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因缘率 >

第1部分

因缘率-第1部分

小说: 因缘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书名:因缘率
作者:罃眈
文案
《悟真篇》描绘了关于长生不老的构想。试想一下,一个老一代的人,他如今依旧是年轻的模样,他来到现在的学校。。。。。。并非要他经历奇异的事件,以此批判现代的教育事业,但也无非是求看见真实的现状

内容标签:科幻 悬疑推理 励志人生 异能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伯 ┃ 配角:瞿致杏 ┃ 其它:悟真篇
==================

☆、因缘率第一回

南方的冬天,难得也飘起了雪花。
风雪中有一队人马在艰难地前行着。领队的那个人是一位青年公园男子,一身军装,头顶军帽,模样甚是魁梧。其身后又跟着四人,一致青色棉袄,样子有点单薄,倒有几分知识分子模样。
这一行人是党派到地方教书的教师,领队那个叫彭国冲,曾是个军人。他身后那四位就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了:这四人中身形最为高瘦的名叫管德,其余三个身形相仿,那个戴着眼睛的名叫季叔,头发浓密的那个叫刘承文,还有那个脸型方正的教师名叫张宝根。
这五个人上午便下了苏州的火车,又坐了辆车,才来到县城,中午突然飘起了雪,他们又坐了一趟拖拉机,最后在离他们任教的乾济镇大约还有十几里地的地方下了车,五个人便步行前往。
雪下的时间不长,渗在泥土里路变得粘滑起来,着实不好走。
领队的彭国冲看着两旁的密林包裹着这支五人小队,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批人也跟现在学生一样,毕业后就回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咯。唉,这一带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那戴眼睛的季叔忙说:“学校也建了,路是迟早要修的。”
那高瘦的管德便皱着眉头说:“别的地方早在一年前就把学校给办下来了,你们还有心情管这路。光学校一耽搁,就有多少孩子错过了受教育的时间,我们国家又少了多少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教养的孩子”
那头发浓密的刘承文说到:“是呐,我们这批教师责任重大啊。”那方脸的张宝根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嗯”几声。
五人边走边谈,甚是畅快,不一会便已能看到乾济镇的影子。众人踏上进镇的济河石桥,只见沿河两岸挨着一排排整齐的民房。那些房子有些都比较破旧,那宽阔的木制门板跟圆木柱子嵌在房子的脸上,灰墙青瓦——这是典型的江南小镇的特色。河流在村子里弯了几道弯便没了踪影,远方还树立着一个烟囱。
五人寻到学校的地址,只见3米宽的校门还装了一扇崭新的铁栏杆门,门口的石柱上挂着一块白漆木牌,牌上写着“江苏省吴江县乾济镇小学”几个大字。校门的柱子上还镶了碧绿的玻璃碎屑,好看极了。
门口一个身穿灰袍的中年男子跟几个男女见这五人来了,立马走出来迎接。彭国冲知道这领队的便是周韦希周校长,还未开口,周校长便上前紧紧握住彭国冲的双手。说到:“小彭啊,怎么才来路上还辛苦吗,快进来坐。”
彭国冲边走边说:“唉!下了火车就转了汽车,让拖拉机拉了一段,又走了几里地,这才刚到。”周校长道:“哦?镇上不是有一班车去县里的吗?没坐到?噢看来是下雪停运了。前几年那,打土豪,分田产,县里也给这办了瓦厂,大刀阔斧这么几年,但镇上上识字的人也才百来个。现在国家提倡要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可是那合作社里的主任,生产队长,会计,还有田里的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总不见得要让一个字都不识的农民来当吧起码是高小毕业生,或者初中生了吧。所以一定要请你们多帮忙帮忙,把文化搞上去,有空去帮帮扫盲,这是近期的事情。长远的角度呢,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万分马虎不得,责任重大。”
