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邬蓝 >

第37部分

重生之邬蓝-第37部分

小说: 重生之邬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锋说:“送给你们吃的,不要钱。”
    郑瑞雪赶紧掏出钱来:“怎么能不要钱呢,这种天这么热外头跑,多累啊。多少钱?”
    石锋嘿嘿笑着说:“这个我卖一毛钱。”
    “来,给你钱。”郑瑞雪将钱放到石锋手里。
    邬蓝舔着奶油冰棒,凉丝丝、甜滋滋的,满口都是奶油香,真是实惠。石锋收好钱,自己从冰棒箱子里摸出一个水壶来,咕咚咕咚灌了两口水,摸了一把沾水的下巴,问他们:“干妈,你们在逛街吗?”
    窦美林说:“没有,干妈和郑阿姨在这边有点事。你先回去吃饭吧,让你妈妈别等我们。”
    石锋哦了一声:“没事,我卖完这点冰棒再回去。那我先走了啊。”
    窦美林说:“你骑车路上小心点,看好车子。”
    “嗯,知道了。”
    石锋骑着车消失在耀眼的阳光里,郑瑞雪看着他的背影,感叹说:“这孩子真有恒心啊,不怕苦。看着怪可怜的,要是我家的孩子出去,我就舍不得。”
    邬蓝说:“石锋爸爸说,男孩子从小就要会吃苦,不然以后就不知道努力奋斗。”
    “他爸是这么说的吗?”郑瑞雪笑起来。
    邬蓝想起来杜礼柏:“阿姨,杜礼柏不在家吗?”
    “去省城他姑姑家了。”
    难怪在他家没看见他。
    邬蓝看大人们都吃完了冰棒,伸出手:“都给我吧,我去扔了。”
    郑瑞雪笑眯眯的:“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邬蓝去扔了冰棒棍和冰棒纸,回来听见母亲跟郑瑞雪说:“这个事急不来,慢慢来吧,说不定哪天就碰到了。”
    郑瑞雪叹了口气:“没想到开店也这么不容易啊。”一头热情被现实的冷水泼了个正着,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是啊,当初我在那边摆了几个月的摊子,才看见那家店子说要转让。这个,都是要看运气的,所以急不来。”窦美林说。
    邬蓝从这条街的两边看过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卖水卖零食的小店,要是能在这路上开一个便利店,卖水、卖吃的,大家走得饿了渴了,就能随时买得到吃的喝的。保准生意红火。
    郑瑞雪说:“那今天就算了吧,我先送你们回去,以后我有空,就骑个车到处去看看,哪里有出租转让的店铺,咱们再去看。反正我有时间。”
    窦美林说:“我平时也注意一下,要是有了消息,就给你打电话。”
    于是郑瑞雪骑着车送她们回去,邬蓝突然想起来一个事:“阿姨,我们走建设南路回去吧。”
    郑瑞雪说:“可以,走这边也差不多远。”
    邬蓝有一回去上学,她等的那趟车老不来,就另外坐了一趟车,那车子从建设南路过的,看见那边正在改建,应该是在修建南城市场,南城市场后来成为本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与中心路的步行街一样,成为了本城最为繁华的两处商业区。
    车子开到建设南路,邬蓝一看,那片果然正在搞建设,她说:“妈妈,这儿在修什么房子?”
    窦美林也想了起来:“好像是说要搞一个批发市场。”
    邬蓝说:“阿姨,你觉得在这儿开店怎么样?”
    郑瑞雪说:“这边也可以,不过人流量应该没有中心路那边那么大。”
    “等市场修起来了,人就会很多吧。”邬蓝说。
    郑瑞雪没再说什么,窦美林说:“听说下半年就要开张了,这边的铺子应该还有不少没有租出去吧,要不咱们去问问?”
    郑瑞雪有些犹豫:“那是说还要等半年才行?”
