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

第25部分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第25部分

小说: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玉华教授一语中的:都在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过于苛求孩子。 
的确如此。我在现场做了一个调查,有的患者之所以在父母面前症状越发明显,就是因为和父母反复提醒症状直接相关,如:这孩子就爱反复关门,这孩子就是胆小容易脸红……父母越提醒,孩子就越注意自己的消极感受,这个感受就越明显,因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认为周围人对患者的暗示相当关键,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他们当病人看待,像正常人那样去要求他们,去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自然就会淡化原来的症状。 
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辅导几位患者的,效果都很明显。 
他们很多人是瞒著父母来上课的 
由于肖峰老师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父母教育不当导致孩子杀害父母的分析文章,我值班那天,有关家庭教育的咨询电话就有几十个,电话当然是为孩子打进来的,可我和父母一交流,发现问题无一例外不是出在父母身上…… 
我准备打电话到学员肖郁家通知她上课,肖峰老师提醒我:“如果她本人不在的话,最好不要说具体的事。你知道吗?他们很多人是瞒著父母来上课的。”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都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而父母却…… 
我越来越感到父母自身教育的迫切性。 
'上一篇' 
我的孩子得了多动症

苏菁
我的孩子得了多动症 
轮到我值班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保定一位母亲的电话,没说几句,她就哭了起来。她断断续续地说,儿子今年10岁,老师告知她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得了多动症,让她带孩子去医院看。他们去了,医生开了药,孩子吃了药也不见好。儿子现在不敢去上学了,急得她不知如何是好,请了假在家陪著他。 
我让这位母亲把她儿子叫过来。儿子过来了,怯生生地喊了一声:“老师好!” 
我问他喜欢上学吗?他说原来喜欢,现在不想去了。我问为什么?他把刚才母亲的那番话又说了一遍。 
我接著问他:“你上课因为什么受到老师的批评呢?” 
他说:“有一次是因为铅笔断了,就向前面的同学借,老师叫我上课不要说话;还有一次是因为橡皮掉到前几排位置了,我跑去捡,老师很生气,叫我把家长叫来。” 
“你向老师解释了吗?” 
“老师不听我的解释,我妈妈也不听。”孩子委屈地说。 
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的问题,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怎么处理问题就这么单一呢?学会和孩子有效沟通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天职,可…… 
我继续问孩子:“如果你准备好了几支铅笔备用,你还要向同学借吗?” 
他说不用了。我再继续:“你的橡皮掉到地上了,你等下课再去捡,行吗?” 
“好的!”那头传来孩子轻松的回答。 
“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影响其他同学了,老师也不会怪你了,知道吗?你还怕去上学吗?” 
他好像忽然明白似的:“那我今天晚上就准备好铅笔,明天我就去上学了。” 
他的母亲接过电话,一个劲地表示感谢。我问母亲:医生开给孩子什么药?她说是什么镇静剂之类的。我的心情很不好受,因为我已亲眼目睹了几个来询者因为吃了太多医院开的药,都变得有些痴傻了,孩子的父母也追悔莫及。 
我对这位母亲说:孩子无论做错了什么,我们首先要和孩子交流,找到真正的原因;还要注意和老师协调好关系,因为老师带一个班不容易,她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注意您的孩子。其实有些事真的很简单,可我们大人往往把问题夸大了。 
母亲表示以后要向这方面努力。 
过了几天母亲打电话过来。“孩子上课没有多动的现象了。您给我再留一个别的电话好吗?万一孩子又有什么事的话,我可以直接向您请教。您这个电话好难打,我打了两个星期才打进来。要不成立一个父母学习班,好不好?”这位母亲焦虑地说。 
'上一篇' 
母亲碰到的永远是第一次

苏菁
母亲碰到的永远是第一次 
提出类似要求的母亲已经很多,有的甚至是声泪俱下地乞求: 
“我的孩子在家反复开门关门,你们的电话太难打了,您能不能给我打过来?我愿意支付电话费。” 
“我的孩子出走了。他的语文老师说,他的作文写得太出格了,我说了他几句,他就走了。现在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我该怎么办呢?” 
“我的孩子迷恋上网,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更别说上学了。” 
“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怀孕了,真是造孽啊,她居然说不知道怀的是哪个性伙伴的孩子!” 
“我的孩子觉得活著没意思,想自杀。” 
…… 
面对一个个无助的孩子,面对一个个焦虑的母亲,我很是为难,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是没法应付这么多社会上的需求的,我理解她们,可却满足不了她们。 
母亲们的担忧引起了我的思索:作为孩子的母亲,她没有人指点,甚至没有地方咨询,即使这样,人们仍不会因为她没有经验,因为社会没有提供她这种经验就原谅她的失误。她的责任比老师的责任要重千万倍,但是同老师相比,让人诧异的却是她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训练,她碰到的永远是第一次。母亲们就在这黑暗中摸著石头过河,万一不幸走错几步,就会连自己和孩子一起被河水吞没。 
母亲也需要培训啊,可是以慧源目前的状况是不可能专门开设父母培训班的。 
'上一篇' 
国内心理咨询的无奈

