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七问集 >

第56部分

七问集-第56部分

小说: 七问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大财点点头,得意地笑道:“俗语说,红薯屎,芋艿屁,几只黄豆放绝气。”

    “你给他们吃豆子了?”陈楚藩笑嘻嘻地问道。

    宋大财说道:“呵呵,我不知道呵,你自己想吧。现在我赢了,你们不会赖账吧?”

    陈明兴说道:“赖账?当我陈明兴是什么人了。我陈明兴一口唾沫一颗钉,说话响当当”

    “对对对,说话响当当,放屁臭哄哄,明兴哥说话算话是出名了的。”陈楚藩今天开心,就起拍堂哥的马屁来,接话都接得极是通顺。

    陈明兴瞪了陈楚藩一眼:“骂了隔壁的,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什么放屁臭哄哄,我说的是说话响当当,做事稳当当!”

    “明兴哥,你这个说话响当当倒没有什么问题,嗓门大嘛。但做事就不怎么稳当当了。不说别的,就说这次,刚刚射中一个放屁的,你就高兴得要跳出去了,要不是旁边另一个放屁的也被发现了,你就要当场挂了。一点都不稳,一点都不稳。”陈楚藩心中大大的不以为然。

    “那你就稳当当了?你连走路都跟只鸭子似的摇摇摆摆的,也不怎么稳当当。”陈明兴最恼火陈楚藩这种当面拆台的行为了。

    陈楚藩嘿嘿一笑:“明兴哥你这就不知道了,我这个不是鸭子步,我这个叫龙行虎步,很有讲究的。想不想学啊?我可以教你的。你那走路的步法,连蹦带跳的,是猴子步法”

    宋大财不理这两个活宝的缠夹不清,说道:“那你们输了,输给我什么呢?”

    “那还用说。你说吧,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就会做到。”陈明兴和陈楚藩两人停止了啰啰嗦嗦的争辩,说道。

    “那好,我这里缺少一个好的枪头,你们给我找一个过来。”宋大财拿出他那长长的铁藤木杆子说道。

    陈明兴和陈楚藩都好奇地盯着宋大财手中的这杆铁藤木看,陈楚藩还伸手来摸了摸,说道:“这玩意是什么,又黑又粗又长的。”

    陈明兴闻言,骂道:“你都知道这玩意又黑又粗又长了,那还摸个不停干什么?”

    此话一出,恶心得宋大财简直受不了,就怒道:“到底搞不搞得到枪头?搞不到就不要再在这里唧唧歪歪的。”

    陈明兴瞪了尴尬的陈楚藩一眼,赶紧回过头来,对宋大财赔笑着说道:“搞得到搞得到。我们这就回去找找看。”

    说完,两人就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走了。

第112章 陋室鸮窥伺() 
大宗国幅员广袤开阔,徐国却是大宗国的东北边一个岛国,远比大宗国小得多。大宗国与徐国之间隔只着一道窄窄的海峡。

    徐国与大宗国文化同源,历史上曾经是大宗国的附庸国,臣服于大宗国。

    大宗国从官府到民众上下,也一直认为徐国是古时大宗国一个姓徐的方士带了五百童男童女前去开辟的国土。

    这并不是大宗国一厢情愿的说法,就是许多徐国民众也是这样认为的。

    徐国的官方史料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记载,但是把徐国官方史料和大宗国的史料两相对照,就能从侧面证明这个说法并非是无稽之谈。

    虽然认为徐国是大宗国的国民开辟的疆土,大宗国却从来就没有将徐国直接置于治下。

    在一百多年前,积重难返的大宗国的最后一个皇朝走向了灭亡。

    正当大宗国内纷争四起,四分五裂之时,当时强盛的徐国大军乘机入侵了大宗国的大半幅国土。

    由于利益的冲突,野心膨胀的徐国同时招惹了另一端的犹斯国。

    犹斯国进攻了徐国,逼得徐国皇室签下了城下之盟,徐国被迫从大宗国撤回了大军。

    因为徐国入侵,而暂时联手起来的大宗国的各方势力,在外来势力退出之后,无可避免地再次分裂。

    大宗国在这场惨烈的内战之后,最终得以统一起来。

    自立国以来一直没有被推翻过的徐国皇室,没法清洗曾经入侵大宗国的事实,却是刻意淡化或者美化这一段的历史。

    而徐国皇室及其一些国民,也不认为百年前的战争是失败了,而是认为徐国是主动停止战争的。

    因此,徐国朝野对大宗国的敌意和轻视历经几代,依旧没有消失。

    一旦有了合适的气候,这种根植于思想根源的敌意和轻视,就会像春天的野草一般,在徐国朝野之间渐渐发芽,进而蓬蓬勃勃地蔓延了起来。

    虽然如此,由于同根同源的缘故,徐国与大宗国的商贸文化交流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往来甚密,即使是在两国战争期间都没有停止过。来往于两国的商船如过江之鲫,熙来攘往,络绎不绝。

