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作者: 李彦 >

第24部分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作者: 李彦-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4年,成立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草原充满了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     
        奇台:奇台是以硅化木而著称的,在县城以北的石树园有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总面积1。6平方公里,县政府大院里就有一根十几米长,一米多粗的硅化木,是从将军戈壁挖过来的。很多人都劝我带些硅化木回去,说是在北京很难得,而且是自驾车,通常乘坐飞机火车都不便携带,但是终究不是很感兴趣,加上一向觉得这些好象是自然界的“文物”,还是在它们的原生地比较好。 
      
        吉木萨尔:北庭都护府位于县城北12公里处,当地人称“破城子”,遗址包括城池和西大寺两个部分,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60年,这里就是汉代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历代皆在此屯兵驻军。目前城池遗址有一公里多见方,可看到马面,护城河以及一些房屋的遗迹,参观不收门票。西大寺残留壁画,收费25元可以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从吉木萨尔往乌鲁木齐的路上,天山雪峰一直在左边相伴,路边每隔500米左右,有鹿,羊,马,等动物的雕塑,可能是在提醒过往车辆注意保护动物,同时,也给寂寞的戈壁增添了一些新鲜。在接近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上,可以清楚地以不同角度看到博格达峰,非常雄壮。 
          
        9月12日 乌鲁木齐后峡一号冰川胜利达坂巴轮台库尔勒。     
        全程 329公里      
        心情指数:跌宕起伏     
        10:05 乌鲁木齐 153876KM     
        19:30 胜利道班 168KM     
        20:25 巴伦台 204KM     
        22:30 库尔勒 329KM     
        今天有惊无险。     
        听了小付的建议,决定走天山后峡的土路去库尔勒,这样可以少走100公里左右,且能够看到天山冰川风光,正合我意,我一向喜欢雪山,冰川的风景。     

        天山后峡的风光真美,如同电影里看到过的天山风景,蓝色的晴空下,远处是巍峨的雪山,陡坡上是绿绒毯般的的高山草甸,有的地方草甸已经染上秋色,变黄变红了,点缀着牛羊和白色的毡房,深深的墨绿色的杉树林象一座座宝塔,色彩浓烈鲜艳,非常漂亮。崎岖蜿蜒的路上,经常可以遇到一群群的羊儿,不光是白色的,还有很多深深浅浅的褐色的羊儿非常可爱,都有毛茸茸的衣服,以及肥肥的屁股和尾巴。 
          
        可是后峡的电厂真的很污染环境,火力发电产生烟雾完全不能散去,把个美丽的天山峡谷弄的乌烟瘴气,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真应该关掉它。     
        雪山,雪山,雪山,蓝天,蓝天,蓝天,令人心醉,红褐色的草甸为雪山增添了很多姿色,天山真美。      
        走过一段颠簸的碎石路面,前面很近的地方已经可以和雪山隔沟相望了。一号冰川和很多冰川在一起,每个冰川都不太大,大片大片的白雪山坡,令人不禁有滑雪的欲望,可是谁敢从这陡峭的山坡滑雪下山,谁是英雄? 
          
        从公路下道去一号冰川的4公里路非常差,和去阿里最差的路一样险和差,窄,陡,急弯,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选择骑马,而是开车上去。起先一切顺利,可是车子在离冰川只有二十几米的地方下熄火而不能着车了,试过很多办法仍然无法启动。这时空气已经变得有点凛冽,阳光也变得异常耀眼,我终于遇到麻烦了。 
          
