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

第134部分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第134部分

小说: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别的企业,有人投资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但零点公司例外。

因着自身的原因,龙翔并不希望在原本清晰的股权关系中加入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且他也感受到了危机。

当初在成立公司的时候,曾经通过过一份“股东章程”,在这里面,如果有占有过半股份的股东(可以是单独一人占有过半股份,也可以是许多同一目标的人加在一起的股份)提出的议案没有得到董事会通过和总裁认可,那么他们可以强制要求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投票通过。

在董事会上,龙翔可以发挥影响力否决决议,但是在股东大会上,龙翔的否决就将会无效。在这个会议上,甚至可以改选总裁!

龙翔还有北斗七星,甚至夏玉盈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不熟悉法律。龙翔与夏玉盈身为龙组成员,一贯不受法律约束。当然,这也是由他们的身份决定的。如果事事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龙组将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北斗七星本来就是黑客,而黑客天生藐视一切陈规,当然也包括法律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是他们的一个优势。

但是这一点,在成立公司的时候,就成了弱点。由于对法律条文的不熟悉,在与中科院签订协议的时候,这个给与股东龙翔预料之外强大权力,很明显会在日后成为龙组重建的障碍——要知道,龙组重建是一件必须保密的事情,其中的资金流动根本就不能公开,这必定与要求帐目公开的股东相冲突——的股东章程,也被获得通过了。

当时龙翔认为自己不会失去过半以上的股份,这一点自然对他没有约束力。他从来都不准备出让自己的任何股权。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奖励公司元老,留在零点公司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龙翔已经转让了不少出去,他自己手中的股份只占百分之二十五,还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大股东。剩下的夏玉盈跟北斗七星每人百分之五,许国辉的弟弟许国力也有百分之五,石菡有百分之四,还有百分之五的股份,江雷、陈羽二人每人百分之二。连谷蕾都占有百分之二的股份。

这也罢了,相信他们基本上都能够跟龙翔的意见保持一致。但是如果让其他资本入股,那么他们不得不出让自己的部分股权,这样依赖那些财大气粗的资本很可能在股权上压倒龙翔这个绝对的大股东。到那个时候,他们就连将龙翔排挤出去都很有可能。要知道,国内知名的门户网站新潮网创始人汪直栋,前CEO不就是后来被外来资本强行排挤出了新潮网?当时这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龙翔一接到世纪集团的条件,脑中马上就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因此他根本就不想再将股份分散出去。如果他失去了对零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那么复兴龙组的大任实现之日恐怕就遥遥无期了。而那些困难,并非不能克服的。如果仅仅因为遇到这些困难就将控制权拱手让人,那不符合龙翔外表平和,内部刚强的性格。

但是,诸多压力压下来,直接回绝并非可行之策。

召开这个大会的目的,就是想从中科院一方得到支持,这样,就算回绝,也可以用董事会决策作挡箭牌。

在进入正题之前,他之所以要让谷蕾作公司运转情况的报告,就是为了向中科院一方表示己方的利润之大,并且又没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引入外来资金。

毕竟,双方分享着丰厚的利润要比多方分享收益更高。

但是,当正式讨论开始的时候,龙翔才发现自己预料有误。

尽管拥有如此丰厚的回报,中科院一方还是执意要求公司与世纪集团合作。

在试图说服对方的时候,龙翔脑中突然想到了一个以前忽视了的问题:世纪集团实际上与中科院也深有渊源,而且其与中科院的渊源,比零点公司更深。

世纪集团作为国内第一批成功的IT企业,在创业的时候,本来就是由中科院出钱出人成立的。后来虽然在产权关系上分开了,但是相信中科院仍然在世纪集团有着巨大的利益与联系。而世纪集团在中科院内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向别人眼,中科院恐怕更加重视世纪集团。毕竟零点公司刚刚兴起,根基不深,而对方则早已经成为国内的老牌IT企业了。

再者,零点公司的回报如此丰厚,恐怕中科院也不愿意满足于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比例了。他们需要扩大自己在零点公司的影响力,更希望得到实际参与公司事物的权力。

一旦世纪集团入股,虽然在表面上中科院的股份没有变,实际上对世纪集团拥有极大影响力和利益的中科院,能够控制的股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那么他们能够得到的回报自然又多了很多。如此好事,中科院又怎能不支持?甚至,中科院还可能打着让世纪集团并购零点公司的打算。毕竟那时候能够从零点公司得到的东西,必将更多。

想到了这一点,龙翔明白,这一次的合作,恐怕已经无可推脱了。要知道中科院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龙翔不肯让步的话,日后他多用几次一票否决权,就足够让零点公司头疼的了。

这一次,就暂时做战略退让吧。以后再也不能这样被动了!

龙翔打定了主意。

以后,当公司发展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将所有不属于自己控制的股份拿回来!绝对不能让零点公司脱离自己的控制之中!

