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若相知(清穿4) >

第27部分

若相知(清穿4)-第27部分

小说: 若相知(清穿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禛看着半蹲着请安的熹微,才反应过来后,定了定略有些不自在的脸,淡淡地说:“都走吧。”随即率先走了出去。
  走到门外,五辆马车依次排开,很是壮观,胤禛上马后,玉心上了第一辆马车,李淑贞带着弘时和福玉上了第二辆,年娇兰、宋清第三辆,熹微和带弘历的奶妈第四辆,耿梅蕊和带弘昼的奶妈第五辆,都上车后,马车才缓缓走动,各人带的丫头跟在马车旁走着,到了宫门口,看到诺大的一个地方,一溜停着的马车,哑然失笑,不禁感慨,康熙的儿子真是多,媳妇更多,随便办个家宴,排场就变得这么大。
  下了马车后,胤禛带着她们直奔长春宫。
  
                  乾清宫家宴
  来到长春宫,却发现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他们都已经过来了,都在正殿坐着,偌大的一个正殿,花团锦簇,显得格外的热闹。
  胤禛带着她们给德妃请过安后,就和胤祥、胤祯到别处去了,留下一屋子的女人和小孩。
  德妃端坐在正殿中间,高兴地说:“把弘历和弘昼抱过来给我看看。”熹微和耿梅蕊两个并肩抱着各自的孩子上前,此时,弘历刚好醒了过来,张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东看西看,最后看到德妃,高兴地裂嘴笑了。
  德妃高兴地伸手抱过去,弘历窝在她的怀中,伸手抓住了各色宝石串成的朝珠,咯咯笑了。
  德妃高兴地笑着说:“看看这孩子,这才多大,这个机灵劲,比老四小时候强。”
  熹微立在下面,但笑不语。
  玉心含笑说道:“弘历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额娘呢。”
  “嗯,以后常带进来陪陪我这个孤老婆子。”
  “额娘说的哪的话,我们倒是常想进宫来,又怕吵着您了。”玉心接口说道。
  胤祥和胤祯他们的媳妇也纷纷附和道,看到她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弘历,又夸赞了弘历几句。
  把弘历递给熹微后,又抱了会睡着的弘昼,高兴地对厅中众人说:“今年也就老四府上添了两个小阿哥,你们也要多努力才是。”
  众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笑。
  胤祯的嫡福晋完颜氏笑说道:“额娘偏疼四哥家的弘历,还编排起我们的不是了。”
  德妃一笑:“哎哟,说我偏心了,弘明弘春都过来,让玛嬷抱抱,省得你们的额娘说我偏心。”(十四阿哥胤祯之子,弘明是嫡子,弘春是长子)
  众人都笑了起来。
  又在一处笑闹了一会儿,就往乾清宫赶去。
  一家一家按长幼顺序坐好后,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过来,当他端坐在龙椅上,先是后宫妃子一起给他拜年请安,然后是皇子一家一家的按长幼依次拜年请安。
  熹微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盛宴,她随胤禛他们请过安后,坐好后,才有心情悄悄地东看西看。
  胤禩带着他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和他的一子一女请安时,她有些心疼地看着他,仿佛又瘦了些,衣服都宽大了许多,别的府上都是人丁旺盛,相比之下,他府上只有四人,有种说不出的萧条感。
  请完安后,才开始宴会,先上干果,然后冷盘,再是热菜,然后是点心,一顿饭吃下来,熹微是越吃越饿,没一会儿就要起身谢恩,特别是那些皇子们,还要敬酒说贺词。
  做这些的时候,所有人都要端坐停箸观看。
  告一段落后,熹微看着那些美食,颇有些饿过头后的无力感,还有满腔的愤慨,看到美食吃不下的愤慨。
  没一会儿,阿哥们开始互相敬酒拼酒,熹微趁人不注意,溜出了乾清宫,凭着印象,想到御花园去走走。
  没走几步,绿珠拿着粉红色的棉披风,从后面跟了过来,熹微系好后,就要她回去了。
  走到御花园,发现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回廊中挂满了红灯笼,初愈后的她,并不敢走雪地,顺着曲曲折折的回廊一路向前,看到前方小山上有个亭子,便信步爬了上去,走进亭中,推开一扇窗,极目望去,整个紫禁城沉浸在红色灯海中,既壮观又美丽。
  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远处,静静地想着,如果没有穿越,此时她定在看着年年要看、一年比一年觉得乏味的春节联欢晚会。
  叹了一口气,收回所有的思绪,正要离开,九阿哥胤禟走了进来,他看到她,一愣。
  熹微则福身给他请安,他虚扶一把,客气地问:“钱嫂子身子好些了吗?”