        周围是峭壁和雪山,脚下的碎石路宽只容一车,想调头要到前面略宽的地带才能实现。没有手机信号。车子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转向和刹车助力都没有,这么陡且窄的山路上,我不敢冒险把车滑下山去,况且,这种情况下,一些U形弯是根本转不过去的。一时间,我们有点一筹莫展。一辆本地的三菱越野车来到附近,车子见状停在不远的开阔地带,车上的人步行前往冰川,他们竟然对我们的景况没有一句问讯,倒是单独留下的老司机过来关心,可是他也不会修车。不过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山下路边有气象站,那里有卫星电话可以打。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稍微松了一口气,我对车束手无策,风声在一旁也是忧心忡忡,我表面上保持着冷静,但心里有点难过,有些懊恼,极力不表现出来。我对风声说,怪我不该非要开车上山来看冰川,其实也不是没见过冰川。风声说:“没关系,出了事解决问题要紧,我也想怎么每次我过这个天山后峡就总要出点事呢?上次是大雪封路,推了一天的车。” 
          
        我们把脸用围巾包住,戴上墨镜,包得象个穆斯林妇女,遮挡毒辣的紫外线。我们都明白,假如自己不能把车弄好,即使从乌鲁木齐叫救援估计也要很久,或许要到明天,今天可能要住在山上了,这里海拔3800米,想到这些心就砰砰直跳。好在我们带了露营的东西,山下的毡房或许也愿意收留我们。 
          
        得做点什么啊!我想到临行前修车的高师傅教我调出故障码的方法,极力回忆之后,果真依样调出了两组,11和44,但是是什么故障却不知道。在高原的烈日下,我只好留下风声一个人在山上等候,自己则独自步行下山打电话求救。心急如焚,我几乎是小跑着下山,跑到山口才发现什么都没带,只好返身再往回跑,回去就是爬山了,山口的风很大,也不顾上会有高原反应,心里一个劲儿的急,一辆崭新的Jeep2500停下来,一家三口也是去看冰川的,听我说了情况,男主人很仗义地让我上车,车子还是全新的,没想到,他忽然发动不了车子了,我脑袋嗡的大了,难道?难道我成了灾星了?!还好,他再尝试了几次,车子发动了,他把我送到上面,把车停好,我则取了钱包和修理厂的电话,再次下山。 
          
        幸亏我换了登山鞋,能够在乱石上快速地跳来跳去,抄近道下山,一群游客骑马上山,为首的一个男人冲我喊道:嘿,美女,上面好玩吗?我在墨镜后面瞪了“色狼”一眼,敷衍了事地说:还好!真是没有闲心理这种人。 
          
        来到山下,刚才围着我想租马给我的哈萨克们都跑过来,问:是车子出毛病了吗?那个刚才很羡慕我能开车的哈萨克女人很热情地说,她的弟弟会修车,“让他给你看吧。”我坚持先去给北京的修理厂打个电话,问清楚故障的原因。 
          
        气象站里果然有卫星电话,一分钟好几块钱那种,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地方坏了车,居然有卫星电话打,我的命真好,如果坏在半路上,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了。 
           
        打通了北京修理厂的电话,一来问一下故障码的意思,二来让他们帮我找乌鲁木齐的吉普专修点,小张师傅还是那么不紧不慢的帮助我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码11是曲轴位置传感器,去年在陕西就坏过一次,原因就是颠簸,故障码11,我会永远记住的,故障码44是电瓶温度传感器,应该问题不大。有了他的判断,我心里有底多了,高师傅给我带了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以防万一,小张又说,可能是接头处颠松了,重新连接接一下也许就没事了。 
  
        山下搞旅游的哈萨克巴郎子很想一显身手,帮我修车,但是我没有应允,他很生气地打马而去,说回头修不好还得找他。当地人普遍认为车不着是高原反应,把空滤拔掉就能解决问题,我则认为不一定,因为我曾经开车翻越过5000米的雀儿山,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海拔高度还不能形成威胁。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我雇了一匹马上山。 
          
        牵马的哈萨克叫做巴扎,因为他家原先是牧民,而他生在了乌鲁木齐这个大巴扎,所以就叫巴扎。30岁的巴扎在乌鲁木齐工作,周末来冰川帮助妻子的姐姐和姐夫牵马,他们在这里建立的毡房,巴扎会把妻子的姐夫叫做他的“挑担”,我告诉他,汉族是叫做:“担挑”,而不是“挑担”。 
          
