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窃国贼 >

第77部分

窃国贼-第77部分

小说: 窃国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够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丝丝生机,陪伴在皇帝两侧的近宦常侍多出好几位,挺长时间没露面的宠臣段珪和宋典也肃立在张让身边。

    令文武百官颇为失望的是,今天的朝会竟然没有新意。更没有涉及朝臣们格外担忧的青州新政,和数月来的大多数朝会一样平静简单,先是太尉张温按例通报兖州、豫州军队与十余万黄巾军作战的消息,三言两语讲完便退回去,接着武官之首的大将军何进出班。禀奏西园军与北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安排妥当,新年元月就能如期请皇帝检阅亲军。

    只有少卿黄琬的奏报令满堂精神一振,文武百官一边倾听黄琬宣读此次青州贡献的贡品名目和数量,一边联想价值连城的琅琊器物和享誉天下的青州织绣,对此次贡品的巨大数量和诸多深感震惊。

    一双双神韵各异的眼睛不约而同望向文官阵列中的刘存,看到刘存挺腰端坐平静如水的样子,不少官员心中暗赞,脑子已经飞转起来。

    黄琬禀报完毕归班就坐。满堂文武纷纷望向刘存,心想下面该轮到皇帝对战功赫赫又进献巨额贡品的刘存予以重奖了。

    谁知足足半碗茶的功夫没见动静,龙榻上的皇帝一直笑眯眯地望向刘存。如同之前他一次次发卖官职成功交易后的样子,却没有给予刘存褒奖的意思。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搞不懂皇帝在想些什么,刚要转头相互探寻,皇帝那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说出番令满堂文武啼笑皆非却又倍感的话语:

    “刘爱卿。你不是说在代朕牧守的青州,有几个勤于政务屡立战功的年轻俊杰。做梦都想见见朕长成啥样吗?估计你也把他们带来了吧?哈哈!说起来,朕这几年也拿了爱卿不少东西。眼下正好还有点空闲,就见见爱卿嘴里的几个年轻人吧。”

    值领常侍赵忠立刻大声转达圣意,随着由近而远的宣召声消失,青州别驾管宁、一直留在洛阳的治中国渊、从事王烈、赵立、武将太史慈、徐盛、张郃、鲁佩、李勉等九人被内廷宦官引领而来,排成两列大殿,一个个英姿勃发,精神抖数,举止从容,气度不凡,顿时赢得满堂喝彩,就连素来挑剔的蔡邕,也大声感叹多年没遇到这等才俊了。

    龙榻上的刘宏逐一审视跪拜下方的九名俊杰,看得非常仔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他逐一询问管宁等人的名字和如今的职务,之后哈哈一笑大声说道:

    “怪不得刘爱卿如此夸奖你们,果然都是难得一见的俊杰啊!管宁、国渊、王烈,你们都是我大汉名士,这几年在青州干得很不错,看来朕是该提拔你们了,以对我大汉天下忠君勤恳的士子有所激励。”

    文武百官立刻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紧张地注视殿中央的管宁等人和龙榻上的皇帝。

    刘宏喝下口参汤,再次抬起头来:“管宁你去济南国,给朕的皇兄刘康当国相,他那人喜欢吟诗作赋,喜欢美酒女人,最爱热闹,你这样的大名士到他身边去,他肯定欢喜;王烈你去北海国,给朕的捣蛋侄子刘庚当国相,那小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时不时闹出让朕头疼的荒唐事,你精通典律,刚正不阿,正好替朕好好教导刘庚那小子。”

    “国渊素有贤名,博学多才,精于政务,本想召你来太学任教,可刘爱卿舍不得,只好让你跟他回青州了,不过你得在朕的太学挂个五经博士的名份,将来还是要回来的。赵立,朕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当上刺史府从事,以你们刘大人的眼光,相信你定有满腹才华,朕就封你个尚书左丞的虚职以示嘉勉,你仍旧回青州去,为朝廷尽忠吧。”

    “谢圣上隆恩!”

    管宁、国渊、王烈和赵立齐齐跪下叩谢,激动得微微发抖,如此巨大荣耀之前刘存竟然没对他们透出半点风声,怎不让他们震惊喜悦。

    没等震惊的满堂文武回过味来,皇帝刘宏望向太史慈几个:“好一个飞将军太史慈,好一个猛将徐盛!你俩的功绩与威名,朕早已如雷贯耳,本想把你们召到朕的亲军中为将,可你们刺史大人舍不得,没办法,朕还要用他为朕牧守青州,只好委屈你俩了,太史慈、徐盛——”

    “微臣在!”太史慈再次跪下。

    “朕封你俩为骁骑将军和扬武将军,希望你们回去之后,尽快整顿兵马,率领青州将士驰援兖州,剿灭青兖各地的盗匪贼寇,还我大汉天下安宁!”

