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199部分

奋斗在晚明-第199部分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修先是向孙悟范介绍了港中停靠的船队,这些都是他拼了老命积攒下的家底。

    “唔,这些船看起来很威风嘛,应该不是商船吧?”

    宁修嘴角上扬道:“也不能这么说。平日里无事也是可以走走海贸的。不过若真的有海贼来犯,本官也不会一味困守。”

    “哈哈,怪不得人都说宁大人威武无比,有这么一支水师想不威风都难啊。”

    在人前孙悟范还是口呼宁修为大人,给足了宁修面子。

    “这边来。”

    宁修踏着长长的栈道往里走,孙悟范、戚文等人跟在身后。

    “这乌猪山岛虽不算大,但也有香山县大小,用于屯兵练兵也是足够的。”

    宁修指点着校场上操练的新兵。

    “我计算过,此岛最多可以容纳四五万人,再多便装不下了。”

    “宁大人要练四五万兵?”

    “恐怕还不止。”

    宁修叹了口气道:“朝廷是让我编练整个广东的水师,我现在却只招募到两万人。其中大部分还都是操练不超过三个月的新兵。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儿郎觉得当兵苦,再就是我也供养不起这么多人啊。”

    “难道不是朝廷拨饷吗?”

    “当然是朝廷拨饷。可光靠朝廷拨饷绝不够啊。”

    宁修感慨道:“我既然编的是新军,就不能像其他营兵那样暮气。要想让士兵们卖力训练自然要让他们吃好喝好。说老实话,本官的这些士兵吃的可不比你你家家丁差。想想几万人同时张嘴吃饭的场景吧?”

    孙悟范听的缩了缩脖子。

    现在直接听命于孙悟范的家丁不过十几人,便是这十几人的吃穿用度,都弄得孙悟范直发愁,更不必说几万人了。

    皇帝陛下富有四海,几千万人都是他的子民,那皇帝陛下岂不是要为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发愁?

    想想都叫人头皮发麻啊。

    宁修继续往里走,当他来到校场时听到震天的喊杀声。

    原来此刻士兵们正在进行实战操练,他们被分为两个阵营,真刀真枪的搏斗。

    在这个过程中各训导官、营官、管队官甚至是火长都会随时指导,确保麾下士兵们掌握动作要领。

    “见过宁大人!”

    见宁修来了,所有士兵都停了下来向宁修见礼。

    “你们继续。”

    宁修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因为他停下来,该干嘛干嘛。

    将士们这才重新操练起来。

    “孙兄觉得我这只军队如何?”

    宁修话语中满是得意。

    “强军,真的是一只强军啊。”

    孙悟范因为父亲的关系,也见过湖广巡抚的亲卫营兵,在他看来宁修训练的这只军队,比湖广巡抚的标营亲卫强多了,更不必说那些只会种地的卫所兵了。

    “宁大人,你是如何把他们训练成这样的?”

    孙悟范满是好奇的问道。

    “给他们希望。”对孙悟范宁修也不需要顾忌,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本官看来大明的官军不论是营兵还是卫所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不到希望。”

    稍顿了顿宁修继续道:“营兵还好一些,毕竟出了戚家军这样的的典范,卫所兵就不用说了,被官军欺压的麻木,只要能糊口他们就满足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要求士兵有高涨的情绪?”

    孙悟范虽然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此番听宁修展开来讲,也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所以本官要做的便是让他们看到希望。儿郎们辛苦操练,不应该被轻视更不应该被压榨,成为军官们攫取利益的工具。”

    宁修越说越激动道:“在我这只新军中有功必赏,哪怕只是斩杀一名土匪也会受到赏赐,不用担心被军官侵吞功劳。”

    。。。

    。。。8)

第三百九十八章 困难与希望() 
    “怪不得宁大人这只新军如此之强。”

