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浴血的年代-宋朝军事故事探秘 >

第15部分

浴血的年代-宋朝军事故事探秘-第15部分

小说: 浴血的年代-宋朝军事故事探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壬峙戮妥霾怀砂⒍八股剑荒苁前⒍八固橇恕C窦涓餍懈饕档墓と艘蚕不栋菀桓鲇⑿刍蚴且桓錾裣桑郧蟮盟堑谋;ぃ哉庵职荩不故且恢止缘模拖霸凇对奈⒉萏帽始恰分兴怠鞍俟ぜ家崭黛粢簧裎妗薄@缒窘呈Ω狄萋嘲啵鹨そ呈Ω得且萏侠暇鏊擞⒙胪返目嗔ぞ鸵菡蚪趸蚴瞧剿魍酰撬莸钠剿魍蹙褪茄畲右澹⊙罴沂来衽畲右逯钡饺逅曛岸家恢痹诩蚁缫愿治罄刺浇鸨テ谱约汗业氖锥迹沧吡斯以椎南⒑螅崃髀妫畔率种械呐┚撸闳挥δ疾尉兜矫猥d帐下,在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杨从义擅长长途奔袭战、渗透战和夜战,和尚原之战后的夜袭金军清溪寨,就是他策划指挥的经典战役。他从绍兴十七年开始就一直驻守在仙人关,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孝宗隆兴和议以后,他长期在地方治理民政,直到七十五岁高龄才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多次兴修水利,为民造福。他在川陕一带的民间威信极高,百姓都称他为水王,从汉中到安康一带汉水沿岸各处建有庙宇祭祀他。这样的人物,号称芜杂的《宋史》却没有给他立传,实是一大遗憾!

 杨从义的救援行动成功之后,吴玠与刘子羽商议,觉得和尚原距离川陕的指挥大营太远,后勤运输花费大,而且也不保险,两人经过多次的实地勘察,选定了仙人关为吴玠军的大本营。仙人关位于今天陕西略阳与甘肃徽县的交界处,是扼守陈仓与祁连山的要道。同时吴玠依据地形,在关的东北一道长长的山岭修筑了杀金坪作为前沿阵地,还在仙人关和杀金坪之间依山加修了一道关隘。

 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原熙河帅,现防守岷至阶州一线的关师古为了抢粮,在石要岭和金军大战,却吃了大亏。关师古气愤得浑身颤抖,为了军粮,他日夜不能入睡,几年来已经瘦弱得如一具骷髅,他甚至越级报告,直接朝临安朝廷哭穷,可朝廷却一直没有答复。石要岭大败后,关师古如疯了一般,日日指天骂地,终于,他把部队全部留在了大潭一地,自己单骑投降了金军。半年之后,朝廷回复他的官文才送到川陕宣抚司。

 驻扎在仙人关的吴玠听到消息后,马上赶到大潭安抚关师古留下的部队,收编了他们,使得自己实力大增,吴玠从此已经全面超越原“威武大将军”曲端,成为川陕的第一把手,也为吴家四代镇守川陕,成为南宋三大军事集团世家之一打下了最坚实的一步。
 陕西金军的主帅撤离喝见关师古投降了,便突发奇想,觉得吴玠也是可以召降的,费煞精力地写了一篇还颇有文采的私信给吴玠,劝告吴玠要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归降金国。吴玠很有修养地回复了一封信给撤离喝,一口回绝了他的邀请,同时谨代表川陕西军向长期征战在外的金军将士致以春节的问候。

 绍兴三年,已被降为元帅左都监的完颜兀术再次率所部南下,与撤离喝军集结。二月十七日,金军在兀术和撤离喝的指挥下,沿着陈仓古道南下,向仙人关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兀术经过上次的惨败后,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他在观察仙人关一带的地形时,明智地选择了离仙人关约四十里的青泥岭和铁山一线为本阵。青泥岭和铁山在仙人关的东北方向,而且地势都比仙人关要高,按照军事上的观点,金军是抢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制高点,金军的骑兵可以俯冲,而宋军的弓弩则须仰射,这无疑对吴玠军不是一个好消息。

