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国术之拳魂 >

第40部分

国术之拳魂-第40部分

小说: 国术之拳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天听了点点头,他在平时的时候也常听人说过,说是练五年的太极还比不上一年的散打,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想想看,一个讲究的是外练内养,修身养性;另一个纯粹的就是讲究各种攻击的技巧,平时的练习也是以攻击为主,两者当然是不能比了。

不过到了年老时,太极那养生的效果就会体现出来,体力能够保持的住,改善体质,而拼命练打法的,年纪一大就不行了,年轻时死练的那些隐患就出来了,身上的暗伤也多,把身体都搞坏了。

就像那些泰拳手一样,少有活得高寿的,就是年轻时练得太凶,把身体的精力和潜能都压榨光了,又没有很好的保养,所以这命就短了。

“在散打中步法是攻防的基本要素,主要突出的是“活、疾、稳、准”等特点,拳谚有语“手打三脚打七,胜人全凭脚下疾”,有了灵活的步法,就能进退自如,这些理论和传统的武术并无冲突,现在流传的散打的步法主要有前进步、后退步、收步、上步、进步、退步、插步、垫步、纵步、闪步、换步等,不同的步法在实战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对实战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练习中对步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自如就非常重要和关键,步法的练习一定要熟、要精,这样才能给对手一种威胁,给自己一种保障。”

杨天听了就问道:“我知道的是跆拳道和泰拳对步法和腿法都是比较讲究的,我们的散打也是这么重视的吗?”

童师傅听了点点头:“其实各国的格斗术都是大同小异,也讲究的是手到脚到,只不过在理论上的讲法不同,你想啊,如果是不合理的,这么多年下来早就被淘汰掉了,现在那些被人所诟病的也只不过是那些人练错了,就拿跆拳道来说吧,过去也是战场上用的打法,你说要是在敌我交错的战场上你还来个转身大回旋再加高劈腿,那还不是把自己露出来给别人当靶子用,别人早给你身上插满刀枪了。呵呵,不信的话,你现在去找个练习古跆拳的,他们的打法保证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跆拳道不一样。”

杨天听了也是会心的笑了起来,其实童师傅说得也是实情,我们现在的传统武术也是这种情况,有些人老是在那里空谈什么意啊、气啊什么的,还有那更玄的凌空打人等等,都把传统武术搞得乌烟瘴气的,说白了就是假拳太多了,让人无所适从,才会给人以传统武术就是花拳绣腿的印象。

“你师傅教你的是形意拳,看他给你练的那些桩法就知道腿法的重要了,形意拳对腿上的功夫也是讲究的很,有行意拳的叫法,过去的那些形意大师脚上的功夫都是出众的很,如尚云祥就有“铁脚佛”的称号,还有孙禄堂先生,能从当时的敞蓬汽车上跃下抢得段祺瑞被风吹走的帽子,复又返身追得汽车而上,而司机还没能意识到有人下车,可见腿功之利害。”

童师傅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你师傅,都这么好的功夫了,还日练夜练的,而且还对拳法孜孜研究,就说我的散打吧,他就很感兴趣,有空时也学习,对散打的有些打法赞不绝口,这就是心胸开阔的境界。换了有些所谓的拳法大师,哪看得上我们练散打的啊,就算是手上打不过,嘴上也能把你批了个体无完肤,哈哈哈……”

杨天听童师傅说得有趣,也被他逗得笑了起来,但是心里却另有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童师傅虽然笑得洒脱,可那笑声里却还可以听出些许的那种不甘来。

散打和传统武术之争由来已久,可是拳法到了老杜这样境界还有那种心胸的,能有几个?

