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清华点灯 >

第42部分

清华点灯-第42部分

小说: 清华点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三个月了,他是一个生命了,你们懂吗?!”
第四十二章 寒门
    拉脚的驴车拐着崎岖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将王梓良、林美凤、童雪三人送进韩旭家所在的村子――说是村子,看上去更像一个原始部落:几十间简陋的石头房舍毫无秩序堆砌着,在满是积雪残石的大山深处显得萧索而伧荒,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这情景不禁让人想起鲁迅《故乡》开头的一段文字。

    几个正在嬉闹的灰头土脸儿的小男孩将他们带到韩旭家门口,之后便一哄而散,留下三个人长时间的呆立在原地不能前进一步――虽然他们眼前的房舍跟四周的没有什么两样,可当他们确定那个高大、帅气、沉默、真诚、冷傲的韩旭就是从这两间简陋的石屋走向高楼林立的凌山县城时,他们还是被深深的刺痛了。

    正当他们在院外踌蹰不前时,房门忽然被打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从屋里探出身来,看到他们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便迎上来拉住林美凤的双手清清脆脆地叫了一声:“姐”。

    再次见到韩晴,林美凤忽然有种冲上去抱着她痛哭一场的冲动,但她还是忍住了,她故做平静的将王梓良、童雪介绍给韩晴,韩晴热情而礼貌的向二人问候了一声,然后笑着将三个人让到屋内。

    “爸,妈,我哥的高中同学来了!”

    屋里,韩旭的父母原本都在炕上躺着,听到女儿的召唤才慌乱的爬起,因而在与三人打招呼时脸上还残留着几秒钟前的浓重的悲伤。

    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善良的老人很快便恢复了农民淳朴的笑容和好客的天性,他们让三人坐到炕里,然后又在每人面前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并不停的提醒说:“喝点,暖乎暖乎!”

    在最初的寒喧中,可以看得出,韩旭的父母一直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不让真实的情绪流露出来。他们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不停的问三人的姓名、学习成绩等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就是不提韩旭的事,在不得不提及韩旭名子时,也只是轻松的一语带过,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在来时的路上,王梓良曾反复叮嘱林美凤,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老人跟前哭。林美凤本来答应得好好的,开始也是这么做的:端端正正的坐在炕沿上,微笑而平静的与老人聊着,直到后来,为了将视线从韩旭父母苍老、忧郁的面孔上移开,她掩饰的端起手里的水碗,眼光在漫无目的的闪躲中无意间瞥见那台老旧的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以及墙壁上挂着的印有毛主席语录的镜子时,泪水便毫无来由的充满了整个眼眶,接着又随睫毛的翕动一滴一滴的滚落到手里的水碗里,为了不让老人发现,她赶紧转过身,一边假意喝水一边悄悄地将眼角剩余的眼泪擦掉。

    但这一切并没有逃过王梓良的眼睛,他担心林美凤再呆一会也许会失控,便偷偷给童雪施了个眼色,然后率先站起来向韩旭父母告辞,同时,又从兜里拿出一沓钱一边往韩父手里塞一边诚恳地说:

    “大爷儿,我知道在这个时候你们一定很悲痛,可是既然这事让我们摊上了,您二老还是想开点好――这点钱,是我们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刚才还在强颜作笑的韩父,在王梓良将钱递过来的一刹那顿时变得老泪横流,他紧紧的抓住王梓良的手,声音随之颤抖:

    “孩子,你们的心意我们全家都心领!但这钱我们不能要,回去之后是谁的还给谁,再代我们说声谢谢,我们不需要钱,真的!我们真不需要钱……”老人把钱强行塞回王梓良手中,语无伦次地哽咽“……你听我说,孩子,你是我家韩旭的班长,你是好孩子!大爷儿有一句话想问你,你能不能如实的告诉我?”

    “您说吧!”王梓良忍泪点头。

    “是这样的――”老人动情地说:“我一直认为我家韩旭是好孩子,我根本不相信他会杀人,真的!我不相信他会杀人――你跟我儿子同学三年,你能不能告诉我,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变坏的?他是怎么变坏的啊?”

    “没有,没有,大爷儿,他没变坏!”王梓良眼睛湿润了,不知该如何向老人解释。

    “没有?没有他怎么会去杀人?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啊,我儿子是不该变成这样的啊!”

