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31部分

大明官商-第31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去当天回,晚间冯虞请几位弟兄聚福楼好吃一顿,次日趁热大钱,寻了叶如荫,只说要建所别院,圈下寿山村周边大片山林,以及坑头、月洋两山山腰以上无主山林。再过两日,又领人抬了银子交割了寿山村、坑头山、月洋山谈好的地面,圈下周界,大功告成。

    望着眼前自己名下的大片葱郁,冯虞深深吸了口气,尽吐胸中块垒。穿越之后,东奔西跑,忙活了整整一年,今日总算是跻身大地主大商贾的行列了,不亦快哉!只是这几处矿藏当如何开采,出产又当如何营销,回头还需理个头绪出来。最紧要的便是一条:保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给人知晓此处竟是如此宝地,只怕要不了十天半个月,便有飞来横祸,不可不慎。

    回程上想了半天,看情形还真得修个庄园了。里头有什么动静,外人也不好得知。至于两处山上的产石,若是没有万全之计,先不可大动,以免引来有心人。

    晚间回到家中,冯虞将这层意思与家人一说,大家纷纷点头称善,宁愿少赚些银钱,也要求个安宁。冯虞又嘱咐忠叔,打听市上可有好雕工,务必寻那等实诚可靠的。

    拿定主意,冯虞次日登门拜访梁裕,由匠营拨些一流手艺的老匠师过来听用。

    古时盖房子,讲究更甚于后世,需先寻风水先生划定大纲,再由工匠之中专司规划设计的(也就是后世所谓建筑设计师,只是此时依然被视为工匠)来做工图,再由各类专工按图施工。看风水、画草图,这两步工序冯虞让忠叔照应着,至于他自己,又得出远门了。冯锦记开分店这档子事,再也拖不得了。至于工图,只得等回来后再审,反正不是三两日便成的。

    这一趟下去颇花费了些时日。开店说来简单,又有大食堂可资借鉴,可是真做起来还是千头万绪。兴化、泉州两府都要盘店面、购置所需用品、调集人手、岗前培训,来回穿梭了四五趟,转眼便是半个月工夫。还就是有孙展、杨文理两个准掌柜坐镇,不必事事亲为。否则,别个不说,单单两地来回便足以跑断腿了。眼瞅着店面整饬还有些时日,冯虞抽空回了趟福州,一来工坊那头还有大堆扩产之事亟待料理,二来还得审那庄园工图,算日子,也该交稿了。

    看着眼前大堆图纸,冯虞皱起眉头。倒不是看不懂,前生别墅装修都是他一人操办,别个不好说,看懂设计图、施工图那是小菜一碟了。虽说今时工图图制、标记大异于后世,稍动些脑子也不难明白。只是这设计思路有些问题,只如一般庭院,布局上实无出彩之处。只是冯虞挑毛病在行,真要说出个一二三来,也只有张口结舌的份了。

    冯虞与匠师大眼瞪小眼,半晌磨不出个准主意。得了,明日再议。

    待那人走了,冯虞往躺椅上一靠,一阵苦笑,莫不是自己太过挑剔,怎么说人家也就在这福建一隅厮混,就算是合省头把交椅,也是所见有限,能做成这样算是尽心的了。自己前生四下游玩,虽有些眼界,只是皆不宜套用。故宫见过逛过,照猫画虎倒容易,可那是犯禁逾制,掉脑袋还是轻的。修个卢浮宫?田园山水间整出这么个东西,过于怪异了些。苏州园林倒是天下知名,只是,说来惭愧,东奔西跑走过不少地方,偏就没机会苏州一游,如今只能干瞪眼了。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脑子却已成了一团浆糊,冯虞干脆不再琢磨这事。这时却听房门“吱呀”一响,采妍闪身进来。“依虞哥哥,那工图可曾议定了?我们庄院修得怎生模样?”

    “喏,桌上搁的便是,你自看吧。”

    采妍闻言,抢步到了桌前,顿时“哇——”、“呀——”之声不绝于耳。冯虞一旁好笑,这丫头是没见过世面,看了这图,便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哪儿哪儿新鲜诶!冯虞猛一激灵,方才想什么来着?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了!

第58章 名唤大观园() 
第二天一早,冯虞便差人去唤那匠师。这半年,冯虞家中又添了两个家仆两个丫鬟,有银子了,这该花费的也不必再省。冯母虽有些舍不得,想想也是儿子一片孝心,也不好驳了。

    待匠师过来,冯虞眉飞色舞将想法说了一通。什么想法?修个大观园!

