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695部分

全官途1-第695部分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下属。

    当初,他李向东能让大记赏识他,除了工作能力外,不是还因为大记也领悟到了这一点吗?他想,赵记总不会不食人间烟火?

    他说:“你要技巧一点。”

    虽然,他很放心陈小雨去办这种事,但还是不得不嘱咐他。你李向东毕竟是张志东的人,人家不可能不防一手,谁知道你李向东是真心要给人家好处,还是设个套子把人家装进去?

    他说:“不要太勉强,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陈小雨很快打探到了可靠消息。他说,这赵记不好对付。他说,曾经有人先他们一步干这种事,但都被拒绝了,不管采用什么办法。他说,有人送茶叶给他,他也接受了,后来现那茶叶罐里装的不是茶叶,就毫不客气地打电话叫送茶叶的人拿走了。

    李向东便想,赵记只是做做样子,还是真就那么不近人情?他对陈小雨说,你了解一下,他对临市的市委记什么态度?他们都是省委下来的,以前就认识。如果赵记也不收临市市委记的好处,那李向东就服气了,他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了。

正文 第一一一八章 强势尽显

    很多人都不知道赵记有多强势。他到地级市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省委常委给他配置一个得力的助手。地级市不是有一个副记的空缺吗?

    省委常委很快就满足了他的请求。

    既然省委常委派他来当这个记,当然会给予他大力支持。别的支持,比如财力支持,可能还要全省一盘棋地考虑,人力的支持却是太容易做到了,只要有编制。这世界什么都有可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人,就是当官的人。

    他走的这第一步,把张志东的路给堵死了,你不是想让常务副市长当副记,让李向东让常务副市长,企图加强在地级市最高五人领导小组里取得强势吗?赵记要做到这一点,太容易了。副记任的那一天,谁都知道,这个从省厅下来的副记是赵记向省委常委会举荐的。

    赵记走的第二步是谁都想不到的,也是官场的大忌,他要大张旗鼓地否定任。李向东当市县市委记的时候,

    不就曾大张旗鼓地否定任吗?结果被大记大市长臭骂了一顿。临市市委记任时,不也曾大张旗鼓地否定任吗?结果导致了一场媒体大战,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省委某领导想要留一个地级市委常委的职务给他也无能为力。

    虽然,他们与赵理却是相通的,但是,赵记偏要步他们后尘。

    他的不同之处,或者说,他的高明之处便是在肯定的基础进行否定,便是站在全省的高度进行否定。他承认地级市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在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这些年,地级市的确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比,不能跟落后地区比,我们应该跟佛山、中山、东莞等先进地区相比。与这些先进地区比,马就现我们存在的差距有多大了,同处珠??地区,人家为什么展那么快,我们为什么展那么慢?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是不是说明我们存在着小进则安,小富则满的思想?

    赵记说的“我们”,当然不包括他自己。

    赵记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你真就一点反驳的理由也没有了。你能说同是珠??地区也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吗?你能说自己处的是珠??二类地区吗?人不学先进,争游,老百姓满意吗?

    老百姓可不管你处于边缘还是二类地区,他们想的是大家只是几步远的距离,改革开放前,大家都一个样,改革开放后,人家怎么就跑到前面去了?人家的生活怎么就比我们好一大截了?因此,赵记组织民意调查,很轻易就得到老百姓对现状的不满,由于这几届领导班子思想还不够解放,我们被人家拉下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于是,赵记提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跨步越先进地区。

    赵记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不追究某件事的得失,不谈某个人的责任,只从思想找根源。你敢说自己思想很解放吗?敢说自己就没有小进则安,小富则满的思想吗?

    他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反对的人说,赵记在作秀,做给省委常委们看。

    也有人说,赵记在提高自己的威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老百姓知道,他是为他们干实事的实干家。

    更有人说,这是在给老地级市人一个下马威。

    事实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赵记在大会第一个不点名批评的就是张志东。

    那是在一个各区市县、部委办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张志东在部署工作中,向大家谈了三点意见,赵记当着大家的面,打断了他的话,明确指出,张志东那三点意见,没有新意,要么是照搬面的指示精神,要么是照抄以前的工作方法。

    他说,我们就不能有点创意吗?就不能根据各个不同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提出新要求吗?

    他说,什么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就是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舍弃陈旧的工作经验,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就是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旧格局,引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他说,我们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昂阔步呢?就是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找到市场经济展的新规律。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逐渐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是,随着形势展,这些新的工作方法也有可能变成一种旧观念,束缚着我们,因此,我们要再一次掀起解放思想的新,改变那种本来是新观念的旧思想。

    张志东措手不及。他怎么也想不到,赵记会在这么大的场合,否定他的说话。他没有反击,其实是无法反击,唯一能表示自己的不满便是铁青着脸离开会场。

    参加会议的人马便意识到,党政一把手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然而,大家对张志东深表同情,他们也是领导,他们知道,应该如何维护二把手的威信。张志东即使在会场胡说八

    道,做为一把手,在公开场合,你也不能这么批评人,显然,你这是故意撕人家的脸。何况,在这些年的工作接触中,大家都知道张志东不是那种肆无忌惮的人,跟大记一直都配合默契。

    因此,大家认为,赵记太过分。早听说赵记任那天就对张志东不尊,看来这传闻一点不假,看来这党政一把手之间的不团结主要问题在赵记身,并不是张志东想当记没当成,心里不服气他,不配合他。

    主持会议的副记也有些过意不去,主动找张志东谈,希望张志东大人有大量,不要太往心里去。张志东很清楚,这副记是赵记的人,想赵记那家伙,自己也觉得自己做太过分了,想让这副记来打圆场,于是便把心里的火都泼到这副记身了。

