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

第2部分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第2部分

小说: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经藏)仅用了三天,阅读丹珠尔(论藏)仅用了二十五天,并且忆持不忘。依止上师时,只须上师念诵传承,而不劳上师讲解。如是一切经续意疏之义,从其意海自然流出。因此在畅演经论的众多学者中,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其演讲、辩论、注疏等皆无所碍。
  在亲见本尊文殊菩萨时,文殊、经函和智慧剑皆化光融入心中,刹那圆满通达了经藏,并以如幻之身,亲至文殊净土,谒见文殊菩萨。与黄教格西辩论时,格西见他即是文殊之相,遂五体投地。一次火供时,不借外火,而以智慧火将之点燃。修愤怒本尊时,大地震动,山石崩落,湖水奔溢,狂风骤起。修行阿底约嘎时,于阳光下身无影迹,体空莹澈,于墙石等碍质自由出入畅通无阻。
  全知麦彭仁波切将一切甚深密藏,摄集成广大论典而为庄严,其论著共分四大类,全部收在藏文版的《雪域语狮子全知大班智达麦彭降央南迦嘉措全集》中,共计二十六函。他虽没有开取地下的伏藏,但为了特别的需要,便从其意藏中流出前所未有的如生起、圆满、窍诀、事业等诸多甚深法要,加以弘扬,于甚深广大的意藏能得自在,因此堪称一切伏藏法要之王、伏藏导师之王。
  上师蒋扬钦则仁波切曾赞叹说:“弥勒密意现量知,如文殊智达诸法,尊胜诸方同法称。”并常向人言:“喇嘛麦彭之外,于今别无学者,他博大的功德与事业如果加以记录,较般若经还多,然他不愿写而已。”
  一九一二年春,全知麦彭仁波切对弟子说:“于此浊世末法之时,若说真实语,则无人听,若说诳语,反以为真实,故我从来未向人说及此事,今实言告你,我不是凡夫,而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为共同佛法的兴盛,尤其是为广大弘扬旧密的教法而来应世。但宁玛派诸弟子福德少而障碍多,受此影响,令我身染重病,故对各方的利益,尚觉未达理想。”
  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全知麦彭仁波切双足跏趺,左手定印,右手说法印,无漏之意融入法界。圆寂前,东方发出巨响,表示已得法身无别之位;荼毗时,放出虹光等殊胜瑞相,舌头和双眼自聚一处,现出文殊菩萨之相,表示生起次第圆满之果相;荼毗后,舍利子充满房屋内外,表示圆满次第圆满之果相。当时,五色彩虹纵横排列,并明现许多咒语,于方圆六百里遍满虚空久久不散。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世所度弟子无数,著名的有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噶脱司等十几位,从德格诸大寺至惹恭地区所有萨迦、格鲁、噶举、宁玛各派的大德、善士、研习经论之学者,具足戒定慧的堪布,已得生圆次第定解的密咒行者,舍弃世缘一心依山的苦修之士等不可计数,无不拜在尊者座下。其中诸殊胜心子均在励力弘扬上师的事业。
  在当今世界上,弘扬宁玛巴教法、以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为主的诸多高僧大德,都主要是在弘扬麦彭仁波切的教法。法王如意宝曾说:“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所著的显密诸论,在七世之内其无比善说之加持,一世比一世殊胜增上。”又说:“凡是我的传承弟子,乃至得到点滴之成就,如于三宝生起刹那信心,皆来自于传承上师麦彭尊者的加持与恩赐。所以我的弟子,皆当于全知上师生起不退之信心,昼夜精勤祈祷求加持。”
  乙三、概述修法殊胜:
  佛陀出世的究竟目的无非是引度无始流转生死的苦难众生,让他们远离忧患、热恼、痛苦、灾厄的轮回,获得寂静清凉、安乐、自在的涅槃。《大乘起信论》云:“佛出于世,欲令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故。”为了众生离苦得乐,佛陀精勤不息地宣说了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等无量法门。但欲真实体悟佛法深义,必须从闻思修次第而行,不能错乱。