 兀术在铁山布阵扎营,自然,寨营仍然是他的最爱———连珠寨。但这一次他持重了很多,他的部将彀英没有得到他的将令便私自点兵,朝杀金坪飞驰而去。兀术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亲自上马去追找彀英。兀术追到之后,大声喝令彀英马上退兵,彀英正是兴奋状态,根本不听兀术的命令,继续朝前冲锋。兀术气得额头的青筋都暴了出来,抽出佩刀,用刀背狂拍彀英的头盔。然后用刀背去砍彀英的后心。彀英见兀术真的发狂了,心里也很是害怕,一边躲闪着兀术的“乱披风”刀法,一边说:“我不去了,我不敢了,请将军息怒。”但他仍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吴玠军现在并未集结,现在不乘势马上进攻,您会后悔的。”兀术没有吭声,仰天沉思了一会,单骑落寞地回了大营。

 彀英在随后开打的仙人关之战中发挥得比较出色,战败后的殿军也是他率领的,兀术在战后曾握着彀英的手说了四个字“既往不咎”。兀术这四个字的意思不但包含了我俩的矛盾往后不要再提的意思,而且还有一层往后都不要再说仙人关之战的意思。因为仙人关之战后,终兀术一生,都不再进川陕半步,甚至后来朝廷想调他回陕西再次主持战事时,他都不肯再去。和尚原之战和仙人关之战的两次惨败,是他心中一生的痛。

 彀英说要乘势进攻是有一定道理的,吴玠防御的指导思想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换,赢得对战略态势的判断并且给调动足够的兵力进行作战获得时间窗口,彀英被兀术强迫逼退,为吴玠赢得了时间。在当时,吴玠的兵力只有三万,而金军号称十万,但不会低于六万,至少是吴玠军的两倍。虽然比和尚原之战时,倍数低了很多,但兀术这次非常谨慎,完全不像和尚原时自大和轻浮。加上吴玠的三万军队过于分散,并没有集中起来,所以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金军从二十一日在铁山下寨布阵之后,两军相持了近六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兀术过分小心谨慎,恰恰是这六天,为吴玠飞书把镇守在七方关的吴璘部调过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二月二十七开始,一直到三月二日,两军一共激战了六天。但实际上在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两军因战斗太过剧烈,消耗太甚,都需要一个喘息的时刻,所以这一天双方并没有交战。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五所载吴玠墓志铭“战五日,皆捷”的记述一致。

 二月二十七日,金军率先攻击吴玠军,这一天,两军在杀金坪前一共血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宋军统制郭震的营寨被金军完全击毁,他领兵弃守了阵地退回了杀金坪。吴玠二话不说,马上把郭震斩首示众,并宣令全军:“只能守住,不能退,要死也不要死在我的营寨中,再有从前方退回者,不管是谁,便是我亲弟弟也斩!”

 在战斗的第一天,兀术便有点失常,在战势稍微不利的情况下,他就把万人的预备队早早地投入了战场。黄昏时分,兀术听取了撤离喝的意见,改变了正面硬攻的战术,把军分成东西两阵,兀术指挥东阵,韩常指挥西阵,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不断地驰突杀金坪。这是金军的拿手战术,兀术在不断的奔驰中,也逐渐找回了感觉,他不断地改变东西两阵兵力的配备。一阵在东面集中重兵,一阵又在西面集中重兵。这种战术让宋军疲于奔劳,很快地,金军冲杀进了杀金坪,占据了此地。

 金军占领杀金坪后,天色已晚。而吴玠军中擅长夜战的高手又很多,兀术和其他的金军在夜战中吃过无数次的亏,所以兀术下令全军停止了进攻,据守在了杀金坪。

 二月二十八日这一整天,金军仍然是没有发起进攻。兀术正在忙于布置石炮,金国改变了原辽国全骑军队的情况,形成了以骑兵为主,步炮兵为辅的多兵种体制,金军的石炮偷师于宋朝,也小有名气,像金军第二次攻击开封时,“城下列炮座二百余所”,“飞石如雨击”,兀术没有那么多材料,所以列炮十余座。
 二月二十九日,兀术一声令下,十余座石炮同时开动,吴玠也同样以石炮反击,一时间天空中大石头乱飞,如下起了流星雨一般。炮击过后,兀术发起了冲锋,当他们冲到仙人关前时才发现,吴玠军利用昨天的休息时间,在关前布下了漫山遍野的鹿角和木栅。这让金军的冲锋非常的困难。金军的冲锋速度一旦慢下来,就成了吴玠军弓弩手的盘中餐。

