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地板上的母亲 >

第93部分

地板上的母亲-第93部分

小说: 地板上的母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八股文里,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将随笔式的自由写作和专题式的系列作文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让语文走进生活,生活要素材,让学生把心灵放活在睁眼所见的现实中,情感回归到切身体会的源泉里,文思和情思一起涌流,思想和理想同步成长。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有五个字:限、放、引、评、赏。 
一、限,即限定 
1限定每周的写作数量。一般以两到三篇为宜。不能少于两篇,多则不限。 
2限定写作方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学要求,拟定写作专题,为学生提供写生活随笔的范围。如,我身边的人物系列;我身边的故事系列;个人写真系列等。除此之外,还开辟有校园采风、生活素描、自然风景线、班级新闻、奇思妙想、科幻世界、街头见闻、往事回首、多彩课堂、热点思考、说长道短、悄悄话等众多的专题。例如“爸爸写真”系列,就有《忙碌的爸爸》、《有责任心的爸爸》、《幽默的爸爸》、《球迷爸爸》等,一个系列至少能写三五篇。学生也可以自拟专题。就这样每周换一个专题,学生在写同类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获得技巧,逐项突破,分步提高。既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难题,又打下了终生受益的写作基础。 
3限定随笔用本。由于写作量比传统的作文量大,一般的作文本用起来不方便,也不便保存,就要求用21cm×14cm规格的软皮抄。扉页为前言或自序,第二第三页留出目录。每写一篇文章,配以插图。一本写下来,相当于学生自己编辑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个人青春杂志。就这样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学生的眼光和心灵一起扎根生活,用看不见的根须抓握住了美好的青春时光,为自己建造出终生难忘的记忆的绿洲,培养了作文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了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也巩固和强化着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放,放开手脚 
1专题以内的放:虽然有专题限制,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学生无话可说。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拟系列作文题目。也可以几个人合写一个专题,也可以写专题接龙(比如几个同学一起完成的《假小子系列》)。 
2专题以外的放: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好文章无不是心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写作空间,在统一专题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哪个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就可以停下系列写作,不失时机把它写下来,然后再继续专题系列写作。就这样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心里话,从心里写,笔耕不辍,水滴石穿,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生长出作文的绿地。 
三、引,即引导 
1引导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学年读两到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现在的出版物多且杂,对于涉世不深阅读量有限的中学生,选书犹如沙里淘金。泛泛一般地倡导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老师,我的经验是,繁忙的工作之余,除了上网浏览,还要走出狭小的校园,跟学生家长交朋友,跟层次高的同行交朋友,从他们那里捕获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大脑,随时给学生提供鲜活的阅读知识,推荐适合他们的精神食粮。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包括假期)读两到三本好书,写出读书札记,定期交流评比。另外,还要求每人至少订一份语文方面的报纸或杂志,每周读一本好杂志或三到五篇报刊上的好文章,相互推荐。我在班里开展好文共欣赏活动,固定为每周的某一节课,由老师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点评、品味、赏析。日积月累,学生不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作文写作建立起了丰实的“材料仓库”。 
2引导观察。眼下学生感到作文难写,不是缺乏技巧,而是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感官去捕捉,捕捉鲜活的现实生活细节,阅读壮丽山河,吸纳丰厚悠远的人文气息,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开凿出作文的源头之水。还可以通过电视新闻,让校园与世界联网,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节目,学会关心社会问题,关爱自然,唤起对生活的积极思考,让心灵成为吐纳生活的百川之海,让“家事、国事、天下事”成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广阔田园。 
3引导自拟题目。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写自命题作文,现在考试中要求自命题的作文也不在少数,训练学生的命题能力不容忽视。我首先以语文课文题目为例,再从一些报刊上找例子加以分析,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题好一半文”的妙处。然后开展自拟题比赛:给一个素材,让每人拟一个标题,看谁的题目新颖又好写。最后把拟出的标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同学们打分,并随意选写其中的题目。 
4引导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选材、谋篇、立意、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借用同一专题的优秀作文和报刊上的美文加以引导。同时,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借助读书活动,立竿见影地学习命题技巧。 
四、评,对文章准确及时的评改 
1书面评改。学生每周两到三篇的随笔作文,比传统作文量的四倍还多,想要篇篇评改,单靠老师,精力和时间远远不够。不评改,学生就不能得到及时指导,老师也不能了解写作情况。我的方法是一个专题评改一次,批上分数,写出指导性的评语。写评语在多鼓励的前提下,跟踪学生的思路,把准文脉,体察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力求真切说出自己欣赏什么、反对什么,让学生明白无误。评语无论长短,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让学生在这句话里感受到老师的关切和期望,老师和他是平等的心灵相通。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下次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来。对于作文中突出的优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讲评。 