    窦美林说:“嗯,也不算太着急,半年也没多久,先把地方定下来,然后去做准备,估计也要一段时间的。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郑瑞雪说:“那我回去问问忠华的意见。”
    邬蓝想着,去中心路那边等空铺子,那是完全没有底的事,除非天天去看,否则未必碰得上,会等到什么时候也未可知,所以完全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二天,郑瑞雪就带回来了好消息。杜家财大气粗,杜忠华早就在批发市场这块儿买了好几个铺子做投资的,其中就一个十字路口,面积大概有一百平方米的样子,用来开小超市是再合适不过了。
    郑瑞雪不满地嚷嚷:“这个杜忠华,他手头分明有铺子,还让我大太阳地里到处跑,晒得人都脱了皮。”
    窦美林含着笑说:“他可能是觉得中心路那边的地段比较好吧。”
    邬蓝觉得,杜忠华绝对是想让他老婆体验一下做生意的艰辛,才让她先去找铺子的,当然,在中心路那边开店,自然也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可以先开批发市场这边的,等中心路那边有合适的地方,再开也不是什么问题,还有连锁店这个词嘛。
    杜家有铺子,就免去了租房子的麻烦,但是这样一来,窦美林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房子是你家的,又不要交房租,这个怎么算呢?”
    郑瑞雪说:“谁说不交房租?杜忠华问我们要房租的,说不然的话我们就不会好好干。”
    邬蓝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起来,觉得这个杜忠华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这样最好,账目就清晰了。窦美林舒了口气:“那就太好了,我就不担心了。什么时候可以装修呢?”
    郑瑞雪说:“现在就可以啊,那个铺子已经完工交房了。我们随时可以去装修。”
    邬蓝说:“那我们就可以提前开店,不用等到市场开业了吧?”
    “当然可以,走,看铺子去。”郑瑞雪兴冲冲的一挥手,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第四十一章 火爆

邬蓝去看了那个店铺,位置在建设南路和人民路的交叉路口,是个十字路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开店的话,客流量也肯定少不了。
    既然有了铺子,那还等什么,赶紧装修开业啊。大人小孩们都没闲着,请装修工,出装修方案。装修方案基本上是邬蓝出的,她根据自己记忆中超市的样子,画了一些简图,给母亲提了不少意见,窦美林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自然就会接受下来,再和郑瑞雪一起去商量。
    装修的时候,杜忠华来了,他看了她们的装修方案,说:“谁想的点子啊?”
    “好不好嘛?”郑瑞雪对丈夫说。
    杜忠华也没有完全肯定地说:“还行吧。谁的主意?”
    郑瑞雪搂着邬蓝的肩,骄傲地抬着下巴对丈夫说:“我们有个小参谋。”
    杜忠华看着自己老婆:“该不会是窦老板的女儿吧?”
    郑瑞雪嘿嘿笑,杜忠华看着店里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对邬蓝说:“装玻璃墙是你想的?”
    邬蓝点点头:“嗯。我看到中心路那边有个店子就这么弄的,这样会亮堂一些,外面可以看见里面的摆设,也更有吸引力。”
    杜忠华抬了一下眉,不置可否,只是嗯了一声。郑瑞雪拍了一下丈夫的胳膊:“怎么样,点子不错吧?”
    杜忠华的眉眼上浮上了笑意,惜字如金:“可以。”
    郑瑞雪用手肘捣了一下丈夫:“说得那么勉强,你有什么好主意,就给我们出个吧。”
    邬蓝看着这对夫妇,他们俩的感情真好,杜礼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真幸福。
    店子慢慢装修起来了,订购的货架也到位了,杜忠华还为店里添置了一个冰柜,这样就能够卖冰水冰棒了,虽然已经是八月中下旬了,夏天已经过了大半,但天气依旧还那么热,还是很有必要的。
    各种执照都是杜忠华去帮忙跑下来的,他还帮忙联系了不少供货商,有不少还是省城调过来的货,尽量将店里的商品布置得齐整一些。邬蓝和郑瑞雪忙活了好几天,将那些商品都分类、标价、贴标签。
    窦美林要做豆皮,时间有限,忙完熟食店的事,才能跑到这边来。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邬蓝和郑瑞雪在这边店里忙,怎么装修、怎么摆设,邬蓝全代母职,像个小大人似的指点要求。郑瑞雪跟她相处了一些日子,完全都不拿她当个孩子看待了,她以前觉得自己儿子早熟懂事,比起邬蓝来,还是差了不少。
