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邬蓝 >

第50部分

重生之邬蓝-第50部分

小说: 重生之邬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那就听媳妇的。”张军杰点头说,“存折交给你保管好了。”
    窦美林说:“你要放心,就给我。”
    “有什么不放心的,都是一家人了,你是家里的财政大臣,就该给你管着。你比我会赚钱多了。”张军杰对窦美林这方面的能力佩服得心服口服。
    窦美林也笑得很开心,有种总算是托付良人的感觉。

☆、第五十二章 转让

窦美林再婚之后,邬蓝的生活总算不再一成不变,多了很多事,但是心却慢慢放松下来了,仿佛有一块大石被卸去了似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也更加充实。一家人磨合得很不错,是非常难得的重组幸福家庭。
    当初托付给杜家一起购置的收银机也到了,收银机是要和电脑配合使用的,但是现在电脑价格十分昂贵,286、386的都需要大几千块钱一台,贵一点还需要上万块。窦美林没舍得买电脑,于是不能扫描,只能手动输入价格,邬蓝觉得这个方式有点不伦不类的,但在窦美林和其他人看来,已经是非常时髦的方法了。
    杜家的大商场终于要开张了,为了开这个商场,杜忠华还特意跑了一趟广州,特意去参观那边的商场,毕竟这个砸下去的就不是一点点钱。
    6月6日,杜家的家和商场在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终于正式开张了,地点就选在中心街,在本城最大的百货商店对面,那个百货商店现在已经不是国营了的,已经分别承包给了私人。
    杜忠华本想就在百货商店的原址上开商场的,但是没谈拢,有人不愿意转让,只好重新找了地方,面积比百货商店更大。杜忠华将房子从里到外重新装修了一遍,第一层作为入口、生鲜超市以及进驻店,第二层作为日常百货超市,第三层则是服装鞋子进驻店,面向全市甚至全省招商。
    在商场开张之前,杜家就开始在全市做广告宣传了,到商场开张的时候,门面基本已经招商完毕,全城人都在关注着这个大商场的诞生。开张那天是星期天,邬蓝没有去参观,她在店里帮母亲看店。
    窦美林则和丈夫带着儿子去逛杜家的商场去了。回来后跟邬蓝说,商场里东西非常多,就连窦美林都觉得很惊人。店里真是人山人海,人都要挤爆了,尽管安装了电子监控,也有人监管着,还是有好多人直接在店里吃起了东西,都没付钱。第一天生意异常火爆,但是损失也不少。
    邬蓝心想,即便有他们家的自选商店给超市做了很多铺垫,效果还是不怎么明显啊,这也说明了,她们家的自选商店影响力并不大,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而杜家的商场影响力明显已经遍及全城。
    家和商场开业之后,邬蓝家的收入果然暴跌,6号这天的营业额不足百元,大家全都跑到家和商场去凑热闹去了。邬蓝知道这个影响估计要持续好几天,等大家过完新鲜劲后,才能慢慢回到正轨中来。
    窦美林看着当天的收入,完全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影响居然这么大,要天天这样,那咱们店子就开不下去了啊。”
    邬蓝安慰母亲说:“当然不会一直这样,等大家过了新鲜劲,就不会了。去中心街那么远,坐车也要花钱啊,我们的东西又不比他们家的东西贵,谁还天天特意跑到那边去买东西?”
    窦美林忧心地说:“那人家不着急的东西,可能会等几天一起去那边买了。”
    邬蓝说:“那也不会谁都这样,放心吧妈妈,会受影响是我们早就料到了的,不会一直都这么大的。”
    张军杰从来没做过生意,家里的店子他也没怎么管过,具体收入如何,他也没过问过,听见窦美林母女讨论这个话题,便问:“咱们家店子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
    窦美林说:“杜家的商场没开张之前,一个月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吧。”
    “毛收入还是纯收入?”
    “纯收入。”
    张军杰吓了一大跳,嘴上的烟都掉了:“吓,一个月两千多?”
    窦美林点点头:“嗯,差不多是这样。过年的时候生意更好,能有三四千。”