    刘宏的双眼罕见地射出烁烁光芒人都看到他对太史慈和徐盛寄予的厚望,感受到他对搅乱刘家天下的乱臣贼子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谢圣上隆恩!”

    太史慈和徐盛大声叩谢,心中如巨浪翻涌,激动得几乎无法自己。

    刘宏也没让叩谢的几个人平身,目光炯炯地望向了张郃、鲁佩和李勉:“鲁佩,张郃,朕昨天才知道,你们在不声不响之间,竟然为朕的大汉天下干了那么多事情,立下那么多军功,你们干得很好!鲁佩,朕封你为讨虏将军,张郃,朕封你为讨逆将军,望你们不负朕的希望,争取早日再传捷报。”

    张郃和鲁佩当即叩谢:“谢圣上隆恩,末将定不负圣上期望!”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凝望最后一位孤零零站着的李勉,大声说出令满堂动容的话语:“李勉啊李勉,你不声不响替朕盘下了东面茫茫大海中的济州大岛,将五万饱受旱灾蝗灾流离失所的大汉子民,送到那个不次于我大汉一个上等县的大岛上,短短两年,为朕开垦了百万亩肥沃良田,还建起个养育数万匹良马耕牛的养马场,如今又在更南面的夷洲大岛北面,修了个大港口,将我大汉旗帜插到大海之东,如此开疆拓土的巨大功劳,朕就是想不重赏你都不行了,伏波将军的称非你李勉莫属,名至实归啊!”

    “谢圣上恩典,末将必将肝脑涂地,替圣上替我大汉开拓更多土地!”二十五岁的李勉已经热泪盈眶,匍匐在地连磕五个响头,这位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渔家子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这么一天。

    满堂文武百官恍然大悟,接着大声喝彩,明知道这是皇帝刘宏对青州刺史刘存的宠信,却无法对刘存和他麾下文武的巨大功绩生出嫉妒之心,刘存麾下文武确实太优秀了,而且皇帝的敕封没有违制的地方,虽然恩典略显过重,却非常得体。

    百官中哪怕再不舒服的人,此时也不得不叹服皇帝的精明。

    敕封两个相当于太守职务的国相,敕封国渊一个五经博士,对于誉满天下士林的名士管宁、国渊和王烈一点也不过分;敕封年轻人赵立的尚书左丞,只是区区四百担品秩的虚职,激励的成分居多;敕封太史慈、徐盛、鲁佩、张郃和李勉的,也就是五个杂将军的虚衔,更多的是一种褒奖,一种荣誉,没有的实权。

    封赏完毕,朝会就此散去,功劳最大贡献最多的青州刺史刘存竟然没有获得皇帝的赏赐,众人之前都猜测,青州刺史刘存这次不但会认祖归宗,而且定然要变成青州牧了,可此事并没有发生,而且刘存对此毫无怨言,反而替麾下文武感谢皇帝的恩典,一番感谢之言说得实实在在,令人听了非常舒服。

    ps:谢谢znf0410、真☆堕落骑士、金沐灿尘、忧郁的修罗、drtelos大大的月票,谢谢j大大的打赏!巨火求订阅、月票和全赞,感激不尽!r655

    。。。

    。。。

第一一六章 轰动 下()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文武百官回到家中反复琢磨,忽闻宗正刘焉高举皇家仪仗,前往皇帝刚刚赐下的东门内皇亲府邸宣读诏书,册封刘存为东武县候,向天下宣告刘存的刘氏宗亲皇家一脉的高贵出身,最后敕封刘存早已死去的父亲为列侯。

    直到这时,朝中文武才逐渐明白刘存的高明所在,各大势力的智囊们更是频频长叹,断言这天下再也无人撼动刘存在青州、在大汉官场和刘家宗室里的稳固地位,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刘存实际的权力,无异于掌控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之不谋求州牧称,完全是为平衡各方利益使然,更是为麾下文武的崛起走出的一步妙棋,不但能让麾下文武感铭肺腑,还能让天下人看到他恢弘广阔的胸襟。

    当夜的杨彪府里,杨彪对云集而来的家族俊彦和心腹谋士们明确指出:刘存返回青州之后,必将推行他那套引发朝野激烈争论的新政,而且很可能已经与被朝中几大势力联合架空的皇帝达成某种默契,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

