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生命之泉 作者:徐敬东 周煊 >

第12部分

生命之泉 作者:徐敬东 周煊-第12部分

小说: 生命之泉 作者:徐敬东 周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会,去唤回失去成长的机会。它现在是几岁?       
  海海玲:它就是我自己。   
  徐敬东:它集中了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继续成长。长到21,22,23,24,25,它越来越充满能力和勇气,让这个成长中的你越来越智慧,一直成长到现在这个真实的年龄。把这个成长的部分和这个支持你的部分,一起融入你的生命,去排遣所有的负面情绪,让你获得智慧和勇气。让你的潜意识接受这个新的部分,变得更和谐、更健康,去监管你的生活和你孩子之间的关系,(安静几分钟)让这种感觉弥漫你全身的每个细胞,去真正地成长。你终于完成了这个成长的过程,恐惧已经完全消失了。请在准备好的时候睁开眼睛。 
  海海玲:(慢慢地睁开眼睛。)   
  徐敬东:现在是什么感觉?   
  海海玲:最后一刻阳光照满全身。   
  徐敬东:阳光终于出来了,阳光总在风雨之后。   
  模拟未来:   
  徐敬东:假设再遇到儿子不听话的情景该如何去做?   
  海海玲:不极端,马上调节。会去思考这一切的因是什么?果是什么?是不是我的能量不够?以前我总是想我的命运。   
  徐敬东:如果不想将这份不原谅传递下去,就应该在这一代作一个了断。你一直在用一种不原谅的方式报复自己的父母。潜意识在告诉他们:你们欠我的。现在你是强者,他们是弱者。你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他们。〃我的父母幸亏生了我〃这是你心里想说的话。这道槛过不去放不下,就永远攥在你手里。放下垃圾,放下内心对他们所有的计较、愤怒,才能快乐。 
  布置作业:   
  徐敬东:回家以后,请你的父母吃一餐饭。做不做得到?   
  海海玲:做的到。   
  徐敬东:很好。   
  第四部分:设定丰资心锚,消除负面心锚   
  治疗师为求助者设定了包含快乐、自信、激情、狂喜的丰资心锚。   
  检测丰资心锚。   
  设定负面心锚。   
  消除心锚后再对内心的负面情绪做最后的清理。   
  徐敬东:我们现在来拿到内心最后一点留下来的负面情绪。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感觉怎么样?   
  海海玲:胃部,像一团火。   
  徐敬东:请你看见火下面的木炭,隐隐的可以看见红色的光亮,留下这些木炭,带给你温暖的感觉。你还拥有这个世界上你永远关心的一切,让你的潜意识接纳这一个部分,让这一部分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带给你温暖。以后每次遇到这种感觉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当你感受到全身的温暖的时候,请你深呼吸,睁开眼睛。 
  治疗结果:   
  经过四次的〃组合拳〃处理,求助者完全从原来的抑郁状态中走了出来。精神焕发,笑得很开心,自我感觉也非常良好。在电话里和儿子沟通的时候特别开心和自然。当儿子问她要一个游戏机作为礼物的时候,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火冒三丈。求助者发自内心地明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中有非常欠缺的一个方面。能够答应〃请父母吃一餐饭〃的作业,可谓让她自己和她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吓了一大跳。变化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现在,海玲的抑郁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她的事业越来越红火,她和儿子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祝福她和她的家人,永远平安、幸福、快乐。   
  点评:   
  抑郁症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了信心,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死结,很难被解开。   
  一个心理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两个前提,一个是来自他人的帮助,另一个就是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改变,而这两者的前提是需要信任他人和自信心来保障。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信又对他人缺乏信任,则这样的心理问题就很难得到顺利的解决了,因为解决问题的前提丧失了。 
