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汉末南国 >

第35部分

汉末南国-第35部分

小说: 汉末南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之故。” 
毕炜脸上微微一红,心里暗叫一声“惭愧”,想到自己无所顾忌的欺世盗名,实在谈不上什么正人君子,还要欺骗这些人,更是有自愧之意,然而自己的事情却不是那么好说的,说出来更是骇人听闻,自古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自己想以一人之力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就不能不借助自己千年之后所学到的知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时候豪门大族势力已经很大,毕炜如果不利用这些人的力量,单以他琼海的庄园,就算一百年也未必能成功。而要想与豪门搞好关系,就要耍手段,就要会忽悠,尤其是面对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士燮老大。至于怎样利用豪门而不能为豪门所用的问题,他倒是想得很清楚,只要控制了交州,就搞均田制,极端一点打土豪分田地,从肉体上解决这些大地主。只要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大局一定。这些奴隶主封建地主就掀不起大浪了,纵有反动,也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死。但那都是以后的事,目前的关键,就是哄骗这两个人,骗士燮和他的家族支持自己。
这部命名为《南海先生饮冰室文集》的著作写在密香纸上,足足三百页二十万字,虽然在现代看来远远算不上是书,更可能被当为文化垃圾。但是在当时,却是完全可以轰动士林了,这部书在前面一半大谈王阳明的“灭山中之贼易,灭心中之贼难。”士燮等人还偶尔会问难辩疑,到了后半部,毕炜甚至写道了自家的研究生论文,这士燮等人也只剩下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佩服”二字了。
全篇洋洋洒洒,是毕炜以枪手润色过的文言写成,体例分五卷,所以后来儒林又称《奥义五卷书》。而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毕炜在这部书里采用了标点符号。这部书附有两个后记,一篇说到写这部书的掌故与作者的用心,一篇则是倡议采用标点符号,并且详细解释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虽然古代的“者也”之类的语气助词实际上有标点符号的作用,但是因为没有标点符号,导致断句不一而引发的歧义,依然是比比皆是。另外一处就是毕炜设立了所谓四书。他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单独成篇,放在六经之前,建议士子先读四书,再读《乐》《诗》《书》《礼》《易》《春秋》。从此中国四书六经的说法诞生。(此时乐经一书尚未失传,所以是六经。)
但是这部书在建宁二年六月份的作用,却主要是使毕炜完全确立了自己在士燮和交州士人心目中的地位,自此士燮等甘拜下风,直至彻底成为毕炜的小弟。不过这三个人并不知道,在士燮到了中原,《南海先生饮冰室文集》这部书的名声就大大地传开了,毕炜更是被尊士林为南海先生,人称毕南海。其原因是士燮的大力宣传,送了马融郑玄卢植蔡邕等儒林大佬一人一本,众人大为叹服,从此毕炜的才名就传开了,郑玄赞曰:“日南毕炜,论语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著《饮冰室文集》一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不过毕炜他们现在自然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士燮人完全沉迷在这本胡扯的垃圾书中,船到合浦港口,要不是毕炜催他,他连下船都不知道。 
众人在路上就开始商议出版的事情,表示决不能将这绝世好书藏之名山。一行到了苍梧,见过士燮两个兄弟士武士壹。便开始印刷这部书,在毕炜的设计下,采用了雕版印刷。这也是一种无奈,活字印刷要求一大批熟练的识字的工人,而眼下交州没有一个识字的木匠,要是码字错了或印错了怎么办?而雕版则简单,只要几个会木刻的好木匠即可。