    这一夜,与杨彪家族同样精英聚集紧张商讨的高门大阀比比皆是,大将军何进也将众心腹召至府邸,对今天皇帝刘宏的反常举动和目的展开细致分析。

    黄琬的府上同样热闹非凡,得偿所愿的刘存举行隆重宴会,庆祝麾下文武获得的巨大荣誉,刘存的想法与朝中文武众臣们的想法截然不同,在那些世家门阀眼里无足轻重的杂将军,在刘存心目中却是无比的珍贵。

    刘存不是不知道文武大臣们对杂将军的偏见,但他坚持认为。今天得到的不仅是皇帝的恩典,更是对青州军队和将领的能力最大的认可和褒奖,这一荣誉来自最高统治者皇帝刘宏的亲自授予,其权威与影响力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必将对刘存的军队建设、对树立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以及培养军队的凝聚力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才是刘存苦苦追求极为珍视的根本所在!

    庆祝酒宴刚刚开始,太史慈、徐盛、张郃、鲁佩、李勉像是已经醉了似的,他们频频站起,轮番向自己敬爱的主公刘存敬酒。他们笑得非常的爽朗畅快,陶醉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中,浑身上下洋溢出的浓郁幸福感,令同样幸福的管宁、国渊、王烈和赵立都嫉妒了。

    相对于太史慈等人的荣耀与晋升,黄琬更佩服刘存的胸怀和智谋。所以他喝下刘存敬奉的第三杯美酒后,终于幽幽长叹起来:“能追随你刘子鉴的人无比幸运啊!”

    被灌得满脸通红的刘存哈哈大笑,笑完半真半假地说道:“兄长要是在京城闷得慌,干脆向圣上请求去幽州吧,咱们哥俩做邻居肯定很舒服。”

    黄琬遗憾地摇摇头:“愚兄也想和贤弟在一起啊,可如今来不及了,此事前段时间已经定下,德高望重的皇叔刘虞大人。不日即将赶赴幽州,担任幽州牧职务。”

    刘存大为惊讶:“怎么还是他?”

    黄琬有点奇怪刘存所说的“还是”,但也没想太多。直接对刘存问道:“至少未来五年内,千疮百孔的幽州必须依靠冀州和青州的税赋,才有希望恢复到战乱前的水平,这么的事情,而且还涉及你青州,难道圣上没告诉你?”

    “说了。要求我全力幽州的平叛战争,自明年元月起。把青州每年税负的三成,直接以粮食和物资的方式解送幽州。但没说谁去当幽州牧,小弟当时心里乱哄哄的,没记得问问谁去当幽州牧,小弟现在有点担心了,刘虞大人再怎么德高望重,恐怕都压不住雄心勃勃的公孙瓒啊!”刘存说完叹了口气。

    黄琬有点明白了:“贤弟,刘虞大人那边你要多多,不管怎么说,刘虞大人才是朝廷委派的幽州牧,公孙瓒再怎么雄心勃勃,都不能不顾朝廷的面子和刘虞大人的重大影响力,说得堂皇一点,这涉及到天下大义和声誉。”

    刘存重重点头:“小弟明白,兄长的话小弟记在心里了。请兄长放心,小弟坚定地奉行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生命的原则!个人之间的交情,绝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上,小弟军中将士同样奉行这一条,这一条与其他两条原则再加上五条军规,构成小弟的治军法宝,如今城阳武学院的军官学员每天都要背诵一遍,今后全军将士每天也要背诵一遍。”

    黄琬非常感兴趣:“能否说说,是哪三条原则?”

    “第一条就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第二条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三条是以生命捍卫尊严与荣誉!五条军规有点长,就不说了,哈哈!”刘存的三条最高原则没有一条效忠皇帝,他没说明,也没有隐瞒黄琬。

    黄琬还没意识到刘存的“三大原则和五项军规”的性,只是觉得这是刘存独特的治军手段,只是点点头不再细问,转而询问刘存未来几天的安排:“今天接到的拜帖和请柬就有三百多份,几乎全是冲贤弟来的,打算如何安排?”

    “圣上已经明确要求我青州军尽快援助兖州,兖州的局势确实越来越遭了,圣上还说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泰山太守应劭让他颇为失望,看来最多再停留两天,就必须返回青州。”

    刘存非常希望多留下一段时间,好好走走看看,好好了解帝都洛阳的凝重历史和风土民情,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