  “好多了,多谢你记挂着。”
  “我倒是没有记挂,倒是八哥,时常从我这里网罗些珍贵的药材,送了好几次到四哥府上去了。”胤禟直接说道。
  熹微愣了一下,她没想到他这么直接,也不知道他这么说有什么目的,再加上,除了先前的几支难得的人参、灵芝,之后的那几次,她也没听说过,只好客气地说:“请你转告八爷,让他费心了。”停了下,继续说道:“他好像又瘦了些,请你多劝劝他,保重身体。”
  “这些话,你还是当面跟他说比较好,我何尝没劝过,只是他不听。”
  熹微低头不语,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似乎说什么都不合适。
  “你有时间还是劝劝四哥,何苦对八哥咄咄逼人?”
  “九爷,我想你找错人了,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妇人,什么也不懂,更何况,你四哥要做什么,也不是我能左右的。”熹微暗想,即使他不说,她也知道,胤禛的势力日涨,康熙对他的信任也是日渐增加,至于,他有没有在暗中使绊子,对付胤禩他们,也是说不准的事,毕竟,他们现在是政敌。
  “看样子,八哥对你是白用了一片心。”胤禟带着些怒意地说。
  熹微听了,默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在我眼里,不管什么样的感情,从来都不是用来利用的。”说完,转身走了。
  往回走了没多远,就看到急急来找她的胤禛,她冲他温暖地一笑,轻声问道:“你怎么出来了?”
  “过了会儿,没见你回来,担心你,就出来找找。”
  “又不是小孩,在外面透透气,自然就回去了。”
  “身子还没好利索,还是不要乱跑的好。” 胤禛担心地说。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走到乾清宫殿门口,熹微悄悄地走了进去,发现没人注意到她,才松了口气,刚抬头,就看到胤禩关切的目光,后来那目光落在后进门的胤禛身上,了然却又带些酸楚地笑笑。
  酒过三巡,开始了歌舞表演,看着中间表演的人,熹微觉得恍恍惚惚,三年前的同一天,她站在台中唱了首歌,改变了她的命运,三年后的今天,她坐在观众席上,所有的一切,就像是梦一场。
  遥看排在第一位的太子,一身明黄,还是那么耀眼兼讨人厌,只是,明年的家宴,怕是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转头看向别处,熹微发现,有一半的人是不认识的。
  深觉无聊的她看到被她看过的人都会抬眼看她时,就再也不敢乱看了,深深佩服他们,这些皇宫中的生存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对人的眼光极度敏感的。
  好不容易熬到子时,殿外燃放了许多烟花爆竹,那些稍大点的皇子皇孙都出去玩去了,熹微站在乾清宫的殿前空地上,和所有人一起观看,古代的烟花,绚烂美丽,一点也不比现代的逊色,乾清宫的家宴,不管参加的人快不快乐,也在这个时候,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出宫的时候,累极的熹微走在胤禛和他的一群老婆的后面,似觉得那长长的出宫甬道没有尽头,麻木地移动着双脚,好不容易走到宫门口,爬上马车,便睡了过去,黑甜一梦醒来,还是天刚微微亮的时候,绿珠侍候她梳洗。
  梳头发的时候,她对绿珠说:“昨晚我在马车上睡着了,到府里的时候,你和奶妈怎么都不叫醒我?”
  绿珠哑然一笑:“四爷不让我们叫的,是他把你抱进来后,才到福晋那边去的。”
  熹微“哦”了一声,低头思索,胤禛对她,确实很好,可是她的心呢,却因为爱他变得麻木了,不是不计较,只是因为知道计较也不能改变什么,不是不在意,只是因为知道在意会让彼此更加痛苦。
  来到正院,给胤禛和玉心请安拜年后,和府中众人一起吃了团圆饭(就是些各种各样馅的饺子),就退回了自己的院子。
  没多久,胤禛过来了,看着她问道:“是不是还是有点累?”
