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名表的历史    >

第2部分

名表的历史   -第2部分

小说: 名表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常被与自身人格相似的东西吸引,如果有人爱上宝珀,一切绝非出于偶然。佩戴宝珀的人,购买的是它的制表理念,而非一只简单的腕表。他们拥有与品牌相似的气质:平易近人,有着极高的自然科学、文化和美学修养;他们懂得欣赏纯真朴实的事物,明白其精神和价值所在;他们无须凭借奢华的产品去提升身份和地位;他们感性与理性兼备,是一群不愿随波逐流的风雅之士。他们喜欢以宝珀表作为他们之间志同道合的象征、无声的沟通语言和追求谦逊纯真行为的标志。他们都是平易近人和拥有极高文化修养的,因为懂得欣赏纯真朴实的事物,便需明白其精神所在。
  佩戴宝珀的人,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才选择宝珀,而非为了塑造高贵形象才购买它。它是保留给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人士的! 
  书写时间的历史
  宝珀坚持尊重传统制表业的渊源,将极尽复杂的设计理念和制表文化,靠制表名匠薪火相传,世代延续,完善保存,同时宝珀也在以不断传承与创新机械表的制作工艺中,一次又一次改写着钟表工艺制作的历史,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天才的钟表业先驱。
  当加尔文佩戴珠宝被定罪的事件发生后,100多名日内瓦的金匠从此丢掉了饭碗,这些人是精通雕刻、打磨、凿制和创造饰物的普通工人,同时也是优秀的机械师。
  《南特赦令》被废除后,胡格诺派教徒从法国逃到了瑞士,避难在日内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熟练的钟表匠。在避难生活中,这些钟表匠经常在日内瓦湖畔与当地的金匠交流经验。这些技艺纯熟、富有创造力的新教徒从法国大量离去避难到日内瓦,最终导致在此城聚集了500多名钟表匠,这些手工艺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新的设想。在1601年,他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制表公司。不久,这些人就感到在日内瓦很受限制,于是离开了日内瓦,穿过农庄和城镇,从沃州到巴塞尔,最终来到汝拉山区。
  他们的迁移最终影响了100年后的贾汗·雅克·宝珀,他于1735年涉足钟表匠行业,闻名遐迩。雅克·宝珀生长于讲法语的汝拉山,他的故乡在此山区的维勒特村。一开始,与汝拉山区的大多人一样,贾汗·宝珀只制作钟表的配件。但是很快,他就开始生产完整的手表了。
  在18世纪末期,雅克·宝珀的儿子大卫·路易士·宝珀开始在邻国销售他的钟表。每当完成一些钟表后,他就把这些钟表送到外国客户的手里。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使他们陷入了困境。不过即使是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宝珀还是把他的业务扩展到了欧洲大陆。到1815年,纯粹是出于商业冒险,他成立了一个小型的钟表制造厂,以宝珀为标志。从此,宝珀成为了天才的钟表先驱,他的创新精神和集聚创造性的气魄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历史。
  20世纪前期,根据世界上第一块自动上弦手表的发明者———约翰·哈伍德的要求,宝珀开始大批量生产自动上链手表,并把产品销售到法国市场。1931年,根据位于巴黎著名的利昂哈托特珠宝设计院的要求,宝珀以利昂哈托特的名义又推出了著名的“Rolls”——自动上链手表。1950年初,著名的宝珀“50”潜水表佩戴在雅克库斯托组员的手腕上,这是当时具有世上最强的防水功能的手表,他们因一部反映海洋世界的纪录片《沉默的世界》而获得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嘉奖,日后更被多国海军列为标准装备。同年,宝珀又推出了一款当时最细小的圆形机械手表“贵妇鸟”,备受女士们的青睐。宝珀的Lman系列半猎型月相全历表——是个关于拿破仑的钟表传奇。17世纪,拿破仑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战况紧急使得心急如焚的他,索性拔剑,将猎表(具有保护盖的怀表设计)上表壳削去一半,使他可以直接透视表盘,而不失去保护表面的功能。为了纪念拿破仑,大卫·路易斯·宝珀因此设计出了半猎表的始祖。
  自1735年至今宝珀从未生产过石英表,以后也绝对不会,这项原则后来甚至成为该公司的广告词。事实上,宝珀不仅扬弃石英表甚至还表明决不使用ETA的机芯。其实能有如此的决心和勇气,最主要还是来自与机芯名厂Frederic Piguet的合作关系。Frederic Piguet是1853年在Le Brassus创立的机芯厂,专门制作传统高品质超薄机芯以及复杂机芯,目前也隶属于斯沃琪的旗下。他不但提供宝珀所需的各式机芯,同时还是多家知名表厂如卡地亚、萧邦、昆仑等的供应厂。但为了宝珀的独特性,宝珀的型号并不对外提供。
  要概括宝珀在超过两个半世纪的发展中所获得的技术的基本价值,可归纳为数个要点,它们也是此品牌将来路线和发展的基础:世上第一个表的品牌;钟表制造艺术的典范;圆形钟表的楷模;一个文化遗产;全手工制造和装配的钟表。