    说着,老人激动地将王梓良拉进里屋,手指四周墙壁上的一张张奖状哭述:“你看看,孩子!这都是我们家韩旭得的,你是班长,我儿子小学、初中也是班长啊!真的!他一直是三好学生啊,那时候,所有老师都说我儿子是好样的,将来肯定有出息――他在初中不是这样的,他怎么一到高中就变了呢?他怎么能杀人呢?啊?”

    王梓良无言以对,跟林美凤、童雪一样,此时早已泪流满面。

    “这孩子真是混蛋啊!”韩母手扶门框,一边哭一边骂:“咱家虽然穷点,又不是吃不上饭,就是供你上学紧吧点,也是暂时的,为啥非走这条绝路啊?……”

    看到父母双双失声痛哭,韩晴强忍着眼泪走上前,哀声劝父母说:“妈,爸,你们别这样了――你们这样,让我哥和我姐他们咋呆呀?”。

    在泪光中,王梓良望向韩晴――这个为了哥哥的未来而舍弃自己未来的小女孩,看上去单薄而羸弱,可目光中却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坚强与镇定,为了给哥哥攒学费她刚刚失去一只手,如今,她又要用残存的一只手去扶养即将年迈的双亲――这个家对不起她!

    “好了,咱不提这事了!”韩旭父终于停止哭泣走到王梓良跟前,握住王梓良的手说:“孩子,你们大老远来的,不能就这样走了,好歹在这吃顿饭,行不行?”

    行不行?王梓良如何能拒绝老人含泪的请求。

    一个小时后,他们三人都脱去鞋子,与韩家三口围坐在一张小小的炕桌前。

    可以看得出,两位老人是动用了全部的情感和家当来张罗这顿饭的,尽管如此,最终摆到饭桌上来的也只勉强达到四菜一汤的标准:一盘花生米,一盘豆腐熬土豆,一盘炸地爪,一小盆猪肉炖粉条,此外还有一小碟自家腌制的蒜茄子。

    直到看到这桌饭菜,童雪才猛然意识到:韩旭在与她同桌共餐或是邻桌共读时闪现在她眼前的那副酷得不能再酷的表情原来并没有经过任何伪装,他的沉默与冷峻完全是一种本能反应――然而,这个曾经和郝帅一样帅气、一样渴望时尚与前卫却家境迥异的男孩,当他只恁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就开始向县城女孩林美凤大胆示爱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可曾有过一点点源自贫寒子弟的自卑与慌张?

    想到这些,童雪不禁潸然泪下,幸好有王梓良坐在身旁,她才得以巧秒的掩饰过去。

    韩父开了一瓶白酒,执意要王梓良陪他喝一口,王梓良从没喝过白酒,但为了不扫老人的兴,只好破例。

    开始时,大家都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饭桌上的气氛还算平静。喝着喝着,韩父举起酒杯本想对王梓良说点什么,可没等话讲出来眼泪却莫名其秒的先掉了下来,这样,老人只好懊恼的迅速揩掉眼泪并随口骂了一句:

    “操他妈的,这孩子是念书念傻了呀!”

    “你还让不让孩子吃饭了?”

    韩母强忍着眼泪,用嗔怪的眼神喝止韩父,可,最终自己也没忍住,话还没说完眼泪便跟了出来。

    王梓良、林美凤、童雪三个人不知该怎样劝解,全都默默的低着头往嘴里扒了饭,与此同时,眼泪却一滴一滴的滚落在饭碗里。

    终于吃完了这世上最难以下咽的一顿饭,到了起身告辞的时候,王梓良再次把钱掏出来往韩旭父母手里塞,可不论怎么说,二位老人就是不肯收。

    看到双方僵持不下,一直默默无语的林美凤轻轻走上前去,从王梓良手里接过钱,转身面对韩旭的父母:

    “姨、姨父,我们要走了,这钱你们收下吧――这是我们全班六十六名同学的一点心意,如果你们不收,他们会很难过!还有,我得告诉你们二老,在学校――我和韩旭处对象了……”林美凤本想平静的叙述,可眼泪却又不争气的滚落下来。“姨、姨父,你们要保重身体!韩旭去了,我和你们一样难过,可是不论我们现在怎么恨他、骂他、想他,他都不知道了――想想韩旭干的傻事,不管他有多么愚蠢、有多可恨,他的初衷还是为了让您二老生活得更好,是不是?