    说起这红楼梦,冯虞看了不只一遍,按说这大观园本是家言,说不清道不明的。后世有人考据说大观园便是北京恭王府,可惜冯虞前生也不曾去过。幸好还有部电视剧。冯虞前生中学时年年暑假都看一回的,也算是见过实景,这就好办多了。

    那寿山村一带有山有水,虽然空地小些,无法原样照搬,从中挑挑拣拣,循着那一脉山水,挑些个藕香榭、紫菱洲、稻香村、沁芳亭桥等依山傍水景致修筑。只可惜寿溪水浅,平日难蓄起大湖,如滴翠亭等一干入水小筑无处能容,只得作罢。至于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建筑,只在平地,更是简单,屋舍行至,任凭匠人规划,只需依书中所记,各种芭蕉、修竹、藤草、***等花木就好。

    听了冯虞一番描述,匠师拍手叫绝。只是如此一来,须得修山引水,工程量大增了许多,所需银钱着实不菲。那匠师心中估算一番,说道:“大人,如此布局好是好,只是依我初算,就算是山上石木就地取材,只怕少说也得花销三万两银子。还有一事,寿山村原址上那些水田,原本略一平整便是大片空场,为何不将这些建筑修在此处,却要往下游处另辟蹊径,如此不是平白耗去许多工本?”

    冯虞淡淡一笑:“我这规划,另有一番妙处,你只管如此做就是,那一片田地务必留着,方有田园野趣。”心里却道,那田黄石正是出产于寿山溪两旁水田底层,若是上头统统盖了房,我还买这些田地何用?

    看冯虞一副钱多了烧的模样,那匠师也不好再说什么,按着这位大人的意思回去返工吧。

    这事情就算是定下了,冯虞自觉着神清气爽,为自己这创意沾沾自喜。研习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哪个没有红楼情节?今日也算是一偿夙愿了。对了,今后庄院建成,一样起名“大观园”,想到此节,冯虞竟是忍不住嘎嘎笑了起来,那响动,着实有些不堪入耳。

    果然,采妍片刻后从房中探出脑袋,狠狠瞥了一眼,“大白天亮,怎么笑得如此渗人。”

    冯虞自知失态,“嘿嘿”一笑,实在不知如何分说,交待一声“我去大食堂看看”,落荒而逃

    匠师这规划图也不是三两日便能拿出,冯虞一想,与其干耗着,不如趁这当儿跑一趟兴化、泉州,看看筹备情形如何。要是诸事顺当,干脆再往漳州,将几家分店一并做起来。反正这些事今日不做明日也得做,早做早了。

    锦衣卫这些个检校还是能办事的,兴化、泉州两府走下来,冯虞发觉两地分店筹办事宜井井有条,看样子是不用多操心,只等年前过来传些新菜色,便可开业了。盘亘两日,冯虞便与曹荣奔漳州而去。

    还是按着老套路与杨家兄妹接上头,杨风上来就是一个熊抱。“兄弟,开店所需早已妥了,怎的到了这时节才过来?为兄可是惦念许久了。”

    “嘿嘿,杨兄可是越发精神了。年中去了趟京师,回头又有些俗务。还不算太晚,总算是年前赶下来了。伯父可好,噢,阿雨、阿云,你们也好?”冯虞嘴上面面俱到,不过那眼神却是看着杨云多些。

    见着冯虞,杨雨、杨云也是乐不可支,上来你一巴掌我一拳,“砰砰”直响,看得边上曹荣直了眼。幸好这一年冯虞没撂下功夫,加上吃得好长得越发壮实,要不还真就给砸趴下了。饶是如此,也忍不住直咧嘴,忍不住叫唤:“轻些个,杀猪也就是这等气力了。你们两个这是问好啊还是过瘾呐。”

    一阵说笑之后,大家进了客房。冯虞指着曹荣对杨风说道:“这位是曹荣,日后便是漳州分店掌柜,杨兄可要多多照应。”

    “这个好说,我看这位兄弟也是性情中人,日后若有难处只管开腔,我杨家在漳州地面上还说得上几句话。”说着他又转向冯虞,“依虞,今晚我爹做东宴请你与同来几位,漳州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等人都来捧场,怎样,这面子够大吧。还有一项好事,城里几个衙门都应承下来,今后各衙门公人午餐都包于你冯锦记,如何?”

