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独木桥下的恋人 >

第10部分

独木桥下的恋人-第10部分

小说: 独木桥下的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过后,闻雯身着洁白的连衣裙,面带微笑,右手握着话筒,像下凡的仙子似的,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到前台,用带有京味儿的普通话朗声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接着她问观众:“请大家回答我的问题:这句感人心肺的歌词的歌名是什么?”

    “爱的——奉献。”观众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Ok,youreright。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负有一份神圣的责任,这就是奉献自己的爱心。爱心胜似阳光,只有爱才能溶化人们心田的冰雪,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绿色人间。下一个节目是?:爱的奉献?:,演唱者徐静。大家欢迎!”

    主持人的宣布像一声春雷,为人间撒下了甘露,万物欣然微笑。

    台下群情激奋。

    掌声,口哨声,尖叫声经久不息,犹如袭击山林的暴风雨声。

    徐静学习好,擅长文学,全系甚至全院人人皆知。可是很少人知道她能歌善舞。徐静不喜欢显山露水,在她看来,凡是智力正常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才华,山外有山。进大学以来,她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下展示过自己甜美圆润的歌喉。这次她要表现一下自己,用歌声唤起人们对遭遇不幸的苏平的同情,向他奉献爱心,帮他走出困境。

    原打算以英三2的名义募捐。后来夏教授建议以英三的名义开一次文艺晚会:募捐在晚会结束时进行。英三原来有四个班,因为学生流失半数以上,本学期合并成两个班。演出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两天贴出了海报,给全院的专职教师和各级领导都发了请帖。当然他们不以募捐演出的名义,而以周末晚会的名义进行。

    台下前两排坐着领导和教师。夏颖和乔智教授坐在第二排中间,他们前面坐着钮文革、胡来运和贾明。

    夏颖是北京一所名校的教授,60出头,中等身材,身板硬朗结实,走路腰板挺直,动作灵活,几乎没有老态,从背后看去像40多人的身材。他发鬓已斑白,饱满的额头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微微向上翘着的嘴角紧闭着,显得安静、聪慧、严谨而刚毅:一双和善的眼睛,给人友好亲切的感觉:明亮的眸子时而闪着忧郁的光芒,显示着他心灵创伤的痛苦。

    乔智是浙江一所名校的教授,和夏颖岁数相仿,身材高大,性格直爽,热情中带几分豪放:又粗又黑的浓眉下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闪烁着阳光般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一切小人隐藏在皮囊里的伎俩。

    徐静今晚的服装特别醒目,白色半袖T恤,蓝色牛仔裤,脚下蹬着白色运动鞋,浑身充溢着清纯和朝气,神情自然大方,韵致青春淡雅,像晴朗的夜空中一轮皎洁的满月。她迈着优雅的步子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时,全场先是一片寂静,仿佛时间已凝固,观众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静静的雕塑,接着突然爆发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徐静微笑着从主持人手里接过麦克风,伴奏的音响随即响起——

    ……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人们个个表情严肃,沉思着聆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歌声展开温柔而美丽的翅膀在人们的心空中飞翔,人们的心空因此变得

    广阔,变得蔚蓝,变得纯净。

    这歌声是爱的宣言,是爱的召唤,也是爱的手指,拔动着人们的心弦,弹奏着生命之歌。

    徐静的歌声一停,观众如梦初醒,掌声哗啦一下响起:掌声那么整齐,那么热烈,又是那么严肃。这掌声就是爱的心声的表达。

    徐静向观众深深鞠了一恭,把麦克风交给主持人走下舞台。

    观众久久沉醉在徐静的歌声中,爱的旋律和着人们的心脏在跳动,爱的力量像威力无比的破冰船,拓开了人们心灵中的冰河,爱的温暖像灿烂的春光,消溶了人们心田中的霜雪,生命中的绿洲渐渐变得无限宽广。

