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皇宫这档事 太微天 >

第1部分

皇宫这档事 太微天-第1部分

小说: 皇宫这档事 太微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男,汉族,年龄27,已婚,家庭成员……比较多。

“其实一点也不多……”
皇帝对着近侍孟贤安抱怨道
“朕的这些妃嫔们,不说长的,短的也跟了朕五、六年了,你说为什么时间久了这人就变得缺少乐趣了呢?时间跟女人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这真是件奇妙的事情啊”
孟公公从皇帝还是太子时就跟着他,早已习惯皇帝这自问自答的习惯,所以并没有接话,而是开口问皇帝他每天都要问一遍的话
“那么今晚……”
“下去吧”
皇帝挥了挥手,一个人在长乾殿里凑合了一晚。

“这是我的!”
“姐姐你不是已经拿了红色的了吗!”
“宁妃啊,这个绿色的还是给我吧”
“……诸位妹妹是不是太闲了……”
听到皇后开金口,刚才还在争彩线的后妃们立刻安静了下来,闷头继续着绣手里的东西。
“好了好了,不用装了,其实本宫也很闲”
皇后扔了手里的针线活,叹了口气,这场由她发起的“女红竞赛”还是让她觉得很无趣。听到老大一发话,底下的女人们早就按耐不住的齐齐扔了手里的活,或捶肩或搓手的。
“哎呀,我就说,又不是个心灵手巧的料……”
“古人云‘君子远庖厨’,妃子远针线”
“这种东西也未必能激发女人的魅力……”
“恭妃!”
皇后听不下去了……这群女人,可能是混久了,私低下全都是些肆无忌惮的家伙。
“恭妃啊,皇上有多久没去你那了?”
恭妃掰着手指数了数,待用完十个手指头以后,她又从第一个手指头开始算起
“哎呀!就别显摆你的算术水平了,大概多久啊!”
皇后等的不耐烦了
“完全数不过来”
“唉……”
皇后又是一阵叹气,就她从敬事房那得到的消息来说,在座各位的情况,跟恭妃比那是只坏不好。
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皇上怕是遇上七年之痒了吧”
博览群书的康妃聪明的提醒道
淑妃和裕妃不悦而同的白了她一眼,齐声说道
“妹妹我可还没到七年呢!”
“我们人老珠黄也是自然的啊……”
皇后感叹道
淑妃和裕妃又不悦而同的白了她一眼,心里齐想到
“那是你!”

“皇上最近是怎么啦?下朝后也总是一个人不知在哪溜达,既不去后妃那里,也不来哀家这里”
太后这天亲自跑来长乾殿见皇帝,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年人更爱没事找事,皇帝深知这一点,而且也清楚太后的话多跟年龄并没有关系,完全是本性使然,所以也不敢“惊扰”她。
“这是哪里的话,皇儿今个早上不是还向母后请过安吗”
“果然不是亲的就是有隔阂啊!每天一次的请安就跟办公事似的,皇上就只是在敷衍我这个老婆子”
太后变成了哭腔,皇帝无语。以他的亲身经历来说,太后只要以“果然不是亲的就是有隔阂啊”这句开头,他就没有过不答应的事。
“母后有什么事吗?”
皇帝认命的问道

“陛下想要扩充后宫?”
“……这是太后的意思”
得了吧!难道你自己没有这个意思?
恭妃假惺惺的笑着。太后才不在乎后宫里多个或少个女人呢,她只是喜欢来事,也不知道是谁冒充好人的给太后提的醒。
说到这宫里爱冒充好人的,皇后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恭妃之所以说她是冒充,就是知道这女人每次都藏着自己的恶趣味。

皇帝要选妃,全国总动员。
有人欢喜有人愁,总之只要家里有未嫁姑娘的就没个安生。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以皇帝马首是瞻的国家的群众力量更是伟大的,不出半月,就凑足了十三至十六岁的良家女子五千名。
第一天,海选。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列,由公公们逐个细察淘汰略高、稍矮、偏肥偏瘦者,首轮便淘汰两千人。
第二天,细选。眼、口、耳、鼻、头发、皮肤、肩膀、颈、腰、背部位,一项不合格,便除名,又筛去两千。
第三天,精选。每人各走三十步,察看其步态、风度,手腕略短,脚稍大者,举止偏轻躁者淘汰去,再减少八百。
这剩下的两百人,便是地区赛区的翘楚,进内宫参加甄选。

