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785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78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武闻言抚须大笑:“哈哈……倒是让子龙将军受难为了,不过请代我向三军将士转达,最多再等十日,必有斩获。否则,我孙吴愿自求贬为庶民,向三军将士谢罪。”

    听孙武说的斩钉截铁,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前程做赌注,赵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拱手道:“孙将军言重了,既然你断定刘裕迟早杀个回马枪,那就再让将士们等几日吧,毕竟你是三军主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子龙将军,让你为难了!”孙武伸手拍了拍赵云肩膀,表达自己的谢意,“也感谢你对孙吴的信任,请相信我的判断,刘裕一定会去而复返,最迟十日便见分晓。”

    孙武正与赵云谈话之间,忽然有一儒士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山洞,高声道:“小吏也认为刘裕有很大的可能杀一个回马枪,但此人生性谨慎,若是能够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游说,定然会大大增加刘寄奴钻入圈套的可能性。”

    孙武凝眸视之,认得说话之人是吴懿旧部的一个参军,姓邓名芝字伯苗,祖籍南阳新野。在孙武执掌三军后的几次军议中,这邓芝的表现引起了孙武的注意,遂加以提拔留在身边效力,于是邓芝才敢毛遂自荐。

    听了邓芝的话,孙武微微颔:“邓伯苗所言极是,但要派人去引诱刘裕,必须是一个能言善辩,胆量过人之辈。否则在刘裕的逼问之下露了马脚,反而会前功尽弃,故此本将一直没有走这一步。”

    邓芝拱手请命:“小吏不才,愿自告奋勇前往刘裕军中见机行事,迟早要说服他卷土重回,前来伏虎岭自投罗网。”

    “邓伯苗啊,并非本将不信任你,但此事干系重大,万一露出破绽反而会弄巧成拙,让三军将士之前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孙武手抚胡须,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邓芝却信誓旦旦的道:“小吏愿立下军令状,若是完不成任务,甘受军法处置。若小吏因为不能完成任务畏罪潜逃,请将军将邓芝的族人下在大狱中问罪,绝无半句怨言!”

    见邓芝说的斩钉截铁,孙武不由得肃然动容:“邓伯苗你果真有如此把握?”

    邓芝却已经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笺,双手呈给孙武:“小吏已经写好了军令状,现在交于将军,若小吏不能成功,任凭处置!”

    见邓芝说的豪气干云,踌躇满志,孙武便不再忧虑,朗声道:“既然邓伯苗有如此胆色,本将又岂能畏畏尾?你下山寻找刘裕去吧,若是能够尽早引诱刘裕入围,本将在陛下面前给你保举一个兵部员外郎头衔。”

    “多谢孙将军提拔,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我邓芝此去不然不负孙将军与将士们的厚望!”邓芝闻言大喜,向孙武鞠躬道谢,迅的下了山坡,翻身上马向西追赶刘赵大军去了。

    此刻已经是十月下旬,寒风凛冽,吹得甲胄寒彻骨髓。

    刘裕、赵匡胤率领近十万联军离开绵竹之后一路向西,到了汶山县城后折返向北,一路翻山越岭朝着阴平郡进。

    但一路行来,路途越来越崎岖坎坷,许多地方甚至没有道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填沟架桥,开山凿岭,才能让骑兵队伍与车辆通行。

    等队伍抵达了江油县城之后,行军度已经由刚开始的日行四十里下降到日行二十里,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不过才走了六百里左右的路程。距离更加险要的阴平郡尚且还有四百里的路程,而从阴平到刘裕的老巢汉中尚且有四百里路程,按照现在的行军度,只怕再有两个月才能走出巴蜀的山川进入汉中平原。

    这样的行军度让刘裕大动肝火,甚至杀了十几个不肯出全力搭桥开路的士卒。但蜀道崎岖,遍地岩石,开凿起来异常费力,再加上天寒地冻,就算联军将士全力以赴,大军也只是每天多走两三里的路程而已。

    这日天色迟暮,日薄西山,大军刚刚扎下营寨,刘裕就心急火燎的来找赵匡胤:“赵兄啊,照这个度下去,等咱们走出巴蜀的山川之时,只怕汉中也早就丢了,小弟我连立足之地也没了啊!”