为了让这套书有最好的印刷效果,士燮可以说是不计工本,第一流的工人,采购的木料、密香纸张都是上上之选。但是要刻出二十余万字的书版来,又谈何容易?一个字不小心刻错,整版就要重来,书版堆满了印书坊的房子,两百个工人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建宁二年八月中旬的时候,终于刻好版,印出了第一批五百本书。
士家上下见了雕版印刷,则更加佩服毕炜的才思。毕炜也趁此机会,与士燮建了一家印书房,专印儒家著作,而分别在龙编番禺的另两家印书房,则源源不断的印制各种实用书籍。
毕炜把新印制出来的儒家经典和经史子集免费散发到交州各州学郡学中去,这就赢得了士子们的一致好评,也为毕炜的密香纸张打开了销路,三年之后,交州七郡的公文已经淘汰了木牍,全部改用这时已经通行的密香纸张。
这件事忙完后,毕炜已经获得了士家和其他几家的支持,士燮也要上京去,毕炜遂送之,这日送到了郁林郡的阳朔,漓水清涟,此地毕炜在大学时来过,一行人便去游玩,上了当地的小船,船家吩咐各人坐稳了,便将缆绳一解,用竹篙一撑,那船便向江心行去。只见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到了象鼻山,此时水大,象鼻饮水,生动之极。毕炜向士燮点头微笑,自走到船头,江风拍打他衣服下摆,打的啪啪做响,有时浪头稍大,便从他脚底掠过。此时尚没有什么工业污染,青碧色的江水静静地流着,人在这小船上,只觉得心旷神怡。两千年后,正是在这漓江之上,象鼻山下,毕炜和自己的女友相识,那少女的眸子和笑容,鲜亮的长裙。想起来真是永生难忘。
“阿彩。”毕炜喃喃的喊出那个深藏在心底的名字,那个女孩,已经永世相隔了,不知道那柔弱的女孩子,现在是在怎样的悲痛之中,是痛恨自己不告而别还是一去无踪?这里毕竟不是他的时代,如果能再见到她,毕炜就算是死,也心甘情愿。
而此时在另一个世界,女孩接到越南大使馆方面送来的毕炜失踪报告后,当即昏了过去。
“漓水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士燮对已经被山水陶醉的无可复加张博大谈特谈漓江之美,只引得张博大为光火,怒目而视。
自漓江归来,毕炜终日不语,他仍然深深地陷在回忆中,“什么王图霸业,什么光耀中华,只要能回去,什么我都无所谓。”
他想到自己是好奇触摸了一把剑,才被传送到这时代,“看来只要找到那把剑,该能回去了吧。”
士燮终于要上路了,“此去中原,一路顺风。”灵渠的岸边,毕炜道。
“谢谢毕兄,多多保重。”士燮在船上回答。“数年之后,我必定回来。兄等我好消息。”他又道:“我一定让你的书名震一时,让天下士人都知道有个毕南海。”
毕炜笑道:“难不成兄要洛阳纸贵?”
士燮哪知这是用后来左思之典故,但还是笑道:“毕兄这一本书到了京城,洛阳的密香纸想不贵都难阿。”
毕炜拉住他,道:“士兄好书,我知江东有大儒名王充,所著《论衡》精彩绝伦,不可不读,然长久不传中原,兄如有空,不妨看看此书。”
毕炜看着那船远去,直到消失,他想:“士燮去了,又要自己打拼了。等你回来,交州又将是一番面貌。”
第四十五章 鲛珠泪凝归合浦
    在合浦徐闻的夜色里,一艘商船慢慢的出了港。现在在整个北部湾,运行的商船全部都被毕炜的琼海海军控制着,所有出海的商船,都必须缴纳水引,现在毕炜收取来往商船的水引,不交钱的不得通过。一来可以垄断贸易,二来这过往商船甚多,他人没有武装,也只能干看他发财。合浦海商几次要求毕炜取消这一做法。毕炜都以讨伐海盗之军事行动紧急,不同于常搪塞过去。
第二天晚上,在引水船的带领下,这艘船靠上了琼海码头。
黄宣坐在船舱里,只是打量着外面的景色。天色黑得很。船已经靠上码头,港口只有几盏小灯照耀。在这微弱的光芒里,就看见天驱第四营的士兵背对着这艘船,站得笔直的警戒着。 
他对面的刘武朝他笑道:“老兄,天驱的兵士如何?在朱崖前线,可是和黄家的精锐家兵部曲打得热烈啊。五岭以南,现在就这个天驱名声最高啦。” 
黄宣微笑道:“那还不是刘公的武力?刘公现在有这毕炜一军强兵为靠,交州稍有变动,谁不要看刘公的眼色?当初刘公在当时起伏那么多人物中慧眼识拔毕炜,的确是眼光长远得很。” 
刘武的笑容略微僵了一下。但很好的掩饰了下去。现在这个局面。琼海已经稳住了阵脚,战场上杀的黄家全军覆没,昔日的合浦之雄黄氏,现在已经躲在自家的庄园里,连郡城都不敢进。但是刘公当日扶植毕炜的本意,又有谁说得清呢? 不由得心下有点觉得这个老弟说话太不顾情面。 
他微笑道:“黄兄,你我生意上来往多年,何必为最近一点小事闹得不愉快。眼见和议就在眼前。豪族参加产业联盟,合流大势所趋。以黄家的实力,这事情还可为着呢。到时候我回南海继续做我的商人去。这有何不好?” 
