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

第234部分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234部分

小说: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瓦尔河是法国的第一大河,长约一千公里,在铁路还没有建成的时代,是法国最大的动力枢纽,经济效益无与伦比。

    其中,奥尔良就是这么一座享受卢瓦尔河馈赠的城市,卢瓦尔河几乎就是黄金水道,使得奥尔良不仅成为经济枢纽,而且还成为了巴黎的南部屏障。

    可以这么说,奥尔良即是巴黎的经济点,又是军事重地,曾经的圣女贞德在这里留下重要的辉煌战绩。

    奥尔良离巴黎只有一百二十公里,可谓是交通和军事要道,自然也是人人想掌控的**所在。

    比如,此时,奥尔良的南门,此时正爆发着一场争夺战。

    “轰——”“杀——”“噗呲——”各种厮杀声不绝于耳。

    只见,数百位胡格诺士兵,正提着长矛和火枪,不住地朝着城门射击。

    城门附近的守军虽然人数较少,但却坚韧不拔,一直紧紧把守着整座城门,城门也只显露一个胳膊长的宽度出来。

    而可怜的城门,虽然是由铁皮包裹着,但却被撞地凹凸不平,极为丑陋。

    几百个新教士兵,虽然不断的出现伤亡情况,但信仰却让他们坚定不移,誓不后退。

    夏尔就是如此,作为已经归化几年的新教徒,他分外的痛恨来天主教徒,尤其是前一阵子爆发了大量天主教屠杀新教徒事件,让这位虔诚的教徒心如刀割。

    贵族们坐在后方指挥谋划,他则作为实质上的指挥官,亲自上阵,抢夺城门。

    “呲——”用刀砍掉前方依旧从城门中钻出来的几名天主教守兵,夏尔毫不犹豫挥出了致命的一刀。

    鲜血从士兵的脖子里喷射出来,腥热的红色液体,直接散落出来,将士兵的身躯染得通红。

    甚至,还有几滴飞溅到夏尔的额头上,他却丝毫不顾及,仍然拿着刀,随同着身边的士兵,使劲地推攘着前方的城门。

    “咻——”突然,一根飞箭门缝中射出,在夏尔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直接射中他的胳膊,狠狠地咬了进去,入肉的声音清晰可闻。

    疼痛虽然让夏尔保持着清醒,也让他承受住了巨大的疼痛。

    抱住受伤的胳膊,夏尔缓缓地后退着,背靠墙壁,看着胳膊上的弓箭,让他整个人疼得直颤抖。

    几名亲信连忙走过来,抬起手中的小木盾,试图遮掩住他的身躯,防备飞箭的射出。

    “大人,你没事吧!”一名心腹看着夏尔胳膊上流露出大量的鲜血,焦急地问道。

    “呼呼——”夏尔雪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我那么脆弱,将护住,我要去向大人去禀报战况!”

    听到吩咐后,心腹几人连忙又招来几人,举起盾牌,将夏尔全身都掩盖住。

    等出了城门洞,立马就有十几支箭直射而来,狠狠地钉在木盾上,尾部甚至还在不住地颤动着,嗡嗡作响。

    小心地度过残缺的护城河上的高桥,一行人快步走去,十分钟不到,夏尔等人就来到了指挥部,见到了指挥官弗朗索瓦。德。科利尼。

    他是海军元帅加斯帕。德。科利尼的弟弟,也被称作安德洛。

    “夏尔,怎么回事?”看到自己的手下大将夏尔受伤了,安德洛十分惊,连忙放下手中的颜色诡异的茶水,连忙走了过去。

    夏尔虽说只是一个三十多岁退役的在?雇佣军头头,但却是他目前手下唯一

    能用的大将,所以安德洛目前对他十分的关怀。

    “阁下,那些守城兵依据着城墙,优势太大,再继续下去,等雇佣军们死亡殆尽,那些主动参加的民兵也会立马散去!”

    夏尔看着这位海军元帅的弟弟,满脸凝重地说道。

    听到这里,安德洛摇了摇头,立马否决道:

    “不行,夏尔!夺取奥尔良,是我此行的目标,而招募你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到这里,他诚恳地看着夏尔,道:

    “况且,奥尔良守军数目不多,守城已经是它的主力了,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很快就能夺取城门的,到时候,奥尔良就到我们手里了!”

