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能闲人 >

第413部分

全能闲人-第413部分

小说: 全能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导员,这位受害人的身份。。。。。。”

    拿着笔记本电脑搜索周易信息的jing察愣了一下,附身到二级jing司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二级jing司顿时面se一变,走近周易身边伸出手道:“原来是同志啊,怎么您不早说?哎呀,我在jing界混了这么多年,经常听说你们特殊部门的事迹,可就是没见过真佛啊,这次可算见到活得了。。。。。。”

    这叫什么话?周易苦笑起来,随即明白这位二级jing司说得是自己‘s’级绝密身份,唐大少当初突发奇想给自己弄了这么个身份,却让jing察同志误会了。

    “教导员,都查清楚了,这六个家伙都是在逃犯,个个身上都有重案,他妈的,咱们到处找他们不到,想不到居然是灯下黑,这票货居然改头换面做了‘山蚤子’;还有这几辆车也查清楚了,都是假牌照的黑车,车可是不错,丰田大霸王、路虎,比咱们的车可强多了,嘿嘿。。。。。。”说话的jing察乐滋滋的,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谁收缴了这路无主黑车就归谁用,所里那两辆老掉牙的吉普可该换换了,这趟来得值啊!

    “好,请受害人去所里做个笔录,这案子就算结了,三位备不住还能得个好市民奖呢,呵呵。。。。。。”

    二级jing司笑嘻嘻地望着周易,琢磨着该如何跟这位同志套套近乎,在他想来,能干倒这六名凶胚的指定是周易。

    “同志,我们还要赶去白头村,所里就不去了吧?”周易笑道:“要不这么着,就当我们没见过这几个逃犯,都是同志们自己破的案子,跟我们没啥关系,您看怎么样?”

    “哎呀,这不好吧?”二级jing司的眼睛乱转,心头一片火热,自行破获案件跟接到报jing后来收拾场面可差多了,要真按周易这么说,他肩膀上是指定要添朵花的,而且来得这些手下都有好处。

    “我看很好啊,就这么定了,我们可没见过这些凶徒,都是各位的功劳。。。。。。”周易嘿嘿笑道:“不过还得麻烦各位人民jing察,送咱们去趟白头村,成不?”

    “那是当然,jing民鱼水情、有难处找jing察,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二级jing司把胸膛拍得啪啪响,比雷锋叔叔都热情一百倍。

    走着。。。。。。

    ***

    一票jing察开上jing车和黑车,浩浩荡荡直奔白头村而来,到达村子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jing察同志们倒是没耽误时间,放下周易等人就杀回了派出所。这次破获大案要案,一次xing抓了六名在逃通缉犯,这么大的行动总要有前期部署吧?要有会议记录和出jing记录吧?教导员和所长必须要碰头,要做得滴水不漏,功劳人人都想,可也不是这么好领的。至于周易,没人会担心他揭破让功领功的事情,人家是特殊部门来的,估计都看不上这几个通缉犯。

    熊姥姥不知是居家的老寡妇还是一辈子没结过婚,六十多了还一个人住在小竹楼上,自然是不方便招待周易和柳絮,就安排他们住在了自己一个侄子家里,侄子也姓熊,一家七口人,三代同堂,住的是立粟族样式的水上竹寨,刚好临着村旁的‘百鱼湖’,湖不大,却也有阵阵听涛,比城里的别墅都强。

    熊姥姥的侄子是入赘到女家的,老婆据说还是立粟族的公主,血统高贵,所以家里现在是女人当家,沿习着立粟族的母系社会生活习惯和风俗。周易和柳絮刚进门,已经快要睡下的家人就纷纷披挂起身,由家主、也就是熊姥姥的侄媳妇为两人分别送上一碗‘迎客饭’,这种‘饭’是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后,撒上盐末做成的,味道十分古怪,你却不得不吃,因为这是人家招待贵客的浓浓情意,好意思不吃麽?

