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短篇辣文电子书 > 千山暮雪 >

第66部分

千山暮雪-第66部分

小说: 千山暮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我仍是活了下来。
是夜。
一轮孤清的明月,遥遥高挂,寒风刺骨。
我那柄白缨素杆三棱瓦面枪,它一直在哭泣。

第二年春天,我把红泪送回了碎云渊。
江湖儿女江湖死。
她是我的妻子,但我想,这是她的心愿。
把她葬在寒潭边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心也一起葬了下去。
走的时候,站在积雪峰上,我最后回望这座伤心的城。
红泪曾为了戚少商的一句承诺在此等候了多年。
我和她成亲的那天,也曾经相许要再造一架双飞翼,一起向着太阳飞去。

有时候诺言未必不能相负,那要看是为了什么。
我想红泪其实早已明白了这一点。

离开毁诺城的时候,我想起来,旗亭酒肆离这里不远。
我知道,那里有一个我认识的人在等另一个人。
我不打算路过那里。
因为我一直认为,等待,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
我只是暗暗希望,下一次我再回来这里的时候,他已经等到了他要等的人。



二师兄从汴京回来之后心情莫名的好。
他甚至拉我一起去喝酒。
我问他,是不是在那边见到了什么故人,老朋友?
他笑着摇头,过了半天又点头。
他一向话不多,那天,他喝醉后却跟我说了很多很多事,很多很多人。
我才知道,原来他的记性那么好,那么久以前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跟二师兄不一样。
江湖上都知道我好酒,常醉。
故此我很容易把一些不该记得的人和事都忘掉。
但我没有忘记那把银色的小斧头。
一个多月后我在浙西办案的时候,重又见到了这枚事隔多年的故人旧物。
那个坐在日暮的街头矮墙下,脸上泪痕未干的少年手里,就紧紧握着这柄看起来仍然凛冽的寒铁。
“这是谁给你的?”
“一个哥哥。他说如果再有人欺负我,就用这个对付那些人。”
“你家在哪里?”
瘦弱苍白的少年伸手遥遥一指:“我和我娘亲住在那里。”
花灯初映的招牌下,那是个醉卧眠花的场所。
我脱口而出:“他们往哪里去?走了多远?”
我才发现我问的是“他们”。

少年给我指了方向。
武林同道谬赞我脚力无双,轻功绝伦,追踪术一流,我也许能追上他们。
但我想了很久,最终却还是止步。
我想,以后,也再没有人能追得上他们。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谁。
也许我曾经是知道的,但现在我只是一个每天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并且完全失去了以前所有记忆的人。
每天那个男人都来给我疗伤,他说他姓方,是我的父亲。
听他们说,他是一个名动天下的大侠。
父亲说我自小身体赢弱,不适练武。
他还说虽然我在外游山玩水时,失足从山顶跌落几至殒命,但他有把握一定能让我重新站起来。
他叫我“小看”。
可我却依稀记得我的名字里,应该有个“舟”字。
每次当他的真气缓缓注入我体内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一些说不清的悸动。
总觉得有些什么隐隐掩埋在我身体最深处,想要冲脱,却遍寻不着出口。

有时候父亲会推我到门外的山坡上吹吹风,看看天。
满目的葱郁山川一直延伸到天边,把这里包裹得与世隔绝。
我问他山的后面是什么。
他说,山的后面还是山。

对了,我很喜欢白色的东西。
那想必是世间最美好的人才配得上、当得起的颜色。
白得如此多情,如此深情。
我深深地迷恋那种纯粹,那种无瑕,那种不容半点污浊的定,和真。
我让他们在我窗前种了几株白梅花。
我相信有一天我会把自己的记忆都找回来,虽然现在我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那枚泪滴形状的暗器,令我隐约记起,我似乎曾经和某个人有过什么约定或是别的什么……
有一个那样的地方,有一个那样的人。
我唯一记得的是,每年入冬,都要叫人给他送一支白色的梅花。



金风细雨楼搬迁到临安之后,仍按它原来的样子重建。
苏大哥、白二哥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仍按原状保留着。
我一直觉得,他们并未离开过这里。
我觉得我们仍在一起。
有些东西很容易改变,有些东西却永远不会变。
就像这座在不同的天子脚下,同样的屹立不倒数十年的楼子。
虽然我觉得这楼子开始有点冷。
没有了他们的风雨楼真的越来越冷。