    “你也不要担心佣金的问题,事成之后,我会加倍赏赐给这些英勇作战的士兵。”

    听到这里,夏尔心中一片冰冷,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先生,想让他那些兄弟用命来为他获取功勋。

    自己等人的生命,在他心中,仿佛一根青草,他一时间,都想乘机离去。

    似乎看出了夏尔的不虞的心情,安德洛用充满诱惑力的声音说道:

    “夏尔,我想,如果你能够攻下奥尔良的话,一个骑士肯定是免不了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安德洛轻声在他的耳旁说道。

    此言一出,夏尔一改神色,坚定的说道:

    “阁下,请给我一些时间,我想肯定能攻破这座城市的!”

    随后,在安德洛的感召下,夏尔继续开始指挥士兵夺取城门。

    而这时,率领三千骑兵提前上路的科利尼海军元帅,已经来到了奥尔良附近,距离奥尔良城不过6公里的距离。

    渐渐逼近奥尔良城,科利尼对于攻破奥尔良微微有些信心,凭借着三千的骑兵,打它个出其不意的话,应该可以的。

    虽然是这样想,但他却不清楚奥尔良的驻兵人数,要是人多的话,这可不妙。

    这次行动,也是一场赌博罢了。

    越是接近奥尔良,科利尼越是感觉不对劲,等看见奥尔良城墙时,他突然发现了竟然有人在夺取城门。

    而这时,安德洛也看见了自己哥哥的到来,连忙迎了上去。

    待问明弟弟来意后,科利尼不由一喜,奥尔良城到手了。

    “诸位勇士们,随我冲,为前方战斗的伙伴压阵,夺取奥尔良——”

    科利尼元帅的声音极有煽动性,赶了许久路途的骑兵们精神为之一振,立刻扫除思疲劳,精神抖擞地叫喊起来。

    而本来就一直拉锯的守军,防守已经很艰苦了,此时突然看到敌方有了援军,士气为之一泄。

    不久,奥尔良城成为了胡格诺派的地盘,也成为了胡格诺派的政治中心。

第四百五十二章动乱的法国() 
    ps:新年快乐,求票,求订阅

    奥尔良城被攻破后,胡格诺派势如破竹,在以奥尔良为中心的卢布瓦地区,先后三周内,夺取了布卢瓦,图尔,布尔日等一系列城市。

    从而使得奥尔良地区完全被控制到胡格诺派手里,并且通过控制卢瓦尔河,将整个法国一分为二。

    可以说,奥尔良是法国新教徒的首都了。

    1562年,四月十二日,在奥尔良,孔代亲王正式担任胡格诺军总指挥,科利尼元帅和安德洛为副手,开始朝着巴黎进军。

    奥尔良被攻破的消息传得很快,不过一天功夫,就传到了巴黎。

    正在募集人手筹措的资金的天主教同盟,听到这个消息,气地不成样子。

    三个巨头一致决定,进行反击,随即率领一万五千人开始朝着奥尔良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孔代亲王作为总指挥,则率领着在奥尔良地区募集的五千人,以及后面跟来三千人,再加上三千人的骑兵,总共一万余人向巴黎进发。

    所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吉斯公爵率领一万五千人进攻奥尔良地区,巴黎只是留下三千人防守。

    孔代亲王则率领着一万大军朝着巴黎进发,只留下科利尼元帅及两千余人留守奥尔良。

    更加有趣的是,在两者决战之前,还有个小插曲。

    此时,身在巴黎的凯瑟琳王太后,表面上还享有王太后的尊荣,实际已失去人身自由,与囚徒无异。

    不知这种情形,会不会让她想起童年为人质的可怕噩梦,但她的恐惧是无疑的。

    她没有坐以待毙,吉斯家族恐怖的权势让她胆战心惊,她开始一封封地给孔代亲王写信,求他相救:“看到这种处境,相信你不会拒绝帮助我们,你会保护母亲、孩子和王国。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服务。”

    信末,她特地加上一句:“阅后即焚。”