    周易和柳絮奋力吃光了‘应客饭’,这才算有正常的食物了,随便吃了些玉米饼什么的,向主人道了谢,拿起木盆到临水竹楼下就着湖水随便洗洗,这才休息。立粟族喜欢席地而睡,不过地上铺设有编织好的软草席子,阵阵青草的芳香能起到催眠的作用,可以让人睡得十分舒服。都说‘圣人无梦’,爱睡青草席的立粟族人就拥有高质量的无梦睡眠,这种舒服的感觉,让已经可以不睡觉的周易都想要做回普通人,享受一下睡眠;柳絮更是先他一步睡了,她和周易的感情越来越好,亲近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少,因为易哥哥现在太厉害了,亲近一次,她就得休养生息好几天。柳絮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练功,强身健体,以求可以全面抗衡易哥哥。

    这个晚上很安静,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静的夜晚了,周易也睡得很熟很香,一夜无梦。。。。。。

    p880229’书友的月票支持:)

    感谢‘停产’书友的慷慨打赏:)今天还是三更的量,求推荐、求月票,谢谢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二三合更() 
一夜无梦,周易和柳絮是听着鸟叫声醒来的,推开窗户望去,满眼苍翠;湿润的气候和足够的光照,让秋初的贡山还是青绿se的,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

    早饭是玉米饼、荞麦粥和一大碗红煮鸟蛋,算不上多麽丰盛,却都是新鲜健康的。周易和柳絮吃得眉开眼笑,主人见到他们爱吃,就像是得到了最大的赞美一样,也是欢笑个不停。虽说是开了旅游路线,肯到白头村来的旅客也不是很多,因为这里的道路太难通行了,村子埋得深、又没什么大名鼎鼎的景点,追求舒适的游客不喜欢、附庸风雅的游客没兴趣,这里还是处于半封闭状态,见个外人都亲切的不行。

    柳絮很好奇,明明大家都是黑头发麽,怎么就叫白头村?听了主人的讲述才明白,原来白头村里有立粟族、白族、汉族等五六个民族居住,和外面那些民族村不同,他们的祖先是上个世纪为了躲避战火才逃到这里来的,彼此间相互通婚、没有民族之见,这里的姑娘最纯情、小伙子最厚道本份,又因为自然环境良好,人人身体健康,很少染上城市怪病,所以这里的夫妻几乎都能白头到老、相亲相爱,这就是村名的由来。。。

    听着主人的讲述,柳絮痴痴地望着周易,心里想得是自己也能和周大哥白头偕老,生一大堆儿女麽?周易被她看得心里发毛,又见熊姥姥的侄媳妇和侄媳妇的媳妇都在笑嘻嘻地看着自己,顿时更加不自在了,连忙岔开话题问熊姥姥的侄子:“成功大哥,听说姥姥炒得一手好栗子,还用卖栗子的钱资助山村小学;可我看着也没多少外人来旅游,姥姥的栗子都是怎么卖的呢?”

    其实也不是完全为了转移话题,周易是真的很好奇。熊姥姥能靠卖炒栗子的钱支持了山村小学好多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她进些生栗子都要临时找山蚤子,可见是没有形成产销一条龙的流水线,又不见竖立品牌,最奇的是白头村没多少游人,那这些栗子都是卖到哪里去了?一斤又能卖多少钱呢?熊姥姥或许不是很有钱,但应该也不太缺钱,否则买那只玉貔貅的时候也不可能如此痛快,五千块钱对于一名山村老妇来说,可是笔不小的开支啊?

    这位老太太当不是用栗子杀人的那个熊姥姥。可也绝不简单,一想到她适时昏迷的事情,周易就会浮想联翩,隐居山野的神秘人?遭遇某种变故失去了一身功力的前武林高手?好奇心害死猫,看熊成功一副老实厚道的样子,周易忍不住要八卦一回了。

    “哦,姑妈的栗子啊,那都是销售给山外的有钱人了,那些人隔段时间就会开车来买。一来就把栗子买光了,所以根本就不愁卖。”熊成功果然很厚道,居然还舔了舔嘴唇:“不瞒大兄弟你说,俺都没吃过姑妈炒得栗子。要过一次,姑妈不给,说要留着卖钱,给学生们换书本、买课桌。”

    还有这样卖栗子的?

    周易和柳絮对视一眼。都觉有些不解。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东西如果确实好,在这个商品经济的大时代一样会有顾客肯排队、肯买单。可要说为了吃口栗子巴巴地开车进山买栗子的钱怕是还不够油费吧?奇哉怪也。想不通啊?