    “能赚这么多?”张军杰没想到自己居然娶了个富婆,他一个月工资也才两百多,一年加上奖金,都不到三千块,没想到一家店居然能赚这么多钱,“我还以为就赚个几百块呢。”
    窦美林叹气说:“以后就不好说了,家和商场一开,我们的生意至少要跌一半。”
    张军杰说:“那也不少了啊。”
    窦美林笑着说:“说起来是不少,但是家里还欠着几万块钱的账呢,还起来还要几年。”窦美林自己也没想过,会有一天,她会觉得一个月赚一千多块钱都算少,主要还是开销太大,赚的钱都不是自己的。
    “不是说银行只有八千吗?”张军杰知道银行的钱是买房子欠下的,这个窦美林跟他说过。
    窦美林无奈地笑了笑:“那是买房子的债。当初开这个自选商店,我们家还欠着银行的账呢,一分钱也没有,是跟杜家一起合伙开的,我们出点子出人力,他们出钱出地方,店子算一人一半。后来杜家把店子做两万块钱转让给我了,所以我们还欠着他们两万多块钱。别看我开着店,其实是个背着一身债的穷人。”窦美林说完有些紧张地看着张军杰,家里的底细,她其实都没跟张军杰说清楚,因为她也没指望张军杰帮着还账。
    张军杰听说完原委,明白过来:“难怪郑老板后来没来了,是把店子转给咱们家了啊。没关系,店里收入不是一向都可以吗,我帮着一起还账,我们慢慢还。”张军杰虽然没做过生意,但还是个有见识的男人,他知道做生意都是需要本钱的,欠债是很正常的,何况这个店一个月能有一两千块的收入,还起来根本要不了多久。
    窦美林听张军杰这么一说,松了口气:“我也想赶紧还清账,然后赚钱修房子,咱家房子太窄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快不够住了。”
    张军杰笑呵呵的说:“不用担心,总会在小凯娶媳妇之前把新房子盖起来的。”
    邬蓝听着张军杰的话,便也松了口气,相对于母亲,张军杰明显是个更乐观豁达的人,他愿意替母亲分担开解,这样母亲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吧。
    果然如邬蓝预想的那样,杜家的商场开张后吸引了全城的百姓,大家从四面八方坐车骑车赶去逛商场开眼界,这股热潮大约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慢慢就开始回落了。她家的生意也慢慢回升,逐渐稳定下来,像以前那样每天随随便便两三百块的收入是没有了,一两百块钱一天还是有的,跟以前比起来,确实是缩水了近半。这个情况尚在母女俩的估计中。
    天气渐渐热起来,邬蓝也要放暑假了。今年的雨水非常多,进入春天以来,雨就一直没有停过,好几次都听说江里涨水了,邬蓝有两次爬上江堤去看过,水位大涨,江水颜色浊如黄汤,自南向北滚滚而下,看起来极其凶险。她听老人们谈起很多年前的洪水,还漫过江堤,淹过城,有人说今年的雨水一直不断,可能也会涨大洪水吧。邬蓝则知道,今年的洪水并不大,真正的大洪水,要到1998年,现在还早着呢。
    雨水多也挺烦人的,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在室外工作的人,更是烦不胜烦。放暑假第一天,邬蓝还没起床,便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她睁开眼,听着外面的喧哗,好像是石锋的声音,接着是母亲和张军杰的声音。邬蓝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打开门,看见张军杰推着车,正和石锋要离开:“怎么啦?”
    石锋扭头看着邬蓝,他的眼睛红肿着:“我爸爸被车撞了。”
    邬蓝吓了一大跳:“啊?要不要紧?”
    石锋说:“轧到腿了,现在在医院。”
    张军杰说:“我先过去看看,你们别着急,不会有事的。”
    邬蓝看着石锋,他的头发湿漉漉的贴在脑门上,模样非常狼狈,外面还下着雨呢,邬蓝心里有些难过,她对石锋说:“石锋,别担心,你爸爸会没事的。”
    石锋点了点头:“那我先走了。”
    “嗯,你路上小心点。”
    窦美林站在台阶上,目送他们离开,她回头看着女儿说:“蓝蓝,一会儿你去开店,我去银行取钱去,怕他们钱不够用。”家里虽然欠着债,窦美林也没有把钱都拿去还账,每个月还留了一两百块钱备用,就是以防出现这种意外。
    “好。”邬蓝点头。
    窦美林眼睛有点发红:“他们家怎么那么多灾多难呢,那年是石锋摔伤了,现在又是他爸被车撞伤了。”