    胡格诺总指挥孔代亲王收到信后如获至宝,他当然不会把信烧掉,而是拿出来公之于众,以证明王太后母子被囚,号召国人助他相救。

    天主教三头同盟一方则称他们对时局没有责任,称胡格诺派是叛国者。

    于是双方未战之前,先就王太后的信件打了场口水仗。

    就在双方摩拳擦掌,同时都在行军途中,为战争做着准备。

    外交上,在新教一方,安得洛出使德意志,取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在联合王国,佩里格男爵则带来了胡格诺的具体出兵条件,要求派出六千人给胡格诺,条件是要得到勒阿弗尔、鲁昂和迪埃普等地,也就是整个诺曼底地区(鲁昂曾是诺曼底公爵的首府)。

    天主教一派做得并不比新教一派高尚。

    他们也积极寻求外援,向西班牙国王和教皇也做出不少让步,就连萨伏依公爵(以后意大利的撒丁王国,统一了意大利),提出的条件也不亚于爱德华,他要求法国割让意大利的都灵。

    而按卡托—康布雷条约,都灵应属于法国。

    5月8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正式请求天主教世界的军事援助,包括西班牙、瑞士天主教州、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萨伏依、教皇及意大利的大小公国城邦。

    而凯瑟琳王太后得知孔代亲王不顾她的死活把信件公开,已是气恼万分,现在又听说新教徒与英国达成这一卖国条约,更是怒不可遏,她看清了,孔代和吉斯一样可恶。

    就象她后来说的:“我深深了解他们,除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的满足外,对上帝国王和我均无甚敬爱之心,如果上帝恩待,我将不容许被任何人指使。”

    说起来讽刺,凯瑟琳这个意大利人,倒比那些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更在意法国的荣誉。

    但她却无法知晓,不止是新教徒,天主教同盟卖起国来,毫不手软,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

    除了奥尔良和巴黎,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于诺曼底地区。

    没错,就是爱德华头顶上的那个诺曼底公爵头衔的所在地,也成为了战区。

    而胡格诺派在诺曼底的头领,则是前王国苏格兰卫队队长加布里埃尔伯爵。

    没错,就是那个刺死亨利二世,然后被宽恕的那个骑士。

    被亨利二世宽恕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而他的领地是就在诺曼底地区。

    结果,他接受了加尔文派的洗礼,成为一名新教徒。

    然后,孔代亲王则派遣自己的副官马里尼,充当他的助手。

    在加布里埃尔伯爵以及胡格诺教徒的英勇奋战下,诺曼底首府鲁昂被拿下。

    然后,副官马里尼则取得勒阿弗尔,这个诺曼底地区最大的港口,胡格诺派系从而可以与英国公然往来;在卡昂、巴约和下诺曼底的大部分地区,民众们毁坏了修道院的教堂的神像,夺下发往巴黎的王室税收。

    上诺曼底的科德贝克城投向新教一方;

    奥尔良和鲁昂这两个城市的占领,使得敌方无法从卢瓦尔河及塞纳河向巴黎运送一切东西。

    布列塔尼地区倒是没有出什么乱子,虽然天主教徒占据了大多数,但前布列塔尼公爵后裔——罗昂家族,却信仰新教,他们依旧控制了整个布列塔尼地区。

    吉耶纳省和普瓦图省,以及大部分的朗格道克省都支持新教。

    多菲内省,大部分支持天主教同盟。

    勃艮第省、香槟省、波旁省的一小部分城市被胡格诺派夺取。

    只有法兰西岛,完全支持国王,如果算上洛林地区的话,则有两个地区完全支持天主教。

    总体来说,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势均力敌,甚至看上去天主教还厉害点。

    就在勒阿弗尔被新教夺取不久,亚历山大骑士,则带领七千人的大军,上百艘船舰,渐渐逼近勒阿弗尔港。

    “将军,需要我们海军帮忙一下吗?”詹姆斯上校作为英吉利海峡的舰队长官,自然要亲自护送陆军前往诺曼底,这是他应尽的责任。

    看着不远处就是勒阿弗尔港,詹姆斯微微弯腰,轻声地问候道。

    虽然他是男爵,但与亚历山大这个深受两代国王信任眷顾的骑士相比,地位还是不如。

    所以,他的声音还带有一丝恭维。

    “不用了,上校先生,攻城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陆军吧!海上,才是你们海军应该管的地方!”

    亚历山大骑士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港口,漂亮的眼睛微微一眯,嘴唇轻动,不轻不重地说道,让詹姆斯上校碰了个软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