金军以巨大的伤亡,终于把鹿角木栅清除了,但他们冲到仙人关下时,吴玠的爱将杨政率着长枪队和陌刀队冲了出来,《唐六典》上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所谓陌刀,便是长刀,长一丈,施两刃,步兵所持,唐朝之前称为斩马剑。在古代疆场上,步骑对峙中,骑兵的作用相当于飞机坦克,其优势不必多论,步兵要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必须先破坏对方骑兵的优势,而陌刀,正好可以充当完成这种任务的兵器。有“一刀下去,人马俱碎”的恐怖名气。杨政的枪刀队击溃了金军,田晟随后也出关掩击金军。两次胜捷,给二十九日的战斗划下了一个句号。

二月三十日和三月一日这两天,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金军这次南下“自元帅一下尽室而来,示无返意”,虽然伤亡非常的惨重,但仍然企图攻破仙人关。宋军甚至发现金军竟还有穿着两层铠甲的,宋代一斤等于今天一市斤二两,如按当时流行的五十八斤重甲计算的话,那些穿着两层重甲的金兵估计大概一场战斗下来,不瘦个五斤肉,至少也得头晕个好几天。金军的撤离喝集中兵力攻击宋军仙人关的西北角一个角楼,西北角的统制是姚仲,他带兵登楼死守,一时间打得难分难解,整个楼都被打斜了,姚仲便拿布帛把楼系正,金人又去烧楼柱,姚仲这下更是来了精神,连忙把自家平常喝的假酒统统拿出来灭火,酒居然能灭火,也算一个奇闻,如果猜测的话,想来姚仲平常喝的假冒伪劣酒肯定为数不少。

在黄昏和入夜的两个时段,吴玠都分别派兵主动出关攻击金军,获得了胜利。尤其是三月一日的夜战,宋军重新夺回了杀金坪。金军没有了前沿阵地,进攻部署也一塌糊涂,便急急后撤了近十里。但完颜兀术并不甘心失败,他企图分兵去攻击守备力量已经基本处于空虚状态的七方关。

战争是一个各种力量的角斗,吴玠在川陕大地上有一个效率奇高的情报站,金军主帅之一撤离喝在长安家中卧房的布置情况吴玠都了如指掌。兀术的意图,吴玠早已收到了情报,三月二日晚,吴玠下令全军全线出击。

兀术最爱的连珠寨被吴玠军砍成几段,一片混乱,吴玠军统制张彦负责横川店一截的金营,他生擒一百二十人,斩首五百人。吴玠的女婿,号称“王开山”的统制王俊负责河池一带的金营,生擒一百五十人,斩首一千二百人。

兀术见大势已去,连忙烧毁营寨物资,狼狈逃去,吴玠军一路追杀到和尚原才鸣金收兵。至三月三日凌晨止,宋金仙人关之战以金军惨败而告终。

强悍坚忍的金军自从破辽灭宋以来,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号称“女真不可满万,满万不可敌”。北宋末年,除了童贯的大将王禀坚守太原和李彦仙坚守陕州而让金军吃了大亏之外,其余的战斗都是摧枯拉朽式的。南宋初期,金军一度遭逢开封留守宗泽麾下的东京留守司军的打击,但宗泽很快就病逝,金军又得以纵横中原,饮马长江。从南宋建炎四年开始,宋军开始有局部的小胜,如张浚的明州之战,陈思恭的吴江之战,岳飞的建康之战等。其中最为可惜的便是韩世忠所领导的黄天荡之战,宋军先胜后败,让兀术泪流满面地逃回江北。但是,这些战斗,不论从规模还是激烈的程度或是金军的伤亡来看,都不足以与吴玠所领导的和尚原、仙人关两次大捷齐名。和尚原和仙人关两次战斗,可以说是金军从白山黑水起兵以来的两次惨败。

吴玠所领导的军队,近乎独立地支撑着南宋的半壁江山,他的战功是独一无二的,史书中常说的“南渡五大将”,张俊和刘光世是欺名盗世之辈,不足与论。韩世忠虽有一些胜捷,但并不能和吴玠并肩。唯有岳飞,才是和吴玠处于同一级别的优秀将令。有趣的是,吴玠一生只打防守战,而岳飞似乎对进攻野外有着狂热的衷爱。他们两人一人防守,一人进攻,不但是南宋,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战争史中耀眼的双子星座。

【 http://。。 提供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本文下载于天涯社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