  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对儿子的爱,掩盖了对于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存在,但却并没有完全丧失对他人的信任。来自父母的爱的缺失造成了当事人自信心的不足,这是显然的事实,但这也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六步思维重组的步骤是:   
  1. 先确定负面情绪的部分。                
  2. 萃取负面情绪,并在手掌中构想出视听感的表象。   
  3. 萃取潜意识中的创意的部分,在手掌中构想出视听感的表象。   
  4. 让充满创意部分告诉这个负面情绪的部分,三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5. 确定负面情绪部分的年龄,并获得成长。   
  6. 让这个成长的部分回到生命系统中,重新获得完整。   
  抑郁症的治疗是心灵治疗上的难点,最重要的是针对信任和信心两点入手去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因为长年服用药物的原因,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也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无法进入到催眠状态,治疗也就无从谈起。这就给本来就已经难度很大的抑郁症治疗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压力。因此,如有抑郁症的前兆,也即对他人失去信心,对自己也在丧失信心的时候,应该及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治疗屏蔽〃自我学习力的丧失,这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 
  当所有的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此时的痛苦无以名状,犹如身陷深渊无人能救,黑海孤舟只等覆灭,如此人间地狱般的折磨,患者就会走入心灵绝境无路可走。   
  领悟:希望犹如黑暗中的明灯,引领孤独的灵魂去寻找相信的方向。   
  案例四:改变强迫行为   
  他把关节当做〃打击乐器〃   
  求助者:林海澜,男,30多岁。企业主管。   
  基本情况:每天无数次地、无意识地拉扯和转动自己手指、脚趾、脖子、腰椎等部位以发出声音。最严重的部位是手指,已经持续了20年,而且已经变形。鼻子部位有5、6年,腰部有10年,而脚趾头也常常响个不停。自己想控制又无法控制,为了这个强迫动作,夫妻俩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治疗目标:彻底改变以上反复出现的强迫动作。使自己恢复手指纤细漂亮,使自己恢复更优雅、更放松、更自在、更笃定的〃新青年〃形象。   
  治疗技术:SWISH模式   
  治疗师:徐敬东(灵性成长学导师)   
  治疗过程:   
  徐敬东:出生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已经生长在你该生长的位置。你什么时候会去做这些动作呢?   
  林海澜:有点酸胀,闲暇、紧张等等的时候。   
  徐敬东:当你开始想要做这些动作之前的那一刻,请你找到这一刻的画面。找到了吗?找到了请你告诉我。   
  林海澜:(闭上眼睛努力在记忆中寻找这些画面)。   
  徐敬东:你理想中的画面是怎么样的?   
  林海澜:手指很纤细漂亮,回到正常状态。   
  徐敬东:如果你变得更自在、更笃定、更优雅、更放松、更自若、更坦然的放松状态,你还会不会做这个动作?你要求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呢?   
  林海澜:手指灵巧。   
  徐敬东:为什么要灵巧?主要的是你的状态。你要转移注意力时才有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一种模式了,想一下最初发生这个动作时的情景,为什么会有这种模式呢?   
  林海澜:我小时候看电影时看到蒋介石就有这个习惯,出于好奇吧。   
  徐敬东:毛泽东有没有这个习惯?谁赢了?你是不是喜欢蒋介石?   
  林海澜:比较欣赏他。   
  徐敬东:你是想模仿他?   
  林海澜:是的。   
  徐敬东:如何去摒弃这一模式呢?什么状态可以让你足够去抗衡这种状态呢?   