2口头点评。为了强化写作意识,我在班里开展了“每课读一文”活动。就是利用课前三五分钟,请学生读一篇自己最得意的随笔。方法是:每学期初,语文科代表按人数制作标签顺序,由同学们自己抽出读文顺序,一节课轮读一人,读完一轮重新开始。每次读完,由老师作简要点评。一段时间以后,再由学生点评,老师作适当补充,同时对学生的点评进行再“点评”。点评的过程就是写作意识、写作思想、写作技巧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读的人和听的人都会受到有益的启发。正如学生在调查表中的反馈:“课前的随笔朗读,锻炼了我们的胆量,展示了我们的才华,激发了我们的写作热情;课前的点评,让我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文章,得到了写作上的启发和现场指导。”由于大家的参与意识被不断地激发和增强,每节课前几分钟是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候,只要上课铃一响,一个个眼睛闪闪发亮,台上台下被吸引,掌声不断,常常觉得一人读一篇不过瘾,同学们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写作热情大大提高。   
作文是这样训练出来的(3)new   
五、赏,就是欣赏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个性奔放,一旦被鼓励写放胆文章,他们就敢于抒写真情实感,勇于展示个性,张开幻想与联想的翅膀,或诗或文,不拘一格。如果用传统的模式去套学生的作文,有些充满个性的文章就会误以另类被否定。这往往会扼杀学生勃发的才华,把一个色彩斑斓的心灵局限在千人一面的假模假式里!鉴于此,我常常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文章,这种欣赏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如同春天的气息,充盈着语文课堂,我企盼着每一颗心灵都能发芽、开花,哪怕是一棵最不起眼的小草,在我眼里,也比貌可乱真的绢花强上千万倍!我常常怀着对年轻生命的无限珍惜,发掘、培育并呵护学生的真情与才情。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在批阅中欣赏。对学生的文章,哪怕是错别字很多,我也用赏识的眼光去阅读,从中找出闪光点,敢于给高分。批阅中,不吝笔墨,将所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用得好的名言、格言都不遗漏。对于有个性的文章,我更是倍加赏识,保护这些起自心灵的天籁之音。这类文章往往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生活,和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体悟与理解,并且因为他们大胆的求真求异,鲜活犀利,笔法独到,极富创意,是学生心灵的浆果,也是他们在生活中采集来的无价珠宝。老师的赏识和肯定,不但激励他们更加勤奋地用独自珍藏的写作素材构建自己的文字大厦,同时对他们一生一世的创作才能和创造力都会起到积极而长远的激励作用。 
2在点评中欣赏。每天课前的口头点评,是师生心贴心的互动与沟通。每次走上讲台,我都尽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感觉就像一个养花人走进心爱的苗圃,即使有的文章存在很多不足,我也能找出可取之处,给以褒扬。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很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我在点评时欣赏性地赞扬了他的两个比喻句子,从此对作文兴趣大增,爱上了作文课。 
3当面欣赏。有的学生有创作才能,写作进步很快;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和学生当面交流,面对面给予鼓励。实践证明,面对面的欣赏,会让一个学生备受鼓舞,比点评和书面批语更有促进作用。 
经过几年来的系列专题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喜欢作文的人数由原来的14%上升到了96%。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不但体会了教学相长的快乐,也拓展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纳的空间,感受到一种事半功倍的轻松和愉悦;作为学生,能够从模式作文和背抄范文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我手写我心”,无被动之困惑,有随意之乐趣,青春的心灵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文字的高天阔野间自由翱翔,即使在应试的压力之下,也深切体会到了学习与成长的不变味儿的快乐。正如一个学生所言:“在小学,我的确比较头疼作文。因为老师总是规定好字数、题目,甚至连开头结尾都做了规定,所以,作文总是按照老师的一套思路写,让人觉得无话可说。但随笔不同,它给我们的写作空间很大,我们谈天论地,无话不说,思路完全被打开……” 
通过系列专题作文写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为作文提供无限的创作与写作空间,同时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陶冶了性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语文成绩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这是一部在我手中搁置时间最长的书。 
作为母亲,我的心被眼下的教育体制和孩子们的自由成长撕裂,一次又一次,血与泪的苦咸酸涩,一言难尽! 
这是我和孩子们的心灵对话,真诚和不可仿制是它的特质。无论深浅错对,我所有的话都在书中说过了。就我的体验,人的成长也如万物,属于个体生命私己的事。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和孩子商量,就把他(她)们带来世间,这对于儿女,原本就是不公平的。而这小小的命芽儿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又将我们带给他肉体生命这点恩德(如果算是恩德的话)百倍千倍地还给了我们——从怀孕到孩子呱呱坠地,我们学会了爱,爱别人家的孩子;从为孩子的操劳(为所爱的人操劳是一种享受),我们品尝到了生活最饱满多汁的浆果;跟从孩子的目光,我们重又发现了天空与大地的无数美好细节,发现了季节更替的无穷奥妙……我们这些在社会的大马路上翻滚得少皮无毛的人,正是经由孩子重新变回了孩子,重返生命本初的鲜净与安然…… 
完稿之际,我不能不对我的两个天使般的孩子生出深深的歉意!心,原本是盛放快乐的地方,多年来却被我当成了排污管道,旷日持久的挣扎与沉沦,让我这个简陋的人越发情绪化,毫无顾忌地把求助之手抻向不该为这一切埋单的儿子。这哪里是倾诉?这是倾倒心灵垃圾!可我的漫儿说:“老妈,你心里难过就给我打电话吧,千万别憋出病来……”我的小星星说:“老妈,你也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儿!有什么好自卑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说我心里也清清楚楚。你别忘了,我和哥哥都是男子汉,我们不替你分担,你找谁去?” 
除了心在滴血,我还有什么话说? 
书的上卷,是从近三十万字的书信里挑选出来的,基本上保有了我和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