在场的众人无不觉的心中暖暖的,热血沸腾,彭国冲等五人都连连点头。周校长见自己把话题说得太过庄重,想说一些自己关于教育的新的看法,但又觉得气氛不对,便又讲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同行的人都听的很认真,人人都充满激动与感慨。一些慷慨激昂的话说毕,周校长跟众人介绍了在校任教的老师:有教语文的江藩江老师跟周佰周老师,负责教珠算的张立建张老师以及美术的徐老师。九人相互握手致意,随后连同周校长十人便在校长室开了个简短的会议,五人顺便办了手续。彭国冲教体育,管徳任副校长。余下三人分任语数两科教员。
会议过后,五个人拎着大袋小袋去了宿舍。彭国冲与张宝根一间,两人放好自己的行装后立马烧了开水,晚饭后用烫水洗脚,日间疲惫一扫而空。
黑风阵阵凄静无声,雪夜的世界里没有丝毫的动静。两人枕着黑沉沉的疲惫,在毫无灯火的黑暗处安营扎寨。灯火余光莹莹,夜却更加地宁静昏暗了。沉睡的夜,光明留于心中的梦……
清晨悄至,彭国冲踏出学校的宿舍楼四面望去,新起的校园里走动着零星的学生,衬着一点点积雪的教学楼伫立在此,静谧而庄重。彭国冲舒展身子慢慢踏步出去,同行的其余几位老师偶尔在教学楼过道上一展忙碌的身影,唯独他一人清闲。
形只影单的他走到校长室,见周校长那瘦弱的身子伏在书本上时不时圈圈画画,便立在门口停顿了下。正巧周校长见了他,笑道:“小彭啊,正好你来,过来跟你探讨下。”彭国冲走进校长室,见周校长拿起案上的书合上,封面上写着大大几字——《中国教育改造》,另有几行小子:“陶行知著。”道:“校长,你要和我探讨什么?”
周校长笑了笑道:“这里除了你以外,别的老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的,所以我想听听你对教育的看法,看看是不是也和别的老师一样,来说来听听。”
彭国冲笑道:“你要我说教育?这我可不好说,我就部队里识了几个字,其他的知识都是自学的,像我教的那些也是我平日里摸索出来的的诀窍,基本就这样,没什么更深的学问了。”
周校长笑了笑道:“学问深得很那,你这方法接近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了,你再说说你对这里的想法。”
彭国冲愣了下:“这里?我们这才第一天来,要我说这个,我说不上来。倒是教育那块,忘记补充了。”彭国冲顿了顿,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讲的话不是一个教师应该说的,但还是莫名其妙地脱口说出:“我看过好些教文化的老师,说一天到晚反反复复教学生这么几个知识,比较……单调。”
周校长笑道:“这件事我早上也跟别的老师讨论,我们教书的不是贩卖知识,拿着书本上的学问教别人终归会有用尽的时候,到时候自己没有新的东西教学生,年年依样画葫芦怎么会不单调?我们首先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你说呢?”
彭国冲如释重负,他本以为说了一些不该说的禁语,犯了错,哪知周校长这般轻描淡写地给予正面的回应,而不是一句“怎么能说这话?单调也是教育工作者说的话吗?”这类的质问。彭国冲心中感激,说道:“没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周校长笑了笑道:“小彭啊,来帮我把这封信交给镇长。”彭国冲接了信,准备离开的时候,周校长忽然眯着眼睛说到:“小彭啊,我们的国家叫什么?”
彭国冲愣了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校长道:“这‘共和’二字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彭国冲顿时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周校长说到:“‘共和’就是要有能共同自治的公民。专制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而共和国所需的公民,是要其有共同自治的能力。欲有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共同自治的学生。所以我们学校一定要养成这样的学生,不然就不能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
彭国冲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万万想不到眼前这瘦小的校长会对初来乍到的自己说这一番肺腑豪迈之言,一时间被此情怀打动,不知说什么好,脸上郑重地一笑。