    想不通就别想,周易和柳絮都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再说也没时间想,今天熊姥姥要的孩子们,他跟柳絮刚好搭车同去。别指望在这深山中有汽车,陈六子他们的赃车都被jing察同志们欢天喜地的开走了,再说有车也没地方加油去,熊成功的车是牛拉得,而且还是头水牛

    牛车不大,三个人一坐,再放个口袋就全满了,口袋里面装得是铅笔橡皮一类的文具,都是熊姥姥连同生栗子一起买回来的,柳絮有一眼没一眼的张望着,眼圈儿里滚着水花、脸蛋有点红。

    看看老人的付出,再想想自己才资助了不到二十个孩子,柳絮有些惭愧,感觉自己小家子气了。

    “别想太多,更别拿慈善当成压力。慈善这回事,就和治国的大道理一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像是看出了柳絮心中的想法,周易轻轻握住她手,安慰着。

    柳絮摇头,表示没听懂,她也是有文化的人,从没想过这句名言还能用在这里。

    “呵呵,知道大慈善家陈标麽?这是个有良心的企业家,做了很多善事,可还是有很多人去质疑、责难他,因为有人认为他这么有钱,做得慈善却还不够,更有人认为他做慈善是沽名钓誉、标榜自己,这就是‘不均’的结果”

    周易说得患不均,不是说谁有钱大家就去抢人家,弄人家女人的弄女人,抱人家杯子的抱杯子,脚踩两滩泥就当自己苦大仇深,认为抢了人都是天经地义;这个不均,是指国家、人民对这个国度的责任心。

    希望工程的捐款、水灾旱灾时的献爱心,固然要肯定,这毕竟是正能量,却不能依赖。真是百年不遇的水灾旱灾也就罢了,年年来一回,企业明星纷纷掏钱,回头再弄个捐款晚会,让人不禁要问,国家是否尽到了应尽的义务?

    希望工程是多麽感人啊,那个拥有一对‘大眼睛’的美丽女孩又让多少父亲母亲流泪、感动?可与之相对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法》,国家义务到了哪里?如果说是钱不够,把大饭店里公款吃喝的垃圾卖给外国人提炼地沟油让飞机燃烧,是不是就够了呢?可惜这还不卖,要尊严嘛

    周易不是什么愤青,也不想吐槽谁,他只是要告诉未来媳妇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对国家义务时,zfu有责任、群众要爱心,这其中就有一个度,对于群众而言,出多少力都是义举。对zfu而言,出多少力都是应当应分,不要去攀比爱心、消费爱心,心之所至,捐献一分钱和一百万、一亿,有区别麽?区别的是那颗世故的心。

    所谓‘患不均’就是要在这两者间保持一个度,遇到国家义务,如果一味推给zfu去负担,这个国家的民众肯定是缺乏凝聚力和民族jing神;如果一味推给民众、总是慷慨激昂堂而皇之地去掏民众的腰包,还要冠以慈善之名。那这个zfu就已经生病了,而且是病入腠中。

    周易在告诉自己的女人,不要钻牛角尖;比如周氏集团和应式集团联手搞得‘绿se关怀医疗活动’,就很好地保持了这个均度,一方面争取到zfu的支持、一方面为企业本身做了宣传,可以更好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能够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有一定利益交换的慈善活动看似有些世侩,其实却竖立起了一个很好的慈善标杆,可以有效预防‘消费慈善’和‘绑架慈善’的行为。既让zfu产生依赖,而影响全民福利的进一步完善。

    柳絮静静地望着自己的男人,心里又是安慰、又是骄傲。易哥的进步太快了,眼看就要在名厨、名医、武林高手、亿万富豪等等头衔上再增加一个哲学家的头衔

    熊姥姥一直在静静地听着周易说话,她的眼睛似乎更加亮了,望向周易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周易说话的时候。也在用眼角余光看着她,心里的好奇却是越来越浓了。

    熊姥姥的糖炒栗子,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这位老太太很有意思啊

    ***

    所谓的村小学。其实是共同属于白头村和附近的刀家村、黑打村。学校前身是个隐居在附近山上的知识分子所建,后来就成了三家村子共享的小学校,是真正的深山小学。地方zfu每年也有一点点拨款,平摊下来,也就够教师一年的口粮外带给学生们每人买上半根铅笔,其余的开支就得靠‘天’吃饭了,有爱心人士资助了,学生们就能多买一个练习本,老师就能多买几根粉笔

    这些年能维持下来,有三个村子的努力、也有类似柳絮这样的好心人资助,可仅凭这些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熊姥姥的无私奉献,这个小学校就不可能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