宝珀——雕刻出来的时光(2)(图)




  世界上最后一块机械表
  历经六年光阴,宝珀工匠研制出了腕表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作品——宝珀1735型,将六大经典系列的所有功能融合在一个机芯内。1735是宝珀的创始年份,也是这款登峰造极的腕表最贴切的封号。
  宝珀只致力于制造艺术中的极品,没有流水线生产车间,也没有大的厂房,今天制表师仍在那古旧农舍内的窗旁工作台上镶制手表,“传统”在此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位制表师均被视为艺术家,他们把超凡的创作及卓越的技巧融于每枚手表中,赋予它们灵魂与生命,今天的手表仍用手工装配打磨直至完成,自始至终由一位师傅制作,每块手表都要历时三个月才能完成。可见宝珀表不仅是一件计时器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它代表了传统文化和艺术,宝珀表被列为十大典藏名表之一,足见其珍贵,犹具收藏价值。
  宝珀表最引以为傲的就是1735系列。你知道等一块宝珀1735型要多久吗?20年。如果一个女人能让男人等这么久——你只好相信:她确实完美得无可替代。 
  宝珀表的1735系列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手表,堪称精密中的艺术。自1991年问世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手表在功能的复杂性上超过它; 目前世界上只有宝珀的三位师傅能够完成。
  为了纪念贾汗·雅克·宝珀于1735年开创宝珀传奇制表业,宝珀把一枚集其六大表坛杰作功能于一身的手表,命名为“1735”,全球限量生产仅有30枚。此枚手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全手工机械表,集中了当今世界机械表全部六项复杂机械功能。即:超薄自动上链机芯、双指针飞返计时、陀飞轮、时刻分三问功能、万年历以及月相盈亏功能。
  “1735”研发耗时整整六年,制表大师需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一只,在仅仅14毫米的表壳中装有740个零件,实为表坛一大壮举。
  所以,香港著名钟表收藏及鉴赏家钟咏麟被问道:“您最喜欢的一块表是哪一块?”他才会毫不思索地回答道:“下一块。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目标,那可能是1735吧,在功能上,它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


江诗丹顿时间的代名词(1)(图)