多年以后,江湖上仍在传说着我们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其实除了我们自己,这一切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苏大哥一直怀疑白二哥的忠诚。
白二哥一直怀疑苏大哥对他不信任。
越是在乎,往往越是要求,越是绝对。
越是不能割舍,就越要用极端的方法去忘却。
毁灭和杀伐,乃是因为怕不能拥有,还是因为要永远铭刻……
我并不孤独,但自多年前的那个失去了他们的雪夜起,我已注定一生寂寞。
我的剑名为“挽留”,但其实我什么也挽留不住。
挽留不住岁月,也挽留不住人。

有时候无情会来我这里坐坐。
我不记得我们曾否谈起过城外的那两座被抹去了名字的坟冢。
我认得那剑锋劈过的痕迹。
那是一把天下间独一无二的,最终碎破了虚空的剑。
我猜无情其实也认出来了,可是我们谁都没有说。
很多话本是不用说出来的。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每年惊蛰之后,都会有人给我捎来一坛很烈的酒。
它的名字戚少商曾经对我提起过很多次。
他说那是世界上最好喝的酒。
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喝到了它。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不掺水的酒。
不仅如此,这还是唯一一种里面有热血和真情的酒。
我想我知道送酒给我的人是谁。
我也知道他想告诉我什么。
战争仍在继续,我不会白喝他这坛酒。

其实戚少商和苏大哥白二哥他们一样,已然是这风雨楼的一部分。
他们就是这楼。
无论他们在或不在,生还是死。
也许以后我也终会和他们一样。
很多很多年以后,人们可以不再记得我们的名字,但如果可以——
请不要忘记曾有过一座这样的楼。



三门关外,年月绵长。
微斯人,吾谁与归。
“顾惜朝在此恭候”——事隔多年,我重新把这幅旗招挂上了旗亭酒肆外的高杆。
就像当年一样,我知道他知道我会在这里等。
等一个旗亭相识人。
一起挂上的,还有两排红灯笼。我把灯笼挂得很高,这样很远他就能看到。
灯笼在漠漠风沙里蒙了深尘,一共十二盏,正好每年多点上一盏。
他曾经在这里为一个承诺等待,却等到了我,等来了一场背叛。
这一次,换我等他。

那一天的月色冷冷的,从天棚里照下来,我坐在高台上,看着刚点亮的第三盏灯笼。
月明千里故人稀。
我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天,他笑着站起身来,那份风采与气度,傲然的,坦然的,洒然的。端的是一派英雄气概。
是的,无论是怎样的困境和凶险,也囚不住他一派浩荡洒脱的气魄,禁不住他泱泱磊落的胸怀。
任何人也奈何不了他,任何事也击败不了他。
一回眸,我竟似真的又看见了他。

我真的看见了他。

那一晚,所有的灯笼都悉数亮了。
那一晚,两年来没有喝过一滴酒的我,醉了。
往事如烟,我又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漫长的,几乎等待了一生,也用了一生来等待的夜。
我一直都在。
等你回来。

此身业已踏尽前尘,多少翻云覆雨,多少风起云涌,心头再无挂碍。
如此,便罢。
素淡的背影以一转身的姿态,在史册中掩埋,容你我挥洒最后一分豪情笑意,共守千年百载。
任身后青衫与秋水翻飞共长天一色,看天际云卷云舒,堂前花开花落。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虎尾溪畔的杜鹃花,开了。



所幸,我没有令他真的等我十二年。
天山万年冰川下苦修的寂寞和解毒的艰辛我都不想细述了,我只是明白了一件事情:
我早中了一种叫做“顾惜朝”的毒。
天下间除了这种毒,再没有什么能让我死,令我生。

重逢那天晚上他居然又喝醉了,这么多年来他的酒量还是如此之浅。
什么?洗碗?
——那不可能!三天三夜之内都别指望我还有什么空闲的时间!

后来在西湖舟上、黄河岸边、雪山峰顶、草原深处,我都无数次地问过他:
你有没有后悔?
他的回答永远只有四个字:
有憾。
无悔。
呵,他曾经是以如何傲决的姿态俯视着万里江岳锦绣河山,要在史书中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当一切因他而掀起的风雨,已止歇为苍穹下低回的鹰鸣,那睥睨苍生的杀伐决断、意气方遒,终在风起云涌鼓角铮鸣之后,换一个了无挂碍的归去。
其实,他才是一条真正的龙。
本该傲啸九天,但被我困龙于渊。
呵,他当年追杀了我多少里,我就要“困”他多少年。

多年后当人们说起“逆水寒”,请就当它是一个关于杀戮和背叛的故事吧。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真相,有些历史——
只需要存在。
不需要流传。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
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
千秋北斗,瑶宫寒苦。
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