    8月22日这天,店里张灯结彩,门口摆着花篮,张挂着彩带和对联,还从杜家拿来了录音机和音响,放起了喜气洋洋的音乐。随着鞭炮的噼啪声,“购易乐自选商店”终于开张了。这个名字是杜忠华建议的,说是要凸显购物容易又快乐的特点。邬蓝觉得有点拗口,不过也没反对,毕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掏钱的老板说了算。
    店子的招牌是蓝白红三种色块搭配起来的,跟后来的便利店招牌差不多少,以简洁为主,这样更为引人注目。
    邬蓝预计开张的时候客人会非常多,为了防止有些人浑水摸鱼顺东西,她还特意让会做裁缝的张红制作了一批暗绿色的工作围裙,来店里帮忙的人每人穿上一件,这样就能跟购物的客人区分开来,到时候大家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站在那儿导购,应该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这天熟食店关了门,石秋生休了假,石锋也没去卖冰棒,他们一家子都过来了,杜礼柏也从省城回来了,被郑瑞雪拉过来帮忙,加上邬蓝母女,杜忠华从厂里还调了几个人过来帮忙,一共有十几个人。虽然才只有一百平方米的小店,安排这么多人绝对不是小题大做,毕竟会出现什么状况,谁也不知道,只怕还会不够用。
    商店的招牌早些日子就做出来了,还没开张,就有不少人知道这里将会开一个自选商店,对这个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早早就期待着了。所以早上八点零八分,玻璃门一开,就有不少等在门外的人涌了进去。
    邬蓝个子小,估计进去导购也不怎么显眼,便和郑瑞雪在收银台前收银,另一边的收银暂时还没开。买东西的人无比的热情,人人都兴致勃勃,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新鲜,拿起这个看看,又忍不住摸摸那一个,别提多兴奋了。邬蓝不断地听见母亲大声说:“大家别挤,慢一点,轻一点,请不要碰坏东西了,不要拆包装,也不要试吃,不要的东西请放回原地!”
    人们看新鲜的兴趣明显比买东西的兴趣更大。亏得杜忠华想到周到,店里确实有不少平时难买到的新鲜东西,看热闹的人也便有了意外的收获。店里开张的第一笔生意,是一个孩子买的奶油冰淇淋,这个冰淇淋跟平常吃的冰棒不一样,是用盒子装起来的,还有一个小木勺子,而且价格不菲,一盒冰淇淋就是五毛钱。孩子爱新鲜,家长拗不过,就给买了。
    家长还说:“这东西真不便宜啊。”
    邬蓝笑眯眯的:“我们这里的东西跟市场价都差不多的,您可以去比较,不会乱收费。”
    家长给完钱,看着邬蓝:“你那不是有袋子,给我一个啊。”
    邬蓝看着那孩子已经撕了包装在吃冰淇淋了,家长不知道还要个袋子做什么,不过她家的塑料袋确实印得很漂亮,跟市场上常见的不太一样。这年头人们也没什么环保概念,估计你让他环保节约,他还会觉得你小气,下次就不肯来了,环保这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好扯了一个给他:“您慢走,欢迎下来。这个给您,拿给门口我们的同事,就能证明您已经结过账了,谢谢。”
    这名客人走的时候,邬蓝撕了一张特别订制的不干胶贴纸给他,不干胶上是他们店子的名字,特意去订制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广告创意。因为没有收银机,打不出条码,只能用这个方法来区分是否买单,门口的石锋和石秋生会将不干胶上车了虚线的部分撕掉,证明已经买过单了。
    进店的人越来越多,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邬蓝开始忙碌起来。郑瑞雪看人多了,便说:“蓝蓝,阿姨来。你帮着拿袋子装东西。”
    但是郑瑞雪并不比邬蓝快,她的算盘打得很慢,邬蓝说:“阿姨,我来吧,我的珠算是全班第一。”
    郑瑞雪看了她一眼:“那你来。”
    邬蓝拿过算盘,噼里啪啦开始打算盘,果然又快又准,比郑瑞雪效率多了。郑瑞雪笑着说:“你还真行,就交给你吧。”于是变成她收钱装袋。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也在邬蓝的预料之中,窦美林赶紧将另一边的收银台开了,两边排队买单,还是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只好一边收银一边礼貌地安慰大家:“慢慢来,不着急,不要拥挤。”
    店里装着几个大吊扇,风呼呼地吹着,但也控制不住人多发热。更麻烦的是,有人等不及结账,放下东西先出去了,也有人趁机将小东西塞在自己的口袋里,趁机带了出去,石锋和他爸在门口守着,睁大了双眼盯着,但是四只眼睛也管不来百十双手,也是手忙脚乱的。
    第一天,尽管邬蓝已经尽可能地考虑到了各种意外性,但还是发生了无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