    冯虞一听大喜,“伯父如此安排,小弟还有何话讲,只是太过劳烦了。”

    “兄弟怎说出如此话来,一家人何必客套。”

    此时天色不早,众人随即起身赴宴。晚宴设在城南九龙江畔望海楼,也是杨家产业。进了单间,杨万荣已在屋中等候。屋内摆开三张十二人桌,除开知府、同知二人,别个大小官员已做了两桌挂零。看见冯虞进来,杨万荣起身相迎。“哈哈哈,贤侄,快来这边坐。”说着伸手一指右手席,“为何多日不到漳州走动,待会子可要罚酒。”

    冯虞赶忙深施一礼,“世伯在上,受小侄一拜。这些时日着实是忙得昏头转向,如若不然,早来向世伯问安了。”

    见杨万荣亲身相迎,屋中一众官员纷纷起身,心中琢磨这小年轻是何方神圣,竟让万帆杨亲迎。还世伯世侄的互称,似乎很是亲密的模样,怎的之前从未见过?

    看众人一脸疑惑,杨万荣笑着说道:“来来来,老夫给众位引荐一番”

    话说了半截,就听外边有人说道:“哈哈,杨兄,我来迟一步,恕罪,恕罪。”说着,门外进来二人,都是一身华服便装,不过看那腔调做派,冯虞猜想,这俩必是那漳州知府、同知无疑。

    果然,杨万荣老远的便抱拳拱手,“两位父母官驾到,有失远迎,却是我老杨乞请恕罪才是。”说着将两人请到左手位就坐。

    安顿好了,杨万荣接茬给众人引荐。“众位,今日老夫在此设宴,专为引荐一位小友。”说着他一指立在身边的冯虞。“这位,便是福州府巨贾,大食堂掌柜、磨漆工坊主事冯虞。想必诸位近日都有耳闻了吧?”

    此言一出,下头顿时窃语声四起,连那知府、同知二人也是一脸讶异看向冯虞。

第59章 一桩大买卖() 
前日京师皇上大婚、拍卖会等事哄传天下,尤其是福建官场,不知道这桩事的可着实不多。听说拍卖会事迹,却不知冯虞之名的,也是少得可怜。一听眼前便是当前风liu人物,如此好奇也就不足为奇了。原本众人只打算过来吃白食,反正万帆杨设下的酒宴,没有不好的。至于其他么,爱给谁接风给谁接风,到时候顶多给个面子过去碰一杯便是,没成想今日还算是来着了。

    这动静一出来,却让冯虞有些不好意思了,赶忙一个罗圈揖,“诸位,冯虞在此有礼了。”说着特向那知府、同知二人点头致意。众人赶忙还礼,口中纷纷说着“幸会”之类的言语。有些消息灵通的还听说了正德赏穿飞鱼服一事,更是满脸堆笑异常恭谨。百户虽说也就是个六品,可是,满福建有资格穿飞鱼服的能有几个?这就叫待遇,不服不行。

    杨万荣回头又向冯虞说道:“这位是漳州知府牛进贤,牛大人。这位是漳州同知严旭严大人。”以下又说了通判、推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等一干官员名姓,冯虞一时也记不得这许多,只是一一见礼,面上工夫总要做足。

    之后便是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对这筵席上的保留曲目,冯虞虽说心中不喜,却也来者不拒,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官场厮混何曾不是如此。

    那漳州知府与同知二人,原本进屋时还有些倨傲,此刻却放下身段,与冯虞相谈甚欢。听说冯虞要在漳州府城开分店,那知府大人借了酒劲将胸脯拍得山响。“漳州地面,牛某还能做得了主,店中但凡有事,只管找我!”说着,起身喝令满屋下属:“日后,冯大人之事,便是本官之事,众位需得尽心办理。”

    长官发话,哪个不从,一时间众人纷纷高声应承。冯虞见状,忙端起酒盅,“多谢牛大人关照,冯虞这里三杯为敬。”

    酒筵尽欢而散。杨万荣嘱咐冯虞务必到月港杨家小住几天,杨家兄妹也在一旁帮腔拉人。冯虞一想,漳州已是关节畅通,想来不会再有什么棘手情事,便嘱咐曹荣一手操办,有什么麻烦事便交托福安客栈掌柜帮忙,自己第二日一早便去了月港。

    九十月间,北风劲吹,正是海商下南洋贸易的大好时间。此时的月港,比起冯虞上回来时便冷清了许多。水师巡船这会儿却入港缉私,横竖不过转悠几圈,要些个海产,便鸣金收兵交差了事。直看得冯虞暗自摇头,官军如此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