宫外热闹,宫里也热闹。
各宫后妃齐聚一堂,讨论什么样的女人招人疼,什么样的女人惹人厌。
“姐姐想找个什么样子的妹妹加入我们啊?”
裕妃好奇的问道
皇后略想了想,笑着说
“最好是有恭妃的妩媚,康妃的聪慧,宁妃的静谧,裕妃和淑妃的活泼”
“外加皇后的贤德”
恭妃补充了一句
“天啊!皇后娘娘放心让这样子的女子进宫吗?”
淑妃激动的喊道
她跟裕妃是同期,见识也差不多长短,反正她是不放心让这样子的女人进宫的,何况她也不觉得能找到这种女人。

最后甄选那天。太后、皇后与后宫诸妃全部到场。环坤宫前的广场上一时间姹紫嫣红,花红柳绿。
太后站了起来,清清嗓子,轻喊了几声“喂喂”试试现场效果,然后开始开幕演讲。
太后居后位二十六年,太后位八年。官话讲的是驾轻就熟,而且她本人也深爱此道。直从早上讲到日上三竿,从光耀门楣讲到利国利民。等她的“谆谆教诲”讲演完,底下众美人已是锐气减半。
接着轮到皇后讲话,皇后只是极有气质的一笑,说道
“各位姑娘,期待你们的加入”
皇后虽然只有一句,太后却不觉得她没水准,赏了她两个字——“精辟”!广场上的人更是如获大赦,无不对皇后感恩戴德。

这两百人的的筛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先是自报姓名、籍贯、年龄,考察其音色、神态,口齿不清、嗓音粗浊、反应迟钝者淘汰;而后才艺表演,现场问答,情景表演……直把太后忙的手舞足蹈,诸妃看的眼花缭乱。
最后敲定的十人,进入密室做最后的检查。
探其乳,查看质地如何;嗅其腋,查看可有异味;扪其肌理,查看可有病史。
最后选出一人获赐妃位,其余九人充为女官。
那名超级女生三呼“万岁”,安安份份的跟着宫人退了下去,诸妃的话匣子却是关不上了。
淑妃和裕妃最为兴奋,从今起,她俩终于有了后辈,成为“前辈”了。
“那女子就是符合皇后娘娘条件的人?”
恭妃没看出什么门道,不得不当着皇后的面求证
“内在倒是一时难以察觉,只是那张脸确实集各位姐妹的亮丽与一体,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康妃在仔细观察后下结论道
皇后只是笑而不答。

当晚,该女蒙圣宠,封为惠妃。

“陛下,那位新妹妹可还让您满意啊?”
同皇帝向太后问完早安后,皇后开口问道
“……还好……”
皇帝咕咕碌碌的回了一句,并不太像心花怒放的样子。
他确实有有口难言的苦衷。
那晚睡在御床上的美人,乍一看让他颇为惊艳,再一看又觉得非常眼熟。那眉眼像恭妃,那嘴角像宁妃,那耳鼻像康妃,那举手投足像淑妃和裕妃,整个人合起来的神情……有点像皇后。
这不就是那些他烂熟于心的女人的浓缩合成版嘛!结果,亲切感猛增,新鲜度却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皇帝不由小小的叹了口气,由“时间与女人的因果关系”思考到“新鲜度与熟悉度的辩证关系”。
皇后依然云淡风轻的一笑而过。
童言无忌
八月里,知了吼的正欢,梨霜宫里也是人声鼎沸,喜气洋洋,因为住在该宫的宁妃娘娘刚生下了位小公主。
宁妃性格婉约,为人平易,所以不缺人缘,自从生下女儿后前来道贺之人不断,皇帝更是隔三差五来看她,让她一张娃娃脸笑得跟朵花似的。
这天午后,宁妃躺在廊下的竹椅上,正逗着被乳娘喂完奶的女儿,那边宫女来报,皇后领着靖海王来了。

“天大热的来打扰妹妹真是过意不去,只是羡儿这孩子吵着要来看小妹妹”
皇后一进门就给宁妃陪着不是,宁妃赶忙起身回礼。于是乎,这边一对母子迎上那边一对母女,大的看大的,小的看小的。
靖海王,皇帝长子,年方六岁,单名一个“羡”字。不过小羡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此时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至于到底有什么烦恼的地方?没人能够看明白,小鬼似乎任何时候都在烦恼着,因为他想的太多。

