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406部分

贞观攻略-第406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下来的官位李二陛下早就打算好了,一些技术职位都给了墨门子弟,一些行政职位都安插上了自己的亲信,原本属于士族门阀的举荐职位全部给了自己的那一批老下属,心腹重臣,安插他们的子弟,关陇集团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但是这还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大唐贞观六年冬十一月底,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五姓七望的家族主要聚居地老巢的附近,全部出现了大唐军队的身影,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以及太原王氏因为地处较远,只是单独隔离开,而且未曾参与此次事件,并未遭到严重打击,幸存的百分之三十士族官员基本上就是属于此三望中。

    但是他们也被严密监视了。

    至于罪魁祸首,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四大家族,则因为地处山东而被尉迟恭率领的左骁卫一万三千大军给严密包围了,同时周边官员彻底大换血,从基层官员到高级行政官员悉数都被安插上了李二陛下的亲信和死忠,军队严密监视,官员不合作,山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与此同时,山东商人在大唐各地的商户被全面查抄。取缔,商人被抓捕归案,正准备考取功名或者是准备做官的士族子弟也被悉数赶走,全大唐都产生了一股反山东热。比东京还要热,凡是和山东有任何联系的,都会被调查,官员,商人,军队,都被调查了……

    山东士族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但是对于是否接受李二陛下坦白从严抗拒更严的圣旨,以及是否接受官员调查要求和军队入驻要求这一说,还有着严重的分歧。不得不说,经营了那么多年的山东之地,还是类似于他们的后花园一样,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山东各大家族主要地点的官员都被拒绝入城赴任了。整个山东之地有那么一块成为了国中之国,抗拒着大唐官方的审查。

    李二陛下很高兴,要是他们乖乖的接受审查反而不好做了,进入了审查程序当中,反而不太好干掉他们,反而他们都能活下来了,最多也就是流放贬为庶人一生不准许做官进入长安城之类的。不能要了他们的命,这始终就是祸害。

    但是他们现在居然要抗拒,还闭城自守,自己调动家将守城,拒绝大唐官员和军队的进入,李二陛下为了显示政府的宽容和武力。一方面给他们七天的时间考虑和自我审查,交出罪魁祸首,接受军队和官员入驻,接受审查,否则。大唐将以武力剿灭这些造反的叛军!

    对的,没错!叛军,他们都是一群造反的叛军!是造反的叛军!

    大唐的领土,大唐的行政区划,大唐的城池,大唐的土地,大唐的百姓,大唐官员居然管辖不了?大唐皇帝派遣的官员居然连进都进不去?李二陛下一方面下达最后通牒,一方面下令杜如晦动员舆论势力大肆打击山东士族的名望,同时联合寒门子弟一起攻击那群道貌岸然欺师灭祖的混蛋。

    孔门嫡传孔颖达第一个公开响应了李二陛下的号召,上一回焚书事件让孔老头子在家里面躺了足足三个月才缓过神来,一起身子孔老头子就大怒不已的要找那些不孝之徒算账,知道他们都被苏宁干掉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之后也没说什么,但是脸上的怒气还是看得出来的,这一回终于让孔老头子找到了发泄的地方。

    山东之地,衣冠士族,最纯正的汉家儿郎,汉家衣冠最坚定的支持者,诗书礼仪最正统的传承者,从小就会朗诵圣人之言,了解圣人的思想,被圣人的思想熏陶之后,居然还会做出这种事情!山东堕落了!汉家衣冠堕落了!圣人之言无人在意,圣人的传承就要灭绝了!就要被这些大不孝之徒,被这些欺师灭祖之徒给毁于一旦了!

    孔老头子又吐了一口血,不过这一回没有昏过去,三个月好吃好喝好睡的养着,身子骨恢复了不少元气,这一次没昏过去,倒是坚持了下来,号召自己的文坛好友,通过自己的文坛号召力,号召天下圣人传人一起讨伐那群不知廉耻的败类!