苏菁
国内心理咨询的无奈 
曾经有不少人问我:一个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时间应有多长? 
这不仅因人而异,也因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不同要求而异。弗洛伊德在最初创立“精神分析”时,平均每个患者要见一年以上,每周会面一个小时。这样长的治疗期,是很少有人能在时间和财力上承受得起的。所以,后来人们便一直想方设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疗效。 
目前在美国,5次以下的会面一般就叫短期治疗,15次以上就叫长期治疗。 
在我们中国,心理咨询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生活中有时间、有知识、有钱的人,当他有了心理问题时,宁愿去跟朋友喝酒,以酒浇愁;或去歌厅,找三陪,用这种方式来麻醉自己;或去赌博,一掷千金,用输赢的紧张来暂时转移现实关系中的紧张。而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以为心理咨询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其实心理咨询并不能解决他们非常现实的生存问题。 
有许多来询者提议能否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一篇《编读往来》中,肖峰老师详细谈了理想和现实中的这些矛盾: 
在慧源我们每天收到少则几十封、多则上百封青少年的来信,诉说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去大学讲课,会场几乎次次爆满,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到京城一家有名的大网站现场回答网民有关人际关系的咨询时,还没开始就已有700多条提问。现在的心理问题,有著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作为专门从事心理咨询、训练、测试、研究工作的慧源中心,理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经济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回避经济问题是不可能的。从慧源中心开展的各项业务来看,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难以正常运作的:广告宣传,网站建设,资料的印刷与邮寄,办公用房的租用,日常办公设备的购买及维护,还有税务以及其他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哪一项能离开这个“钱”字? 
因此现在常常有人劝我:“你们干嘛老与那些小地方的穷学生纠缠在一起?你们干嘛不把服务对象定位在大城市的大款及白领阶层,去赚有钱人的钱呢?”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时地考虑过,问自己是不是要改变服务的对象,然而想到真诚需要、热心支持我们的广大学员及青少年、中老年朋友,我决心还是要把这项事业坚持下去。 
'上一篇' 
你不能丧失斗志

苏菁
你不能丧失斗志 
“慧源暂时发展不起来。”我愧疚地打电话给丈夫。 
“慧源发展缓慢没关系,但你不能丧失斗志。”丈夫初衷不改。 
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 
连著几天丈夫都给我发来短信息: 
“辛苦你啦,目前慧源发展缓慢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你不能失去信心和斗志。不管时间多长,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因为你与常人不同,你有韧性。” 
“我相信你能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你具有优秀的品质和执著的精神,虽然在创业期间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坚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 
“谢谢你把我放在重要位置,现在陈楠很独立,你放心,我希望你好好干,工作稳定后再接陈楠过去,好吗?” 
“是的,陈楠很可爱,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自豪,你说呢?” 
“我和楠楠都支持你,也相信你会成功的,你放心干吧。” 
“不管创业有多困难,我都始终如一地支持你,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对我说,好吗?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我深知丈夫的鼓励和支持对于此时的我有著多大的分量。 
我选择离开慧源 
晚上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我是走,还是留?孰重孰轻,对于我来说远不是简单的一个选择问题。 
如果走的话,那将意味著在北京我要重新开始;如果留下来的话,那我只能接受这里的现状。按这里的步伐,两三年内都不一定有大起色,我们家人的团聚将变得遥遥无期,我上课也不会有激情,对学员辅导效果也不会好,这绝对不是我所要的生活。 
《16星期从绝望到希望》一书告诉我:坚持是种好品性,但你必须随时启动常识和智慧,当发现自己的选择有偏差时,要合理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 
我要离开慧源了!作此决定后我给平日要好的志愿者们发了短信。他们纷纷赶来,中午吃了一顿饭,算是给我送行。 
我们快结束午餐的时候,肖郁和黄月凝回来了,她们走到我的跟前,说: 
“苏菁姐,我们想送点东西给你!” 
我这才注意到,她们每人手里拿著一本笔记本。我接过笔记本,打开封面,娟秀清晰的字迹印入眼帘: 
苏菁姐:您的真诚、善良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您不在中心工作对我们是一个损失。祝您在新的地方创造新的奇迹。 
月凝 
苏菁姐:我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小郁 
泪水霎时间模糊了我的双眼。 
离开慧源,是我内心的一个隐痛,我何尝不知道肖峰老师想把这里发展起来?可现实却不是我们所想像的。 
'上一篇' 
寻找平台

苏菁
第十六章  感受北京大钊课程 
沟通很重要 
沟通很简单 
无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人 
只要用你的一份真心去交谈就可以了 
可我们在这短短的一生中 
竟把这么稀有的缘分耗在无谓的争执中 
寻找平台 
晚上静下心来回想,无论是我还是那些做了十几年的咨询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心理咨询有一定效果,但对整个人生的改善来说还是枝节而非根本。 
要真正解决问题,来询者自己必须有强烈的改变欲望,还要有一个配合的环境,那就是家庭,更确切地说,就是父母的婚姻质量。 
问题孩子都源于问题父母,源于问题家庭,如果心理咨询只针对孩子,即使一时解决了问题,回到家里受环境影响,又会恢复原状,因此如果不从家庭这个源头抓起,就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父母如果没有留一笔丰厚财产给子女,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培养子女立足于社会的能力,这样的父母就是失职的。 
  如果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家庭开始。 
  可现在没有专门从事家庭方面的素质培训呀,在自己开创之前,先要找个相近的平台呀! 
  来北京一年多了,也接触了不少心理咨询或技能培训机构,北京的心理咨询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机构数不胜数,可要寻找和我的理念及方向接近的还真不容易。 
那里很对你的胃口 
一天,慧源的一位志愿者对我说:“你去大钊素质培训中心看看,我觉得那里很对你的胃口。”为了寻找新的平台,我带著他的建议来到了北京大钊素质培训中心参加免费试听。 
黄大钊老师先做自我介绍。他是山东人,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不觉就得了自闭症,特别害羞,连新衣服都不敢穿。大学毕业后由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吃尽苦头,后来受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的启发,才走向这条助人自助之路的。就为这份挚爱的事业,1993年他就辞职来北京了。 
黄老师有一句话一直伴随著我,那就是:来这个课堂不是为了对付别人的,而是为了发现自己问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