虽然在很多时候,独裁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现在,在他掌握了超越时代太多的科技的情况下,他独掌公司大权,只会对公司发展有好处。

龙翔既然让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第二部 零点风暴(正式版)

第三十八章 … 合作(完)

零点公司原则上同意了世纪集团的要求,但是在细节上还需要好好谈判。

世纪集团给零点公司的条件是这样的:将自己下属的所有营销网络转让给零点公司,同时出资十亿元人民币,零点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出让百分之十的股权。

这个条件龙翔很不满意,他在幕后指挥,零点公司与世纪集团进行了艰难的谈判。

世纪集团根本就不愿意作出任何让步。龙翔就强力压下所有反对意见,表示,不让步就免谈。

他心中很清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国内高成本的个人计算机产业很快就将被零点公司取代。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作为IT业巨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他们就有破产的危 3ǔωω。cōm险了。因为他们虽然已经涉足了很多其他行业,但是真正赚钱的,还是计算机行业。

形势比人强,现在是人家求零点公司合作,不借此机会狠狠敲一笔那就是笨蛋了。

零点公司第一次还价:以五亿元人民币购买世纪集团的营销网络,股份免谈。

公平来讲,这一个价码收购世纪集团的营销网络,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营销网络自身应有的价值。这笔交易如果成功的话,世纪集团已经大大的赚了一笔。但这在战略上讲却是一种失败。因为世纪集团必须想办法把零点公司跟自己绑在一起,否则在传统高成本个人计算机业被取代的时候,损失可就不止区区五亿了。而零点公司(实际是龙翔的意思)宁愿花大价钱买世纪集团的营销网络,也不愿意出让股权。这一点也在世纪集团意料之外。

当然,这个条件世纪集团肯定不会接受。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这仅仅是底线。至于世纪集团能够得到这之外的多少利益,那就要看谈判的结果了。

世纪集团明白零点公司对股权的执著,无奈只得加大价码:出资十二亿外加营销网络换取百分之十的股份。

龙翔就算出让股份,也不会出让百分之十那么多,他指示还价为:对方投资十亿,换取己方百分之四的股份,当然,还要外加营销网络。

世纪集团对这一结局只能说勉强接受,另外提出一个要求,将他们跟中科院的关系暴露无余——反正这个关系也并非什么秘密,暴露了也没什么了——那就是,给予世纪集团的这些股份,不能由中科院一方出让。这实际上是在侵消龙翔控制的股份。

龙翔本来打算中科院出百分之二,自己这一边出百分之二的。这么一来,他又提高了价码:那就是世纪集团同样的付出,只能得到百分之二点三的股权。

股权问题上双方有较大分歧。

谈判人员谈了一个星期,几乎是连万分之一的股权都要斤斤计较一番。当然了,零点公司半年的利润为八十亿元(实际上只有五个月),一年完全可以达到两百亿,万分之一的股权,一年光分红都要以百万计算,万分之一的股权也已经相当不少了。

后来达成的协议中,世纪集团得到了百分之二点五的股权。

这一次的谈判,时间上对世纪集团并不利,因此他们不得不作出较大让步。

分给世纪集团的股权,从龙翔这边龙翔夏玉盈石菡许国力及北斗七星几个人中按比例分配。这样一来,不在龙翔掌控中的零点公司股权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二点五。但是,作为回报,零点公司的总流动资金达到了一百亿元,厂房等不动产成本一共只有一亿,但是其价值却无法估计,仅仅那个生产车间已经价值在百亿元以上。至于基地,那更是价值连城。但是这些是无法变成钱的,更不能被外界得知,因此在财务报表上,这些固定资产的价格被定为为十亿。加上营销网络大约价值五亿,在统计数据中的零点公司的总资产为一百一十五亿元。

龙翔这一次最大的收获不是那十亿元投资,而是世纪集团的整个营销网络。

建立这样一个营销网络本身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大概一亿元左右就能够做到。但是要让这个营销网络发挥作用,要让这个网络产生信誉,拥有广大的人际关系,拥有稳定而良好的销售渠道,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事实上,世纪集团用了十年以上才健全了这个几乎覆盖了全国的营销网络。

而零点公司发展迅猛,没有这么多时间这样做。

所以这一次的交易虽然必须付出部分股权,也并不是太吃亏。

当然,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零点公司得到这个营销网络既有利,也并非无害。

这样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结构复杂,人员众多,其中的人际关系必定很让人伤脑筋。世纪集团经营多年,就算将这个网络全部交付给零点公司,仍然在其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高层的决策,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世纪集团牵制零点公司的一招妙棋。

根据中国人的特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且世纪集团跟政府关系极深,很容易受到官僚作风的影响,自然也会有很多人通过关系进入世纪集团。而这个营销网络本身又并不涉及到世纪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很多通过关系进入世纪集团的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安置在营销网络中是一个好主意。

这样一来,这个网络中人浮于事,任人唯亲的现象肯定不少,而各种关系也必定错综复杂。世纪集团不会花时间于精力来清理这些现象。因为只要这个网络能够正常运转,那些做法就没有必要。

再者,世纪集团已经功成名就,早就失去了创业之初的那种闯劲,而零点公司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种闯劲。

对于零点公司而言,龙翔等高层都是从社会底层人员中成为公司创立者的,他们本身的草根属性让他们不能容忍这些现象。

这跟世纪集团不同。

因此,龙翔等人势必对营销网络进行一番大清洗,将那些多余的人清洗掉。

如何既保证能够将那些多余的通过各种关系进入营销网络的人清理掉,同时将世纪集团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点,另外,又不能因此影响人心的稳定,更不能影响到营销网络的正常运转,这就要看零点公司高层的策划水平了。

可以想见,这并不容易。看来身为军师的颜林又要逼死很多脑细胞了。

当龙翔等人酝酿着对营销网络进行整顿的时候,与世纪集团这一番合作带来的形势变化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

当初正式签约并移交营销网络的时候,根据世纪集团的要求,这一消息被大肆宣传:毕竟,这代表着世纪集团在即将到来的传统计算机产业崩溃的大潮中有了自保的救命稻草。

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其他IT企业自然跟进。跟进的身子不仅仅是IT企业,还有其他行业的企业。他们都要求与零点公司合作。

这,究竟是祸还是福?

第二部 零点风暴(正式版)

第三十九章 … 阴谋(一)

这些前来要求合作的企业,并不都是IT行业的企业。事实上,真正属于IT行业的企业并不多。

当初零点公司刚刚横空出世的时候,感受到了致命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