    孔门嫡传在人们的心里面有着极高的地位,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的,就算是山东士族,对待孔颖达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有丝毫逾越,虽然暗地里面对于孔颖达听命于李二陛下的事情很不爽,从而暗中排挤孔家,但是孔颖达显然也不打算和他们站在一条道儿上。

    这下子被孔老头子的猛力一击,给打懵了。

    原本山东士族才是文坛领袖,衣冠持有者,而如今孔老头子代表孔门嫡传和山东士族公然决裂,天下非士族文人都以孔颖达为文坛领袖,大力拥护之,整个寒门学子都瞬间与士族学子拉开了距离,划清了界限,深深的鄙视这些为了钱不择手段的肮脏的东西。

    这样一来,文坛分裂成了两个阵营,士族阵营和寒门阵营……

    朝廷的动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施展开来,而此时的世家大族,除了封闭老巢严防死守之外,似乎找不到什么好办法,相互之间不停地开会商讨问题,却始终得不出一个准确的结论,而在尉迟恭率军切断了各个郡望之间的联络道路之后,他们被彻底的孤立了。

    而在四大家族里面,博陵崔氏无疑是最为恐惧和担忧的。因为事发之后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们的家主的弟弟,崔孝义,而他们的家主崔孝礼,已经三天见不到人影了……

    崔孝礼在做什么呢?他在原先属于崔孝义的房间里面大肆打砸。将所有的器具和家具全部砸毁了,一边砸一边大吼,什么千古罪人,什么宗门叛徒,卑劣的庶子,肮脏的血统,混账透顶,一定要杀了他之类的……

    可是,崔孝义已经死了……

    之前崔孝义提出要以次品换取利润的策略之时,崔孝礼并不支持。但是无奈其他几个家族都支持,三票对一票,事情成功通过,而为了表示有难同当的盟约,博陵崔氏的货物也被安插了近一半的次品。这是崔孝义自己负责的,也不知道崔孝义用了什么办法,其他三个大家族的家主居然都支持他!

    之前崔孝义的那些话让崔孝礼深为恐惧,早就在崔孝义身边安插了人准备事情一旦办完就让崔孝义风光大葬,结果出发三天之后就和暗线失去了联系,那个时候崔孝礼就觉得不对劲了,忐忑不安的等了许久。等到的却是威武雄壮的大唐军队和措辞严厉的皇帝圣旨……

    山东联合商团贩卖假货的事情被发现了,该死的薛延陀人和那个苏宁把事情闹到了皇帝那儿,皇帝雷霆震怒,下令对山东士族进行一系列的打击,商户被全部抓住,财产充公。士族学子被全部驱赶回了山东,官员被查办的查办,罢黜的罢黜,贬为庶人的贬为庶人,永不录用的永不录用。几个高官还被发配三千里,活脱脱的死定了。

    与此同时民间百姓的流言也传播甚广,对山东士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孔颖达公开和山东士族决裂更是致命一击,寒门士子皆以孔颖达马首是瞻,与他统一阵线,联合对抗山东士族,维护读书人的名誉,要求铲除山东士族这些社会的败类,铲除这些毒瘤。

    山东士族四面楚歌……

    这正是崔孝礼的崩溃原因,一次假货事件,居然闹腾到了这个地步,还造成了山东士族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几大家族都已经开始使用家中的积蓄度日了,并且大大缩减了吃穿用度,不断的开除家中的无用的丫鬟和仆役,只留下有足够战斗力的家将保护自己,并且招募勇士加入山东护卫团。

    百姓们只是知道的晚一些,脑袋转的不是很快,但是不傻,到了这个程度,就好像北宋末年金军围城的时候,有些官员出卖了宋皇室其他人,并且以重金招募勇士企图保护最后的皇太子,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道理在那个时候已经不管用了,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们不傻,从来不傻。

    士族一开始企图用强制手段招募勇士,结果竟然被百姓们识破了诡计,联合起来抵抗士族家将的进攻,在城中和士族展开了战斗,然后打开了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大门,尉迟恭挥军进攻,仅仅三天就拿下了七八座闭守的城池,七八个中等家族被团灭,杀的杀抓的抓,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

    只剩下十四座城池了,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大城市,严密防守了城门,管制城中秩序,没有闹出其他城池里面的乱子。

    但是这样又能如何呢?就能阻止山东的覆灭吗?

