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医生的一天(全文) >

第19部分

医生的一天(全文)-第19部分

小说: 医生的一天(全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辑 星语心愿   
  热线医生手记   
  ◆西贝 
  91sqs/2 
  我是一个热线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初入医学殿堂时宣下的神圣誓言,病人把生命托付给我们,这份信任是最崇高的。工作期间,来自病人和家属的电话时时感动着我,他们的痛苦和恩爱使我懂得了珍惜健康,也更加懂得了什么是人生真爱!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也让我知道自己是在做着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有一位天津的乔先生,打电话替妻子咨询,他40岁的妻子得类风湿关节炎4年了,起病第1年就全身关节变形,生活无法自理,瘫痪了。为了给妻子看病,他背着她四处求医,还自己学会了打针、按摩和理疗。可悲的是,她患的病是最难治的类型,起病迅速、进展快、多药无效。看着她一天天全身变形、肌肉也在逐渐萎缩,他心中的痛,是无法表述的。国内的各个专家、各种方案,他都尝试过,现在她终于有所好转,疼痛不太明显了。他告诉我:“医生,我要和她白头到老的,你一定帮帮我,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都愿意去试试……” 
  放下电话,他背着她风雨与共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虽然有人说“久病床头无孝子”,虽然也有人说夫妻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可他们的蹒跚身影使我相信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北京的赵先生,打电话来的时候,先是考了我几个学术问题,有关几种药物的区别,得到我的回答后,他突然非常激动,话语中带着哭腔:“医生,我知道你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了,快救救我女儿!”原来,赵先生快60岁了,年轻时插队到农村,妻子早逝,只留下一个独生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好在女儿聪明懂事,考进了外国语大学,成绩优异。可是,年仅22岁的女孩却已经有了6年的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由于一直在读书,讳疾忌医,就只用止痛药顶着。好在孩子的病情是缓慢进展型的,6年来只是双腕关节强直,肘关节活动受限,能够坚持上学。2年前,她开始使用雷公藤,虽然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可是严重的不良反应让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处在花季的少女已经绝经了,还出现了诸多的 
  更年期症状,她不得不面对可能永远不能做母亲的后果,这是何等的残酷啊!男儿有泪不轻弹,电话那头的赵先生痛心地讲述着:“医生,我女儿问我:‘爸爸,夜间我的小腹总是抽搐,这是不是子宫在萎缩啊?’您说我该怎么回答?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她那么优秀、那么懂事,为什么偏偏得了这么可怕的病!”其实,女孩的最大问题是治疗的不正确,对于这么年轻的病人,使用雷公藤治疗导致了终身不育的后果,这比类风湿关节炎本身要严重得多,这是人为的伤害啊! 
  于是我很汗颜,作为医生,我们真的有责任让病人们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指导,让他们明白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医生呢? 
  学医十多年来,我看到过许多的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虽然国内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虽然也有个别医生昧着良心,对患者不负责任,可是,毕竟也有许多想做一个好医生的人,愿意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至少我就是一个。扪心自问,做医生以来我是对得起病人对我的信任的;还有我的许多老师、同学,也都在拿着菲薄的薪水干着风险大、责任大的救死扶伤工作。虽然我已经脱离了临床岗位,可是在做咨询医生的经历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各位同行啊,我们一定要记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想一想如果病痛在自己身上,我们就能体会他们的苦痛。虽不能悬壶济世,只要能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也就是尽到我们学医之人的责任了。   
  星语心愿   
  ◆龙香菊 
  91sqs/648 
  这些天看了一些同仁的博客,也想抒发些许感慨。 
  记得小时候看到医院里的医生穿着白色的大褂,总有些畏惧感。一想到医生就是打针,或是拿着明晃晃的手术刀在做手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很不感冒。可谁知阴差阳错居然做了医生,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回想这十几年竟是有些模糊,每天都在匆忙中度过,又在匆忙中开始新的一天,所以想要理清头绪究竟每一天怎样度过,还真有些不容易。似乎每一天都一样,又好像不一样。一样的是每一天都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度过,不一样的是每天面对不同的病人,面对不同的面孔。而内心的一个声音总在时刻提醒着自己,千万不可大意,不可有任何的差错。也正因为这样的压力,让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人的一生可能都会有挫折,不管是何种职业,但似乎医生的职业更锻炼人面对挫折的意志力。在急症科的那段日子里,经常会非常难过,为没有将病人抢救过来而感到自责。记得一次某个病人突然出现心肌梗塞,经抢救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家属非常伤心,对我说了一些指责的话。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加上当时年轻,差点因此放弃医生的职业。但最终还是内心的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相信整个社会终将理解医生。 
  现在好多同仁对社会对医生的一些曲解感到委屈,对自己最初的选择感到怀疑,其实大可不必。我想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尽到天职,就会有赞扬的声音响起,社会也会还给医生一个纯洁天使的形象。我希望我的每一天都有意义,每一天都有病人在我面前露出微笑。而我也希望他们的微笑愉悦我的内心,让我也可以有一个充满微笑的一天。   
  为了病人的微笑   