        路上又遇见了那个“色狼”,他见我骑马上山很惊讶地又叫:美女,你怎么又回来了!我问他:上面好玩吗?他还反应不过来呢。     
        可怜的风声已在大石头上昏睡了片刻,我下山后又有一个热心的三菱司机帮忙把车挪到了宽一点的地方。     
        按照小张的指点,我躺在车下找了很久,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传感器的位置,很难下手去换,而带来的备件的接口却不合适,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试着把传感器接头重新插装了一遍,再去一打,车居然打着了。 
          
        巴扎很热情的帮助我们忙前忙后地修车,我们弄不动的地方,他就代劳,他对车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车没事了,我们象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很自豪,很骄傲,我也在高山上修车了!然后我就怪风声尽顾着紧张了,连我躺在车下修车这样百年不遇的经典情景都没能及时拍下来。 
  
        一号冰川海拔3820米。     
        匆匆到冰川上去转了一圈,时间不等人,已经是下午4点了,相当于北京的两点,后面还有不少石头路要走呢。在山下哈萨克的毡房里吃了抓饭,又要赶快去翻海拔4200米越胜利大坂,风声一定要买一个馕当干粮,这是她从开始准备出发时就一直念叨的,一号冰川上的馕是世界上最贵又最不好吃的馕,实际就是厚面饼,我拒绝进食,后来她自己偷偷啃掉了。 
          
        胜利达坂也叫老虎口,上去的路是很长很长的大坡,就在山顶有一个从石头中炸出来的缺口,真象老虎嘴一样吓人,还有积雪,但对于我已经不构成任何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威胁了,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冰川,据说有14条之多。人和车都没有任何高原反应,我们情绪高涨地在老虎口留影。 
       
        下山是很长的搓板土路,但是景色不错,是壮阔的草原山地风景。颠簸的碎石路一直到巴轮台,共约100公里,耗费了很长时间,自巴轮台到库尔勒,终于走上了平坦的山间公路。 
          
        进入库尔勒已经是近11点了,文化广场上有很多人在跳舞,街心花园中有穿标志马甲的清洁工在用手拣拾垃圾,真不愧是全国卫生先进城市。找了很多家旅馆都不合适,最后住在巴州宾馆,正规的三星级酒店。 
          
        这是我们的二度翻越天山。从北麓来到了南麓,库尔勒,是巴音郭楞州首府,南疆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南疆之行从此拉开了序幕。     
        天山后峡风景简介:     
        一号冰川:天山绵延上千公里,共有各类冰川近万条,其中的一号冰川距乌鲁木齐市仅127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从乌鲁木齐出发,走216国道,经过永丰乡,白杨沟岔口,后峡,到冰川观测站,右拐上山,即是海拔3800米左右的一号冰川,一号冰川周围分布着5条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在一号冰川可以近距离看到晶莹剔透的冰川细节。 
          
        门票15元,骑马上山50元来回。路边有哈萨克毡房可提供住宿,气象观测站的有卫星电话。     
        过一号冰川后翻越海拔4200米的胜利达阪,就进入了南疆地区。     
        巴轮台:翻越胜利达阪后经过土路的颠簸,就到达了巴轮台,沿途能看到火车在山谷隧道中穿行,这里是216国道和218国道的交汇处,是一个整洁的小镇,有正规的加油站,过巴轮台后,道路变为很好的新柏油路。 
          
        巴轮台也有一些工业设施,距离巴轮台18公里左右的山沟中,是著名的巴轮台黄庙,是新疆最大的喇嘛庙。巴轮台黄庙气势恢弘,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黄教圣地。 
      
        第三章 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巴楚麦盖提伽师岳普湖阿图什喀什     
        2004年9月13日15日     
        南疆的风情令人心醉,南疆的美食令人回味,如果不到南疆的这些小县城,无法体会新疆最精髓的风俗。     
        9月13日 库尔勒轮台…库车      
        全程366公里      
        心情指数:轻松     
        11:25 库尔勒      
        12:55 出修理厂 12KM     
        13:40 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