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

第197部分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197部分

小说: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什么!”在监工期待的目光下,年轻人对着询问的骑士摇了摇头,朗声说道。

    两个骑士这才放弃询问,没问题就好。

    如此,监工这才重重的舒了一口气,赔笑了几句,这才拖着湿漉漉的鞋子,快步站在路旁,目视着马车的离去。

    待完全看不到马车和两个骑士的影子后,监工才放下心来。

    监工一步步地来到工作中的工人中,对着刚才那个老大大声呵斥道:“不要认为我不敢开除你们,在外面排队的想要加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呢?”……

    训斥声下,工人们都默不作声。

    待过了一会,他的态度才软化,毕竟那份钱里面,也有他的一部分。

    “那马车是什么人?看着也不像是贵族呀?竟然有骑士保护着!”

    老大缩着脑袋,小声地问道。

    “下次眼睛亮点,那些是郡里面,去伦敦参加会考的大学生,里面不知道要出现几个官吏呢?那两个骑士是郡尉安排的,贴身保护!”

    按照新的官员录取考试条例,参加录取考试的人,要先在郡里进行筛选,每郡名额十人。

    通过后,直接就是授予大学生称号,并得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承认,并颁布证书。

    这种大学生称号是有时间限制,只有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内,可以不经过郡内考试,直接前往伦敦参加录取考试。

    可以这么说,车里面的人,非常有可能有人会成为官老爷。

第三百七十九章学子() 
    ps:求票,求订阅

    官员录取考试以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参加的人数连年激增。

    在实行的第三年,来到伦敦参加考试的人,已经达到了三千人之巨,整个伦敦一时之间人声鼎沸,客栈人满为患,整个伦敦突然之间拥挤起来。

    如此,到了第四年,也就是1554年,中央颁布法令,要求各郡建立起自己的筛选考试。

    只有参加了筛选考试之后,才可以再继续参加伦敦的录取考试。

    在那一年,伦敦统一刻录考试试卷,然后派往各地,各地的督察官,郡长,以及郡尉,三者互相监督,进行考试。

    为了增加考试人数,也是为了增加筛选考试的含金量,政府与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商量,允许授予通过筛选考试优胜者的大学学位。

    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大学生的称号却让不少人趋之若附,成群结队的参加筛选考试。

    甚至,有许多人都不想去伦敦参加官员录取考试,反而只想参加筛选考试,就是为了想来个大学生称号。

    整个英格兰,只有两所大学,一个是剑桥大学,以及伦敦大学。

    注意,这是两所大学是神学院,隶属于教会,所教授的,大部分都是神学知识,但是对于其他地方也有涉猎,可以说,英格兰的大学生的含金量极大。

    每年产生的几十人个大学生,受到了政府机构以及各大商会的热烈追捧。

    这些人都是人才,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都是毋庸置疑的精英人士。

    所以,得到大学生的头衔,足以证明他们的价值,无论是从商,还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如此一来,伦敦的录取考试反而更加具有吸引力。

    而这些参加考试的学子,他们之中,有很大的几率出现官吏,过不了几年就会与你一起为官。

    为了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这些地方的官员往往会派遣骑士,护送这些去伦敦的学子,保障他们的安全。

    普通人当然无法见到见识到这马车与普通马车的差异,但监工是有见识的人,自然知晓自己郡中的事情。

    所以,他才发脾气,要不是看着抢来的钱中,有自己的一份,他肯定会将这群人开出修路行列之中。

    五年以来,英格兰的官员选拔考试已经举办的如火如茶,整个英格兰人都已经认识到这个考试的重要性,伦敦这座英格兰首都,终于被英格兰人认识。

    说来也好笑,作为英格兰几百年来的首都,它的存在感一直都不强。

    英格兰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商业繁荣。

    只有流民在走投无路之下,源源不断的涌进来,而那些贵族和绅士们,却往往不屑一顾。

    每年定居在伦敦的绅士和贵族,不足百人。

    说实话,英格兰人与中国人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重视家乡。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除非有什么大的事件,不然至死都不会搬离。

    与此同时,他们就产生了极大的地方保护力,只管自己老家,其他地方死的人再多,也管不到他们身上。

    这种地方分离思想,对于中央政府是抗拒的,也是英格兰历史上始终没有中央集权的缘故。

    不像法国,在波旁王朝路易十四时代,国王就进行了中央集权,王权达到了鼎盛。

    中央不强,国王自然就没有权利。

    像法国,只要巴黎失手,那么整个国家易帜的可能性极大。

    为什么美国是联邦制政体,就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英国的地方分离思想,没有一个国王作为统治的核心,来粘合。

    现代英国也是如此,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以及威尔士,都是靠王室作为粘合剂,他们共同尊从温莎王室为共同统治者,而王室将权利授予议会,议会将它们强行联合在一起。

    没有了温莎王室,英国四分五裂也不远了,这就是英国王室至今存在的秘密。

    扯远了,按照规定,每郡筛选后,只有十人会获取考试资格,能去伦敦参加考试。

    三十九郡,再加上伦敦的话,整个英格兰总共有会有四百人来参加录取考试,伦敦轻松了不少。

    当然,为了获取更多的人才,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国家认可成份不深,伟大的国王陛下允许除了英格兰以外的人士,可以参加伦敦的筛选考试,争夺那十人名额。

    “嘿!伊顿,怎么了?”放下帘子,他刚坐下,一马车的人都伸头过来,兴趣盎然的问道。

    “没什么,一群修路工罢了,小事情!”

    伊顿抬起头,年轻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

    “哦!我还以为有什么热闹看呢?可惜了!”