    “妈,别担心,会好起来的。”邬蓝只能安慰母亲,旦夕祸福,谁也没法预料。
    石秋生的伤不算十分严重,没有危及生命,只是右小腿骨折。但也不容乐观,据医生说,因为是粉碎性骨折,以后可能没法完全复原了,也就是说,可能会有点瘸,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这个消息对张红和石锋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石秋生的腿要是瘸了,以后还能上班吗。家里这个顶梁柱等于就塌了一半。
    石秋生是大清早上班时间受的伤,因为路湿车滑,那辆金杯面包车没有及时刹住车,直接撞倒了石秋生的垃圾车,垃圾车又撞倒了石秋生,车子没有停住,又轧到了他的腿。据说要不是垃圾车减缓了冲力,事情就不仅是这么严重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石秋生是属于工伤,并且金杯车的司机也没有跑,医药费还有人负责。
    石秋生住院那段时间,张红不可能去顾店了,窦美林把自选商店交给女儿,自己跑去管理熟食店。一天晚上,张军杰去接母女俩下班,邬蓝坐在张军杰车后,张凯坐在窦美林车后,一家四口在夜色中慢慢往回走。窦美林突然说:“我决定把熟食店转给张红了。”
    邬蓝扭头看着母亲,她终于想通了。张军杰则没有异议:“随你自己怎么打算,我都是无条件支持的。”
    窦美林说:“这些年,石哥和嫂子帮了我们太多的忙,我也没好好报答他们。现在他家里有困难了,我也不能装作没看见。老张你那笔钱先拿出来,我们还了银行的账,然后就只剩下杜家的账了,一个月还一千,顶多两年也还完了。”
    张军杰说:“可以,你把店里的收入都拿去还债,我的工资就做家用吧。”
    窦美林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好。”
    “你以后就专心开一个店,也就没那么辛苦了。”张军杰说。
    邬蓝说:“妈,其实我有个想法,咱们家店里现在生意没有以前好了,也用不了那么多人了,可以少请一个人。你的麻辣肉就别做了,自己专心收银就好。”邬蓝要上六年级了,马上就要上初中,以后不可能还有很多时间帮忙看店。
    窦美林听女儿这么一说,她沉默了一下:“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怎么好跟人说呢?”
    邬蓝说:“你去跟郑阿姨问一声,看看他们商场需不需要人,我们这边都是熟练工,他那边才开张,肯定需要不少人吧。”
    窦美林一听,觉得也是这个道理:“那好,我去问问你郑阿姨。”
    邬蓝认为,有了杜家的商场,自己家里这个商店的优势就太不明显了,只能算个普通的杂货店了,她想把店子转型,弄成一个便利店,甚至可以24小时营业,大的他们做不了,就做成小而精的。最好能做成像7…11那样的连锁便利店,有人来加盟的话,那就更有赚头了。
    石秋生在医院住了半个月院,出院后在家休养,几个月都不能去上班。石锋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母亲上班,他就在家照顾父亲。
    窦美林跟张红说了转让店子的事,张红看着窦美林,眼泪就忍不住出来了:“美林,谢谢你!”
    窦美林笑着说:“谢什么,要说谢,还该我们谢谢你们呢。要不是有你们帮衬着我,这些年我们哪能熬得过来。”
    张红说:“这店子你真的不开了?”
    窦美林点点头:“嗯,我一个人也顾不过来,一直都是你在帮我看店不是吗。”
    “但是你家的账都还没还清呢。我还是帮你开着吧。”张红说。
    窦美林说:“以后我也不想做麻辣肉了,太辛苦了,你要卖麻辣肉,就去杜家进货,他家的麻辣肉是跟我家买的配方,只是没有散装的,大家都有点吃不习惯,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这个配方我也不能告诉你,因为我跟杜家签了保密协议的。”
    “你真的不做熟食店了?那我给你转让费,店面算我租你的。”张红简直感激不尽,这个店已经完全成熟了,客源稳定,每个月都能赚好几百,如果把店子转让给她,等于送了一个可以生金蛋的母鸡给她。
    窦美林笑着说:“转让费就算了,你每个月给我一百五的店铺租金就好了。”
    “那不行,不要转让费,我就不接你这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