    崔孝礼发泄完了之后颓然的坐在地上,苦笑不已,他想起了崔孝义离开之前说的那些话,山东已经彻底堕落了,已经肮脏到了极点,现在的果都是过去种下的因得来的,过去做的坏事,现在一定会遭到报应的……

    这就是报应……

    你区区一个假货计划就把山东给毁了?哦,肯定还有苏宁的影子在里面,你不会是联合了苏宁要来报复我吧?崔孝礼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啊,很有可能,真的很有可能,崔孝义那个样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对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就算杀不了他,就算他已经死了,也要把他的家人给干掉,让他断子绝孙,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一阵怒火之后,崔孝礼才想起来,崔孝义离开之后,他已经把崔孝义的家人赶出了博陵,现在的崔孝义家属都在很远的地方,那里,已经被唐军控制住了……想杀都杀不了啊……

    这还真是因果报应吗?

    崔孝礼低下了自己的头……

五百零二 孤胆英雄() 
贞观七年冬十一月二十三日,就在李二陛下最后通牒的倒数第三天,苏宁带着自己的队伍赶到了博陵,也就是如今大唐行政区划里面的定州,苏宁此来,很简单,就是为了做一把美国式的孤胆英雄,这个孤胆英雄可不好做,只是苏宁也没有想到山东士族连谈判都不谈判的直接就闭城自守,形同叛逆了。

    山东士族为什么这么做,在崔孝义的解释之后,苏宁大概了解了,第一就是没有心理准备,恐怕唯一有心理准备的就是博陵崔氏,崔孝礼,因为崔孝义说在他出发之前,和崔孝礼摊牌了,崔孝礼知道一些事情,猜出了一些事情,所以应该有心理准备,其余的各大家族史没有心理准备的。

    其二就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会造成这样恶劣的影响,以至于全大唐每一个人都在谴责他们,寒门士子也和他们划清了界限,孔门嫡传孔颖达也公然站出来带领一帮子二流文人谴责山东士族,和山东士族划清界限,皇帝的打击更加凶狠,一口气罢免二十一位朝官,除了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和太原王氏这三家各留了一人以外,其余的士族朝官被罢免殆尽。

    地方上,那些地方官也差不多都给一把撸了,剩下的空缺也都是李二陛下的亲信或者是其他心腹重臣的亲信,比如苏宁就有三个亲信成功上位了,最早的三原县令王元入驻中央政府担任空缺出来的吏部右侍郎,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一下子从地方升任到了中央,对于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大唐帝国而言,这是一次飞跃,一次多少人一辈子都迎不来的飞跃。

    与此同时,接替王元担任三原县令的周文,因为政绩考核非常优秀,所以升任雍州刺史。而原长安县令徐治,则调任三原县令。

    苏宁如今的班底已经逐渐成形了,这大概就是李二陛下对于苏宁勤勤恳恳为自己干掉了山东士族而给予的奖励,把雍州奖励给了自己。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三个人都是自己的人,李二陛下这样任用他们,不会没有考虑,但是,这是奖励,一种很特殊的奖励。

    苏宁的打算,虽然很希望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形成一个三原帮的势力,但是。这样的势力定然不会被李二陛下所允许,苏宁认为,这样的势力就算是存在,发展,也要等自己成为几朝元老之后才有可能。年纪越大,相对的越安全,要是活到了**十岁,那就算是皇帝也不敢杀掉自己了,老寿星,谁杀谁倒霉。

    三原帮的存在,只是象征意义。只是一个奖励,按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很难说还会有什么固定的继任模式,每一任三原县令都是苏宁的心腹,那是说不过去的,李二陛下不会在除掉了一个国中之国之后。还会在缔造好几个国中之国,虽然他在贞观十一年左右不知为何犯了混,想要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弄了一批世袭刺史出来……

    中国的封建制度只存在于夏商周三朝,在周以后。汉朝短暂存在,晋代短暂存在,而后李二陛下没能得逞,明太祖的封建制被自己的儿子摧毁了,或许说,夏商周以后,中国只有中央集权,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