“小妹妹怎么不像女孩啊?二姐说,女孩子都有胸”
小羡并不知道什么叫“胸”,但是他研究了半天眼前的婴儿,也没发现小女婴身上有什么自己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儿子一句话差点把皇后呛死,她觉得自己一世英明,只有这个儿子让她汗颜,无奈的回了宁妃一个羞愧的笑容。
倒是宁妃,平心静气的对着小男孩解释说
“小公主还没有长大,长大后,大殿下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了”
小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问道
“小妹妹会像淳弟一样忽然没了吗?”
此话一出,两个大人心里都是一沉,宁妃更是眼圈红红,里面泛起水气。
淳是她的头子,可惜没有养活,那一年里她几乎整天精神恍惚。
皇后了解儿子口无遮拦的毛病,当即轻喝一声
“羡儿不要胡说八道!”
小羡咋巴咋巴嘴,估摸到自己可能问了个不讨好的问题,于是他低头想了想,马上又问道
“那小妹妹是怎么来的呢?”
宁妃刚才还只是眼圈带红,现在却变得满脸通红,皇后看不下去了,马上命令宫人把这个管不住嘴的搅屎棍带走,省得他又语不惊人死不休。

“大殿下往哪里走呀,回宫的路在这边!”
“我要去康母妃那里,你要想跟着就跟着好了”
小羡出了梨霜宫,就直接朝康妃所住的桂昌宫跑去,他心里憋着问题,不问出个所以然来就不爽——小妹妹到底是怎么来的?

宫里人人都知道,靖海王外号“十万个为什么”。
偏偏这种年纪的孩子,问出的问题又不带半点学术水准,往往叫人不知从何说起。虽然不知道怎么说,但也不敢乱说,毕竟谁也背不起“教唆皇子”的罪名,于是大家便是能答就答,不能答就推,这一推二推,最后就多半要推到皇宫最高负责人——小羡他爸那里。
皇帝起初看到儿子喜欢问问题,很激动,因为他本人也是个把思索具有哲学高度的问题当业余爱好的人士,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跟连字都没认全的儿子分享他的智慧结晶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也就慢慢变得兴趣索然,最后发明了两套万无一失的预备方案,来对付儿子的突击问答。
如果小羡问皇帝“为什么男孩子要站着尿尿?”这类问题的话,皇帝就回答他“这是老祖宗规定的”;如果小羡问皇帝“皇祖母怎么有那么多话?”这类问题的话,皇帝就回答他“事关国本,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久而久之,这两句话则被宫内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之必杀答案”。

“康母妃!小妹妹是怎么来的?”
小羡一见到康妃,劈头盖脸的就问将起来。此时康妃正品着一杯香茶,拿着一本古书,还没明白过来大皇子在问什么。
“什么小妹妹?”
“就是宁母妃那里的小妹妹,我刚一问是怎么得来的,就被母后赶出来了……”
小羡无限委屈的回答道
康妃酝酿了半天,才又能无比冷静的看着大皇子。宫里人人皆称康妃满腹经纶,见高识远,小羡对康妃也十分信赖,除了她是有名的才女外,还因为她是为数不多有耐心替自己解答疑惑的人——恐怕现在已是绝无仅有的了。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康妃出口成章的说道
“……??”
“行气,吞则搐,搐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其本在上,坠其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康妃最后以一句美丽的古诗作为她传道授业解惑的结语。

小羡最终什么也没明白,康母妃好是好,唯一让小羡不太满意的就是她说出了的话总是很怪,就像是……就像是太傅讲故事里面提到的“天书”。
面对小羡满脸不知所云的表情,康妃丢下了一句自打小鬼入桂昌宫后唯一能听懂的话
“去问你恭母妃吧,她的实际经验很丰富”
恭母妃的实际经验很丰富吗?小羡歪着脑袋想了想
对了!恭母妃有两个公主呢!比任何一位母妃的公主都多,看来这就是实际经验啊!
这么想着,小羡就兴奋的一路小跑,奔向恭妃的赤枫宫。

“小妹妹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的”
恭妃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小羡一阵心喜,恭母妃居然这么爽快的带他直奔主题而去。既然是这么简单的事,康母妃干吗要念一堆听不懂的东西给他听呢?他回忆了下康妃的“天书”,又想了想恭妃的解释,忽然发现这里面隐藏着更为深奥的东西。
“小妹妹又是怎么进到母亲身体里的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