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人间香秀 >

第56部分

人间香秀-第56部分

小说: 人间香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红裳拉着白玉楼道,“后会有期。”

    易星移出了竹林,冉红裳与白玉楼回到前时饮酒的所在,商竹林之韵声,饮竹叶之清酌,白玉楼不无赞叹道,“本是来此作客,却将主人送走,这样的趣事,阿哥也还是第一次遇到。”

    冉红裳笑道,“古人咏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看不如慷慨之士以四海为家,所适即以为东道主。玉临风和易星移在这点上堪称莫逆,老娘也是这样一个真正的雅士呐!”

    白玉楼哈哈而笑,爽朗之声震动竹林,“妹妹送走主人,还有一番道理。”

    冉红裳轻笑道,“易星移不是俗套之人,妹妹无须顾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何况妹妹想和阿哥独处,正当快快将人送走。”

    “哈哈,有趣有趣,阿哥一定要满足妹妹才是。”

    “多谢多谢!”

    “如之奈何?哈哈哈。”

    再说易星移出了竹林,即往洛阳方向行去,至丹药小园。

    易星移步近古旧的木门,拿起门上铜环轻敲,久久无人来应。易星移略作思索,便稍稍用力推了推右门扉,门扉发出“葛”的一声。

    发现门是虚掩着的,易星移不作犹豫,将门推开,跨过门槛,进入小园。

    “有人在吗?”易星移轻唤了一声,却依旧无人应答,放眼小园,干净整洁,不似无主之所。

    易星移嘴角一弯,不再呼唤,只迈步径直进入一间小屋。小屋尚且还算宽敞,桌椅摆放整齐,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此是崔老先生休憩之所,小屋被一面竹屏风一分为二,屏风中间有一个小门,小门已在外头关上,但即使如此,小屋通体明亮,隔着竹屏风望进去,也可将里面看得一清二楚。

    屏风内有一张床,想必是崔老先生的卧室。

    易星移止步于小门前,发现屏风右端有画笔丹青,兴致陡升,仔细查看时,无意间发现一幅卷轴,便伸手拿了出来。

    易星移将卷轴拿到桌上铺开,入眼迷离,使他心头一揪,好久才兀自道,“这幅图难道就是师尊曾提到过的寒僧化佛图?如此一来,不知崔老先生与甄秋梧老前辈又有何关联?我须见面一问。”

    易星移走出小屋,沿着花径深入小园,来到后园,乍然看见一白发老者正在为牡丹锄草,不由得一奇,同时间,一只落在老者肩上的小雀因受惊吓扑腾飞去,此情此景,令易星移大感可喜,即笑道,“老前辈,你原来在园内。”

    老者应道,“送了药酒回来,自然在园内。只是阿阮出去了,没有及时应门接待贵客,老头儿有些抱歉。”

    易星移道,“老前辈说笑了,晚辈不请自入,才该说声抱歉。”

    老者道,“你叫什么,怎么会来到小园?”

    易星移道,“晚辈易星移,经书奇推荐来此拜望老前辈。”

    老者听到“书奇”二字,停下手中活计,起身并转身道,“原来是老娘和冉公子的引荐,老头儿该想到才是。那日老娘和冉公子代为送酒,临走时说待送了酒回来再尽情一会,不想今日等来的是西方竹林。”

    易星移乍见崔老先生面容,心中但感莫名熟稔,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或者不如说他更确定眼前人与甄秋梧牵系甚深,但闻崔老先生口称“冉公子”,这时道,“晚辈遇见书奇时,书奇身边只有玉奇,不知老前辈口中的‘冉公子’,却是何人?”

    崔老先生闻言一个恍然,朗声笑道,“原来他是玉奇,哈哈,老头儿竟当着玉奇的面说甚么虚无缥缈,如今想象风姿,玉奇果然殊为不凡。”

    易星移也笑道,“或许正是为此,玉奇才化名行走罢。”

    崔老先生洗手之后,便请易星移回小屋,端上茶水待客。

    易星移问道,“老前辈,阿阮不在园中,小园外门便只虚掩而已,难道您不怕有人偷偷进来,盗取什么贵重之物么?”

    崔老先生笑道,“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馀鸟迹书,小园偏僻,生人罕至,何况并无贵重之物,老头儿要怕什么呢?倒是竹林此时无主,画师尚自悠然无虑。”

    易星移被反将一军,哈哈一笑,却又道,“老前辈若说小园内无贵重之物,若野人来此踩踏牡丹,又如何讲?”