    孙悟范口中喃喃道。

    自古以来向上通道便是激发行动力的诀窍。向上通道如果通畅,那么不管是士兵还是读书人都会充满热情和干劲。

    可悲的是大明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够好。读书人有个科举可以寄托。即便一次两次考不上,还可以祈盼下一次。而士兵则完全不同。卫所兵完全沦落为军官的奴隶,除了种地干杂活什么也不会。最可怕的是士兵们种地所得尽数被军官拿走,只给他们微薄的口粮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们自然态度消极,完全没有动力,只是麻木的活着。

    等到他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会逃跑。这就是明末卫所崩坏,士兵逃籍严重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宁修认为也很关键,那就是一旦入了军籍想要脱籍比登天还难。

    老子当了军奴,儿子也得当军奴。儿子当了军奴,孙子也得当。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宁修认为这种制度简直就是反人类的,真不知道当初朱元璋是怎么拍脑袋想出来的。

    募兵制营兵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改善,本来一切都走向正轨。可惜另一项制度把募兵制的大好形式毁于一旦。

    明末各总兵、副将地位增加。为了笼络这些人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家丁制度。

    朝廷允许总兵、副将拥有一部分自己的家丁。后来发展到游击、参将也能拥有。

    家丁不同于一般的营兵,他们可以跟随将领调动,且往往跟随家主的姓氏,被视为将领实力的体现。

    像明末辽镇的祖大寿,就拥有九千名祖家军,以至于朝廷都不得不拨出巨额辽饷养着这群大爷。

    家丁往往吃好穿好甲胄精良,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些家丁往往也是营兵中的主力,在作战时十分悍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理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军队更加强势,但只是理论上。

    因为军队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家丁吃穿的越好,那些普通士兵吃穿的就越差。

    换句话说,家丁的一切都是将领们从普通士兵身上剥削来的。

    也许这些普通营兵不懂剥削的概念,但他们肯定会觉得不爽。

    反应在训练上那就是消极怠工,反应在战斗中那就是做做样子。

    他们肯定会想,那些家们吃好喝好,自然应该做先锋主力。我们吃都吃不饱指望老子拼命,做梦!

    所以不管家丁多么悍勇,都填不上普通士兵怯敌畏战的坑。

    那些家丁或者可以做到悍不畏死,但有什么用呢?普通士兵才是军队中的主力啊。

    所以明末战场上往往会出现极具可笑的一幕。

    几千明军被几百乃至几十人追着跑。不是因为他们打不过而是根本就不想打。

    不患寡而患不均。被区别对待最容易打击积极性。

    宁修甚至认为家丁制度就是营兵之癌。只要家丁制度存在,营兵就不可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将士们为了大明流血流汗,不应该让他们觉得没有个盼头,不能让他们认为人生没有希望。”

    宁修感慨一声道:“来吧,我带你去看看火器局。”

    在戚文等人的陪伴下,宁修和孙悟范来到了乌猪山岛火器局。

    这个局在全岛只有宁修以及戚文等少数将领知道,再就是在其中工作的匠人。

    这些匠人都是宁修从各地征募的。

    因为宁修开出的条件很好,这些匠人几乎没有犹豫就来到了乌猪山岛。

    宁修对于火器的研制十分重视。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命令匠人们仿制、研制。

    佛郎机人的火器是最好的样品。除此之外宁修还把燧发枪的结构告诉了匠人。从现在的情况看,匠人们虽然没有做出燧发枪,但仿制出了鲁密铳。

    而火炮方面三磅炮、六磅炮甚至十二磅炮都已经做了出来。

    至于明军口中的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目前还无法做出,不过宁修相信在自己的激励制度的刺激下迟早能够仿制出。

    这两种火炮都是海战之中的大杀器。宁修知道西班牙人之所以能够称霸海上就是因为拥有这两种火炮。

    当然他也知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被彻底击溃,这就说明仅仅倚靠火炮是不够的。火炮、船只、兵员素质,甚至作战时候的执行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宁修现在也主要在这几点上抓,在他看来做好了这些便是和马尼拉西班牙人决战的时候。

    “见过大人!”