黄宣只是笑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这次他是代表家主和曾经与毕炜对立的合浦众家族,秘密前来琼海和毕炜商谈一些事情的。他是强烈向家主建议,放弃对抗,和毕炜联合,以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发财。何乐不为?
每次当他在运筹这些人物势力的时候,就觉得整个天下仿佛缩小成一个巨大的棋盘放在他的面前,天下之人,无论贵贱,皆如同棋子,由他任意安排摆布。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这恐怕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庙算了? 
至于毕炜,又能给他什么惊喜呢? 
这艘船上除了黄宣和刘武,还有从南海风尘仆仆一路赶来的一个朋友,带着一队琼海制造局的卫兵跟车而来。船才一停稳,这朋友就跑到前面的货舱里。钻到舱中指挥他的宝贝卸船去了。 
卫队长态度恭谨的走了上来,两辆牛车一直停到了码头前面。刘武看毕炜的这个卫队长过来,自己先起了身:“老弟,毕炜他还有事情,所以不能来亲自迎接你。这位队长是他的心腹。有他来迎侯,也是最秘密不过。朱崖荒岛,没有马车,只好请你坐牛车,委屈了。我先代毕炜向你告个罪啦。” 
黄宣嘿嘿一笑,也没说什么客气话。一摇三摆的下了船。一看之下,到教他出这码头与其它码头不同之处来。他原本到过中原,各地的沿海码头也去过不少,却甚少能与琼海码头相比拟的。 
极目看去,那沿河码头长数里,分为渔船、商船,战舰停泊区,岸上的建筑皆是美观整齐,一切调度皆有引水小船及岸边高塔进行,秩序井然。岸上干净整齐,却丝毫没有内地码头那般的脏乱。他此来便是自合浦码头上船,那码头嘈杂脏乱,港口处死猫死狗垃圾成片,诸般气象,哪能同这琼海码头相较之万一?
他并没有马上上车,就在地上信步走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那队长跟在他的身后,急得微微有点冒汗。黄宣站定了,斜睨了焦急但是还不敢多说话的队长一眼。要笑不笑的哼了一声,低头上了牛车。警卫队长喘一口大气。火急的向卫队士兵充当的车夫吩咐:“快!快点赶牛,总部!” 
当黄宣来到琼海城总部大院的时候,毕炜已经在门口迎侯他了。这个还很年轻的琼海统制还没蓄起胡须。举止稳重又显得有点威严。
毕炜也同样的打量着黄宣,这人才三十岁出头的年纪。眉眼灵动,举止潇洒自若。穿着一身长衫,笑容非常的温文。刘武跟在他的身后,比起来就显得苍老衰颓多了。 
看着毕炜笑脸迎上,他也微笑着拱拱手。两人都没说什么客气话,毕炜就将他迎进了后室。 
毕炜看着他:“这就是黄宣先生了?在下不能远迎。实在惶恐得很。”看到毕炜先主动问话,本来还想做介绍的刘武和黄宣相视一笑,自己分宾主坐了下来。就等着看怎么开口说话。 
刘武略一沉吟,朝毕炜道:“公子,黄先生此次前来。是代表合浦各个家族的,以前总是我居中传话。这次他们特地谴黄宣先生亲来,也是表示亲近。并对我们有输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