    这天也一样,在熙熙攘攘的来往商船之中,没有人会注意到又一艘普普通通的商船抵达了徐国的福港。

    这是一艘来自于大宗国津州城的商船。

    靠岸后,一个圆圆胖胖的的身子从这艘船上滚了下来,挥手唤了码头上一架马车过来,吩咐道:“快,去江都城。”

    说话间,他抬起头来望向海的另一边,然后神情复杂地滚上了马车。

    日光下很容易看得真切,这个胖子正是从大宗国京城不辞而别的许友泉。

    江都城是徐国的都城。

    在江都城的中心,有一道不如何高大的城墙,被一道不如何宽阔的护城河围住。

    城墙里面耸立着几座高高低低的楼阁,看起来像是大宗国内一座稍稍有点规模的寺庙,然而这却是徐国的皇宫。

    许胖子的马车在日夜奔驰后,赶到了皇宫大门前面的桥头停了下来,许胖子从马车上滚了下来,将一个木牌交给了门前的卫兵。

    卫兵去请示回来后,俯首说道:“大人,请进去吧。”

    许胖子点点头,便打发掉租来的马车,急匆匆地滚过了门前的桥,把自己塞进了那黑色的大门。

    他来到徐国的皇宫,所要见的,就是徐国皇宫现在的主人,徐皇葛城。

    徐皇葛城就是当今徐国的皇帝,名字叫葛城。

    这好像是废话。

    但为什么要说这句废话呢,那是因为徐国立国以来,徐国皇帝无论是男是女,都是姓徐的,只有这位葛城不姓徐。

    明眼人一看便知,徐国一定是出现了皇位继承的问题。

    徐皇葛城盘腿而坐,榻上一张矮几横在他和许胖子之间。

    徐皇葛城是位不到五十岁的中年人,鹰钩的鼻子和眼白过多的眼睛使他显得有一丝天生的阴鸷。

    屈膝而坐的许胖子在徐皇葛城的目光下有点不寒而栗,于是抿嘴咬牙,强压着惧意,勉力支起肥胖的腰背,跪行向前,奉上一本小册子,然后退回来说道:“殿下,大宗国的军队有异动。中大行营首次开始募兵。探得东大行营的军队自半年前起陆陆续续调往鄞州城集结,现在鄞州城港舟舰云集。”

    百年之前的大宗国积弱已久,被诸边国家占去了不少的疆土,其中就有徐国一直占有不还的七子诸岛。

    徐国与大宗国对七子诸岛的争执已久,只是有犹斯国的插手,两国只是动口不动手而已。

    大宗国的鄞州城港往东北去就是徐国南端的福港,相离并不远;往南下去则是七子诸岛。

    大宗国的东大行营往鄞州城集结,防备之意甚是明显。

    大宗国在统一之后,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实力渐渐强大起来。

    这使得心中有鬼的当今徐皇葛城非常不安。

    他听到许胖子探到的消息后,接过许胖子奉上的小册子,皱着眉头说道:“这帮可恶又可怜的家伙,和邻国的冲突是他们从灵魂根子里发出的需求!朕的大徐国是得到太阳女神庇护的国度,他们不是时时防备的吗?时时防备又怎么了?徒劳无用之举罢了。”

    大宗国的虽然人口远远多于徐国,疆域也远远大于徐国,大宗国却是从来没有成功占领过徐国的领土。近几十年来,徐国躲在犹斯国的庇护之下,军力更是壮大。徐皇葛城如此狂妄,自是有他的底气。

    许胖子赶紧附和道:“殿下说得是。大宗****貌似强大,臣相信他们却远非我大徐国的对手。他们此次重兵集结,恐怕是意在我大徐国的七子诸岛。”

    徐皇葛城打开小册子,细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又思考了片刻,然后从矮几前抽出一卷地图,慢慢地在矮几上展开,阴鸷的目光缓缓地在地图上四处游弋。

    许胖子不知道徐皇葛城在想什么,只是端坐着,大气都不敢出。

第113章 衰形蟒觊觎() 
徐皇葛城在地图上看了一会,抬起头来,看向许胖子,问道:“你觉得大宗国军队的战力如何?”