周校长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道:“这个帮我送一下。”彭国冲快速地接过信件飞奔出去,周韦希看着这健捷的身影欣然一笑,继续伏案看书。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才见彭国冲一脸茫然的回来,周韦希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关切地问道:“怎么了?信送到了吗?”
彭国冲道:“信是送到了,只是半路碰上个年轻人,硬是跟我讲了个关于龙的故事,还说‘我跟这镇子有几分因缘’然后就莫名其妙地走了。”周韦希也对此满脑子诧异,安慰道:“怪事总是有的别太放在心上就是了。”
按照周校长的规划,学校已有不少的课程被抓了起来,语文珠算不说,画图音乐等文娱类的课也办了起来,周校长对此欣喜不已。彭国冲带所有班级的体育。周校长那天说“教书的不是贩卖知识,拿着书本上的学问教别人终归会有用尽的时候,到时候自己没有新的东西教学生,年年依样画葫芦怎么会不单调?”对此彭国冲深有感触,幸得他少年时曾练过几年拳法,对武术也颇为精通,就将一些简单的架子在课上教给学生,女生则教授些太极拳的开头几路。
有次一对杨家兄弟跑来跟他学拳,教了几次下来,彭国冲发现那叫杨伯的哥哥不仅学得很快,各招式不但姿势标准,且颇有神韵,忍不住问道:“杨伯,你以前学过武吗?”杨伯点头道:“去年有位哥哥送我一本武术册子叫我练,我只练过一些图。”说罢,将那册子拿了出来交给他。
彭国冲翻开册子,扉页写着“名玄经”三字,所有的字都是用钢笔手写,前半部通体文字,写着“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光耀渐进,日以益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等等艰涩难懂的古文,后半部却是十分易懂的图画人物与练功时间,那些人物描绘的都是些静坐的功夫,彭国冲指指册子上的人物,道:“你是照这个上面练的?”杨伯点头。
彭国冲好奇的问道:“哪个哥哥送你这册子呀?”杨伯答道:“我不认识他。”彭国冲问:“那人长什么样?”杨伯说到:“头发长长的,脸白白净净的,挺俊的。”
彭国冲心头一紧,立马联想起那日给校长送信时遇到的行为怪异的小兄弟,心中好奇心起,又翻了遍这个册子稍稍看了下上面的文字图画,回想那日的种种。
彭国冲已经过了对武术痴迷的年纪了,只对那天那人说的“你跟这镇子有几分因缘。”这句耿耿于怀,于是又问了些关于那人的情况。虽然杨伯处事精炼,对于人事时常捉摸地清楚,但毕竟隔的时间太久,也记不清那人的来历了。
边上的那叫杨仲国的弟弟对杨伯所练的静坐之类的武术不感兴趣,非要彭国冲教招式。彭国冲就把那名为“金刚捣碓”简单招式教给他们,边演示边说:“武术这个东西很,一动一静,讲求节奏,气息,神韵,最后的一发力,就能克敌制胜,前面的动作做不好,最后的发力就会受影响,所以要时常操练。但主要要统帅你们的心神,做到志到力到就行了。我年轻时教我拳法的老师傅说了,这叫‘志至气次’可是《孟子》里讲的。”语毕,猛一发力,口中“哼”地一出气,地面也被“啪”地一声踏地振动,力道之大让两兄弟折服。
杨伯对彭国冲刚刚讲的话若有所思,随后两兄弟照着彭国冲的架势练习。两人一对练,杨伯先嬴弟弟几次,而后故意输给弟弟,杨仲国练得十分高兴,直接叫彭国冲“彭师父”而不是老师了。
彭国冲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刘承文不知从哪得来的风声,一开口就喊:“彭师父回来啦。”一旁的江老师说到:“你别这么叫他。”彭国冲一脸迷惑,不知发生了什么。
刘承文道:“老徐你给评评理,我这么叫有什么问题吗?”徐老师连忙说道:“你这是怎么回事?非要找小彭的不是吗?”
刘承文道:“谁找他的不是了?我就是为老徐你上次那事鸣不平 ,你看他这样,校长都不说他什么,你呢?劳心劳力到最后还不讨好,天下有这道理吗?”
徐老师怒道:“你提那事干嘛,该上课的上课。”
彭国冲尴尬道:“怎么啦?”
刘承文道:“没什么,不关你的事。”
彭国冲急了:“什么不关我的事?你说清楚些!”
徐老师赶紧道:“好了好了。小彭,小刘他也是因为我,他这样主要是在为前段日子我和校长吵嘴的事感到不痛快,没事没事,都去工作吧。”
办公室突然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对刚才的事只字不提,彭国冲万想不到周校长在别的老师心目中的映像并不好,心中不免担心。从此办公室只要彭国冲一到就会变得很安静,相安无事的外表下掩藏着彼此那冲撞的观念,大家不愿意打破宁静,所以只好选择回避。
彭国回了宿舍,想了下周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