    主持人大声说:“各位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前些日子我们系苏平、杨鹏和孙同三人被打事件。苏平右手臂粉碎性骨折,在医院治疗。需要医疗费近两万元。苏平家境贫寒拿不起钱。怎么办?我们尊敬的夏颖教授捐出7千元,还缺一万多元。我向大家呼吁,伸出友谊之手,献一点爱心,帮助苏平走出困境。他会感谢你们,我们全体英三同学感谢你们。”主持人话音一落,音响骤然播出歌手韦唯的歌声——

    ……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

    孙同,杨鹏,肖茗敏和李媛媛每个人双手里捧着一个用纸板包装箱制作的红

    色捐款箱,等距离站在了舞台下,面部表情非常庄严,好像在教堂进行虔诚的募

    捐活动。

    人们静静地坐着,宛如被魔法定格在那儿,默默地用眼神交换着意见。

    这种时刻是庄严的时刻,似乎是考问每个人灵魂的时刻。

    “我捐3千元!”乔教授站起来,好不容易绕到孙同前低声说,同时把亲笔写好的纸条投进了捐款箱,“这是我的字据,明天兑现!”他说完向出口走去:站在出口处的学生自动为他闪开一条通道,向他的背影投去赞叹的目光。

    孙同把乔教授的捐款字据从捐款箱里拿出来,转过身向主持人招了招手,递给了她。

    主持人用激越的声音大声宣布:“乔智教授捐出3千元!我代表苏平,代表英三全体学生向乔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乔教授。”

    乔教授已消失在门外清幽的月色中。

    然而,乔教授的行动,像一块石子突然投进平静的湖水里,片刻激起了层层涟漪,进而掀起壮阔的波澜,随即响起了震撼天宇的波涛声。

    观众的情绪骤然激奋,纷纷离开座位,向台前缓缓走去,慷慨解囊捐献,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

    音响反复播着韦唯的歌声:

    ……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人们脸上洋溢着温柔而愉悦的神情,嘴角浮现着和蔼而友好的微笑,这是从心底涌出的爱的微笑。

    然而也有少数人,趁别人不注意,悄悄溜走,把一点爱心留给了孤独和自私。

    几分钟前,钮文革、胡来运和贾明还在正襟危坐,浑身散发着霸气,瞪着六只死鱼眼般的无神的眼睛,偏着脑袋瞅台上的表演呢,可是这会儿,他们仿佛摇身一变,成了另一副鄙贱的嘴脸。他们神态惶惶不安,脸色忽儿猪肝红,忽儿粉墙白,忽儿泥土黄:身子扭来晃去,好像屁股下面冒出针尖,无情地刺扎他们的皮肉。钮文革向身边的胡来运耳语了几句,胡来运伸出一根手指,捅了捅旁边的贾明。

    钮文革站起来低着脑瓜,像条逮猎物的老狗猫着腰惶然溜走。过了一两分钟,胡来运和贾明先后弯腰曲背,像贼似的也溜掉了。

    细心的人们都注意到他们的拙劣的表演,向他们投去鄙视的目光。

    有那么一类人,长着喇叭嘴,鹦鹉舌,天生会唱高调,爱吹喇叭,鹦鹉学舌,一本正经地喊着肤浅透顶的套话,一味地教训别人如何如何做事,怎么怎么向谁谁学习。可是他们自己不但不去实施,反而背道而驰。有人把这类人叫做“阴阳痞子。”这类人极端自私,极其鄙劣,人们常斥责他们主义对外。这类人只能一时间蒙蔽少数人,但绝对蒙蔽不了多数人。钮文革、胡来运和贾明就属于这类

    人。K研修学院之所以越办越不景气,恐怕重用这类人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他们几乎都是郭宝才的亲戚朋友。

    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无论怎么好的企业,也会被亲戚搞垮!”
第十三章
    英三2班今天上午头两节是“英语国家概况。”上课铃响过20多分钟了,也不见桥智教授的影子。以往乔教授总是上课铃声一响就进了教室,从来没有迟到过一分钟。今天怎么啦?乔教授发生什么事啦?……同学们猜测着,议论着,担心着,教室里一片嗡嗡声。

    有人大声说:“班长,请你去系办公室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的。闻雯,我们俩一起去好吗?”徐静说。

    “Okey。”闻雯赞同道。

    徐静和闻雯站起来正要走,马俊眨巴着两只小眼睛,狡黠地笑了几声,语气肯定地说:“别费事咧。换了老师咧!”