不要说什么心胸不广阔,或者奸邪之人就学不好上乘的功夫,那都是自欺欺人的屁话,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一双手,凭什么你是好人就能达到大成的境界了,坏人就永远学不起来了。

古来今往,那些声名狼藉的人渣中也不乏有那些是武学大师,只不过我们不屑于罢了,你功夫再好,那是你的事,我就是不鸟你又如何?所以老是说武德武德的,武的后面就是德了,你连德都没了,功夫再好,也要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武道之说,讲得也是个道,和其他的如茶道、棋道等都是同理,要讲到能打倒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境界,不然的话,你就是再厉害,能打得了十人,那百人千人呢,又该如何?

能让人心服口服的才是真大师!

所以说中国的武术要想重新焕发,还得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啊!摒弃了门派之争,意气之争,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互相交流研讨,才是正道,才能重现中国传统格斗大国的风采。

杨天低了头默默的思想了进去,那心里就翻腾了开来,自己以后的武学之路该如何来走?



第五十九章 解惑

自从和童师傅的一番话以后,杨天从来没有像这样郑重思考过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武学之道,无疑是他所喜欢的,但是,如果是以此为生,又将何去何从?又抑或是纯粹作为一种爱好来学习呢?这是杨天所思虑的重点,也是最困扰他的问题。

杨天把自己的心事对童师傅也说了,对于杨天的疑问,童师傅也显得颇为无奈。

因为每个人走的路都是不同,童师傅他早先走的纯粹就是一条竞技的道路,除开他在少林寺里学艺的那段时日,其他的时候他都是在拳赛中度过,艰苦的训练,然后是马不停蹄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再然后就是退役,又培训新人选手,仍旧是为参加比赛服务,直到他来到了四海拳馆,因着他可靠的为人,卢四海给了他极大的信任空间,使他现在相当于拳馆的代理人般。

但是,他的经历不能复制到杨天的身上,竞技武术和杨天所学的传统武术也不能等同而论。

所以,童师傅只能让杨天去求助于老杜师傅,或许只有他才能给杨天解惑。

现在老杜还没来,杨天只能暂时收拾了心情,在边上找了块空地先练了一会的十字劲法,然后是三体式、鸡腿桩,一遍一遍地照着顺序做了过来,这是他现在每天必练的功课,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习惯。

等到脚下开始沉降开来,杨天就开始顺着场地的边缘缓缓的打起了劈拳,配合着呼吸劈掌出拳,绕着场地打了两圈,身体就开始有了发热的感觉,就站三体式又把热气沉降下去,如此周而复始的练了一个多小时,由于背部有伤,杨天并不敢用力发劲,但是就是这样缓慢的运动后,却让他对一些细节的把握更深。

劈拳练时如推山!这是讲得练法,轻出重收,阴阳相济,避免双重,杨天现在已经算是初窥门径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老杜终于过来了,杨天就如遇到了救星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心思向着老杜全盘的倾述了一番。

听了杨天的一番话,老杜思忖了不久,开口说道:“我打小就是在村里长大,我们那个村的习武史说来可以从明朝开始就有,老少皆练,成了一种风气,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硬要说来也是为了强身健体,然后就是为了保护村落,在乱世里能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本钱。”

“以我来说,从小就被父亲所感染,接受武学的思想,然后又是通读古代的文献,如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后来还学习孙子兵法等排兵布阵的学识,还有三国演义也需通读,而所学的这些都是为了研习更高的拳法所需要,古人有语:“拳势自古通兵法。”,兵法是什么?老祖宗的书里说得明明白白:兵者,诡道也。拳法也是如此,讲得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可智取时就决不力敌,不然的话,杀敌一千而自损八百,那就不划算了。当然了,这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果存心是为了立威的话,那也是可以凭万钧雷霆之势一举而破。”

杨天已经被老杜说的话深深的吸引了,看老杜停住了话头,就不自禁的接着问道:“怪不得师傅你说自己没有正规的上过学,可是我听你说话却又是如此的条理分明,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老杜就笑了,说道:“我虽学了这许多,可是你看,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我那些学过来的能用得起来吗?除非是哪个学校请我去教古文,可是又有哪个学校的领导人能有那么大的魄力敢请一个连初中文凭都没有的人来上课啊!呵呵。”