    许胖子想了一会,慢慢说道:“大宗国军队的战力如何,臣并不了解,不敢妄说。但是臣这次深入大宗国,却是有很深的体会,可以确切地说,大宗国国内危机四伏。”

    徐皇葛城面无表情地抬头深深看了许胖子一眼:“危机四伏?为什么这样说?”

    许胖子于是侃侃地说道:“大宗国以前颁布了一项精民法,号召大宗国民众婚后只生一胎。臣在大宗国的各地见到,精民法实施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大宗国各地老弱者多,而少壮者少,因此补充兵源极为不容易,中大行营都不得不开始募兵了。又因为独子极多,要传承血脉赡养父母,因此畏战是必然的。如果战事顺利还好,万一战事僵持或者失利,就不可收拾了。”

    大宗国幅员辽阔,良田无数,不知道为什么,粮产却是总是不够国家和民众之用。

    在几十年前的一次大饥荒之后,大宗国颁布了一项精民法,提倡民众只生育一胎,意在节制无休无止的人口膨胀,以能更好地养活众多的民众。

    有大宗国名诗人柳吁嘻歌颂道:子不在多,有食则行;民不在众,优精则兴。

    虽然这精民法并不是强行执行的,大宗国上了些年纪的民众曾经经历饥荒之苦,也正经历着子女养育之艰,因此对精民法排斥不大,相反地,还很欢迎,尽量设法少生孩子。

    有的地方甚至有些“少生孩子多养猪”和“不养孩子养狗熊”这样类似调侃的顺口溜。

    徐皇葛城点点头,赞同道:“说得有理。大宗****心畏战。还有呢?”

    许胖子又说道:“再者,大宗国以光明宗立国,然而几十年来,民众却是不再信仰光明宗,反倒是信仰享受与和金钱。国内炫富成风,事事唯私利是图,处处笑贫不笑娼。为了谋求钱财,道德日益沦丧,廉耻丝毫不存。也因此导致了大宗国官府和军中的腐败横行,人人不恨贪官,只恨自己贪不着,贪得少。”

    徐皇葛城笑了笑,又点点头说道:“大宗国人心沉沦,热血之人越来越少了,这就是大问题。还有吗?”

    许胖子听到徐皇葛城的评论,很想叹气,但在徐皇葛城那阴鸷的眼神下强行忍住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三者,大宗国官府和军中的不公已久,权贵世家把持大宗国的权力和财力,许多平民出身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少数运气好些的,只能当个中下层官员作碌碌生存之计;大多数运气没有那么好的,只能在奔波世间为稻梁口舌之谋。民众对此心中不平,却又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对官府已经完全失望了。”

    “这是大宗国官府失去民心支持的表现。这次派你去刺探大宗国的民情,看来真下了一番功夫啊。对大宗国的军心、人心和民心都很有见地。朕知道了。”徐皇葛城难得地展开了笑容,点点头,又低下头去看地图,“此外,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许胖子迟疑了一下,又说道:“臣此次去大宗国,还偶然遇到了两名武艺绝世的年轻人。”

    许胖子见识不浅,能让他用“绝世”这个词来评价的人,实在太少了。

    徐皇葛城记得让这位一直忠心耿耿的部下和朋友用上这个词的人,之前只有一个,就是徐皇葛城自己。

    徐皇葛城还没有当上徐皇之前,得到了他一个“谋略绝世”的评价,不可谓没有识人之能。

    他的这次大宗国之行,却是一下子遇到了两名“绝世”的人,这引起了徐皇葛城的极大兴趣。

    徐皇葛城的眼睛从地图上抬起来,看向他,说道:“哦?说来听听。”

    许胖子用赞叹的语气说道:“这两位年轻人,其中一位叫秋汐,武力之勇,世间仅见。另外一位叫宋大财,文武双全,虽然眼下还显得稚嫩,但要是略加栽培,他日定然不可限量。”

    徐皇葛城没有说话,示意许胖子说下去。

    许胖子于是把秋汐在虔州城杀人的情形和宋大财的仕职考察选拔的遭遇等这些他所知的一切一一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