    马俊嘿嘿的笑声像突然刮起一股阴风,给欢乐的教室蒙上一层恐怖的阴影,仿佛温暖的空气骤然变得彻骨寒冷,人们的心开始打颤。

    这学期,马俊当上了班上的情报员。说起情报员,你不难想到这个角色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收集班上的动态,特别是教师讲课的情况,直接向教务处长钮文革汇报。因此,学生们常常拿情报员开玩笑,把他们叫做钮文革的特务。钮文革在全院每个班里都有一名特务。钮文革选择情报员不经过系主任,也不经过班委会,按照他自己的好恶直接深入“群众”,亲自挑选。

    钮文革也是河南人,是郭宝才的妻舅。郭宝才在众人面前,称呼他钮处长,可是在私下还尊敬地叫他“舅舅。”

    中国历史上,皇亲国舅从来肆意妄为,专横跋扈。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们都知道,唐朝有一个叫杨国忠的人,只因为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的哥哥,当上了宰相,专横跋扈,祸国殃民。这种霸道专横的影子至今仍像幽灵似的到处存在着,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起着呼阴风唤鬼雨的作用。

    人们也许觉得钮文革这个名字有些别扭。“钮”这个姓氏在《百家姓》里确实存在,只是姓它的人似乎不多,故很少听说。少见就多怪,多奇则不顺当,不顺当自然就别扭,不像“张、王、李、赵……”那样随时可以听到,到处可以见到,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文革”嘛,这个名词很普通,听了让你头疼,让人心悸:虽然已进入了文字垃圾堆,但人们很难忘掉它。几乎人人都知晓,四十多年前中国发生的那场史无前例的人祸,简称“文革”。钮文革,原先不叫这个名儿,叫钮招财。招财这名儿,表明他的人生价值——发财,说明他强烈的发财欲望。想发财并不是件坏事。但在“文革”中类似这种名字都属于“封、资、修”的东西,“闹革命”的人,都要把它革掉,给自己换上具有时代特征的、紧跟形势的、很火爆的、很革命的名字。在“文革”开始那阵子,钮文革正上初中一年级。他在小学留了三次级,因此,比同年级的学生大几岁。他像个屎壳郎拖羊粪蛋儿,“革命”挺卖劲,很积极,不仅把自己的名字“招财”革掉,换上了“文革”,还当上“造反派”小头头,领着一帮小混混整天斗老师,砸文物。后来因为出身“根正苗红”,他被选拔上了大学,成了工农兵学员。钮文革在大学又当上了班长,还是整天斗老师,“干革命”。他的专业是英语。有一次,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人称代词,钮文革和部分学员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说:“我、我们是第一人称:你、你们是第二人称:他、她、它、他们是第三人称。”接着,老师把人称代词写在黑板上,然后问钮文革:“你是第几人称?”钮文革理直气壮地说:“是第一人称呗。”老师又问:“那么他是第几人称?”钮文革脱口而出:“第二人称呀。”老师又问:“我呢?”钮文革用手挠了挠脑袋,说:“这还用说,第三人称唄!”钮文革的回答引起了一阵哄笑,英语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课后钮文革给那位英语老师贴出了一张大字报,罗列了十大罪状,其中第一大罪状是,“讲人称代词时讽刺挖苦学生,推行反动的师道尊严。”钮文革上大学一共学过一千多个英语单词,三个动词时态,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可是,钮文革没有离校就把学过的东西还给了老师,只会用河南语调说:LonglivechairmanMao!结业后,钮文革分配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因为教不了书,管了后勤,同在暗地里从事一种丧尽天良的买卖。钮文革退休后进京投奔郭宝才,先当了两年教材科长,给学生用的书尽是盗版教材,从中渔利。上学期钮文革当上了教务处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在班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