  创始人◆让·马克·瓦什隆(Jean Marc Vacheron)
  创始时间◆1755年 创始地点◆瑞士
  全世界最古老的钟表制造商,率先为人们记录了“时间”缥缈的踪迹,成为度量生命及历史的基本刻度。因为融入了创作者的灵魂和性格,江诗丹顿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心灵与手艺的契合,是心神一体激发的灵感。江诗丹顿化传统为永恒,每一款表都忠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
  如果人类还需要用时间来计算自己生命的话,那么,江诗丹顿就有生存的意义。虽然在每一块表上面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时间,可是,当我们怀抱江诗丹顿的时候,我们看时间的心情以及看时间的态度也许迥然有异。遗憾的是,每年世界只有6000人可以享受到这样美妙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无法体会到。当一个人用自己所挣来的钱买到一块江诗丹顿之后,那种对于时间的深刻领悟,是绝对让人留恋和着迷的。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逃脱那精致的“马耳他十字”所带来的终极魔力,不是因为那上面可能会藏着从南非发掘出的一粒稀世珍钻,也不是因为那可能融入了一个“阁楼工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只在于每一块江诗丹顿的后面,都凝结着一个古老品牌对于外形和功能的全心付出,对于美好和精致的不懈努力,对于精确和细腻的无尽苛求。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过林林总总的事情,可以练就他非凡的才华和对于现实游刃有余的把握能力,对于人生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而且深刻的领悟,对于自己的未来以及别人的生存承担起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更大范围的责任。就像一块江诗丹顿那样历经数年,从最初的构想,到图纸,到设计,到每一个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到最后的测试,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只求最后到达顾客手中的是一块无懈可击的时光艺术珍藏。
  江诗丹顿时间的标志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时代如流沙一般浮动不止,我们站立的位置转瞬又不再是我们的位置。”其实转瞬即逝的仅仅是时尚,而时间却是永恒的。江诗丹顿,这一非凡的时间艺术的标志,便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
  江诗丹顿传承了瑞士的传统制表精华,同时也创新了许多制表技术,对制表业有莫大的贡献。江诗丹顿将250年的工艺积淀赋予了每一款产品丰富的内涵,目前大部分机械腕表的机芯都拥有日内瓦印记,每一件几乎皆为传世佳作。自1840年起,每只手表的生产图纸、记录、销售日期及机芯表壳编号等资料,都完整无缺地保留在公司的档案柜中。他们将超群的技术,严格的测试,精湛的工艺与完美的造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高贵典雅、令人赞叹不已、极富收藏价值的稀奇经典之作。在漫长的制表岁月中,经久不衰地成为名贵典雅的象征。如今,着重历史传承及人文精神,复杂精良、活跃进取的江诗丹顿俨然已经成为“时间”的同义词,更是爱表人士眼中无可取代的腕上艺术品。
  250年的不间断生产历史让所有人惊叹于江诗丹顿顽强而卓越的生命力,更让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钟表企业。
  江诗丹顿公司创始人是哲学家让·马克·瓦什隆。也许你会迷惑于日内瓦钟表匠与哲学家的关系,那时的日内瓦钟表匠被称为“阁楼工匠”,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阳光充沛的阁楼里工作。精湛的手工技艺、开放创新的思想、对各类科学知识的熟知,让“阁楼工匠”成为博闻广识的学者的代名词。而瓦什隆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24岁的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制表厂,这就是江诗丹顿的前身。1819年,费朗索瓦·康斯坦丁的加入让江诗丹顿开始追求完美的技术细节和美丽的外观设计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一个天才的推销员和开拓者,费朗索瓦·康斯坦丁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格言至今还影响着江诗丹顿:永远极力追求完美。而1839年机械工程师乔治斯·奥古斯·特莱斯奇欧的加入则令江诗丹顿的技术创新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悠久的历史积累让江诗丹顿表质量稳定而卓越。随着时间的流逝,代代相传,江诗丹顿表也在不断超越自身。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名牌手表,每年仅仅生产2万多只,其表盘上的如瑞士国徽般的十字标记,已经成为品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江诗丹顿时间的代名词(2)(图)




  250年的钟表传奇
  过去的阁楼工作室成为家族般的记忆和品牌订制的灵魂所系,而全新的制表工厂则是江诗丹顿迎接顶级钟表业挑战的精神表现。
  和其他很多的伟大企业一样,江诗丹顿的初创其实相当寒微,然而创业者兼具天赋异秉、深远眼光、强烈的使命感和勤奋不懈的态度,使得它终于扩展成一个令人敬重的企业王国,乃至对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创立江诗丹顿的让·马克·瓦什隆于1731年诞生于日内瓦,是一个织匠的五个男孩中最小的一个,他自小就希望成为一个制表大师。18世纪初期时的日内瓦已是钟表业的摇篮,优秀的钟表匠人才辈出,但整个工业的环境还是很闭塞,即便出生于日内瓦,让·马克·瓦什隆由于是移民的第二代,起初还不具备学习制表的资格。幸好拜所谓“启蒙时代”来临之赐,全球对钟表的需求大增,自然需要更多钟表工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