准绳必需遵照。比方,画符时要存思运气,与气配合;实施符咒时要与动作配合;此外还要配合一定的物品,使施用的符咒有所凭依。

《道家符》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不能单纯的归为迷信,符咒是触及到能量、心理等要素的一门学科,需求不时的研讨才干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第四百五十六章

道教画符也有一定程序,不是随意乱画的,绝不能够简单了事、次第颠倒。普通道士画符都要设坛行祭礼,符咒上写有道教信仰的神祇——土地、城隍、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将、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画符前,先要净心,专心致志,诚心诚意,肃清邪念,思想专注,并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准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道家符在制作之前,还要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祇,将要祈祷主事表达出来。祝告完成,取出纸墨或朱砂,正襟危坐,存思运气,一鼓作气画出所要画的符,中间不可有任何连续停顿。画符时要吹气于符中,同时还要一边画一边用嘴悄悄念咒。此外,不握笔之左手要作出书符时必用的日君诀、月君诀、天纲诀等手势。日君诀:变曲左手四指指尖,只要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月君诀:除第四指平伸,指尖朝上外,其他四指微向内弯。天纲诀: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其他四指尖微向内弯。用口月君诀的目的,听说是取日、月阴阳真气,引气入符,借神灵助威,驱邪伏鬼,增加符的灵验性。用天纲诀,也在于用此指法,指挥鬼神,画符时借天纲指取纲气引入符内。画符毕,将笔尖朝上,笔头朝下,以全身之精神贯注于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然后用金刚剑指敕符,敕时手指用力,表现出一种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严感,最后将已画好的符纸,提起绕过炉烟三次,画符典礼才算终了。

《道家符》的品种成千上万,施用的办法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施用咒语有默念、轻声念、大声念等。施用符图,则有的佩戴在身,贴于患处;有贴于或放于怪处;有火化为灰,将灰溶于水中,以符水洗头面,洗全身,或以符水擦拭、喷洒全身;有食符法,食符法又有将表(纸符)直接吃下去的“吞服”,将符燃烧后的纸灰溶于水中而喝下去的“喝符”。“喝符”还有热喝、冷喝等方式。此外,还有埋于公开,投于水中的,等等。虽然施用符咒的办法千差万别,但在施用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准绳必需遵照。比方,画符时要存思运气,与气配合;实施符咒时要与动作配合;此外还要配合一定的物品,使施用的符咒有所凭依。

《道家符》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不能单纯的归为迷信,符咒是触及到能量、心理等要素的一门学科,需求不时的研讨才干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他说:“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道教取法老子“道法自然”的表现。为了使这种“文体”具有神秘性、权威性,葛洪就把它依附于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身上,因此,道符所具有的不可抗拒力也就被道士们接受了。后来刘勰在阐述文学的起源时说文源于道,就是文源于自然的意思;源于道,就是源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指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等等,人们创造的各种,都是以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为源泉的。不但如此,刘勰又进一步推论说,以此而来的人为之文则为经,为文之人则为圣,从而使这种来自“天文”的具有了巨大的权威,所以他主张征圣、宗经。对此,青木正儿指出,刘勰把六经看成是所有文学的根源。如同葛洪把老子摆在神圣威严的神坛上一样,刘勰也把儒家经典、儒家圣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刘勰的这种文学观无疑是受葛洪的这种“天文”观影响,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刘勰有意抬高儒教以与道教抗衡的排道思想,反映了当时儒道斗争的一个侧面。

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这在古灵宝派的经典如《灵宝五符》中经常出现。如《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云:“三天太上伏蛟龙虎豹山精文,名之曰‘八威策’”()。《灵宝五符》是一组有系统的神符的汇集,现保存在《太上灵宝五符序》的下卷之中()。据东汉袁康《越绝书》所载,汉末已有《灵宝五符》的流行,后来道教出现的系统的符书就是在《灵宝五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抱朴子内篇·登涉》亦云:“执八威之节,佩老子玉策,则山神可使,岂敢为害乎?”庾信在他的《步虚词》中,也用策来称呼符,如第二首有云:“龙泥印玉策,天火炼真文。”这种符策,其实就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皇帝的诏策,《文心雕龙·诏策》云:“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默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这种文体愈到后来愈具文采,所谓“符采炳耀”、“体宪风流”,道教借用这种诏策来称呼道符,除了说明它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外,也为道符的制作在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更具观赏价值的要求,因此,后来“云篆”的出现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免费小说)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又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由此看来,符完全是一种由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神秘莫测的精神产品。就内容来讲,它宣传的是道教世界的旨义、思想,比如《太平经复文·序》中所说的“太平本文”,即太平主旨。这种旨义、思想常人是不能解识的,因为“此文非世上文也,乃三天八会之大章也,一字有三十三字”,所以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卷上指出:“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葛洪也说:“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签题以示象,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又《太上灵宝五符序》云:“五符下流通泗之沫耳,其天辞虚籥,非凡贤所闻”,又云:“真经言所不解者,盖上天之气,归此一身耳。”由此看来,只有像介象这种道教专业人士才能解识。这些深奥的内容,又借助那种回环曲折、风诡云谲、朦胧隐约的外观形式来承负,从而给符蒙上一层神秘奇诡的审美观照,以显示神灵仙真的无比威力,这样,道符所包蕴的奇特的文学效果也就跃然“纸”上。道符的这种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效果,我们认为是接受《庄子》诡谲文风的影响造成的,道教把《老子》、《庄子》作为原典,也有出自对其形式、风格的审美要求。

魏晋以后,道教对符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将符的形成与精气说结合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朝梁朝孟安排的《道教义枢》,“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也”(卷二)。这种符由精气结合而成的观点,是在云气说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更为道符的魔力添上了一层神化色彩。因为云气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精气既包含了作为物质之构成因素的客观属性,具体对人来说,是指人的血气、底气、功力等,又带有主观神秘色彩,含有“灵气”的意思,这两者的结合就更具有超现实的力量,所以,道士们认为,在构造这种“神符”时,必须“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御制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以道之精气”“会物之精气”,这就明白地提出了符的创作必须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此,《道法会元》说得更为精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符,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卷一)我们常说文学创作如杜诗能惊天地、泣鬼神,就是这种主客体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所造成的感染力,“神符”在这一点上与文学创作是一致的,或者说,这就是神符所包含的文学思想。

第四百五十七章

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免费小说)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又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由此看来,符完全是一种由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神秘莫测的精神产品。就内容来讲,它宣传的是道教世界的旨义、思想,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