  林海澜:看到太太很高兴,家庭氛围很和谐,因为过去因为这件事情我们常吵架。   
  徐敬东:让太太看到你是一个有控制能力、一个严谨的人。   
  林海澜:是的,也希望以后几十年不再去损坏自己的关节,而获得健康。   
  徐敬东: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触发因素,想象想要马上去做这个动作之前的那一瞬间,在画面里完全结合,然后睁开眼睛,把画面拿走。再闭上眼,看到一个理想的画面,看见自己很优雅,很健康的新青年的画面,把所有的次感元都调整到最鲜明,看到画面,拿到内在的喜悦,听到太太的赞许。当你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把画面调到足够的动力,做到时,请你告诉我。       
  林海澜:(点头。)   
  徐敬东:睁开眼睛,把画面拿走。闭上眼睛,把旧的画面拿出来,变成一幅画放在你的眼前,把理想状态的画面变成一个小点放在左下角。当我数到三的时候,用理想状态的画面去遮盖旧时的画面。1…2…3…SHISH!睁开眼睛,清除画面,闭上眼睛,旧时画面,理想状态的画面,1,2,3… 
SHISH!     
  重复以上的步骤8次左右。   
  徐敬东:现在你能不能拿到旧的画面?   
  林海澜:没有。   
  徐敬东:未来你还会有悠闲、紧张的情况发生,你会怎么做?   
  林海澜:用SWISH。   
  徐敬东:会不会做原来的动作?就是现在会做吗?   
  林海澜:不会。   
  徐敬东:有没有强烈的冲动?   
  林海澜:没有欲望。   
  徐敬东:所有人都允许你去做,你想不想做?   
  林海澜:不做。   
  徐敬东:相信SWISH这种模式对你非常有用,手指、脚趾、腰部等等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改变。   
  治疗结果:   
  完全改变了原来的不断拉扯关节的行为,心情好的不得了。事后回访,林海澜的强迫动作已经完全消除。   
  点评:   
  Swish模式用来改变人类的行为习惯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Swish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内在表象的替换,人们的行为模式就是一连串的内在表象序列,就像电影的连续的动作,其实是一系列的静态照片的连续。人类的内在表象就像是一张一张的照片一样,每一张〃照片〃都不是独立的,它都有着后继和前沿的照片序列。当其中的一幅画面改变的时候,后续的动作画面也就改变了。 
  如果我们要改变现实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萃取其中的一刻的内在表象#3,这一刻表征的是关于这个行为即将可能引发的后续的欲改变的行为,如在这个案例中,即将要开始的搓动关节的行为。再萃取一个内在表象#c这个内在表象,表征的是理想的行为模式开始之前的内在表象。将这两个内在表象相互替换,接下来的行为和产生结果自然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常年累月的行为习惯也可能就此改变。 
  领悟:无聊的心智带来可笑的习惯。   
  案例五:治疗疑病症   
  〃我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求助者:惠娟,女,32岁,法籍华侨。   
  基本情况:定居法国,丈夫在国外打工,她是全职太太。刚生女儿满6个月。怀疑自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医院反复检查后医生都说一切正常,但是她经常感觉自己的关节疼痛,仍然怀疑自己是真的得病了。尤其是在烫染了头发后,觉得对自己的身体有害,所以疼痛的感觉更明显。一想起仍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她就会哭泣。对生活很绝望,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治疗目标:改变疑病的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生活。   
  治疗技术:擦除记忆 能量注入 心锚   
  治疗师:周煊(灵性成长学高级咨询师)   
  治疗过程:   
  第一部分:通过谈话了解她的〃心结〃   
  周煊:简单讲讲你对自己生病的看法。   
  惠娟:生了第三个孩子以后,我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在染头发之前,是风湿关节炎,而现在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过年的时候我曾经到南京去看病,看到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关节都变形了,很可怕,回来后越想越害怕。想到这些的时候,自己会想到自杀。我不怕死,就是怕得这个病。有一天到了河边,我自己还没有跳下去,就掉到河里去了。那时候,我生孩子才刚刚三个月。 
  周煊: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惠娟:我曾经是个很坚强的女人,语言不通的时候,自己很努力学法语,有什么事情也不会靠老公,会靠自己,但是自从生了这个孩子以后,情况就变了。我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在家里带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很没有用的人。 
  周煊:老公对你怎么样?   
  惠娟:感觉老公不是很关心我,我一个人在家里傻傻的发呆,老公也没有发现。老公平时和我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