    崔老先生轻轻笑道,“自然景象。”

    易星移闻言大感钦佩,又道,“若盗走画框画笔呢?”

    崔老先生依旧微笑应答,“随他吧。”

    易星移接着道,“若是连寒僧化佛图也一并被盗呢?”

    崔老先生面容平静依旧,“不过一幅画而已。”

    易星移道,“但晚辈却认定它是无价之宝。”

    崔老先生道,“在不知者手上,何尝会是无价之宝?”

    易星移切入正题道,“名画必有故事罢?”

    崔老先生道,“故人而已。稼轩词有云:一丘一壑,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此话在中年颇令人感慨,至于古稀,故人绝踪,衰朽之心,已无波澜。”

    易星移感慨之余,又问道,“不知崔老先生记得甄秋梧此名么?”

    崔老先生摇头一笑,转又似是而非道,“或许是画作者罢。”

    易星移忽道,“晚辈画兴忽起,可否一借丹青?”

    崔老先生伸手道,“可自取。”

    易星移起身道,“多谢。”

    铺纸研墨,易星移心无旁骛,想象方才在小园深处所见,挥洒丹青。时流于野,黄昏时分,崔老先生已将饭菜做好,一幅牡丹先生图也悠然而出——

    画中牡丹拥簇,一老者蹲地锄草,忘我之态,足以知老者爱甚牡丹,肩头小雀受惊飞腾,却不见使小雀受惊是何人何物何事,意境微妙,令人遐思。

    易星移欣赏一阵,扭头望向崔老先生,嘴角一扬,随即换笔蘸墨题诗,诗云:牡丹先生爱牡丹,牡丹花下忘世间。有客访我自来去,禽还兽往只一般。

    题诗既毕,易星移将画作赠予崔老先生,崔老先生慨然接受,心知易星移对寒僧化佛图有意,便以之回赠作答,易星移欢欣不已,用过晚饭,披星而去。

    客又离去,崔老先生倚门望星,无悲无喜。

第90章 ⑨公不圣() 
本卷有不少新的人物登场,或多或少的篇幅,每个人物的铺写,都有一些用意,围绕主角和主题渐渐展开。

    武侠的创新,我想是需要慢慢尝试的。

    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东海名楼,不圣归处。

    这日楼中有两人谈笑。

    一人道,“孟先生,你来得好,我正有一幅画,想请你鉴赏。”

    另一人哈哈笑道,“福气,我有福气,当真不假!”

    口称“孟先生”之人正是东方名画公不圣。

    公不圣将近不惑,中年之龄,前不久于海上邂逅蜃楼,惊诧之余,回头即凭所见及想象画了一幅玉海双楼图,正好画友不期而至,遂邀请鉴赏。

    孟先生看着画中景象及题字道,“不圣,你怎么知道这是玉海双楼?据我所知,你并没有拜访过这两座海中名楼吧?何况传闻白玉楼与倾海楼相隔甚远,并不似画中如此紧挨。”

    公不圣道,“海市蜃楼,如此紧挨,有何不可?至于为何题为玉海双楼,我也是凭画中楼的模样猜测,没有多少”

    “不圣公在么?”

    此时楼外突然传来问话声,公不圣的话声也戛然而止。

    孟先生闻言看着公不圣,笑道,“看来还有客不期而至。”

    公不圣却胸有成竹道,“竹林子的事情业已完成,在这第一时间跑来找我,该给他一个笑脸。”

    孟先生道,“十年不见,不圣单凭五个字便能听出是竹林子来了?”

    公不圣笑道,“天底下只有两个人叫我不圣公,除了竹林子,另一个是老娘。”

    孟先生大笑道,“原来有秘诀。”

    易星移此时已不请自入,见到孟先生似有些意外,随即一揖道,“国舅爷,原来你也在,难怪不圣公不出来迎客。”

    易星移称呼孟先生为国舅爷,只为这位孟先生正是孟家四兄妹中那爱画之人,本名孟蹈,名副其实的当朝国舅。

    孟蹈见易星移叫他国舅爷,摇头笑道,“咦,竹林子,在这里叫我国舅,未免生分了罢?”