    就恁这一点,我们都不能辜负他,我们得好好活下去!你们不是没有希望了,你们还有小妹,还有我,还有韩旭生前那么多好同学,他们都希望您二老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还有,有一件事我想我应该告诉你们――”林美凤坚难地吸了一口气,声音沙哑地说:“我现在、我现在已经有了韩旭的孩子了――我希望你们能因此高兴起来,虽然,你们刚刚失去一个儿子,可是,如果你们不嫌弃,用不了多久,我便会给你们抱一个孙子回来!”

    两位老人听呆了,直到林美凤放下钱掩面而去,他们才惊慌失措的追上来,拉住林美凤的手苦苦哀求:“孩子你不能这样,你还是个孩子,你不能做这种傻事啊……”

    善良的老人不松手,林美凤只好假意答应他们回去打胎才得以走出屋外。可两位老人仍然不放心,临别前,韩父又将王梓良叫到一边,诚垦地求他说:

    “孩子,你一定要劝她把孩子拿掉,她还小啊――我们韩家不能再造孽了……”

    *****

    在泪光中,告别了韩旭的父母、小妹,王梓良和童雪又含泪将林美凤送到凌山火车站。

    车站里,人头攒动,没有人注意到这三个心事重重的少年。王梓良为林美凤起了车票,童雪为她买了一大包水果、饮料和小食品,然后两人又执意跟她一起跨过天桥送上站台。

    到了该分别的时刻,泪潮还没退净的林美凤,眼圈又红了:“你们回去吧,别为我担心!”

    “凤儿,有事给我打电话!”

    童雪抱住林美凤,遽然泪如雨下――刚才在韩旭家,她只是陪着林美凤默默流泪,而此刻,她已是失声痛哭!

    两个相识仅四个月的女孩儿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对彼此的依恋。哭完了,林美凤转身来到王梓良跟前,一边拭泪一边对他说:

    “回去之后,别再想一些用不着的了,争取考个好大学,给你父母争口气,也让我们为你骄傲!”

    不等王梓良开口,列车已呼啸着驶进站台。

    林美凤再次深情的望了望两人,然后,轻轻举起手――挥动了一下,同时嘴角挤出一丝浅笑:“我走了,回去跟高三(6)班说一声‘祝他们明年好运!’”

    说完,她毅然转身,迈步向车门走去。

    在拥挤的人流中,林美凤的背影看上孤单、渺小又悲凉。王梓良感到泪水正在一点一滴的积聚、积聚,直至模糊了整个视线最终夺眶而出――一想到她那稚嫩的双肩即将挑起的未知岁月,他突然忘情地冲上去,一把拽住她并紧紧地抱在怀里,同时在她耳畔呼喊:

    “有事一定要找我王梓良!听到没有?听到没有……”
第四十三章 喊
    可以想见,郝帅与韩旭是在某种巨大的压力和悲哀的鼓动下才铤而走险的,可直到死,这种复杂的情绪也不曾化解消散――他们把悲哀留给了爱他们的同学,把压力留给了培养他们的凌山一高中。

    高三(6)班的悲哀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在一天之内失去了两名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的欢声笑语曾是这个年青的群体的一部分;凌山一高中的压力是无可奈何的――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陈尤伟是在凌山一高中学好的,却没有足够的勇气辨解韩旭和郝帅不是在他们那里学坏的。

    如同高三(6)班不能理解凌山一高中的压力一样,凌山一高中也无法理解高三(6)班的悲哀。

    郝帅与韩旭被宣判后的那段日子,班主任几乎天天被校领导开会,开完了之后他们再回班级给学生开。会议的形式各种各样,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力图使学生在“郝韩”事件中汲取教训,防止有人重蹈他们二人覆辙。

    经过几轮折腾之后,学校领导层仍然心存疑虑,怕各班反思不够深刻和彻底,于是,在林美凤走后不久,又安排了统一的班会时间,要全校学生进行集体大反思,而这次班会的主题便是“把握青春,把握自我――鲜血带给我们的警示”。学校明确要求:人人过关,每个人都要在会上说出“郝韩”事件给自己思想上带来哪些触动和启示。

    虽然校方本身也对这种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