    “呵呵……德舆兄弟不必着急,若汉中真的丢失了,你就跟着我去雍州好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刘裕的汉中在前面挡着,赵匡胤的天水至少还能保住一段时间,因此比起刘裕来赵匡胤则淡定了许多。。8

一千七十四 刘裕的秘密计划() 
见赵匡胤说的轻描淡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刘裕心中顿生厌恶。☆→☆→,

    “都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朱元璋全军覆灭之后,雍州现在已经被赵兄视为囊中之物了吧?小弟跟着赵兄去雍州仰人鼻息不打紧,但若是让赵兄如芒在背寝食难安怕就不好了!”刘裕抚摸着下颌的胡须,夹枪带棒的回了一句。

    听到刘裕语气不善,赵匡胤面色微变:“德舆兄弟这话是什么意思?并非哥哥我幸灾乐祸,谁能想到阴平的路途这么难走?按照现在的速度,等我们走出巴蜀的崇山峻岭之时,只怕刘辩早就兵临汉中城下了。若汉中丢失,兄弟你无处可去,不跟着我去雍州,难不成要降汉么?”

    刘裕大步走到帅帐门口,迎着凛冽的寒风朝南面一指:“调头向南,杀刘辩一个回马枪!”

    “杀个回马枪?”赵匡胤与赵普闻言俱都露出惊讶之色,压根就没想到刘裕竟然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万一成都有重兵驻守,岂不是白跑一趟,影响军心不说还贻误了战机。若汉军拿下了汉中,便可以横扫雍凉,那时我等连最后的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刘裕双臂抱在胸前,任凭寒风吹拂的胡须飞扬,肃声道:“我现在已经无路可走,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万一刘辩真的倾巢而出,北上争夺汉中,我们便可以趁虚而入,拿下成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赵普拱手苦劝:“德舆将军,你的心情普感同身受,毕竟你在汉中经营多年,这是你的立足之本。但刘辩用兵了得,麾下文武云集,又岂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况且成都北面有绵竹这道雄关,刘辩不需要留下太多兵马,两万足矣!”

    “则平说的极是,刘辩只需要留下两万人马驻守绵竹,就至少能够挡住我十万人马一个月。”赵匡胤面露不悦之色,对刘裕突然变卦表示不满。

    刘裕却一脸斩钉截铁的样子:“两位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刘裕也不是鲁莽之辈。就在与汉军对峙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命麾下将士在绵竹关北面的秘密之处挖掘了几条进入绵竹城内的秘密地道,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正可以派上用场,趁着刘辩大军北上之际,偷袭绵竹,直叩成都!”

    “什么?刘德舆你在绵竹秘密挖了地道?”

    刘裕话音刚落,不只是赵匡胤大吃一惊,在座的赵普、常遇春、周亚夫等人也俱都瞠目结舌。没想到刘裕的心思竟然如此缜密,行动竟然如此隐蔽,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挖掘了几条秘密地道,而所有人却都浑然未觉。

    刘裕目光中掠过一丝得意之色:“不错,驻守绵竹和汉军对峙的这段日子,我命麾下将士秘密挖掘了几条地道,在出口之处做了隐藏,若不留心寻找很难发现。如果绵竹关内只有两万左右的兵力驻防,我军完全可以悄悄入城,一举夺回绵竹。”

    “唉呀……刘德舆将军这未雨绸缪的能力当真让末将佩服的五体投地!”周亚夫向刘裕抱拳致敬,心悦诚服,“倘若绵竹关果真有两万人马驻守的话,那么成都的兵力定然不会很多。想来刘辩一定会趁着我军在阴平受阻之际重兵北上攻打剑阁,争取在我军走出巴蜀之前拿下汉中,若是能够拿下绵竹,则攻破成都大有希望!”

    刘裕用坚定的眼神注视着赵匡胤:“赵兄,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刘裕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率领本部人马杀一个回马枪。若能成功,则可以逆转局势,若失败,则天意如此!不知赵兄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听了刘裕的话,赵匡胤陷入了犹豫之中,双目微闭,暗自沉吟,一时间难以做出决断。

    汉中目前虽然有朱棣死守,但估计刘辩的大军很快就可以突破剑阁,兵临汉中城下,与关羽军团会师。到时候汉中丢失只是迟早的事情,而更糟糕的局面就是朱棣有很大的的可能主动放弃汉中,退守长安西部的屏障陈仓关,拱卫西京长安。事急从权,比起荒凉贫瘠,人烟稀少的雍凉,苟延残喘的西汉政权一定会死守长安和洛阳,做出最后的挣扎。