    易星移便道,“孟先生。”

    孟蹈嘿嘿一笑,过来拉道,“你来得正好,不圣作了一幅画,很有来头,来来来,过来看看。”

    易星移边走边笑道,“巧了,我也带了一幅图画来。”

    公不圣瞧着易星移道,“我说啊,你那五美图连给老友瞧一眼都舍不得,今天怎么大发慷慨,亲自带画前来?哈哈,该不会是你鼓捣的吧?不看也咳咳。”

    易星移偷偷一笑,揶揄道,“不圣公怎么犯咳嗽了?”

    公不圣道,“不是海风吹的么?”

    易星移四顾一眼,故作疑惑道,“海在哪里?哦,是不圣公的脑海么?这可不妙,脑袋抽风,十分严重,看来要请百草神医来诊治诊治。”

    三人为此话齐齐一笑,公不圣笑罢又道,“竹林子,别装得像只猪一般了,我知道你没有那么笨。”

    三人又是一笑,罢了才认真起来,一道观赏玉海双楼图。

    画中双楼确是玉海双楼,易星移不觉大感奇妙,笑道,“此番将五美图送出,两位可知主人是谁?”

    孟蹈应道,“难不成是玉奇海奇?”

    易星移道,“对一半。”

    公不圣接道,“是玉奇书奇。”

    易星移“咦”了一声,问道,“不圣公为何要说书奇?”

    公不圣反问道,“你无缘无故提什么百草神医?”

    易星移道,“不是因为你脑袋抽风了么?”

    孟蹈跟着易星移一笑,又道,“天下遍处是奇闻异事呀。两位请看,白玉楼中无人出现,原来是到中原来了。”

    公不圣道,“但据闻白玉楼中除了玉奇,尚有天下第一美人洛天香。”

    易星移闻言一恍,想起白玉楼对名嫣图轻喃泪落,略略道,“也许是美人正在楼中沉睡,未及出楼散步。(随即又一指)倾海楼外倒是有一人迎风而立。”

    孟蹈接道,“此人是海奇无疑,真是仙风道骨,一派悠然。”

    公不圣赞成这话,“不错,据老娘传言,四灵之一的孟云游每年八月乘槎入海一会海奇,次年三月返回,此时正好不在海上。”

    易星移接道,“老娘口中的人物,世人不知其踪,便都当是传说,我若未遇师尊,当也是‘世人’之一。”

    公不圣道,“但确实也是无迹可寻。”

    易星移却一笑,卸下背上竹匣道,“不圣公,看来我高你一筹,不是假的。我教你瞧瞧什么叫有迹可循。”

    孟蹈雀跃道,“难道是五美图上留有线索,竹林子要了一幅留在身边?”

    易星移摇摇头,将画轴展开。

    孟蹈和公不圣看到画作皆大为惊讶,呆了足足半晌。

    公不圣先回过神,满怀疑惑道,“这幅寒僧化佛图,以前只是略有耳闻,你是在哪里得到的?”

    此时孟蹈也微微张开嘴,呆呆地看着易星移,口涎似乎一个不注意便要掉落。

    易星移道,“是老娘提供门路,从一位老先生处换来。”

    公不圣闻言即道,“换来?你有什么宝贝能换来寒僧化佛图?”

    “哦,”易星移一本正经道,“我画了一幅牡丹先生图,还题了一首价值连城的题诗,是用无价之宝换取无价之宝。”

    孟蹈见易星移反过来作弄公不圣,忍住笑道,“哎呀呀,都是宝贝,此时还分什么贵贱?来来来,再让我好好欣赏这幅寒僧化佛图,据说这幅图是让竹林子的师尊都甘拜下风的,不可轻放,不可轻放。”

    三人同赏名画,不时欢笑。

    易星移被问及玉吹烟下落,只是摇头,三人谈及惊鸿人物,似有若无,都觉神奇,渐渐说笑起来,不再追究始源。

第91章 ⑩秋水() 
本卷有不少新的人物登场,或多或少的篇幅,每个人物的铺写,都有一些用意,围绕主角和主题渐渐展开。

    武侠的创新,我想是需要慢慢尝试的。

    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白玉楼和冉红裳在竹林里欣赏数日,依依不舍地出了竹林。在出竹林之前,白玉楼将五只竹筒放入竹篓背在身上,冉红裳为此特制了一顶遮雨棚,并笑道,“阿哥这般便似个赶考的书生。”

    白玉楼附和道,“有没有高中状元的潜质?”

    冉红裳讥道,“差得太远。”

    白玉楼闻言一笑,正了正背篓。

    有了通行证,两人一路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