    一旁,一个少年嘟囔了一句,看脸蛋,比他还要稚嫩,听说才十六岁,就过了筛选,他家的门槛,被说亲人都踏破了。

    这样的年轻人,将来的仕途不可限量,受到众人的追捧。

    “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都是为了去伦敦参加考试的,安全第一!这样事情不要再问了,还是考试要紧,大家能不能考上还要另说!”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摆了摆手,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道,然后就背靠马车,不再言语。

    “话不能这么说,像威廉这样年轻的天才,去了伦敦肯定能考上!”话音刚落,一旁就有一个男子不认可起来,他指着十六岁的少年,奉承的说道。

    名叫威廉的少年听到此话,毕竟年纪不大,脸上一瞬间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立马就收敛起来,连称不敢。

    马车内的其余人,也跟着奉承起来,一时间,整个马车的气氛为之一变。

    “哼——”那个三十岁的男人,总归是成熟稳重,脸上露出一份不岔后,闭上眼睛,不再理会。

    伊顿看着眼前的这场戏剧,他冷眼旁观,没有丝毫的兴趣掺和进去,他是去伦敦考试当官的,其他的一律不感兴趣。

    对于这些人,在他看来,通过的可能性极小。

    毕竟,四百人中,录取的名额才四十人,录取率只有十分之一。

第三百八十章考举流程() 
    ps:求票,求订阅

    四百人录取四十,这是每年的官员录取考试出来的人数。

    不像是前几年,那时候官员缺口大,一百多人,两百人的录取,到了现在,更加正规了。

    郡——中央,这两级,是筛选官员的官卡。

    当然,这四十人中,也有轻重之分。

    伦敦的选出四十人中,前三名,会得到最大的侧重。

    其他人都是考试后,参加半年的实习。

    实习地方,分为行政系统,司法系统,以及军队系统,都是半年。

    半年后,则会分配工作。

    它是根据你选择的实习系统,来进行分配的。

    比如,你选择了司法系统,如果你的成绩还算不错的话,那么就会被分配到司法系统,成为一个法官助理。

    一年后,就会成为实习法官,实习半年后,则会成为一个百户区的法官了。

    再之后,满了三年后,则是一步步的上升,向上爬。

    但是,原则上是如此,也会有特殊情况的。

    如果你在实习期间水平不到的话,就会再重新实习半年,如果再无法过关,就会被淘汰。

    前三名,以及再让剩余有意的人参加一场考试筛选两人后,就会与前三名一起,进行另外的实习。

    首先,他们必须到牛津大学或者是剑桥大学,进行半年的学习生涯。

    再之后,去行政系统和军队系统各自实习半年。

    实习后,直接会被任免官职。

    也就是说,别人还有实习期,他们没有。

    再之后,他们的升迁,就会被郡里和伦敦的监察官给记录和观察,被中央的官吏管理部更快的升迁。

    总体上来说,他们五人,是高级官员的预备役,是枢密院大臣的预备役,得到的关注和侧重最多。

    这才是伊顿的目标,而不是与其他人一般,最大的梦想是考试过关,成为官员中的一员。

    不过,成为官员倒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成为官员后,不仅可以在伦敦新建设的官吏区分配到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屋,而且还被政府分配两个佣人。

    佣人被政府雇佣,完全不需要他们出钱。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得到固定的薪水,以及令人羡慕的官职。

    从而一举跨进上流社会,与那些泥腿子们完全不同,整个家族都受益无穷。

    因为,他们的家族纹章局会被加入纹章局,虽然需要一定的地位才行。

    但,这就给了那些平民,商人,以及一切无缘于上流社会的所有人士。

    众所周知,英国的社会固化是最严重的。

    普通的平民如果想跨入上流社会,至少要成为一个绅士。

    而成为绅士则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必须置办想当数量的田产,联姻,到了第四代才可以成为贵族的预备役。

    然后再需要得到国王陛下的恩赐,成为爵士。

    如此,你就跨入了上流社会了。

    总而言之,在英格兰,阶层固化十分严重。

    就在整个英格兰平民们抬头看向顶层厚厚的天花板时,这时,天花板突然冒出了一道窗口,虽然条件严苛,并且有人数限制,但给予他们的希望却是巨大的。

    伊顿闭目养神,回忆起自己知道的内容,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家是商人家庭,开了间衣帽店,这些事情,都是他家花费大量的金钱,买通去年落考的人得到的。

    所以,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前三名。

    对此,他还是有些许信心的。

    考试总共有五门,拉丁文,数学,英语,地理,以及政治。

    拉丁文是最简单,考的都是一些基础部分,学个半年就可以。

    英语则是他最常用的,也很简单。

    数学则是他最擅长的,也是他理想中拉分最大的科目。

    而地理和政治,他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训练,他也是八九不离十。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远方亲戚,向他请教过一个星期,对考试细节了解个彻底了。

    成为贵族,加入上流社会,这不仅是他的夙愿,也是他一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愿望。

    想到此处,他双手紧紧的握起了拳头,眼里,有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在熊熊燃烧。

    马车虽然是目前最流行的弹簧马车,普通的道路上一向是平稳的,但通往伦敦的道路凹凸不平,再稳当的马车,也晃悠个不停。

    就这样,经过六天的时间,马车才算到达伦敦。

    对于这些参加考试的学子,伦敦政府不再想以前那样,让他们住宿旅店。

    而安排了几处舒适的大旅店,作为在伦敦的住宿之地。

    伊顿自顾自的下了马车,在招待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属于林肯郡的专属的楼层。

    旅店前后左右四栋小楼,每楼三层,都是木制的。

    在四栋楼之间,建立的是一个餐厅,供应着所有人的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