    陈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破关难度不在绵竹、剑阁之下,到时候刘辩很可能选择挥师北上,先平定雍凉,然后再由广袤平坦的安定境内朝长安进军。

    届时雍凉无险可守,将近二十万汉军蜂拥入境,赵匡胤掌握的天水、陇西、广魏等城池也算不上高大,甚至比起汉中城都逊色不少,赵匡胤能够支撑多久,实在难言乐观。

    “德舆兄弟,你看这样如何?咱们兵分两路,你率领本部三万人马,兄长我再另外拨给你两万队伍,命常茂带队随你调头向南,杀成都一个回马枪如何?”

    赵匡胤思索片刻,提出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这样自己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刘裕计划成功,自己也能从其中分一杯羹,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刘裕的计划失败,自己的核心框架还在,退到雍州能守则守,守不住就向西流窜进入凉州境内,甚至到草原上和汉军进行游击战。

    唯恐刘裕不接受自己的提议,赵匡胤笑容可掬的牵了刘裕的手解释道:“兄弟,你这一招瞒天过海实在让哥哥钦佩不已,但就怕刘辩在成都驻有重兵,或者绵竹的地道已经暴露。而哥哥我率军继续北上,尽早走出巴蜀的崇山峻岭,能在汉中丢失之前抵达战场最好不过;若汉中不保,哥哥就死守天水、陇右,等着兄弟你回来,这样咱们也有个退路不是?”

    刘裕自然一眼就能够猜出赵匡胤的心思,但赵匡胤肯拨给自己两万人马已经是个极好的结果,有了这两万人马与常茂的帮助,自己偷袭绵竹拿下成都的把握就会大幅增加。

    而且赵匡胤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倘若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好歹还有个退路。虽然丢失了老巢汉中将会让自己成为无根之萍,惶惶如丧家之犬,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自己手中还有兵马,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兄长说的有理,事不宜迟,咱们明日便兵分两路。兄长继续率军北上,我提兵五万向南,偷袭绵竹关。若是运气够好,说不定能够拿下成都,到时候截断刘辩的退路,南北夹攻,说不定能够绝境求生!”刘裕伸出粗壮有力的大手和赵匡胤使劲握了握,沉声说道。

    这几年的合作下来,两个能文能武的开国皇帝算得上惺惺相惜,虽然有时候偶尔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总能够很快的化解,找到一致的目标。所以在其他诸侯相继被汉军翦灭的情况下,这两个毫不起眼的底层人物却慢慢的崛起,并顽强的屹立在争霸的舞台。

    就在这时,刘裕提前派出的斥候从梓潼方向快马加鞭,花了七八天的功夫返回,进帐之后拱手禀报:“启禀主公,小人等在梓潼观察多日,除了徐晃的队伍之外,还有一支队伍尾随其后,打着孙、赵、吴等旗号。看那旗帜飘荡,烟尘逶迤,估摸着至少在六七万人马左右!”

    刘裕击掌大笑:“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刘辩真的倾巢北上了。徐晃的前军有三四万人,后面的孙吴又率领了六七万,这样推算下来守卫绵竹和成都的汉军估计不超过三万。若是绵竹关内有两万守军,那成都城中的守军想来不会超过一万!”

    赵普一脸警惕的询问斥候:“可曾看见黄罗伞盖或者刘辩的辇驾?”

    “回大人的话,小人等观察多日,倒是不曾发现皇帝的行踪。”斥候朝赵普抱拳施礼,据实禀报。

    赵普蹙眉沉吟:“奇怪,既然汉军倾巢北上,为何刘辩没有随行呢?”

    刘裕果断的道:“或许是刘辩畏惧天气寒冷,也可能是看到我大军撤退之后放松了警惕,所以既没有御驾亲征也没有留下重兵驻守。总之不管如何,这次我都要率兵杀个回马枪,是成是败在此一举,绝不能瞻前顾后,坐失良机!”

    赵匡胤叹息道:“只可惜绵竹关被汉军守住,不放闲杂人等过境,我们派往成都的探子到现在还没送回消息,不知成都城中的虚实。所以德舆兄弟你这一路上都要小心谨慎,切莫贪功冒进!”

    刘裕拱手致谢:“多谢兄长提醒,这一路上小弟会见机行事,你与常将军直管等待我的捷报便是!”

    次日清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