  ◆姜兆荣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91sqs/2386 
  我是一名医生,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有一种充实、喜悦的感觉藏在心里,但隐隐地也有一点无耐,一点倦怠。回家吧,家里还有老小三口人在等着我呢。 
  当医生是我从小的愿望。我小时候,心里藏着一个梦,向往白衣天使的纯洁与高尚,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穿上那身洁白的衣服。当我长大一点了,从电视的镜头中看到医生妙手回春,油然产生一种羡慕和崇拜,那时就更加坚定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于是我高考后选择了医学院,荣幸地成为一名医学生,在杏林奇葩中实现我的梦。八载寒暑,我研究生毕业了,获得了医学硕士学位,留在了医院工作。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工作的空间里弥漫的浓浓药香;我更喜欢我的病人,喜欢看到他们病愈后健康的笑容。 
  比如说吧,我的43床患者,一位东北大学的教师,她两个月前不幸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两个月来,她一直都在治疗,尝试了蜂疗、蜡疗、温泉等各种疗法,遗憾的是不但病情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重了。她来就诊时,一副痛苦的面容,连我轻轻地握她的手,她都痛得直叫。她告诉我,她因为四肢关节疼痛,已经有几个晚上都没睡好了,几乎每夜都会疼醒,在家已经哭了几次,她说这么痛苦地活着,真不如一死了之。类风湿关节炎被患者称为不死的癌症,我看过很多患者患病后痛苦的表情,但是我也见过很多经过我的治疗,病情好转的病人。目前我的这位患者经过我近一个月的治疗,关节疼痛已经明显减轻了,现在她已经能自己吃饭了,每天我去查房,她会微笑地向我介绍她的病情。她还说,等她的病情完全好转时,去美国看望她孙子呢。 
  患者的笑容,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回报,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想到这些,我不禁心里美滋滋的。送每一个治愈的患者出院时,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高兴之余,心里还有一团不散的乌云,2床的阿姨为什么那么固执,就不肯用药呢?我已经跟她说了几次了,可是她坚决不同意,怎么办呢?今晚得好好想想,明天我还要和她谈一次,要不然把她女儿请来,劝劝她?还有4床的小男孩,今天又发烧了,抗菌素在用着呢,明天如果还发烧的话,就得换药了。还要再给他查一次血培养加药敏,因为今天的回报没查到致病菌。15床的患者关节已经不疼了,但今天眼睛有点红,如果明天还不好的话,就得请眼科会诊。剩下的21床、32床、44床都还好,病情比较平稳,药用到疗程就可以出院了,我正数着手里的几个患者,包里的电话响了,是儿子打来的。他肯定是饿了,催我早点回家呢。还好我今天没加班,能按时到家了。放下电话,定下神来,还真觉得这一天有点累。   
  百岁病友的来电(1)   
  ◆贾玉华 
  jia。91sqs 
  10月的一天,我和张医生、钱医生一起,在日常工作中忙碌着。 
  钱医生负责接听800电话,从早晨坐到位子上开始,电话就一如既往地响个不停。忽然,钱医生接电话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大,还在问着:“这样行吗?这样能听得清楚吗?”我们都会心一笑,她肯定是遇到了听力不太好的病友吧,这种情况经常都会出现。 
  听得出,她已经解答了电话那头的提问,并答应说要寄医学杂志去给患者看。可在记录地址的时候,又遇到了困难,可能是病友的方言她听不太懂吧,为了两个字在那里反复地沟通:“烁金?锁紧?是哪个suo?哪个jin啊?”张医生见状,连忙拿起另外一部分机,帮着分辨地名。 
  我突然想到,南京有个地方叫“锁金新村”,有许多病友是住在那里的,我去南京出差时还路过那里,就连忙说:“快问问,是锁金吧?”钱医生问过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就是这两个字,她又接着往下记了。 
  估计这位病友不但听力不太好,口音也比较重,钱医生又在为他的名字反复核对,听到她在问:“回声?会省?还是……”我突然反应过来,这位病友可能是南京的那位老寿星,目前服用我们公司药物年龄最大的患者——崔老爷子。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张医生立即在另一部电话上问道:“老先生您高寿啦?”然后又听见她在那里惊讶地反问:“100岁?真的吗?” 
  天啊,就是他啦! 
  肯定是! 
  我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 
  为什么这样激动呢?这里面还有个渊源——崔老先生是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他从40多岁时患上了这个病,拖延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他在解放前曾经是位军医,自己也非常懂得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因此病情控制得还可以,关节虽有变形,但依然能活动。 
  2002年的秋天,他第一次和我们联系时,是位96岁的老爷爷,当时也是因为他听力不太好,每次接听他的电话,我都要用很大的声音和他说话。他的声音很苍老,毕竟年纪大了,但中气很足,因为他年轻时是军人,那种气质还是有的。 
  当时他说类风关很难过,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他说自己平时可以开着残疾车四处走走的,可类风关一犯,就只好待在家里,太没意思了;他说光吃止痛药觉得效果不够,现在治疗类风关都用病程改善药了;他说自己还想多活个几十年,不能因为关节炎影响活动…… 
  当时我非常震撼! 
  老实说,在和崔老爷子通话之前,我从来没和这么大年纪的人员交谈过。我惊异于崔老先生的美好愿望,更感动于他对生命的热爱,赶紧寄了资料给他,并推荐了南京有名的专家,请他前往就诊。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开始了科学的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期间,他时常打电话给我,说说自己用药后的感想,也咨询一些他觉得困惑的医学问题。 
  2003年3月9日,我去南京开病友会,见到了崔老先生。他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我介绍有关类风关的疾病知识。 
  那之后,很快就遇上了众所周知的非典,我们不再组织类似的活动,因此我就没再和崔老先生见过面。2005年以后,他连电话也不打过来了,我们打过去一直没人接,寄给他的资料也被退了回来。我时常想起他,不知道他的病情控制得怎么样了。甚至,有时候,我还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想,毕竟,他年岁这么大了…… 
  然而,在失去联系快两年的时候,他居然又打电话来了,这让我欣喜异常,赶紧接过钱医生递过来的电话,和他聊了起来。 
  原来,崔老先生搬家了!他这两年病情一直很稳定,加上觉得药费负担重,就在前年冬天把药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