窥基大师云:“踵前贤,效先圣,尽假闻思修得证,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不可不听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若无闻而思维,只能是随着无始以来的颠倒妄见而杂念纷飞;若无闻思而修行,无疑是瞎子行路,后果可想而知;若只闻思而不实修,即如善巧的医师得了重病却不服药,坐以待毙。憨山大师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只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楞严经》云:“阿难白佛言,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所以在碰到摩登伽女时就很危险,因为没有实修、道力浅薄,难以抵对。
  所以应严格按照闻思修的阶次,稳步踏实地修行,否则只是白白浪费暇满珍宝人身,增长贪嗔痴而已。《大方广佛华严经》云:“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此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又云:“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维,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由此可见闻思修的次序,不能随便逾越。三者之间有着严密的因果关系,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没有听闻经论教授,贸然思维不如如理听闻功德大。《宝积经》云:“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正法念处经》云:“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解。”复云:“听法功德,出生死中,最为第一。”古德亦云:“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若有一定听闻基础,当精进作意,思维法义,将法味义理消融在自心,由此可断除增益损减疑惑等,在心中树立起坚固定解。《宝积经》云:“虽复听闻而不如理方便作意,当知是人,于彼圣道不能正行。”若前二慧具足当摒除外缘,住于静处,精进修行。《华严经》云:“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最终目的是为了真实修行, 仅依前二慧欲断烦恼甚为艰难,所以修法是至关重要的。
  要修行解脱法,就必须具备正知正见,并安住其中,否则只能是对着汪洋法海兴叹。所以树立正知正见与如实修行成为一切佛法的核心。正知正见的生起必须通过扎实系统的听闻思惟观察,经过这样的环节在理性上可以彻底遣除心中的邪恶分别,以及增益损减的疑情,正知正见稳固的在心中生起,然后把心与正见融为一味,不离正见而一缘安住。倘若正见消失,疑情复生,则无须在杂念纷呈的状态下呆坐,应再执持教理慧剑斩断一切邪恶寻思,使正见如出云之月明朗显耀,此时再安住。如是交替轮番,以至正见如山王,违品无法倾动。此乃中间之修要。最后完全安住正见,如大鹏直取龙珠。
  一切众生由最初一念没有觉悟,以颠倒分别,妄立能所、错分自他,由是内五蕴身心外山河大地虚妄产生。以爱憎之心进行取舍,由是产生贪嗔痴等烦恼,更增上执自我为恒常、清净,为求安乐而枉受轮回痛苦。如《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盲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轮回根本是俱生我执,所以欲求解脱,先断我执。印度大成就者月称菩萨于《入中论》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以其广大无垢智慧撮集诸多经论中无我修法之精要,以无碍圆满的大悲心悯念我等后学,开示此殊胜教言。其内容包括不净观、异体观、无常观、苦观、人无我观、法无我观等,引导依观住轮番修习此等法要,依不净、无常、苦来净治对轮回的贪执烦恼,生起对三界轮回深深的厌患之心,断除粗大烦恼,使相续成为清净法器。继尔修习人无我,断除三界轮回的种子,依此可获得暂时解脱果。若修习大空性则可断除一切实执的种子及习气,圆满一切功德,现前大乘圣者果位。故此法囊括八万四千法门之精要,实修窍诀开示无遗,依此而行,你将会进入解脱安乐的圣殿中。