  “嗯,我想搬回园子里去住,在这个府里,看到你和她们在一起,我不快乐。”
  “你就不能大度一点,我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你住在这里,每日回来都可以看到你。”
  熹微看着他,想着胤禟的话,再想着胤禩和胤禟的结局,他又何尝大度过,一下子,所有的不好情绪都崩发出来,人也觉得异常疲倦,懒懒地说:“真爱一个人怎么大度,爷能不能容忍我和别人在一起?”
  “不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我累了,分开一段时间对我们都好些。”
  胤禛攥紧了拳头,冷着脸说了声:“随你。”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熹微一阵苦笑,太过深沉的爱,对他们俩来说,既是一种奢望,也是一种负担,那就分开吧,少爱一点,也许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伤害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熹微就让绿珠收拾东西,绿珠劝她道:“主子,过了正月再搬吧,好歹也顾顾四爷的面子。”
  熹微低头不语,想了会儿,才平淡地说:“真不知道以前是在这府里是怎么过的,现在却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你快些收拾吧,再说,就是搬到园子里,不是什么大事,也伤不了他的颜面。”
  绿珠无可奈何地下去收拾去了,熹微追过去,特意对她说:“好好收拾,把能用的着的都带过去吧。”
  “主子,你不想再回来了吗?”
  “是。”她默默地想着,再大的王府,也不是她的容身之处,她一直在想着,这一年是怎么过的,恍然如梦,每一天是既糊涂又清楚,因为不能嫉妒,所以麻木,因为麻木,就放任自己接受现实,可是不是从心底的接受,便在某些时候,发生一点点小事,也会爆发;听到胤禟说的那些话,她以为没什么,终于还是觉得疲倦,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初五的那天吃过午饭后,她就到玉心处,请安问好后,坐在一旁,喝了口茶,才对她说:“福晋,我明天想要搬到园子里去。”
  “这个我做不了主,你还是和爷商量商量吧!”玉心有点为难地看着她说。
  “我问过了,爷同意了。”
  “那你也不要这么急着搬呀,大正月的,你就是不为爷想,也该为弘历想想。”玉心劝道。
  熹微低头沉吟,不知如何是好,横了横心想到,这么久都忍下来,不就是再多住一个月,很快就过去,刚想抬头说好,胤禛寒着脸走了进来,看着她说道:“留不住的人就不要留了。”
  听到这句,玉心不可思议地看着他,熹微则是头都没抬,冷冷地说:“那就遵爷的吩咐,明天走吧。”
  “嗯,把弘历留下来给福晋教养吧。”
  熹微一听此言,如睛天霹雳,如身陷冰窖,如烈火焚烧,震惊、愤怒,一下子站起来,想说什么,却是一口气提不上来,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看到晕过去的她,胤禛既担心害怕,又后悔不已,抱着她回到她的院子,没多久,肖太医便急急地赶了过来,绿珠在她手上放了块丝帕,肖太医便端坐在床边的凳子上,细细地把脉,过了好一会儿,才对一脸担心的胤禛说:“不碍事,钱主子只是怒急攻心,暂时昏迷而已,只是她的身子尚还虚弱,不要再刺激她好一些。”说完,拿出一瓶制好的药说:“这是清心丸,醒了,每次一颗,给她用两三次,若情绪稳定,就不要再用了。”
  到第二天,熹微还是没醒,胤禛急得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又差人去把肖太医请了过来,把过脉后,斟酌着说道:“从脉象上看,钱主子并无大碍,大概是她的身子较虚,可能醒的晚些,不妨再看看?”
  胤禛一听,无可奈何地看着昏迷不醒的熹微,一夜没睡的他双眼满是红丝,转而看向肖太医说道:“那就请你在府上住下来,等她醒来稍好些你再走吧。”
  “臣遵命。”
  “那你就用心治,若不好,小心你的脑袋。”
  “是,臣尽力。”
  第三日,胤禛握着熹微的手,守了一个晚上,她还是没醒,肖太医过来请脉的时,发现她的脉象比前一天要轻要弱一些,觉得不妙的他开了些提神的药以及一些外用的提神膏药。
  到了晚上的时候,熹微还是没醒,胤禛又请了两个太医过来,一起会诊。
  结果还是按肖太医的法子医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