杨天一听也是,现如今的情况就是如此,没有过硬的文凭,就当你是学富五车也是白搭。

“所以这就是我当年出来后一直找不到事做的原因之一。”老杜接着说道:“但是你不同,你虽然没有上得大学,但是你的优势就是年轻,还有大把的机会,就算是自习也可以获得文凭,说来你的机会比我可是要好得多了。”

老杜慢条斯理的说着,一点点的把杨天的心思如茧抽丝般的剥离出来,然后梳理清楚,就如清泉般涤荡着杨天的心田。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无论学武或者读书都不是唯一的道路,有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可能都是一种铺垫,或许就会藉此一飞而冲天也不定,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能妄自菲薄。”

“学武,首先还是为了强身健体。就如国术之说,也是需有特定的时间或环境才能成之为国术。诚然,武者以武犯禁,历来是最难管束的一群人,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都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壮大,尤其是清朝以来,对于天下的习武人更是防备得更深,生怕是有人作乱,甚至是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妄加迫害。而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以后,更是因为外敌侵入,再加上各系军阀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搞得是民不聊生,所以那时的习武者众多,多为自保。但是最先提出国术,则在抗战之时,本意是谓之保家卫国之术,现如今为和平之世,国术恐怕也是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了!”老杜说到这里微叹了一声,声音中就带出了一丝的寂寥。

杨天也为老杜的话语所感染,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想想也是,任你心中有千般沟壑,却被时运所困,当然是无法随心所欲来一展拳脚。

古往今来,有多少大才之人就是因此不能大展宏图而落得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过得一会,杨天抬头展颜道:“师傅说得也是在理,不过这路终究还是要有人去走的,不是吗?就算是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承,也是要有人去做的,我觉得这样也不错了。”

老杜一听也微笑了起来,说道:“看来你小子倒还是看得开,这也少费了我许多的口水,不过这武学之道有时就需要这样的胸襟。”

“说到武术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为了寻求一种个体的强大,这些天发生的诸多事情你也深有体会了,这就要牵扯到我以前曾问过你的问题了,学武究竟是为了什么?那么现在你就可以知道,只有拥有了强大的个体,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身边最亲的人不受伤害,这才是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

“保护身边最亲的人……”杨天喃喃自语道。

老杜最后的一句话幡然点醒了杨天,困扰他许久的问题瞬间也豁然开朗,让他不禁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谢谢师傅教诲!”杨天由衷的说道。

听到杨天这么说,老杜心里就明白了几分,高兴的说道:“看来你是已经想得通了。”

“是的!”杨天点点头,“你说得对,和平之时国术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用武之地,但最起码还可以保护你身边的人,我想这是和武术创立之初的理念是相同的,大则可以为国争光,小则可以强身自保,师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杜赞许的颔首道:“说得不错,正是如此,你能想明白那是在好不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练习吧!”

“是,师傅。”杨天双眼放光,精神振奋的大声应道。

杨天的性格就是如此,倔强而坚韧,挣脱了思想上的羁绊,对他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现在的他心情就如挣脱缰绳的野马般,无比舒畅。

(求票求收藏,拳魂需要大家的支持,太极低手在此多谢了!)



第六十章 走崩步

没有了羁绊的杨天现在练起功来更起劲了,要不是老杜出言阻止他的话,可能他还要继续练下去。

杨天扯过毛巾,用力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虽然是不发劲的练习,可是体内的热气还是不可控制地升腾了上来,透过毛孔在皮肤上布成了密密的一层汗渍。

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闹钟,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练习了有将近三个多小时了,这个地下训练场确实不错,设备齐全,排风系统也很良好,更重要的是让人仿佛远离了闹市,能够心无旁骛的全心身投入。

怪不得四海拳馆花了这么多的财力布置了这么一个地方专门用来训练他们的拳手呢。

杨天休息的时候,老杜给他递过来一叠纸,杨天接过来一看,上面印满了字,写得都是形意拳法的那些要点。如三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