  此法普被大小乘一切根基,将佛陀、龙树、月称的密意以窍诀的方式阐扬,对俱生我的基础——五蕴,作详细透彻的观察,并数数反复串习,则在心中必然生起五蕴中根本无我、我本来就如石女儿般不存在的无我正见。由此观察会深信五蕴是业障、烦恼的产物,其体性是不净、无常、痛苦的。这样才会生起“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的出离心,志求无我解脱之果,并对茫茫轮回苦海中的有情生起猛厉的大悲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奉持上弘下化之伟业。依此法可净除轮回根本的我执,净治心中一切邪恶分别及三毒烦恼垢染,显发自心光明,进而修习大乘中观的如幻单空,与离戏大空,现前大般若无漏智慧,再进修无上密法则即生成就指日可待。所以是一切大乘显密法之基础。奉劝欲求解脱者如奉摩尼而珍视之,有缘者理应敬信修习。密勒日巴大师云:“菩提乃由实修得。”生死长远,痛苦无边,时光不等人,一息不来即到后世,大利未成,当勤精进修行。《佛本行集经》云:“若在少年,若在中年,或复老年,但应速求所应办者,早令得办,莫使淹迟,宜速疾作。”

  甲二(中善论义)分二:加行、正行修持。
  乙一(加行)分五:修行处所、忆念暇满、明观皈依境、论主顶礼句、出过患示修法。
  丙一、修行处所:
  吉祥的处所对初学者增上修行境界有很大的助益,所以选择顺缘具足的修行处所是修行前的首要工作。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是我们要选择的呢?一般来说,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圣地,如金刚座、鹿野苑、五台山、九华山等,或者祖师大德修行成就之处最为理想。这在藏地、汉地多不胜数。
  若自己的信心坚固,出离心强烈,见解稳固,戒律清净,则可断然舍弃充满忧戚、焦虑、热恼、烦闷、仇恨、陷害、嫉妒、痛苦的城市,毅然远离纷争、躁扰不安的红尘世间,趋向充满自在、安宁、寂静、清凉的深山岩洞,树下水边。蓝天上,白云悠悠,远看千峰竟秀、近听水声潺潺,香风时来沁人心脾,蜂飞蝶舞悦可心目……渴时掬饮甘冽山泉,饥时摘食香甜野果,寒时草叶覆体,经行朝露之中,禅坐明月之下。这样贪嗔烦恼自然平息,修行日益增上,真是与诸佛圣贤把手同行,不亦乐乎!
  若自己以上条件不具足,虽然住于城市村落之中,也应选择没有人与非人的干扰、远离造作恶业之地,在寂静、通畅、明朗的地方,善加洒扫,于房间安置三宝所依之宝塔、佛像、经函等,喷洒香水,悬挂幢幡宝盖、陈献丰盛庄严供物。这样的修行环境也可以。
  丙二、忆念暇满:
  忆念暇满难得可使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如珍惜爱护眼珠命根般的殷重之心,从而断除懈怠放逸,发起求道之心。在这无始无终的轮回路上,由于无明蒙蔽慧眼,以妄想分别烦恼的业风所鼓动,使生死苦海波涛汹涌,由罪恶力牵引备受恶趣重苦。佛说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由无明烦恼而频造恶业,故长处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中,受大苦楚,难可得出。于恶道中所饮铁水、铜汁若集一处,比四大海洋之水还多,所流泪水也是一样。曾作过的虫蛆蝼蚁之尸身若集一处比须弥山还高。偶得善趣人身,如盲龟值轭,或如须弥山顶垂下的线,在狂风吹动的情况下,穿进山下的针孔中,其实得人身比这还难。尤其是诸根圆满具足、生在中土的人身,犹如优昙花般的罕见。五浊之时,众生福薄,所以苦海的慈航、暗夜的明灯——三宝就更加难以值遇了。而今我由往昔历大精勤艰辛所积善根果报成熟,得人身、生中土、根具足、业际无倒、信敬三宝。尤其值得庆幸的是遇到大悲释迦世尊出世,广转显密甚深的微妙法轮,及圆满的九乘妙法,自己也真心入道。极为稀有的是如今五浊横流之时,值遇佛菩萨化身的诸大善知识慈悲摄受,授与即生解脱的法门,与上万见戒相合的僧众共同闻思修行。虽然今天世界上的人很多,但并不能就此说人身易得。且不提地狱、饿鬼界的众生,就是夏日一方草地上的小含生也不知多出地球上的人类多少倍。于茫茫人海中,闻三宝名号,入佛门,被善知识摄受简直比白天的星星还稀有。大城市中人虽然很多,但不算是珍宝人身,只是普通人身,或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每当我们现出家相置身于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时,便油然地对佛说珍宝人身极为难得之语生起净信。每思及此,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每每顾念如我这样的业障凡夫犹如乞丐,乏于圣者七财,转于轮回之中,倍受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