    火器局中的匠人见宁修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宁修躬身行礼。

    宁修在军中废除了跪礼,这些匠人自然也不需要下跪。

    宁修走到一名匠人面前,和声道:“李老汉,二将军炮研制的可有进展?”

    “回大人的话,最近已经有了不小进展,就是火炮内径无法做到像佛郎机人的炮那么圆滑,小老儿担心这会引起炸膛。”

    宁修听得直皱眉。

    “那可不行。安全是第一位的。”

    明军仿制的火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无法保证。无论是鸟铳还是火炮因为内壁粗糙且狭窄,士兵们为了增加威力便会尽量多的装填火药。

    这种情况下炸膛的情况就会很容易发生。

    而如果火药装填的太少,火炮火铳的威力又会大打折扣,起不到作用。

    “小老儿羞愧啊。虽然拼尽全力,仍然无法保证内膛的圆滑。”

    那李老汉羞愧的垂下头去。

    “弗朗西斯呢?他怎么看?”

    宁修口中的弗朗西斯是他从壕境挖来的铸炮师。但是弗朗西斯也没有铸造过大将军炮、二将军炮这种重型火炮,也只能提一些意见。

    “弗朗西斯也说膛壁太薄,且不够圆滑,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宁修心中叹了一声。

    他也尝试过直接挖走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的铸造师,但席尔瓦总督对他们抓的很紧,丝毫不肯松手。

    宁修现在只能让这些匠人和弗朗西斯一起摸索,看能不能灵光一现做出大将军炮。

    不然他就只能受制于人,从佛郎机人那里购买。

    。。。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巡按御史() 
    从火器局出来,宁修与孙悟范来到乌猪山岛的军校。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军校已经步入正轨。这也是让宁修感到欣慰的地方。

    自古以来国人培养军官靠的都是师傅带徒弟那一套。

    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带出的“徒弟”怎么样,全看师傅水平如何。

    换句话说,这种培养模式注定了优秀将领的稀缺。

    而在战争之中将领的素质往往决定了战役的走向。

    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而如果一将英勇,往往能够逆改战局力挽狂澜。

    其间差距不言自明。

    所以宁修才萌生出建立军校培养军官的想法。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还是可以实现的。

    军校可以让普通人有机会从军官将领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提供挖掘自己智慧的机会。

    只是军校培养出的军官最多是优秀,不过优秀就已经足够了。

    只要宁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官,就可以让他们在实战中进行锻炼。他相信最终这些人可以成长到独当一面的程度。

    当然这对宁修也有好处。因为他是军校的校长,所以理论上所有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他的门生。

    师生关系在后世尚且重要,更不必说在明代了。

    那些从军校毕业的军官会记住是谁给了他们读书的机会,是谁简拔的他们。

    这种关系会一直存在,宁修对军队的掌控力也会大大增强。

    当然,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挖大明墙角的行为。不过若不这么做,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走向灭亡,这是宁修绝不愿意看到的。

    孙悟范在进行了一番参观后也是感慨万千。

    似乎宁修总会生出一些奇思妙想,偏偏这些奇思妙想都很有价值。

    这真的也是天赋啊。

    “宁贤弟,我有个不情之请。”

    孙悟范见四下无人,咽了一口唾沫道:“能否也让我读一读这军校?”

    宁修大感惊讶道:“孙兄怎会有这般想法?”

    在他印象中孙悟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想读军校的?

    “实不相瞒,我打小就想当个将军。”

    孙悟范叹了一口气:“可宁贤弟也知道,武官在大明没有什么地位,家父是绝不会同意的。”

    宁修心道武将虽然没啥地位,可好歹也是官啊。这孙悟范武将没做成却去做商贾了,真不知道孙巡抚当时是不是气的半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