    他说,你回去告诉他,他要觉得自己过分了,要想道歉,我张志东不是不接受,但他必须也在这么一个公开场合向我道歉,否则,说什么都没用。

    他说,我这人恩怨分明,人家怎么对我,我也会怎么

    对人家。

    他说,不是要解放思想吗?你让他等着,我也跟他好好解放一回。

    副记很婉转地把张志东的话转告了赵记。他是很不希望他们闹不团结的,虽然,他是赵记的人,但这种不团结,对谁都不好,而且,他也觉得,赵记在处处为难张志东。因此,他转告赵记时,并没有提张志东后面那句话。

    赵记还是说:“我为什么要向他道歉?别说要我在公开场合,就是一对一,我也不会向他道歉。”

    他说,你别以为他是什么好东西!他想当这记没当成,心里窝着火呢,现在,不把他的气焰杀下去,不让大家知道我对他什么态度,总有那么一天,他会纠结一帮人给我难堪。

    他说,我和他之间的事你不用管,我自有分寸!

    副记好心不得好报,两头都受气,心里想,自己又何必呢?你张志东对我有什么

    恩?你张志东要跟赵记斗,我本是应该站在赵记这边才是的。即使,不站在赵记这边,也不应该替你说好话?

    这么想,副记就只好明哲保身了。

正文 第一一一九章 强势也是劣势

    李向东也参加了那个会。他以地级市委常委的身份坐在主席台。主席台分两排,常委们坐第一排,副市长们坐第二排。李向东和地级市市区委记是最后任命市委常委的,因此,两人分别坐在第一排左右最边的位置,那区委记排名在李向东前面,便坐在赵记那一则最边的位置,李向东坐在张志东这一则最边的位置。

    张志东提前离开会场通过李向东时,碰了他一下,李向东便知道,张志东要他会议结束后去找他。李向东很清楚,他找自己干什么?他是要给他布置任务了,要他这个马前卒冲锋陷阵了。虽然,在这之前,李向东想了个申报地级市的办法缓解了大记和大市长之间的矛盾,但目前的形势已经展到不能控制了。

    李向东不知那赵记是怎么想的?他也欺人太甚了!

    他扪心自问,换了自己,人家这么咄咄人地找门来,还能躲避吗?还不应战吗?除非你不是男人!这种状况下,只要是男人,明知道自己是拿鸡蛋碰石头,也一定宁可玉碎,不

    求瓦全了。

    会议结束后,李向东并没有去张志东那。他清楚,一定有不少人门宽慰张志东。毕竟,张志东这些年在地级市的人缘不错,毕竟,谁是谁非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打电话给张志东,说:“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他说,晚,你到市县来?

    张志东说:“好你个李向东,这时候了,你还在躲。”

    李向东说:“你别误会好不好?”

    他说,我李向东在你心目中就那么差?就一点情义也不讲?

    他说,我豁出去不当这个常委,也要跟你一起拼了。

    他想,他不这么做,不但张志东看不起他,就是赵记也看不起他,就是今天参加会议的人都看不起他。

    目前,他要考虑的是怎么跟张志东一起与赵记拼?别说赵记是一把手,就是在五人领导小组里,就是在地级市委常委里,赵记也是占了峰的。他们要拼,不能硬来,不能不讲策略。

    回到市县,他主动去找钟市长。钟市长也参加了会议,他问钟市长,对今天生的事有什么看法?钟市长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能避就避。李向东说,你也清楚我和张市长的关系,张市长要和赵记对着干,我想避是避不开的。钟市长说,赵记的强势是明摆在那的,张市长要跟他对着干,一定会吃大亏。他说,我对这种事是深有体会的!

    李向东也直言不讳,说:“正因为你有体会,考虑问题才更全面,我希望你能帮张市长分析分析,他会遇到的各种困难。”

    钟市长笑了笑,说:“二把手斗得过一把手吗?”

    李向东也笑了笑,说:“在市县不就曾有这样的典型范例吗?前任记不就被你钟市长做掉了

    吗?”

    钟市长说:“这只是例外,各种不利于前任记的原因都凑在一起,所以,才导致了这么个结果。”

    他说,前任记本来就存在着党政一把手不团结的问题,再出现不团结现象,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是他的责任。

    他说,再一个就是年龄问题。如果,不生党政一把手问题,他也要离开市县,只是有了这个理由,面要他离开就显得理直气壮了。

    李向东说:“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太强势,太咄咄人。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只要能狠狠地挫败他一回,他就会乱了阵脚,就有可能心高气傲地急于扳回,越想要越回,就越会考虑不周,越会出现被对手抓住反击的漏洞。”

    钟市长说:“站在某种立场,我是非常希望你跟张市长一起与赵记拼的,拼到后来,张市长肯定要吃大亏,你也会跟着倒霉,这对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站在市县这个大局考虑,从这一

    年来,我对你的了解,我不希望你跟张市长干这种傻事。我觉得,还是由你来当这个一把手,更有利于市县的展。”

    李向东“哈哈”笑,说:“我很欣慰能听到你说这番话。也正因为相信你,我才跟你商量这事。”

    他说,到了这时候,我是没得选择了。

    他说,我只能跟着张市长走,我不跟他走,你也会看不起我。

    张志东来到市县的时候,李向东要钟市长也跟他一起陪张志东吃晚饭。他要让钟市长知道,他们虽然有过党政一把手的争斗,但他还是把他当兄弟当朋。他对钟市长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